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中國式管理|曾仕強|人格|明道_網易訂閱

2021-01-08 網易

2020-12-02 18:14:41 來源: 曾仕強

舉報

  中道

  將心比心

  推己及人

  中國式管理企業服務中心,

  用中國式管理幫助企業固本培元,

  讓管理者能更加靈活有效的運用中國式管理,

  使大批企業基業長青!

  《中國式管理》是由中國式管理大師第一人、中國式管理之父之稱曾仕強教授開創,從管理與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國式管理理論的問世,對中國企業和經濟的發展,對中國管理界文化自信的提升,確有不可低估的貢獻。就個人而言,中國式管理理論,它是獲得事業成就與圓滿人生的一種利器,對於實現中國夢,乃是不可多得的裨助;於國家而言,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一種可資有效運用的理論資源,我們期待,明道進德,持經達變,修己安人,和合群倫,會成為中國管理者乃至每一個中國人的基本素養。倘能如此,則事業興旺有日,家國夢可期。

  中道管理

  「將心比心

  我們要承認大家都是人,這一點最重要。人基本上的人格是平等的,但是地位是不平等的。所謂沒大沒小,不是指人格,人格應該是眾生平等。是地位有高有低,有大有小,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事情。

  那怎麼辦?《大學》那一章講得很清楚,上面對我這樣做,我很不高興,我就不要用這種態度去對待我下面的人。下面對我這樣態度,我一肚子火,我就不要用這種態度,去對我的上面,因為他一定一肚子火。左邊對我這種態度,我很不高興,我就不要用這種態度去對我右邊的人,就這樣而已,有什麼難的?沒有什麼難的,四個字講完了,將心比心。

  

  從現在開始,任何事情站在他的立場來思考,不要站在你的立場來思考。將心比心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相當困難。因為一般人,從小都是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別人。你看小孩子有東西一抓,就是往自己口上,他不會抓去給別人吃。人都是相當自我,只顧自己的厲害關係,只想到自己的方便,不太考慮別人。

  所以我們要記住,儒家最了不起的那一個字,叫做推,一定要推。想完自己,推出去,想別人,一定要這樣。

  將心比心

  我要員工三個小時就把報告寫給我,這是為了我的方便。但是我一想站在他的立場,他三個小時根本做不出來的,他怎麼做得出來?他要找數據,還要加加減減,還要弄一個歸納的東西,三個小時怎麼夠?

  時間因素

  一定要考慮到時間這個因素

  所以我們往往長官交代部屬做事情的時候,部屬回去是一頭火,他心裡想,你自己做過沒有?你沒有做過,當然這麼快可以,你做一次試試看?三個小時就交給你,他一頭火,他更不會安心去做事情,所以我是建議各位,一定要考慮到時間這個因素。做事情要有過程,做事情一定要有時間。

  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別人怎麼受得了?

  你看老師交代學生作業,如果交代太多,每個學生都哭哭啼啼。因為他根本就做不完,你交代那麼多幹什麼?你出一個嘴巴而已,人家累死了。所以老師出題目,尤其是考試,他最好自己答一遍,才知道說考兩個小時,我這幾個題目做不做得完,這是好老師。沒有,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別人怎麼受得了?

  前置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領導一定會交辦事情給他的幹部,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你一定要考慮到他需要多大的時間。然後你規定他在你要求的時間之內給你,大家都很合理。所以做一個事情,一定要有一個準備的時間,叫做前置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經常沒有考慮前置時間,說要就要,說幹就幹,說不行就要改,哪有那麼快的?你都沒有時間,你時間不夠他怎麼去改?所以他應付做表面,然後騙你,那是你逼他的。

  中國式管理

  一個主管做得好不好,就看你的命令能不能順利的完成。這個不完全是幹部的事情,這個跟你有相當的關係。你很急很急,那他心裡想,你為什麼不昨天說,為什麼今天說,昨天為什麼不急?今天才急,今天你把我殺了,我都做不出來,經常有這種矛盾在裡面。

  互信互諒,互相包容

  我們一切互信互諒,彼此站在不同的立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那事情當然做得好,而且那個過程才不會草率,他才有時間按部就班去把事情做好。這樣大家都養成習慣,那這套管理就可以長期的有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曾仕強:用中國的「道」落實管理!
    那麼,什麼是中國式管理,精髓是什麼?曾仕強先生是這樣回答的:就是用中國的「道」來使得現代化的管理落實有效。中國式管理的特色是在思路,而不是技術、制度等等。西方人管理要靠報表,數字,但他們現在已經碰到了瓶頸,也開始用中國人的「思路」了,什麼道理?因為環境變化太快,人們無法抵擋,就這麼簡單。因此他反覆強調,經典沒有錯,孔子那個「集大成」三個字不是隨便說的,他把所有的學問都做完了。我們常說傳統文化的糟粕,實,經典沒有錯,錯在後人,錯在我們,是我們認識錯了,做錯了。
  • 別光想著雙十一,歷史上這些事更勁爆|國學|曾仕強|中國式管理|彼得...
    1、2018年11月11日(農曆2018年10月11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之父」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易經》救了我的命,讀懂它就讀懂了人生
    實際上,在中國浩浩湯湯幾千年文化中,早就有了能幫助我們指點迷津的傳世良言,比如《道德經》,比如《論語》,再比如《易經》。說到《易經》,在大部分人眼中,先想到的都是算卦、風水、命理之類,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 【曾仕強:論語的生活智慧】駟不及舌
    如果花紋也一樣,就不可能賣得比較昂貴。 (三)外表和實質,最好能夠密切配合。佛要金裝,人也需要衣裝,就是這個道理。表裡一致,才是彬彬君子。以上內容版權屬曾仕強易友會所有,任何微信公眾平臺轉發須註明出處!
  • 【曾仕強:論語的生活智慧】放鄭聲,遠佞人
    教化的責任,是每一個時代,都不能輕易放棄的。(三)現代音樂、流行服飾,如果採取放任的態度,結果可想而知。政府又不能加以禁止,於是社會賢達,配合政府做出有效的倡導,應該是必要的。以上內容節選自曾仕強教授著作《論語的生活智慧》,良心網、當當網、卓越網以及各大書店均有銷售。
  • 曾仕良回憶:我的阿兄曾仕強
    ——曾仕良 曾仕良教授作為曾仕強大師的三弟,在紀念曾老逝世兩周年的悼文中這樣評價兄長的一生:「阿兄做了很多老天爺交付的事情,對於中國道統文化,尤其是易經的現代詮釋,可謂是不負使命,德澤廣被。」
  • 曾仕強《做最有效的總裁》 主題讀書分享會
    主講人:曾仕強教授主辦:總裁書院協辦:搜狐職場一言堂時間:9月23日14:00 —17:00地點:北京搜狐媒體大廈三層演播廳用《易經》的觀點解讀「領導中心」的奧秘,曾仕強教授教你如何成為無為而無不為的總裁。
  • 曾仕強 古人今人若流水,痛失文化指路人
    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教授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教授一生,著書立說,遊學授課,足跡走遍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將發揚中華道統文化當成自己終生的使命和最大樂趣,為之孜孜不倦忙碌並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11)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一十一)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全集)】(108)井卦下 供養無窮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零八)井卦下 供養無窮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管理學大師曾仕強仙逝,享年84歲,悲傷的消息居然是從他微博發出
    在10月31日的時候,曾仕強老先生的微博還為享年94歲去世的金庸先生悼念,想不到不到半個月,曾仕強先生也離我們而去,很多他的粉絲都在微博為他哀悼。曾仕強先生是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全集)】(101)萃卦上 聚合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零一)萃卦上 聚合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
  • 中國人不能管,只能理;道理是直的,但路經常是彎的——曾仕強
    曾教授畢業照此外,他還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易經的智慧》、《道德經的奧秘》、《胡雪巖的啟示》等數十部著作,一生著作等身,誨人無數。曾教授的著作,觀點很新穎關於曾仕強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是作為一名臺灣籍教授,他曾經多次登上《百家講壇》,對中國很多經典文化的研究,他也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開闢了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
  • 《論語》|生活中不能自說自話,推己及人,方能立足社會事業通達
    孔子說得好,為人處世要將心比心,既要自己過得去,也要別人過得去。孔子提出了兩條原則:  應該推己及人,擴展到他人,也要讓他人通達,要在成就他人的過程中,使自我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清代曾國藩理解這句話比較到位,他說:「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這就是『立』;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這就是『達』。」
  • 曾仕強:很多企業家不講本分的東西,偏要講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曾仕強曾經在點評《胡雪巖》電視劇評價胡雪巖說,「做人要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又說他不欺世盜名也不委屈求全」這句話時說了如下金句:現在很多企業家也是這樣,你要出去講,你就講你本分的東西,可你不,你偏要講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 曾仕強:孩童時期萬萬不可學英語,這在無形之中讓孩子崇洋媚外
    作為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的演講幾乎走遍了世界。在中國,曾仕強擁有一眾擁護者,他也是家喻戶曉的演講大師。然而在文化交流的相關話題中,曾仕強的某些言論卻引起了巨大爭議。曾仕強曾經說:"在中國,我遇到和我講英文的中國人是不搭理的。"這其中是為什麼呢?
  • 國學大師曾仕強安詳辭世,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永遠的微笑
    11月11日19:54,時間凝滯在這個悲痛的時刻,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安詳辭世,享年84歲。聽人家說孔子孟子一個73 一個84,先生這是聖人的年齡。曾老先生的離世是學術界乃至國人的莫大損失,嗚呼哀哉~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曾老先生光輝的一生又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呢?
  • 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 加V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證實
    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 加V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證實時間:2018-11-13 13: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 加V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證實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 宋宇晟)11日晚,有媒體爆料稱,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
  • 曾仕強:X理論的新假定!
    美國管理學者麥格雷戈(Mcgregor)在《企業的人性面》中提出了關於X理論的四大假定:第一,人天生是好逸惡勞,不喜歡工作,只要有機會,就會選擇躲避工作。第二為了促使人員完成目標任務,就要利用強制、控制、和懲罰等手段。
  • 曾仕強:不懂中庸,你就輸了
    縱觀世界,中國人是十分講道理的,但絕對不是西方人那種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而是含蓄地表達,這與中國腦子「拐彎」有很大關係。曾仕強教授說:中國人是講究中庸之道的國家。在中國,說一個人「不講理」,是十分傷人的,嚴重程度甚至和「不要臉」可以相提並論。在「合理化主義」的國民思維中,如果說一個人「不講理」會將這個人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001 管理與中庸之道中國人強調「管理」,而所謂的管理也絕對不是西方的研究管理活動,而是「理而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