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豐特產「甜粿」做法製作教程(高清大圖)

2021-02-07 海陸雙豐

海陸豐特產「甜粿」做法製作教程(高清大圖)


轉眼又是新春到,大街小巷放鞭炮,首先祝大家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今日,本意只有一個,就是讓咱們的特產年貨能夠讓自己的文化得以傳播。


俺來介紹一下咱們海陸豐特色年貨,之一「年糕」俗稱叫「甜粿」,甜果有區別於其他年糕,咱們的甜果是有自己特色的,至於在海陸豐各地的叫法是因地方音符上區別而有一二。



看,香噴噴的甜粿,這就是咱們海陸豐過年的必須品,當然,對於現在來說,由於生活質量的提高,甜粿已經逐漸失去了作為年貨的主角。然而在咱們的文化裡,風俗習慣還是動搖不了的,從先前的4—6升到現在的2—3升。
剛才說到由於時代生活得提高,年糕甜粿已經不為年輕的我們所知,作為海陸豐的一份子,作為年輕有為的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傳統。必須會自己動手來做甜果。


下面我來介紹介紹這個傳統年糕的做法(圖):

糯米粉


白糖


原料準備好


材料:糯米粉3斤,白砂糖3斤(粉和糖的比例是一致的)
輔料:水,花生油
工具:煤爐,煤(農村一般是使用樹木木材),卡桶 勺子 調羹
製作時間:甜果大小而定


這裡咱們介紹3斤的糯米粉料做法,一般咱們加入的白砂糖放少一些,大概2.5斤就可以了,因為太甜會影響到甜果質量。


1、把糯米粉和水先後倒入「卡桶」混好均勻。加入小量水,注意不要太多,先「敲」,充分攪動(見圖)



2、這個時候加入勺子三分之二的水,充分用手「敲」動,成糊狀,注意水要適量,看圖效果。


如下圖所示(圖)


從下圖可以看出已經成了晶體狀


看到上面這樣子,這個時候我們再加水,注意分量,繼續(敲)




攪拌過程發現有粒子應該把它粉碎






3、接下來就用到花生油了,作用是潤滑


不能太多。使其在倒入甜果鐐裡不會影響質量,油量大約
一個半調羹的量,過多的話會影響存放或者導致容易變質。下圖


繼續攪拌


好,這個步驟就差不多了。這樣就成了甜果料喇。看圖


4、這個時候咱們要把卡桶的甜果料倒入催甜果的「鐵鐐」裡,這裡要注意,我們準備的這個鐵鐐至少要比糯米粉和白砂糖的容量大,
在甜果鐐中套一個乾淨的膠袋這是防止甜果蒸製存放質量的, 倒好後,就可以上爐了。





把塑膠袋往上輕輕拉一下,讓甜果料充分倒入鐵鐐裡,儘量減少真空。






製作過程基本完成
如果你做的份量少的話可以用煤氣爐或者煤爐加水高壓波來蒸。








最後就是幾個鐘的等待了
至於煤爐怎樣蒸法,這裡就不介紹了。大夥都會,可以適度增火減火。注意煤爐下面有個孔來調節。

按照我這樣的原料份量, 這樣5-6個鐘就可以完成,

蒸製剛出爐時注意蒸汽,不能立即打開高壓波,以免產生危險,大家懂的,黑色手柄中間那個氣排已經凹下為宜。具體注意一下時間吧 大家懂的 一定注意安全下面看看俺製作效果,真圖寫照



這樣就成了。黃金色,毫沒添加色素,安全衛生。
甜果做好存放在陰涼處,一般保質期30天以上。如果天氣好,料適量的 保質更久。
甜果,吃飯冷熱皆宜,灑成甜果乾口味也可佳。
有人要問,為什麼沒有加烏糖怎成金黃色了呢,這裡要說明的是糯米粉是經過炮製成粉,經過高溫蒸製就成金黃色了。

以上的做法蒸製是非常省時間的,基本不用怎樣打理,過程中可以去做其他事情。對於用煤爐的也是非常省的,由於我是教程的,3斤糯米粉和3斤糖,我只用了5個煤(上面有圖)。出爐後的效果可以看圖。
這樣的配料適合現在的大多數家庭,具體可參考。望青年朋友不要忘記咱們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尤其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食糧。

好了,甜果的做法就介紹到這裡,本教程完全手工製作,圖片自拍,多謝指教,如圖片混亂多多見諒。

ABC 製作

海陸豐的「粿之韻」:

粿,在海陸豐人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節日是串起一年365天的節點,那麼粿便是節日的內容和最佳表現形式。因應佳節吉旦的不同,海豐地區粿的種類造型和製作技巧也不盡相同,俗語「時節做時粿」之說。隨著春節的臨近,更勾起了兒時對粿的美好回憶和渴望。一年之中,海陸豐人以春節的「甜粿」、「發粿」的製作最為隆重。製作甜粿是個複雜而又漫長的過程,一般需要一天兩夜的時間。每到農曆十二月廿五、廿六,家家戶戶便開始做甜粿、發粿,而這個時候農村過年的氣氛也就濃起來了。
傳統的甜粿製作工序是將預備好的糯米粉拿出來稱重,一般人員較多的家庭需要30市斤左右,並以一比一的比例配上紅糖。先將紅糖適當加水煮成糖漿,使其冷卻後逐步滲入已盛進藍盆(大瓦盆)的糯米粉進行攪拌,直至均勻有黏韌性。這時候儘管外面是寒冬臘月,但室內卻一片暖融融。攪拌甜粿漿的大人已忙得滿頭是汗,其他家人也忙著準備柴火和蒸甜粿發粿的器皿等事項。小孩們則高興得歡蹦亂跳,偶爾還可償一口已經煮好的紅糖漿。

  舊時沒有現成的糯米粉,每一道工序都依靠人工完成。冬收之後,家家戶戶便要選出最好的糯米、粘米進行浸泡,一般粘米浸泡一夜就好,糯米則要泡一兩天以上,然後晾乾水分,用石碓反覆舂。這項工作主要由婦女們完成較多,由於碓間(放置舂碓的半露天房子)較少,往往一條七八十戶人家的村子只有一間,舂粉的時間又比較集中,須按順序排隊,通宵達旦逐家逐戶進行,再加上舂碓很費工夫,需要五六個人配合,一般都是左鄰右舍互相幫忙。固每當到舂粉這個時候的夜晚整條村子一片熱鬧,舂碓聲、狗叫聲和婦女們的歡笑聲連成一片,小孩們還可跟著大人蹭上一頓久違的甜糯米粥,解解饞。所舂的粉需要反覆經過三四遍「篩鬥」,粉越精細,做出來的甜粿、發粿才越細膩光滑。

  在攪拌糯米粉過程中,還需要摻進適量的調和油,攪拌的時間大約需要二個多鐘頭,直至從藍盆裡撈起來的粿漿能順手滑落才算完成,俗稱背帶條形狀。和好的甜粿需要放置一夜,海豐人俗稱「讓粞走筋」,也有人叫「醒(餳)面」。目的是讓糯米粉中的蛋白質分子充分吸收水分擴張伸展,以達到更筋更彈的作用。第二天早上還要將粿漿重新攪拌均勻才倒入專用的錫盆,再拿到爐灶去蒸。

  「甜粿」是「開年粿」,在大年初二才能解開,寓意來年的日子甜甜美美,人們將甜粿做得是否成功與新一年家庭的運氣好壞聯繫在一起。所以在製作甜粿的時候,便有了一些忌諱。例如不讓陌生人、近期參加過喪禮的人和孕婦靠近,家庭婦女們還要在鍋蓋上放置鹽米、抹草和一把刀 ,以示闢邪。從這些禁忌我們不難想像,「甜粿」在海陸豐人心目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

  蒸一個幾十斤的甜粿需要一晝夜的時間,在這個過程要不斷往鍋裡和灶裡加水和添柴火,還要不時地對粿漿進行攪拌,以讓其儘快均勻熟透。

  而在這個時候,做發粿的工序也開始了。過去,做發粿須用酒餅和麵粉事先進行發酵,由於天氣寒冷不易發酵,需藉助蒸甜粿時大灶的熱氣「捂暖」。這個過程也非常講究技巧和火候,家庭主婦們用小量的酒餅加麵粉和糖攪拌後,盛在瓦缽蓋緊後放置在大灶對面的柴火和谷糠堆裡,等待受熱發酵,而發酵走筋的時間很難把握,時長時短,稍不注意,因發酵膨脹的麵粉漿從缽裡冒出來,粘連在柴火和谷糠,弄得一片狼籍。直至蒸熟的甜粿起鍋後,再繼續蒸發粿。而今,市場上已經能買到現成的發粿粉,商家已將泡打粉和麵粉按比例配好,只要按照包裝上註明加多少糖和水就好,做發粿更省時省力多了。

  然後,把發酵好的粿漿放入專門的粿盞(一種形似大茶杯的寬口陶碗),一鍋可放置二十個粿盞左右,用大火隔水蒸,30分鐘即可。一般每家每戶在這個時候都要蒸上百個發粿。發粿漿在蒸煮的過程中受熱膨脹,使高出盞面部分裂開。如果發酵過程完整,再加上火候適中,蒸熟之後,粿面狀如花朵,海豐人稱之為「笑」,意為來年興旺發達,大人們要從中選擇形狀最好的用於廳堂擺設和春節拜年;形不成粿花的稱為「虎獅粿」、「橫財粿」。儘管笑與不笑,都寓意著大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期盼。而對於圍著灶臺等待發粿蒸熟起鍋的小孩來說,只要快點就好,一口氣吃它三四個沒商量。

  過去,小孩是最喜歡圍在爐灶旁邊,等待著各種美味的粿蒸熟。「吃甜粿,睇虎獅;吃發粿,看藤牌」。這句海豐俗語,描寫了春節期間,小孩一邊吃年糕一邊看獅舞的熱鬧情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年糕是人們最主要的糕點和零食,也是充飢的替代品,小孩更是手不離年糕。一般要延續到清明節前近,才吃掉春節做的甜粿和發粿。

  時時的花,節節的粿。在海豐一些地區,元宵節要做「湯圓」,正月廿四要做「鼠殼龜粿」、清明節做「薄餅」、端午節做「粽子」、中元節做「重糕粿」、冬至做「冬節蛤」、「冬節丸」…… 粿,貫穿了海陸豐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圖景,傳遞著海陸豐人心中的鄉情、親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祈盼。海陸豐的粿,不但令人賞心悅目、胃口大開,還體現了海陸豐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和典型的節日飲食習慣。

相關焦點

  • 母親做的甜粿
    突然間一閃念,過去長輩們點著一柱香,根據香柱的焚燒過程而判斷蒸製一巡烏糖甜粿的生熟浮現在眼前…………每當鄰居龍姆送來一塊烏糖甜粿時,便知道要過年了,當一塊紅糖甜粿擺在我們面前時,童年的我們偷吃掉的欲望是非常強烈。有時候趁著父母無在,偷偷的用紗線拉緊一頭再切割甜粿的一角,冷吃著這潮汕古老的烏糖甜粿。有點彈性的膠粘口感,那年代還真是忘不了。
  • 「甜粿」好吃
    甜粿(也稱年糕),是一種米食,它是我們陸豐過年必不可少的食品,它的做法也比較簡單,只需要糯米粉,紅糖(白糖),水等即可。然而做一團又可口又漂亮的甜粿卻不易,聽前輩們說,做甜粿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把握火候,有一句話說「甜粿好食糕難舂」。也有一種寓意:甜粿的甜是糖,而糖用我們這裡的話讀作「囤」,囤子囤孫(傳子傳孫)。做好的甜粿柔軟可口,風味獨特。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有記載:糯米味甘、性溫,食之有益氣止瀉、補中益氣,主消渴,暖脾胃之效。
  • 北朝佛教石經書法典範,高清大圖集結!
    北朝佛教石經書法典範,高清大圖集結!《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鐵山石頌》 《岡山入楞伽經》 《鐵山大集經》 高清大圖集合
  • 潮汕美食~【甜粿】
    甜粿也叫糯米年糕,蒸甜粿是潮汕地區、閩南地區(主要是農村)農曆年初的一種民俗
  • 陸豐民俗之「甜粿」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陸豐民俗之「甜粿」 。甜粿(也稱年糕),是一種米食,它是我們陸豐過年必不可少的食品,它的做法也比較簡單,只需要糯米粉,紅糖(白糖),水等即可。然而做一團又可口又漂亮的甜粿卻不易,聽前輩們說,做甜粿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把握火候,有一句話說「甜粿好食糕難舂」。也有一種寓意:甜粿的甜是糖,而糖用我們這裡的話讀作「囤」,囤子囤孫(傳子傳孫)。
  • 陸豐特產之神衝菜脯
    個頭飽滿的白玉蘿蔔經過曬(太陽下暴曬)、摘青(摘去蘿蔔葉)、堆墊翻墊(一層蘿蔔一層鹽,第二天再翻過來重新墊一次,重複好幾遍)、開墊罐藏等幾道工序,經過大半年的「藏」,才形成味道獨特的菜脯。     海陸豐人喜食菜脯。常見的菜脯做法為菜脯煎蛋、菜脯定甲(魚)湯、蝦仁冬瓜菜脯湯等,也用來炒粉、炒飯、燜飯。早餐中的菜脯更是常見,菜脯甚至可以不用經過任何烹調,洗淨切丁後直接食用。
  • 【高清大圖】亞馬遜Kindle Fire HD7深度拆解
    【高清大圖】亞馬遜Kindle Fire HD7深度拆解 【高清大圖】亞馬遜Kindle Fire HD7深度拆解 |分享到: 大家都在看:
  • 甲子人甜粿的另一種吃法「煎甜粿」
    小時候,在甲子年初十左右,家裡就會開始弄甜粿來吃。有時是直接蒸軟,然後蘸著地豆油麻末吃,有時是直接拿來嚼,配一壺清茶。但最讓人懷念的,還是那煎得兩面起虎皮的煎甜粿。甜粿也就是我們那的年糕,是甲子過年必備的粿品之一,幾乎每家每戶都要炊一鼓兒。以前到農曆臘月十幾,每家每戶都會忙碌著用石舂舂糯米,糯米磨好曬乾就可以用來炊甜粿。
  • 金廂的那份年粿——「甜粿」
    「甜粿」幾乎是所有人兒時一道美味的回憶,每年春節一到,家家戶戶都會做這種粿,可以說這是本土的一種傳統文化!甜粿(也稱年糕),是一種米食,它是我們金廂地區過年必不可少的食品,它的做法也比較簡單,只需要糯米粉,紅糖(白糖),水等即可。
  • 高清大圖,帶你看四季復興號
    高清大圖,帶你看四季復興號 2021-01-18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數字解讀海天盛筵[高清大圖]
    數字解讀海天盛筵[高清大圖](/6) 2013-04-12 14:59
  • 甜粿那些事
    將甜粿切成薄片,通過蒸汽的加熱使其變得異常柔軟。多數時候,餾好的甜粿柔軟得無法用筷子夾起,索性就用筷子把它捲成一個大棒棒糖狀,也是頗有趣味。咬上一口,甜粿即刻就像一個淘氣的孩子一下子纏住了你的牙齒,想咬卻是無法咬斷,只好順勢拉出一條長長的「絲」。甜粿雖黏,但卻不粘牙,嚼勁十足。
  • "911事件"高清大圖:雙子大樓倒塌瞬間
    "911事件"高清大圖:雙子大樓倒塌瞬間
  • 長條魔術氣球製作教程 背帶娃娃的做法圖解
    背帶娃娃的做法圖解長條魔術氣球製作教程背帶娃娃的做法圖解魔術氣球製作注意事項:背帶的長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笑臉氣球的氣不能充的太多,否則頭飾難以擰上去。
  • 北京朝陽站高清大圖來了
    北京朝陽站高清大圖來了 2020-12-07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LOLS11裝備圖標大全 裝備圖標更新改版高清大圖整合對比
    LOLS11裝備圖標將更新高清大圖LOLS11裝備圖標迎來巨大改動,隨著裝備系統的改動,曾經我們所熟悉的裝備圖標也變了樣子,新版本裝備圖標更新改版之後,和之前老版本哪些對應、又有哪些不同呢?這裡就為大家帶來S11裝備圖標更新後的高清大圖整合和新老圖標對比,快來分享吧。
  • 潮汕甜粿—一道讓我割捨不下的鄉愁
    甜粿是潮汕人在重大節日中喜歡蒸製的一道食品潮汕民間流傳有「甜粿好食糕難舂」的俗語。甜粿是以糯米為原料,將糯米洗淨後用清水浸漂濾去水份陰乾,然後放進石臼用人工舂成米粉(俗稱糯米糕),舂米糕很費工夫,至少要過篩二三遍,粉末越微細越好。
  • 年味兒:煎甜粿
    甜粿也就是我們那的年糕,是罾城過年必備的粿品之一,幾乎每家每戶都要炊一鼓兒。那時候家裡的人多,過年的甜粿得炊一大鼓兒(罾城的甜粿是用鼓當量詞的)。炊好的甜粿放到大年初一初二,阿公阿爸就會拿膠絲線來切,切一片祭井神老爺,切兩片放在祖宗臺前,還要切一片到大富給我阿嫲的娘家,那時女兒回娘家拜年是要帶甜粿的。我們在李氏的大厝見到姥姥,阿媽就要我和堂姐跪著給姥姥拜年,姥姥就會笑著遞來紅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