春暖花開,舒暢開懷。攜一壺美酒,邀三五好友,一起去遊覽青山綠水,共同聆聽大自然的天籟之音。雖然山路坎坷,縱然波浪滔天,也擋不住人們在春天裡的激情。敞開心扉、擁抱陽光,抒寫青春的故事、描繪壯美的藍圖,一路高歌,一路歡笑,讚美整個清新的世界,感激所有關心自己的親朋。
旅途中遇見美景,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拍照留念,也會不由自主地溢出讚美之詞。大自然如鬼斧神工,令人心曠神怡。可是搜索枯腸,忽然發現竟然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彙,表達喜悅的心情。精神世界真是太貧乏了,趕緊腦補一下。遇見美景,不要再說太美了,看看才子們如何用詩歌表達。
先來看魏晉、南北朝的名家如何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曹丕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有一次他同弟弟行遊玄武池,愉悅忘憂,於是即興賦詩,「野田廣開闢,川渠互相經。菱芡覆綠水,芙蓉發丹榮」, 田野廣闊,莊稼茂盛;綠水紅花,柳蔭照水。如此美景,足以使詩人沉浸在一片歡暢之中。
陶淵明是東晉末年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不畏五鬥米折腰,卻安然地隱居於山水田園之間,不僅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而且給人以桃花源這種烏託邦式的夢想。
陶淵明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打擾,他躬耕隴畝,不惜揮淚如雨,卻感到心情放鬆。勞動之餘,偶然間昂首四顧,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一時間人閒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此時此刻,詩人盡享人生的悠閒和快樂,內心也無牽無掛。
謝朓是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他的詩歌帶著民歌氣息,語言精練,情味雋永。春天裡綠草如茵,蔥蔥茸茸,蔓延大地,我們也許只會說「好一塊大草坪啊!」但是謝朓卻悠悠地吟誦,「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綠的氛圍、紅的點綴,在鮮明的對比中,立刻就烘託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再看唐代的大詩人李白,他千杯不醉,寫詩卻立馬可待;他仗劍走天涯,視金錢如糞土。太白有一次來到了宣州的敬亭山,看見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閒,一時間很有感觸,於是默默吟誦,「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在詩人的心中,此時只有幽靜秀麗的敬亭山才最懂自己。看!她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人生無須更多朋友,有一位知己足矣!
詩聖杜甫雖然半輩子都窮困潦倒,但是從來不捨得放下自己的筆墨。他每天筆耕不輟,雖然有時根本無人理會,卻自顧自地抒寫自己的坎坷人生。曾經意氣風發,詩人在泰山之巔豪情高歌,「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晚年的詩聖在成都也深情賦詩,「留 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蝶舞鶯歌,景色穠麗,也彰顯出詩人為美景陶醉、驚喜不已的感受。
生活多艱、人生苦短,不要總被憂愁壓得抬不起頭。無論前路多長,不管風大浪高,抬起頭向前看,樂觀地過好每一天,快樂地做好手頭事。
同時在閒暇時也多看點書,當下次我們攀登高山、看見楓葉,可以讚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水上泛舟,看見餘暉,可以朗誦「落景餘清輝,輕橈弄溪渚。」
生活因為心存感激而充滿愛意,人生因為遇見精彩的風景而顯得充實。遇見美景,就大膽地學習古人那樣吟誦,「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