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致8人死亡,鼠疫離我們有多遠、普通人如何預防?

2020-12-27 澎湃新聞

不遠,也不近;能防,別恐慌!

北京時間2020年7月3日,剛果(金)伊圖裡省政府宣布,該省Djugu地區出現腺鼠疫疫情,目前已確診36例,8人死亡。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伊圖裡省是世界上鼠疫發生最活躍的地區,每年約出現1000例病例。

無獨有偶,據我國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衛健委網站消息,2020年7月5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溫更鎮1名牧民確診為腺鼠疫病例,而患者發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內活動。

同日,巴彥淖爾市衛健委發布鼠疫疫情III級預警通告

鼠疫,有多可怕?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人畜共患病 。人類歷史上共有 3 次鼠疫大流行 ——6 世紀的「查士丁尼瘟疫」 、14 世紀的「黑死病」、19世紀末在中國的大流行。

6 世紀的「查士丁尼瘟疫」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對於這場瘟疫的記載,是歐洲史上對鼠疫瘟疫最早的記錄。

僅從死亡人數上來看,君士坦丁堡一個城市就死亡了20萬人,整個東羅馬帝國近三分之一人口喪生,其死亡率突破33%,與14世紀歐洲的黑死病大體一致。

後世的史學家甚至認為,正是這場瘟疫的發生動搖了拜佔庭帝國長達數千年的統治,成為查士丁尼統治晚期帝國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士丁尼瘟疫/圖源:Google 圖片

14世紀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同樣直接奪走了歐洲近1/3人口的生命,在一些文獻記載中,黑死病被稱為難以治癒的新型瘟疫。

在《黑死病1348~1349:大災難、大死亡與大蕭條》一書中,弗朗西斯·加斯凱這樣描述黑死病——「有人突然得病,幾小時內便命赴黃泉;有人則沉睡不醒,喊也喊不起來;有人則因發熱而無法入睡,口渴難耐。這種疾病剛出現時,病期一般為三至五天,但到疫情末期,那些生腫塊病人的恢復期則長達數月。」

黑死病時期的全套防護服,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鼠疫的恐懼

我國也是深受鼠疫影響的國家之一,19世紀末到新中國成立,我國一共發生過6次鼠疫大流行,波及20多個省(區),發病人數約115萬,死亡約100萬人。

當時清府全權欽差總醫官伍連德治理1911年春節前後發生在我國東北地區鼠疫

三次流行瘟疫之後,鼠疫至少造成了全球超過1.7億人的死亡,一度被認為是最恐怖的傳染性疾病。

目前我國多個省區仍然存在不同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因此對鼠疫防控工作一直沒有放鬆。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21世紀仍存在鼠疫的流行和暴發風險[1]。2019年11月北京確診的2例肺鼠疫病例,也在提醒我們——鼠疫離我們並不遙遠。

點擊圖片獲得相關報導

鼠疫在我國被列為甲類傳染病,根據我國疾控中心(CDC)數據,20 世紀 80 年代平均每年報告病例約 20 例 ,20 世紀 90 年代 ,我國南方鼠疫發病率曾出現過短暫上升 ,自 2010 年以來每年僅有零星病例報告 ,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北地區部分省份[2-3]。

2004年我國鼠疫的發病和死亡情況統計

不同接觸方式,產生不同鼠疫病情

鼠疫的臨床表現取決於接觸病原體的方式 ,不同的接觸方式 ,臨床表現形式不同 ,最常見的為腺鼠疫(80%-95%) 、敗血症型鼠疫(10%-20%) 、肺鼠疫(60%-100%)三種類型。

鼠疫耶爾森菌/圖源:維基百科

本次在剛果和我國內蒙古地區確診的鼠疫病例就屬於腺鼠疫。

腺鼠疫的主要感染途徑是跳蚤叮咬——叮咬過攜帶鼠疫耶爾森菌的牲畜、疫鼠等的跳蚤再次叮咬人,就可能造成鼠疫耶爾森菌的傳播。

腺鼠疫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突然發熱、頭痛、寒戰、虛弱 ,隨後出現淋巴結腫痛 。腹股溝淋巴結是最常出現腫脹疼痛的的部位 ,其次是腋窩、頸部、肱骨上髁等淋巴富集區域 。

鼠疫耶爾森菌在進入人體部位最近的淋巴結繁殖,因此在淋巴腫痛處附近往往能夠見到相應的跳蚤叮咬痕跡。而如果沒有適當的抗菌藥物治療 ,鼠疫耶爾森菌會以極快的速度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除了跳蚤叮咬引發的腺鼠疫外,飛沫傳播(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 、吸入感染患者的飛沫)也是鼠疫的重要傳播媒介,這也是唯一可以進行人傳人的鼠疫傳播形式。

鼠疫的傳播途徑

可防可治?怎麼防?如何治?

2019年北京出現肺鼠疫確診時,中國疾控中心官網發布了《鼠疫可防可治》的科普文章,證明鼠疫的確可以進行科學防控,不需要過分擔心。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應該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免受鼠疫侵害呢?

疾控部門提醒:

面對鼠疫疫情,需要做到「三不三報」——不私自捕獵疫源動物、不剝食疫源動物、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及其產品出疫區;發現病(死)旱獺及其他動物要報告、發現疑似鼠疫病人要報告、發現不明原因的高熱病人和急死病人要報告。

2019年,《中國臨床醫學》雜誌發表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科金文婷醫生的一篇文章,詳細論述了鼠疫的預防、治療措施,整理如下:

如何預防鼠疫?

1.提前了解自己所需要前往或已經定居的地區是否存在人畜共患鼠疫。

2.在野外注意採取措施防止跳蚤叮咬。

3.不要隨意處置來路不明的動物屍體、不吃野味。

4.對於懷疑有肺鼠疫的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採取防止飛沫傳播的措施,直至排除肺炎或至有效抗菌治療後 48小時。

5.抗菌藥物出現前 ,鼠疫主要的感染風險是處於疾病末期 、咳痰中有大量血液和(或)膿液的患者。此時外科口罩即可起到保護作用 ,不需要使用特別防護顆粒物的口罩(如 N95 或更高級的口罩)。

如何治療?

肺鼠疫如果未經有效治療,在發病後18-24小時內就可能致命 ,死亡率高達100%;腺鼠疫死亡率稍低,但依舊高達50%-90%。

因此一旦確定患者有鼠疫暴露史、未接受治療或治療時間短於48小時的已知或疑似肺鼠疫患者的人群 ,可進行預防性抗菌藥物治療。

表1 鼠疫的預防性抗菌藥物

而對於已經確證的患者,可以首選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進行治療。

表2 鼠疫抗菌藥物的選擇及療程

資料來源:

1.金文婷,潘珏.鼠疫的臨床診治與預防[J].中國臨床醫學,2019,26(6):803-806.DOI:10.12025/j.issn.1008-6358.2019.20192087.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plague foci as of March 2016 .https://w w w.w ho.int/csr/disease/plague/Plague‐map‐2016 .

3.中國疾 病 預 防 控 制 中 心.鼠 疫 監 測 數 據.http://www.phsciencedata.cn/Share/ky_sjml.jsp?id=2a5029fc‐36f2-42aa‐9d4c‐b112b3954f73

4.《醫學界》:北京確診的「鼠疫」有多可怕?曾造成1.7億人死亡,現在已被馴服

5.《黑死病1348~1349:大災難、大死亡與大蕭條》,弗朗西斯·加斯凱/著

6.執識:《查士丁尼大瘟疫:人類史上,第一次鼠疫的大規模流行》

來源:醫學界

作者:妮娜

審稿:田棟梁

校對:臧恆佳

原標題:《已致8人死亡!鼠疫離我們有多遠、普通人如何預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已致8人死亡!鼠疫離我們有多遠,家有老鼠會感染嗎?
    ,目前已確診36例,8人死亡。鼠疫離我們並不遙遠——2019年11月北京就曾確診過2例肺鼠疫病例,而鼠疫在我國被列為甲類傳染病,值得警惕!鼠疫,有多可怕?早期治療不及時即可形成傳染源鼠疫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
  • ...鼠疫病例,有非洲國家至少確診36例,8人死亡,鼠疫是什麼,如何預防?
    在剛果(金)伊圖裡省,也出現腺鼠疫疫情,目前已確診36例,8人死亡。剛果(金)一地區已確診36例作為讓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鼠疫歷史上曾有過三次大流行。其中始於19世紀末的第三次大流行尤其可怕,它接連蔓延至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60多個國家,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才結束,先後死亡逾千萬人。
  • 8月份內蒙古出現2例鼠疫死亡病例,鼠疫怎麼預防?
    8月份以來,地處北疆的內蒙古已累計出現2例鼠疫死亡病例。新聞回顧:8月2日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石寶鎮溫都不令村委蘇吉新村發生一死亡病例,經內蒙古、包頭市兩級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基因測序檢測及流行病學調查,判定死者死於腸型鼠疫;8月6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沙德格蘇木畢克梯嘎查,一患者因多臟器衰竭搶救無效死亡,經專家組會診,判斷死者死於腺鼠疫。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在這個不足5000人的小鎮,鼠疫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平時草原上看不到老鼠,很多年沒聽說過有鼠疫了。」溫更塔拉度假村一位工作人員向健康時報記者透露,「那名鼠疫患者是牧民,目前沒有多大事,他的家人暫未被查出感染」。烏拉特中旗溫更鎮的溫根塔拉草原。
  • 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草原老鼠由於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多次鼠疫大劫難,所以很多人聞之色變。事實上,在今天,通過有效的預防隔離措施和治療手段,鼠疫早已沒有那麼可怕。本期我們就請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種疾病的傳播特點與防治方法。不同鼠疫傳染性有高有低鼠疫常見的類型有三種,即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症型鼠疫。
  • 我國近日確認2例鼠疫死亡病例,鼠疫有藥可救嗎?家裡有老鼠會有傳播...
    央廣網北京8月1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8月6日,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判定1例腸型鼠疫死亡病例。8月7日凌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一例腺鼠疫病例死亡。  鼠疫經歷了從過去的全球大流行,到如今的個例發生。歷史上,鼠疫引起過大範圍的死亡,如今,人類醫學有什麼防控和治療的手段?它還像網絡上流傳的一些信息一樣「無藥可治」嗎?
  • 拉沙熱,離我們有多遠?
    17個州,共發現212例疑似病例,死亡人數攀升至63人。日前,奈及利亞主流媒體《先鋒報》指出,西非伊波拉疫情在尼共造成8人死亡,此輪拉沙熱疫情的擴散速度和致死率均呈現出比伊波拉危害更大的趨勢,但尚未引起國際社會足夠重視,呼籲世界衛生組織儘快全面介入尼遏制疫情和相關防控工作,共同應對挑戰。那麼,拉沙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傳染病?離我們有多遠?如何去防範?
  • 長壽離我們有多遠
    今天跟大家探討的話題是:長壽離我們有多遠? 這個話題,可能更受老年人歡迎。因為她們在年輕的時候,物質匱乏,營養不足,而工作熱情又空前高漲,人體這臺「機器」「油料」消耗多,補充少,退休時很多「零部件」已經「老化」,「運作」不太順暢了。
  • 內蒙古出現鼠疫,我們會有危險嗎?今天幫你搞懂鼠疫的防疫知識
    那鼠疫究竟有多可怕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鼠疫的基本特點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齧齒動物之間流行,偶爾能引起人間流行,是我國法定的甲類傳染病。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特別是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療,病死率為30%~100%。
  • 猝死離我們有多遠?有什麼徵兆?該...
    雖然馬拉度納發病後立即撥打了救護電話,救護人員在幾分鐘內就達到了現場,但最終還是因搶救無效死亡。馬拉度納從發病到去世僅12分鐘。 對於馬拉度納這樣一個名人來講,其擁有的醫療資源是相當豐富的,也是最頂級的。即便是這樣,仍沒能挽救他的生命。名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普通人。
  • 內蒙古出現1例鼠疫死亡病例,鼠疫病死率高達60%,防護少不了
    在8月2號,在內蒙古達茂旗石寶鎮溫都不令村委蘇吉新村發生一例鼠疫死亡病例。因為鼠疫屬於高傳染性疾病,從而及時對密切接觸者及整個村都進行了隔離檢測,好在暫時沒有發現異常,也沒有其他人出現發熱等症狀,沒有造成他人的傳染事件。
  • 普通人離真正開悟到底有多遠
    一般說的某某人已開悟,從修行上來說是阿羅漢的級別。那麼阿羅漢跟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區別?開悟(證得羅漢果)難度有多大?羅漢和普通人的核心區別:①阿羅漢出六道,不在六道裡輪迴。②見思煩惱則斷,意思就是沒有一點煩惱,也沒有分別之心。③五通通神,六通羅漢,具備六大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
  • Hold住,鼠疫可防可控!預防、治療措施全教你
    作為39種法定報告傳染病之首的甲類傳染病,俗稱「1號病」鼠疫,它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但今天的我們,對這些傳染病已經有著非常深刻的了解以及積極有效的防控手段。 針對此次疫情,北京市醫療衛生相關部門已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對密切接觸者進行了隔離觀察。
  • 新中國成立之初是如何迅速平息鼠疫的?
    這一事件的發生與演進大體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潛伏生成期察北專區的鼠疫於1949年7月中旬即已發生,最初發生在草地前音口村,有3人患腺鼠疫死亡。因當地牧民缺乏衛生常識,並未注意,遂傳至察北專區康保境內察漢崩崩村。1949年10月初,腺鼠疫轉為肺鼠疫,染病者快則1天、慢則3~5天就會死亡。
  • 關於鼠疫,這些知識要了解!
    12日晚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消息:2019年1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曾在2017年發布《鼠疫離我們很遠,也很近》的文章,對鼠疫的防治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 美國接連出現鼠疫病例:20多歲男子感染後死亡
    海外網8月11日電 當地時間7日,美國新墨西哥州衛生官員宣布,該州一名20多歲的男子在感染鼠疫後搶救無效死亡,這已是該州今年出現的第二例病例,也是2015年以來當地出現的首例死亡病例。據福克斯新聞等媒體10日報導,這名年輕男子住在新墨西哥州的裡約阿里巴縣(Rio Arriba County),具體身份並未公布,他最終死於敗血性鼠疫。當地官員表示將對其家中展開環境調查,並關注其直系親屬、鄰居和周圍社區居民是否有染病風險。
  •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松鼠感染鼠疫 若不採取預防措施可能感染人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松鼠感染鼠疫 若不採取預防措施可能感染人  Emma Chou • 2020-07-15 15:30:01 來源:前瞻網
  • 鼠疫時期的愛、死亡與友誼
    這場瘟疫橫掃歐亞大陸和北非,導致多達兩億人死亡。通過探索彼特拉克留給我們的信件和其他作品的獨特記錄,保拉·芬德倫發現了他如何記錄、紀念和哀悼那些他所愛的逝者,以及在今天,他也許能教給我們什麼。阿蒂基耶羅·達·維羅納(Altichiero da Verona)所作的彼特拉克肖像,圖源自後者所著《名人傳》(De viris illustribus)的一份1379年副本。
  • 北京確認接診兩例鼠疫病例,我們該怎麼辦?
    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 關於鼠疫,我們需要深入了解些它的相關信息。 關於鼠疫的前世——被稱為死亡瘟疫的疾病 人類歷史上曾有多次瘟疫流行,但其中最可怕莫過於中世紀的腺鼠疫,它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
  • 126年前的香港鼠疫有多可怕?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當下,不妨一同回顧一下令人聞風喪膽的1894年香港鼠疫。當年,這場瘟疫奪去了兩千五百多人的生命,並在此後三十年間反覆侵襲香港,共致兩萬多人死亡。同時,危難中也醞釀著轉機:細菌學家首次分離出鼠疫桿菌,是為鼠疫防治史上一次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