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文化 】「國粹瑰寶 • 詠春與茶」

2021-02-19 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


12月17號由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主辦,佛山耀保詠春 • 聚詠堂、雲南滇南古韻茶業有限公司、茶情報承辦;深圳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佛山耀保詠春 • 俊詠堂(國際)、雲南詠春拳總會、武漢孤讀禪文創社、一道茶網協辦的【國粹瑰寶 • 詠春與茶】活動在深圳第13屆中國國際茶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活動邀請了茶、武術、文化各界知名嘉賓前來,共同打造了一個中華國學發展傳揚的盛宴!


參加本次活動的有:原雲南省副省長,政協副主席,現任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會長陳勳儒先生,原雲南省環保廳副廳長,現任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鄧家榮先生,佛山耀保詠春拳總會會長、詠春一代宗師,麥耀明師傅,佛山詠春堂教練吳俊輝先生,深圳華巨臣實業公司總經理李珂先生,雲南滇南古韻董事長劉玲玲女士, 香港國際武術節集體拳術冠軍,香港WMA武術職業聯裁判餘倩女士,與國內外的茶友們一起見證這次中華武術與茶的對話!


活動現場座無虛席,活動即將開始了會場外還有很多觀眾在排隊掃碼等待入場,大家都很期待,很想親眼目睹茶和詠春泉是如何對話和融合的。

活動在一曲悠揚的古箏琴聲中開始,優雅端正的茶藝師合著琴聲表演茶藝
金話筒獎得主聶文先生主持了這場詠春與茶的對話


主持人首先提問嘉賓:如果說到茶您首先會想到一個什麼字?
劉玲玲女士:我首先想到的是「和」。我們家裡我是以茶為生,視茶為自己的終身事業,我家先生每天都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在習練詠春拳,我就泡著茶看他練功,兩個人相濡以沫,其樂融融,非常享受這美好時光。我感覺就是和諧,融合!
吳俊輝先生:我想到的是「靜」,我們習武之人每天喝上一泡茶能讓自己安靜下來,思考一些問題,把心境放平穩了,做事就有了條理和章法。
餘倩女士:我想到的是「淨」,茶湯給人的感覺是乾淨,清淨,明淨,也能很好的體現人的心境。
麥耀明宗師:我認為是「養」,每天根據自己身體不同的狀態可以喝不同的茶,可以達到養生的功效。
陳勳儒先生:題目一出我首先想到了「敬」,即敬畏大自然給我們造就了這樣一棵樹,成為了全人類都喜愛的飲品,而且帶給人類健康,所以我們要敬畏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麥耀明師傅出生於武術世家,自幼隨父親練習詠春拳,於1970年16歲時隨張保公晚年關門弟子黃吉泉師父繼續深造,研練拳藝至今,並創辦了佛山耀保詠春拳館,親身執教,現如今麥弟子已經遍布全國,獲得了眾多殊榮。他給我們分享茶與詠春對生活的影響:「我常年都在飲茶和練詠春拳。我幾十年的體會,證實它們確是我們的國粹,並受益無限(身心,修養等各方面)。因為茶和詠春拳都是一種功夫文化,如泡茶很需要掌握水溫、時間、茶葉的品種等的技藝操作,才能衝出好茶來品嘗。

練詠春拳也一樣很講究發力的剛柔、角度、尺寸、練功時間等,才能達到以柔克剛、借力卸力、以小搏大等搏擊功效。所以它們的共通點都是恆心毅力的鍛鍊的過程。最終能使人達到身心健康,心理自強的目的。」
陳會長對茶和詠春的理解是這樣的,他說詠春和茶看似不相關,實則都為國粹,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需要有正確的思維和理念來做事,比如做茶就有一個傳統加工工藝--拼配,是取其不同地區的茶之香,之形,之味拼配在一起,融合各方優點成為一款經典的產品,和練拳一樣以和為貴,兼容並蓄,取長補短,這也讓我想到了普洱茶可以和任何美好的事物對話,比如文學,詩歌,繪畫,花,橘皮等的對話,通過對話相互了解,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一個和為上的世界!讓更多的人愛上茶,愛喝茶,愛上詠春,從而得到健康!

活動在佛山耀保詠春拳總會師徒的詠春拳表演表演中劃上圓滿的句號。此次活動,融合了中國的兩種優秀傳統文化,讓平時大眾所熟知的兩種中國傳統,兩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同一個方式在同一個地點展示出來,把中國優秀傳統文華詠春與茶結合對話,豐富了茶博會,推動雲茶產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二者都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茶文化與武術文化,詠春拳強調使用正確的觀念、意識及思維方式導出肢體的靈活運用,普洱茶也必須有正確的製作方式和最佳的拼配,並堅守傳統加工工藝,武術擁有消停戰事、維護和平的實力,止戈為武;而茶葉作為中國的一種國飲,茶可健身、可藥用,兩者都富有欣賞雅趣,可陶冶情操。所以武術和茶一直是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國粹瑰寶。傳承需要傳頌與發揚。而我們一直在尋找各種機會去傳揚我們的這個國粹瑰寶,讓其更加的發揚光大,這種對話可能就是一種完美的結合。

【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宣傳部】

I 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 I

協會宗旨

提供服務 反映訴求

規範行為 促進流通

地址:昆明市官南大道康樂茶城晨立大廈5樓

電話:0871-64177417

相關焦點

  • 茶與文化 ▏「國粹瑰寶 • 詠春與茶」之魅力詠春
    藉助深圳茶博會的契機,滇南古韻茶業攜手茶界、武術界多家機構聯合策劃的「國粹瑰寶 • 詠春與茶」專題活動,將於2016年12月17日下午13:00
  • 「國粹瑰寶 • 詠春與茶」活動之魅力詠春
    茶與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為了傳承與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武術文化,發揚優秀茶文化,讓更多的人接近詠春,了解詠春。在深圳茶博會期間(2016年12月17日下午13:00——15:00),滇南古韻茶業將攜手茶界、武術界的多家機構,在深圳茶博會現場主舞臺舉辦「國粹瑰寶 • 詠春與茶」專題活動。
  • 詠春與茶碰撞,會擦出怎樣火花?「國粹瑰寶·詠春與茶」系列活動為你揭曉答案
    作為傳統的文化精髓,茶與武術都充滿神秘色彩。茶道,靜中求動,武術,動中圖靜。二者皆為中華國粹瑰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千百年來,中國人對茶道與武術這兩種不同的文化載體,通過靜的氛圍提升對動的認知,站在動的角度來觀察對人身體與心理的影響,講究相互包容,共同參修,以使人既有剛強之體魄,又有深厚的內涵,做到修身養性,知行合一。
  • 傳承古茶歷史文化 創新安康茶產業發展
    安康秦漢古茶恢復創新成果顯著  2017年,安康市委市政府帶領市縣部門到省文物局座談協商,希望利用「鎏金銅蠶」和「世界上最古老的茶」這兩個古絲綢之路上的珍貴文物文化資源,促進安康富硒茶產業發展,提升安康乃至全省茶葉文化品牌效應和競爭力。
  • 今日改茶|改茶小學開展「了解西方節日文化,過好中國傳統節日暨...
    點擊「藍字」,關注改茶小學官方微信!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2019年12月23日上午,改茶小學對全校師生開展了「了解西方節日文化 ,過好中國傳統節日暨節假日安全教育」晨會活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全面展現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代表的意義、呈現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我國傳統文化的意識,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情之情。
  • 抹茶·道:延續千年的經典茶文化
    日本茶道分抹茶道和煎茶道兩大門派。但抹茶道最具代表性,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所謂抹茶道,亦叫做「茶之湯」,使用的是末茶。其飲法是由宋代點茶道演化而來。只是宋代採用團茶,還需羅碾烹炙,而日本採用末茶,直接以茶末加以煎煮。
  • 三水茶事│茶文化之茶聯,妙不可言
    好茶令人沉醉,自然不再需要黃湯助興,好書陶冶情操,也不需要花再增添芬芳,一杯茶,一本書,盡顯茶席風流。這個名字,包含了絢爛多姿的文化元素。雖然徽州在地域層面已經消失,但這幅茶聯,還是能讓人一窺徽州文化的璀璨。
  •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中)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中)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茶馬古道》《禪茶一味》,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陸羽《茶經》,吳覺農《茶經述評》,陳宗懋、楊亞軍《中國茶經》,鄭國建《中國茶事》,周重林、李明《民國茶範:與大師喝茶的日子》,周作人《苦茶隨筆》,岡倉天心《茶之書》,榮西禪師
  • 茶文化漫談(上)
    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鑑賞、環境領略等,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茶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中國茶道是「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的有機結合。飲茶之道是基礎,重在審美藝術性;飲茶修道是目的,重在道德性實踐;飲茶即道是根本,重在宗教哲理性。
  • 從《茶之書》看中國茶
    天心寫作此書時日本茶道並不為世人所了解,現在卻被奉為日本國粹和日本的代表。每年,茶道不僅吸引著世界遊客紛至沓入日本體驗這並不輕鬆的儀式,茶道更是作為一門獨特的美學在藝術、建築、產品設計方面持續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
  • 茶裡吃到了「麻將」?!最奢華的百貨商場Harrods裡的下午茶原來長...
    不得不說,作為英國購物文化的代表-Harrods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向你傳達「Life is that Amazing」的生活態度。讓你不由得感嘆:好精緻吶!其實,在這裡能帶來快樂的不止買買買,還有美食的體驗哦。春節快到了,位於Harrods四樓的The Tea Room(原The Georigan餐廳)推出新春元素滿滿的下午茶啦!
  • 泡好每一杯茶 推廣好茶文化
    農民身份的張揚娣是英德本地人,自2005年加入茶藝師行列以來,通過自身努力不斷豐富茶文化知識和茶藝技能,成為國家雙一級茶藝師和評茶師,並屢屢在省市茶行業技能比賽中斬獲佳績。近年來,她還致力於培養英德茶產業的茶藝技能人才,為當地茶文化推廣和茶產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 【五分鐘學常識】中國「茶」文化
    文化  茶作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在2019年11月27日,聯合國大會宣布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我國有著悠久茶文化歷史,「茶」在古時也被稱為荼、詫、茗等,唐代陸羽的《茶經》曾寫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可見茶的歷史悠久。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茶」文化,了解「茶」文化。
  • 西山鎮2020年茶文化展演,桂平茶界的半壁江山都來了!
    「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 12月20日,由桂平市西山鎮文化站主辦,茗星閣茶業、善茶工坊、一見如茶工作室、大觀茶莊協辦的「2020年茶文化展演」,在聽風閣隆重舉行!
  • 咖啡與茶-論東西文化的差異
    初時喝茶的人,剛開始喝的時候也有點微微的苦,但是喝著喝著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喜歡喝咖啡的人還是依舊是這個味道,有點淡淡的苦,因為喜歡喝咖啡的人就喜歡這個味道,然後經常喝茶的人卻感受不到茶的苦,反而是聞到了茶淡淡的香味,這就是喝茶和喝咖啡的不同之處吧。咖啡和茶有著不同的文化土壤,確切的說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咖啡文化代表的是西方文化,茶文化代表的是東方文化。
  • 中國好人汪太銀文: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中國十大國粹書法名列弟一
    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藝術,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開始,到周朝時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書,又到漢代的隸書,後又形成了東晉到唐朝的楷書、行書、草書。
  • 中國精美茶詩賞析(一)
    【前言】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其茶文化源遠流長。茶詩文化作為我國茶文化的重要內容,是茶文化的絢麗瑰寶。
  • 英國的下午茶文化讓人羨慕
    一位英國劇作家曾經說過:「While there is tea, there is hope.」有茶就有希望。喝茶在英國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風俗。茶的重要性也體現在英語中並逐漸融入到英國文化中。英語中經常出現許多與tea 有關的短語如: sb『s cup of tea 指正合口味、正中下懷。
  • 《紅樓夢》名貴稀有的楓露茶真的存在嗎?
    愛香茗者,都愛談論《紅夢樓》,大概因為茶道與古典文學都是中華文化瑰寶的一部分,喜歡傳統文化的人,自然就繞不過。在這本書中,作者寫到了不少有關茶的文化知識和應用場景,能叫上名的茶飲, 楓露茶、六安茶、老君眉茶、龍井茶、普洱茶還有暹羅茶,都是盛行於當時宮廷和官宦人家的名貴茶飲。
  • 紅魔晶中藥祖方茶--有夢想的人 你該抓住機遇了
    從千年養生古方中頡取靈感,自萬種靈草中甄選出菁華密配而成。我們致力打造國際性品牌,專注中藥組方茶,時刻承載人們健康養生的使命,打造健康時尚的養生臻品,以中國文化底蘊和全新品牌形象在國際市場中引領中藥組方茶養身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