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作為天津市最年輕的副省級轄區,處於環渤海地區的中心位置,海陸具備,應該說前景發展是很不錯的,境內有北方重要港口天津港,中國開發區排頭兵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最大的保理基地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還有中國和新加坡政府城市理念合作項目中新天津生態城,亦具有渤海油田,大港油田等眾多企業。
濱海新區自2009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11年的歲月,尤其是在剛成立的幾年,濱海新區各項改革政策可以說是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一顆印章管到底」「多證合一」引領了國家審批註冊制的改革,但隨著國家支持力度的減弱,尤其是2015年天津港爆炸之後,濱海新區愈發顯得停滯不前,魄力不足,增長動力不足。
目前濱海新區可以說是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大,因為濱海新區北部有國家級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南部有青島西海岸新區,西部有「千年大計」雄安新區,濱海新區被卡在三角內,再加上濱海新區土地鹽鹼化嚴重,綠化工作開展困難,客觀上環境就不具備吸引力,要想發展,濱海新區需要拿出改革魄力來,以壯士斷腕的力度積極解放思想,搞活經濟,提升內涵,吸引人口不斷流入,才是濱海新區的重中之重。
濱海新區成立11年以來,至今沒有完成統一化工作,人們還是習慣稱呼塘沽區,大港,漢沽,開發區,濱海新區幾乎沒有存在感,當年延安整風運動,需要的就是統一思想,放到濱海新區,增加濱海新區認同就是一個道理。目前濱海新區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濱海新區功能區眾多,各功能區、各街道各自為戰,相互割據,業務交叉重複,無序競爭,每個功能區都建設大量寫字樓,搞總部基地,建大型商場,導致大量樓盤閒置,盲目投資,北一點,南一點,不能集中資源建設濱海新區核心區,核心區內老舊破。
2.濱海新區政府各組成部門有名無實,原來的塘沽、漢沽、大港區及天津開發區、生態城等政府部門基本沒有撤銷,比如濱海新區公安局塘沽分局,大港分局,漢沽分局,生態城分局,開發區分局,濱海新區教育局,司法局,科技局,交通局,法院檢察院系統等部門幾乎全部存在分局,導致權利還是集中於濱海新區合併前的地方部門手裡,只會加劇各自為戰的狀態,目前濱海新區需要做到政府各組成部門直轄派出所,交通所等,堅決砍掉派出機構,既減輕財政負擔,行政層級,又增加活力,增加濱海新區認同度。
3.濱海新區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發展停滯不前,至今沒有一所以濱海新區命名的學校,沒有一所以濱海新區命名的醫院投入使用,沒有認同感,尤其是教育資源是吸引外來人口的重要利器,濱海新區不但老城區中小學教育資源停滯不前,新開發區域,教育資源也配套不全,濱海新區教育局在學校布局上不作為,公辦幼兒園學位嚴重不足,入園緊張,拿不出有效的策略,濱海新區在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布局上,真的學學青島西海岸新區和蘇州這樣的城市,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後,基本把轄區內的膠南市人民醫院,黃島醫院等成為西海岸新區第一醫院,第二醫院,並在核心區不斷建設新的醫院,學校也基本改成西海岸新區第××中學,第××小學,並實現集團化辦學,優質學校託管薄弱學校,而反觀濱海新區,毫無作為,各學校獨立發展,不能進行協同發展,以塘沽一中為例,利用其優質教育資源,可以進行幫扶辦學,塘沽一中可以在核心區新港街道區域託管新港中學,成為塘沽一中東校區,在核心區杭州道街道區域託管塘沽十五中成立塘沽一中西校區等辦法實行濱海新區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4.濱海新區過於終於表面工程,包容度不夠,隨著濱海新區創衛創文運動的實施,門店招牌強制更換,統一樣式,大規模拆除亂打亂建,禁止一切擺攤行為,不允許在菜市場外賣菜,不允許夜間經濟發展,禁止夜晚燒烤擺攤等等政策,趕走了很多外來人口,目前濱海新區很多地方已經沒有以前熱鬧了,冷清了很多,一個城市的活力與否,在於城市的包容度,不要為了面子,失了裡子,形象工程固然好看,但不太實用,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提升老百姓需要的,老舊城區衛生自來水天然氣改造就是提升城市內涵的重要舉措,濱海新區需要學習深圳,城市包容度要提高,不要一刀切的禁止任何擺攤行為,賣菜統一菜市場化,導致菜價比以前貴了很多,間接提升了生活成本,從小事上提升居民滿意度才是濱海新區的參考方向。濱海新區還有還多方面需要提升改變,只有走差異化的道路,才能在眾多國家級新區競爭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一個城市只有有特色,才能吸引人口流入,才能搞活一個城市,濱海新區真的需要破釜沉舟來完成各項改革了,先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完成統一化認同工作,加大各種政策支持力度,服務企業,服務居民,不斷建設教育,醫療資源。希望濱海新區的未來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