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白芷

2021-02-07 中草藥大全

點上面「中草藥大全」……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中醫中藥、有病不求人

本品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原命白茝(音柴)。


別名:虈、芷、芳香、苻蘺、澤芬、晼、白茞、香白芷。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興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雲南牛防風的根。秋播種植的,次年7~9月間莖葉枯黃時採挖。春播種植的,當年10月採挖。擇晴天,先割去地上部分,再挖出根部。除淨殘莖、鬚根及泥土(不用水洗),曬乾或微火烘乾。置乾燥不通風處保存,防蟲蛀或黴爛。


植物形態:白芷,多年生草本,高2~3米,根少分歧,直立圓形,中空,表面有溝紋,葉互生,莖下部葉為三出狀分裂,葉柄全部成鞘狀抱莖,葉片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表面綠色,背面灰白色至淡綠色,兩面均無毛。僅葉脈上有短剛毛。復傘形花序。頂生,花瓣5片白色,雙懸果長橢圓形。

杭白芷和白芷近似,但植枝較矮。莖及葉鞘多萬誒黃綠色,根上部近方形,皮孔大而突出。


產地:

杭白芷生產於浙江省杭州的筧橋。

川白芷,生產於四川省遂寧、溫江、崇慶等地。

禹白芷生產於河南省禹縣,長葛等地。

祁白芷生產於河北省安國縣(祁州)。


性狀鑑別:

①川白芷(《濟生方》)

為植物興安白芷或川白芷的乾燥根。類圓錐形而無明顯的稜脊,長約7~24釐米,直徑約1.5~2釐米。有時附有支根。頂端有凹窪的莖痕,也有多數同心環狀的紋理。表面黃色或淡棕色,有眾多皺紋,分布有少數長0.5~1釐米的皮孔樣橫向突起,突起處色較深,有時有支根切除的痕跡,顯淡棕色。質堅硬而較輕。斷麵粉質,全部淡棕色,隨處密布棕色油點,形成層環狀,棕色而明顯,木質部約佔橫斷面的1/3強,射線緊密,自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微香,味苦辛。以獨支、皮細,外表土黃色、堅硬、光滑、香氣濃者為佳。

主產四川。產於河北者稱祁白芷;產於河南者稱禹白芷、會白芷。此外,湖南、湖北、山西、安徽、山東等地亦產。

②杭白芷

為植物杭白芷的乾燥根。類圓錐形而具四稜,長約10~20釐米,直徑約1.5~2.5釐米,頂端有凹窪的莖痕。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色,有較少的縱皺紋,布有多數長0.5~1釐米的皮孔樣橫向突起,習稱"疙瘩丁",多排列成四縱行,體形因之而具四稜,突起處色較深,有時也有支根切除的痕跡。質堅硬。斷麵粉質,白色或類白色,皮部有多數棕色油點,形成層環狀棕色,明顯;木質部淡棕灰色,約佔橫斷面1/2強,射線緊密,自中心向四周輻射。氣芳香,味苦辛。以根條粗大、皮細、粉性足、香氣濃者為佳。條小或過大,體輕鬆、粉性小、香氣淡者質次。


主產浙扛。

③滇白芷

為植物雲南牛防風的乾燥根。直徑0.2~1.5釐米,分枝或不分枝,下部細。外表棕黃色,多深縱紋,時有支根痕,上部有橫皺紋。質脆。斷麵皮部類白色,散有棕色油點及裂隙,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淡黃色,佔全徑1/3。商品多已切成厚約1釐米以下的厚片。氣芳香,味辣而苦。

主產雲南。

主要成分:含揮髮油,又含比克一白芷素、新比克一、白芷醚及白芷毒素等。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劑(lg相當生藥lg)4g/kg,可明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的炎症(P<0.01)。

  2.解熱鎮痛作用:用蛋白腖皮下注射於大白兔背部造成的高熱動物模型,1g白芷或杭白芷煎劑15g/kg,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劑8g/kg,對腹腔注射1%醋酸(0.l/kg)所致的小鼠扭體次數明顯減少,作用與氨基比林8mg/kg類似,P<0.001。小白鼠熱板法試驗,給藥前痛閾在30分鐘以內者,灌胃給於白芷或杭白芷8g/kg,給藥後60分鐘,白芷及抗白芷對痛閾值明顯提高,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01和0.01。

  3.解痙作用:本品所含的佛手柑內酯、花椒毒素、異歐前胡素乙對兔迴腸具有明顯的解痙作用。異歐前胡素還能增加兔子宮的收縮力和蚯蚓肌的緊張性。東莨菪素對雌激素或氯化鋇所致在體或離體大鼠子宮痙攣有解痙作用,其ED50為0.09mg/kg。

  4.對心血管的作用:本品所含的異歐前胡素和印度榲桲素對貓有降血壓的作用,50mg/kg降低動脈壓50%,作用維持時間為1.5小時。異歐前胡素與N-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可使貓動脈壓降低的時間延長5-10倍。還能降低離體蛙心的收縮力。

  5.抗菌作用:白芷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人型結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氧前胡素體外試驗對11種菌株有抗菌作用;歐前胡素亦有抗菌作用花椒毒素;對人型結核桿菌H37RV的MIC為100mcg/ml。水浸劑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6.光敏作用:本品所含的香柑內酯、花椒毒素、異歐前胡素乙等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為光活性物質,當它們進入機體後,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線照射,則可使受照射處皮膚發生日光性皮炎,發生紅腫、色素增加、素皮增厚等。光敏活性以花椒毒素為最強,香柑內酯次之,異歐前胡素乙較弱。光敏活性物質可用來治療白癜風。異歐前胡素為治療銀屑病的有效成分,臨床用紅斑量測定證明有效。

  7.抗癌作用:異歐前胡素和自當歸素具有對Hela細胞的細胞毒作用。異歐前胡素的ED50 100&mu;g/ml。

  8.抗輻射作用:白芷甲醇提取物1g/kg於X線照射前5分鐘腹腔注射,對小鼠皮膚損害有防護作用。

  9.其他作用:小量白芷毒對動物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迷走神經及脊髓都有興奮作用,能使血壓上升,脈搏變慢,呼吸加深,並能引起流涎嘔吐,大景使用能引起強直性間歇性痙攣,繼以全身麻痺。


炮製:揀去雜質,用水洗淨,浸泡,撈出潤透,略哂至外皮無滑膩感時,再悶潤後,切片乾燥。


性味:辛溫。


歸經:歸胃、大腸、肺經。


功能:祛風,燥溼,消腫,止痛。


主治:治頭痛,眉稜骨痛,齒痛,鼻淵,寒溼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臨床應用:

1、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前額部痛用之尤好,配羌活、防風同用,能加強效果。婦女胎前產後的感冒頭痛用之亦佳,可配川芎。

2、用於治療由風熱引起的眉稜骨痛和壓痛(即眼角和眼眶上的骨痛,常由感冒、上呼吸道炎引起),配黃芩。

3、用於治療由鼻淵(鼻竇炎)引起的頭脹痛,作為輔助藥,配辛夷、蒼耳子等同用。

4、用於治療毒蛇(如金環蛇等含神經毒的毒蛇)咬傷,在中草藥蛇藥方劑內往往加有白芷,可能是取其興奮中樞作用。

此外,還用於治療牙痛(由烽火引起的牙痛,配石膏等清熱藥)。癤癰的腫痛(配蒲公英、銀花等清熱解毒藥),取其有鎮痛作用,抑菌方面可能也其作用。頭部挫傷或腦震蕩後的跌打腫痛,用白芷緩解症狀也有一定效果。

一般認為白芷性燥烈,發散較甚,因此,血虛所致的頭痛不宜應用。


用量:內服:煎湯,0.8~2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陰虛血熱者忌服。


複方:

  ①治頭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錢,生烏頭一錢。上為末,每服一字,茶調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驗醫方》白芷散)

  ②治諸風眩暈,婦人產前產後乍傷風邪,頭目昏重及血風頭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傷寒頭目昏暈等證:香白芷(用沸湯泡洗四、五遍)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荊芥點臘茶細嚼下。(《百一選方》都粱丸)

  ③治半邊頭痛:白芷、細辛、石膏、乳香、沒藥(去油)。上各味等分,為細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種福堂公選良方》白芷細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屬風熱與痰:黃芩(酒浸炒),白芷。上為末,茶清調二錢。(《丹溪心法》)

  ⑤治鼻淵:辛夷、防風、白芷各八分,蒼耳子一錢二分,川芎五分,北細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連服四劑。忌牛肉。(《瘍醫大全》)

  ⑥治腸風:香白芷為細末,米坎調下。(《百一選方》)


想要了解更多中醫、中藥材、中草藥秘方、偏方,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 即可查詢!

相關焦點

  • 高辛鎮:中藥材成群眾致富良方
    商丘新聞網訊 眼下,正值中藥材收穫的季節。12月20日,走進睢陽區高辛鎮鬥趙莊村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幾輛機器正在基地中來回穿梭,40多名村民正冒著嚴寒挖根割葉、撿拾藥材,呈現出一片忙碌的豐收景象。
  • 白芷又名杭白芷、興安白芷、川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會白芷、薛、芷、芳香、苻蘺、澤芬、晼、白茝、香白芷《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別名」達烏裡當歸,走馬芹,異形當歸,浙白芷、臺灣當歸,雲南牛防風,滇白芷、粗糙獨活。「入藥部位」傘形科植物興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祁白芷或雲南牛防風的根。白芷、細辛、石膏、乳香、沒藥(去油)。上各味等分,為細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白芷細辛吹鼻散)4、治眉框痛,屬風熱與痰。黃芩(酒浸炒),白芷。上為末,茶清調二錢。5、治鼻淵。辛夷、防風、白芷各八分,蒼耳子一錢二分,川芎五分,北細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連服四劑。忌牛肉。6、治腸風。
  • 藥材 | 白芷
    【中藥名】白芷baizhi【別名】香白芷、芷、苻蒿。【英文名】AngelicaeDahuricaeRadix。【來源】傘形科植物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或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的根,產於河南長葛、禹縣者習稱「禹白芷」,產於河北安國者習稱「祁白芷」。
  • 中藥知識必學:白芷
    ——屈原《楚辭》 《楚辭》是先秦時期的偉大作品,其中記載了許多先民們認識的香草、香木,大部分可以作為中藥使用,白芷便是其一。白芷,為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以其根供藥用,亦常作香料使用。白芷在古書中稱作白茝。芷、茝在《廣韻》中均作「諸市切,上止,章。」二字同讀作zhi,茝有頤頦、腮頰的意思,泛指面部。
  • 每日一藥——白芷
    來源中國:為傘形科植物禹白芷、興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雲南牛防風的根,禹白芷主產河南禹州一帶。北方的一些省區有栽培,多自產自銷,少數調省外。化學成分:本品含揮髮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當歸素、白當歸醚、歐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
  • 白芷(歷代本草匯言)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根。多系栽培。主產於浙江、湖北、遼寧及四川等地。原植物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以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辛、性溫。歸肺、胃經。功 效解表散寒、燥溼止痛、解毒排膿。臨床一般生用,名稱白芷、香白芷、川白芷。
  • 中草藥之18 白芷
    《植物名實圖考》:白芷,滇南生者,肥莖綠縷,頗似茴香,抱莖生枝,長尺有咫,對葉密擠,鋸齒槎枒,齦齬翅起,澀紋深刻,梢開五瓣白花,黃蕊。藥材基源:傘形科植物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的根。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可達2.5米。根粗大,直生,有時有數條支根。
  • 白芷的養生功效和食用方法
    白芷,又叫白莞、香白芷、澤芬等。為傘型科植物興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的根。主要產於黑龍江、四川、浙江、雲南等地。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經。《神農本草經》曰:「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
  • 我讀《全國中草藥彙編》白芷
    白芷:別名:禹白芷(祁白芷)、川白芷、香白芷。【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祁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 Fisch. ex Hoffm.)(2)肌松作用:對川白芷的醚提液、醇提液、水提液和煎液藥理研究發現,川白芷幾種製劑常有鬆弛作用,出現張力下降,收縮振幅變小,並能對抗垂體後葉素或麥角新鹼對家兔原位子宮的興奮作用。(3)光敏作用:白芷中富含香豆素等成分,其中線型呋喃香豆素具光敏作用。
  • 中草藥材 | 白芷:祛風,燥溼,消腫,止痛.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興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雲南牛防風的根。秋播種植的,次年7~9月間莖葉枯黃時採挖。春播種植的,當年10月採挖。擇晴天,先割去地上部分,再挖出根部。除淨殘莖、鬚根及泥土(不用水洗),曬乾或微火烘乾。置乾燥不通風處保存,防蟲蛀或黴爛。
  • 中草藥之白芷【解表藥】
    【形態特徵 】為傘形科當歸屬的植物。壹:興安白芷,又名:達烏裡當歸,走馬芹。多年生草本,高可達2.5米。根粗大,直生,有時有數條支根。莖粗大,近於圓柱形,基部粗約5~9釐米,中空,通常呈紫紅色,基部光滑無毛,近花序處有短柔毛。
  • 【收藏】一年生中藥材有哪些?
    一年生中藥材是指在當年之內完成全部生長周期(種子發芽→生長出根、莖、葉→開花→結果→植物體枯萎死亡)的中藥材植物,如板藍根、半夏、白芷、黃芪、生地、薏米等皆是一年生中藥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一年生中藥材有哪些吧!
  • 用中藥材煲湯泡茶請參照兩個名單
    身體不舒服吃點中藥調理是很多市民的習慣,但中藥可不能亂吃,也需要醫生把關才行。 雖然重慶的藥品種類豐富,但也存在著一些品種瀕危、一些藥材產量減少等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長魏建和說,這種情況全國都存在,但現在老百姓對養生健康很看重,對中藥材的需求量增加,因此解決現在藥材資源的供應和發展問題,交流新藥種植培育開發的經驗,是以後交流的重點。
  • 009 白芷· 本草匯解 | 山海精舍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根。多系栽培。主產於浙江、湖北、遼寧及四川等地。原植物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先以繩扎傷處,酒調下白芷末五錢。種白芷,能闢蛇。又治產後傷風,血虛頭痛。自魚尾上攻,多在日晚,宜四加辛、芷。如氣虛頭痛,多在清晨,宜芎、藁倍參、芪。保壽堂治正偏頭痛,白芷、川芎各三錢,搽牛腦上,加酒頓熟,熱食盡醉,其病如失。魚尾,目之上角。然其性升散,血熱有虛火者禁用。當歸為使,惡旋覆花。
  • 張繼中藥詩話系列之一: 中藥材主產地(道地藥材)「新編」
    中藥材主產地(
  • 心繫家鄉做產業 大力發展中藥材——記四川百勝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羅明在中藥材種植基地他,立足威遠,躬身實踐二十餘年,讓百勝從中藥材「小作坊」變成產值上億元的集團公司;他,紮根故鄉,用一份對家鄉的熱忱帶動鄉鄰脫貧致富;他,善於搶抓機遇,目標遠大,誓將威遠中藥材這塊牌子做大做強……他就是四川百勝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明,一位深具家鄉情懷的企業家。
  • 中藥材產地整理一覽表
    大區省份中藥材資源         (粗體字為道地藥材)              區雲南黃連、天麻、當歸、千年健、豬苓、兒茶、草果、石斛、肉桂、防風、蘇木、馬檳榔、龍膽、木蝴蝶、紫草茸、熊膽、白芨、白芷
  • 新疆主要地產中藥材品種
    新疆主要地產中藥材品種的大宗藥材和特色藥材主要為: 紅花、枸杞子、赤芍、桃仁、杏仁、伊犁貝母、阿魏、新疆蒿本、天山秦艽、新疆秦艽、索索葡萄,民族醫專用藥材為無花果、孜然、巴旦杏、新疆第一個藥材種植試驗站——吐曹番芋孜藥材場就建立在該區,自20世紀60~70年代曾從其他省區引種試種40餘種藥材獲得初步成功,主要有枸杞子、紫蘇、薏苡仁、荊芥、白芷、白芍、山藥、牛膝、白朮、板藍根、潞黨、黃芪、白扁豆、連翹、金銀花等,伊貝母首先在這裡變為家種。
  • 中藥材天地網《2020年中藥材行業藍皮書(前三季度)》正式發布
    ,倡導中藥材「優質優價」「優質優先」,圍繞聯盟要求中藥材基地規範化建設,在配合、借力工信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藥材基地建設項目、國家扶貧辦中藥材產業扶貧工作,以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強中藥質量監管舉措的基礎上,圍繞相關薄弱環節、熱點問題組織相關活動,強化產需對接、農工對接、農科對接。
  • 山東要求制定中藥材資源和野生中藥材物種分級保護制度
    新華社濟南12月7日電(記者閆祥嶺)記者從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山東省近日出臺新規,要求制定中藥材資源和野生中藥材物種分級保護制度,以推動中藥保護與發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山東省中醫藥條例》要求,對本省中藥資源進行定期普查和動態監測,建立中藥資源資料庫和特有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基因庫,制定中藥材資源和野生中藥材物種分級保護制度,建立藥用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加強野生中藥材資源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