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孩童時期萬萬不可學英語,這在無形之中讓孩子崇洋媚外

2020-12-23 騰訊網

裡德曾經說:"文化不能從上向下壓,因為它應該是從下面高漲起來的。"世界文化豐富多彩,而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也是人們始終需要面對的話題。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而消極文化的滲透對一個國家與民族而言也極具殺傷力。文化的溝通與交流的標準所謂何?面對文化的碰撞,人們應該用何種態度對待?

作為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的演講幾乎走遍了世界。在中國,曾仕強擁有一眾擁護者,他也是家喻戶曉的演講大師。然而在文化交流的相關話題中,曾仕強的某些言論卻引起了巨大爭議。曾仕強曾經說:"在中國,我遇到和我講英文的中國人是不搭理的。"這其中是為什麼呢?

外語學習的起點

作為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畢業生,曾仕強十分精通於中西管理思想的比較,對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文化管理也頗有研究。曾仕強的身上有著眾多標籤,而被人們廣泛熟知的就是其演講家的身份。

人們喜歡曾仕強充滿自信的演講,他每一次的公開露面觀眾幾乎座無虛席。然而在一場涉及中西方文化借鑑的演講中,曾仕強的言論引起了巨大的爭議與不滿。

如今的社會十分推崇精英教育,於是很多家長在孩子尚處於學前教育階段,就將孩子送入雙語學校學習,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沉浸在英語的文化環境之中,成為一個在各種語言環境中都可以遊刃有餘的人。

曾仕強並不喜歡這種做法,甚至十分排斥。在他看來,孩童時期就學英語是萬萬不可的。如今的雙語學校的英語教師大多都是外教,而他們所教授的內容帶有很強的宗教性質,這與中國的文化產生了一定的衝突。

作為一個懵懂的孩子,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在無形之中接受外國的思想,這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崇洋媚外的人。

曾仕強認為幼年時期孩子們不應該接受英語教育,但是這並不會影響到孩子的英語學習。曾仕強用親身經歷證明了自己的論點,他生出於閩南,對福州話一無所知,然而他卻不得不前往福州求學。

福州的老師用福州話講課,身處這個語言環境之中,曾仕強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完全掌握了福州話。曾仕強認為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而語言的學習本身並不難,因此外語學習永遠不會晚。

講英語的中國人

曾仕強不提倡外語學習從娃娃抓起,與此同時,他對中國人在中國說英語的行為十分反感。曾仕強曾經在臺北遇到了一個老人,明明是一個中國人,卻對著曾仕強大喊:"Excuse me?"曾仕強不喜歡老人的這種行為,於是對她的話語視而不見。

然而老人並不灰心,繼續對曾仕強說:"Excuse me?" 曾仕強裝作聽不懂的樣子,這引起了老人的憤怒,"難道你聽不懂嗎?"曾仕強給予了有力的回擊:"你不會說中國話?"

曾仕強並不排斥英語,但是他十分排斥在中國說英語的中國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在國外居住了僅僅幾年的時間就完全忘記自己的本分,他們忘記了漢語發音,卻對他國的文化了如指掌,這樣的行為十分打擊民族自尊心。

西方文化固然有燦爛的部分,可是中華文化與之相比也絲毫不遜色。中國的人口基數極大,因此漢語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在曾仕強的眼中,中國文化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積澱。

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總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脈,而不斷變動的文化對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身處中國的中國人為什麼要說英文呢?中國的文化擁有一定的統治力,我們原本沒有任何的過錯,因此應該盡全力保護自己的文化。中華文化是無比輝煌的,它更不應該處在被人遺忘的角落。

文化的堅守

曾仕強的看法究竟有無不妥之處人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依舊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首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必然的,這種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自中國古代開始,中華文化一直是各方學習的標杆。

儘管在近代中國文化有過短暫的落寞時期,然而進入新時代之後,中國再次走上了文化復興之路。中國並不排斥外國優秀的先進文化,恰恰相反,中國積極汲取西方優秀文化,為我所用。

其次,文化交流與文化滲透是天壤之別,二者有著本質的差別。文化交流是正向的溝通,而文化滲透是一種文化侵略。因為世界文化的差異性,中國總是對外國的文化有著極強的探究之心,而西方人恰巧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傳播西方的腐朽思想。

原本在中國教育之下長大的孩子因為接受了西方的腐朽思想而變得面目全非,這是文化滲透的最壞結果。

最後,每一個中國人都需要保持對中華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國文化已經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力歷程,中華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國人有著足夠的理由為之驕傲。

西方文化並不像那些推崇之人口中的那般高貴,那些所謂的西方文化的優越性也有待考證。幾千年的文化與幾百年的文化博弈,高下立現。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根脈,也是人們歸屬感的最終來源。文化交流是大勢所趨,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必須保護好自己的文化。面對中華文化,人們要昂首挺胸,中華文化必將走向世界,那是我們的文化,是我們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扒扒「崇洋媚外」的根根
    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課本的這一目的也完全達到了。但正如有光即有影,事物總有兩面性。不可否認的是,近代中國這種落後愚昧的狀況,成為學生的固有認知後,竟然成了一些學生日後認識中國的思維定勢和判斷習慣,即:只要是中國的,就是落後的,就要儘量拋棄;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先進的,就要儘量追求。埋下了崇洋媚外的種子。
  • 曾仕強:孩子從小要背誦這三本經典
    曾仕強,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2018年11月11日,曾仕強教授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先生主張孩子小時候讓他背三本書,一個是《易經》,一個是《道德經》,一個是《論語》,對孩子終生都有用。曾先生認為,《易經》《論語》《道德經》,就是我們一以貫之的中華大道,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核心的智慧。從小讓孩子背誦、學習、實踐其中的道理,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人,一輩子受用。
  • 當代和解放前的中國人都崇洋媚外,但兩者本質並不一樣
    這一下清朝從上到下都徹底認識到了「洋人」的厲害,從此再也不敢和「洋人」正面對抗,尤其是英國。中國人的崇洋媚外正是由此開始。從火燒圓明園的那一年(1860年)到1949年,中國人都是崇洋媚外的。這一時期中國人崇洋媚外的原因很簡單:中國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生等各方面都遠遠落後於列強國家,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剝削和壓榨中國人。中國是多個列強共同的半殖民地。
  • 為什麼有一部分人到現在還在崇洋媚外
    自建國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經濟騰飛,人民生活富足,可是崇洋媚外的卻仍大有人在。在學生那單純,分辨事物能力低下的年紀,家長要求學好英語,學校要求好好學英語,乃至同學的大家一起學英語,以及教科書裡兒童讀物成功勵志學裡又到處是虛構出來的各種類似愛迪生救母之類的外國勵志故事英雄人物,都潛移默化地讓其對英語產生一種崇拜,及至本科,研究生,依然要為四六級而埋頭苦學,當然,仍是會寫不會說。
  • 孩子從小學習英語與現代社會崇洋媚外的風氣是一脈相承的嗎?
    這不得不說是語言學習的病態。英語的實質是一門語言,而語言的最主要本質是一種工具。工具是用來使用的。換句話說。如果工具不拿來使用。就喪失了其存在的根本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中國人移民到國外,或者外國人到中國來以後,原本的「母語」退化。而日常生活的語言成為實用「母語「的原因。可是語言這種工具。
  • 家長陪孩子學英語之介詞in的用法
    3.表方向,「在...」或表動作的方向,意為「向……之中」「向……裡」。Shanghai is in the east of China.Put these books in your bag.家長陪孩子學英語之動詞
  • 曾仕良回憶:我的阿兄曾仕強
    《漢書》有云:「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易學橫穿上古、中古和下古時期,歷經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聖賢的傳承,才有了如今我們看到的樣子。但是千百年以來,歷朝歷代依然有無數仁人志士願意花時間和精力不斷地研究和發展易經。 曾仕強教授就是這樣一個人。
  • 如何看待現在嬰幼兒的學英語熱潮?這麼早接觸英語學習……
    寶媽提問: 如何看待現在嬰幼兒的學英語熱潮?這麼早接觸英語學習對孩子來說是必要的嗎? 現在的俄羅斯就是這樣,人口這麼多,國土面積這麼大,但新的「鐵盒」一代,認為俄羅斯才是最好的,不學英語,現在的情況大家也知道了。 3.益智鍛鍊,培養習慣 學習一門外語,是對大腦、智力發育有好處的,這個毋庸置疑。 另外,對於孩子來說,時間用在學習上的多了,玩的時間上就少了。
  • 怎樣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只需要做好這6點,效果超乎你的想像
    學英語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恰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怎樣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夠對各位家長朋友們有所幫助。怎樣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少兒學英語,有哪些方法1.家長先提升自己對英語的熱情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爸媽在讀英語,說英語,孩子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也會跟著大人一起說。
  • 張文宏,已被30萬人視為崇洋媚外
    近日,一個名叫「平民王小石」的微博大V,在網絡上公然指責張文宏醫生「崇洋媚外」:這人在微博上說:「張文宏讓我們的小孩早上吃雞蛋和三明治,不許吃粥,是不是崇洋媚外過頭了?」張文宏的這段話,目的是想告訴大家,疫情期間,一定要讓孩子吃得有營養,這樣才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否則在這種特殊時期,孩子的健康就很容易出問題。
  • 教你五招 輕鬆調動孩子的學英語積極性!
    如果孩子不喜歡,牴觸,你強制孩子學習,是很難有效果的,所以,今天韋思英語就教你五招,輕鬆調動孩子的學英語積極性1、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想要讓孩子持續對英語學習有興趣,家長適當的給予獎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英語成績有所進步或者是在完成英語學習任務時,韋思英語建議家長們可以給孩子一些他喜歡的東西作為獎勵,那麼,孩子下次學習的動力就會更足了。
  • 關於崇洋媚外的思考
    自從我們打開國門,接收到來自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的浪潮衝擊後,出現了幾乎一邊倒的「崇洋媚外」。後來經過40多年的努力,我們的技術能力、生產力水平、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各種文化類別、文化品質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我們的整體「崇洋媚外」的程度就沒有那麼嚴重了。但不可否認,現在我們身邊還是有很多人「崇洋媚外」得厲害。
  • 孩子學英語,家長不用管?立刻刪除這種想法!
    我的小侄女婷婷學英語很努力,乖乖地跟著書本學習,我們都很欣慰可沒想到的是,一個假期過後,她的英語水平竟然下降了婷婷媽媽又急,又想不通,因為孩子每天在家都學英語,並沒有偷懶,怎麼會這樣呢?婷婷和同學峰峰住同一個小區,假期過後,英語說得更流利了,峰峰媽表示自己沒做什麼特別的,只是主動地用英語和孩子交流我們恍然大悟,孩子在家學英語,家長選擇的是不打擾,讓她一個人面對英語作業,而沒人和她交流英語,她的英語學習與日常是完全割裂的,她的英語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沒有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這是不行的科學研究證明,兒童是天生的語言專家,我們針對兒童學習英語的特點
  • 在孩子學英語之前,先思考這3個問題
    孩子如何學英語是很多家長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好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孩子快速掌握英語學習,以下三個問題,是家長提問比較高的問題。1、孩子什麼時候學最好?如果是讓孩子早點學習,就要選擇一個好的老師,這樣可以讓孩子打好學習的基礎,如果老師都讀不標準,一旦形成不標準的發音,需要日後花好幾倍的時間去糾正,更談不上說的標準了。因此,兒童早學的關鍵是選對好的老師,正確的方法。2、孩子只有跟外教才能學好嗎?
  • 如何反駁同學,說學英語就是崇洋媚外,英語無用論?
    你只需要在內心堅定學英語,並不是崇洋媚外,學英語一定有用就可以了。 這是我今天的支付寶截圖(2020.11.10),這是今年不上班就有的被動收入。學外語,就是可以這麼輕鬆。我今年沒上班,在家陪老婆帶孩子。
  • 年輕一代已經不崇洋媚外了,崇洋媚外的多是50、60、70後?
    要培育中國的世界品牌,需要提高民族自信心,好在年輕一代已經不崇洋媚外了,也比較相信國內的產品。」宗慶後先生的話得到很多網友的認可,事實確實如此。我們家的孩子也是一個90後,我們也曾經探討過這個問題,確實像宗慶後先生說的一樣。我們中國的年輕一代已經跳出了所謂的西方話語權怪圈兒,而是根據現實更加理性地思考問題。他們不再擔心我們這麼做「西方會怎麼看?」
  • 在家裡也可以輔導孩子學英語,用這方法輕鬆搞定小學詞彙
    在家裡也可以輔導孩子學英語,用這方法輕鬆搞定小學詞彙 2020-09-03 13:
  • 培訓機構帶孩子慶祝萬聖節,學生家長怒斥:崇洋媚外,敗掉正能量
    每年的11月1日是萬聖節,這是西方的一個傳統節日,萬聖節的前夜則是最熱鬧的時刻,很多小朋友會打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然後逐家逐戶去敲門,向家裡的主人要糖果,不然就會進門搗蛋。這個節日現在也被國人慢慢接受,還會舉辦慶祝活動。
  • 曾仕強: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戳中國人特性
    曾仕強每日箴言:每一個人都可以活一百二十歲,因為老天給你的配額就是一百二十歲,但是能不能活到一百二十歲,由你自己決定。《易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被稱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可謂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
  • 家長陪孩子學英語之分數的表達口訣(建議收藏)
    家長陪孩子學英語之時間的表達方式家長陪孩子學英語之基數詞的記憶口訣家長陪孩子學英語之家長陪孩子學英語之介詞家長陪孩子學英語之肯定句變否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