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面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原理總結!

2021-02-13 食品理化檢測

    快速檢測技術廣泛用於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臨床檢驗、檢驗檢疫、毒品檢驗等公共領域。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是指對食品利用可攜式分析儀器及配套試劑快速得到檢測結果的一種檢測方式。

1、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有害汙染物:

(1)農藥,化肥:有機磷,有機氯,硝酸鹽

(2)獸藥:興奮劑,鎮靜劑,抗生素

(3)重金屬離子:鎘,鉛,汞,鉻,砷,鉬

(4)生物毒素:黃麴黴毒素,嘔吐毒素,肉毒素

(5)致病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等

2、 快速檢測含義:

包括樣品製備在內,能夠在短時間內出具檢測結果的行為稱之為快速檢測。三方面體現(1)實驗準備要簡化(2)樣品經簡單前處理後即可測試,後採用先進快速的樣品處理方式(3)分析方法簡單,快速,準確

3、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分類:

1)按分析地點:現場快速檢測,實驗室快速檢測

2)按定性定量:定性快速篩選檢驗,半定量檢驗,全量檢驗

4、農藥殘留檢測方法:

(一)生物法:

(1)生物化學測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測卡法)

(2)分子生物學方法(如:ELISA)

(3)活體生物測定法(發光細菌,大型水藻,家蠅)

(4)生物傳感器法

(二)化學方法 酶抑制法 酶聯免疫檢測法

5、免疫定義:

機體識別自身非自身,並清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質,從而保持機體內外環境平衡的一種生理反應。

6、 免疫基本特徵:

識別自身和非自身,特異性,免疫記憶

7、免疫的基本功能:

抵抗感染,自身穩定,免疫監視

8、 抗原定義:

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答應,並且能與答應物(抗體或效應性淋巴細胞)特異性結合的物質,稱為抗原(Antigen,Ag)

9、 抗原具有抗原性:

免疫原性,反應原性

10、抗原分類(按抗原性質):

完全抗原,半抗原(某些藥物)

11、抗原表位,又稱抗原決定簇:

是位於抗原物質分子表面或者其他部位的具有一定組成和結構的特殊化學基團。

12、抗體:

有抗原刺激動物的免疫系統後,由免疫系統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生,分泌的一類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並非所有的免疫球蛋白都是抗體

13、抗體基本結構:

a.重鏈H 2條 輕鏈L 2條

b.恆定區C區 可變區V區 

c.鉸鏈區d.Fab抗原結合片段 Fc:可結晶片段

14、ELISA的原理:

(1)抗原或抗體能以物理性吸附於固相載體表面,可能是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間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並保持其免疫學活性;

(2)抗原或抗體可通過共價鍵與酶連接形成酶結合物,而此種酶結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學和酶學活性;

(3)酶結合物與相應抗原或抗體結合後,可根據加入底物的顏色反應來判定是否有免疫反應的存在,而且顏色反應的深淺是與標準中相應抗原或抗體的量成一定比例的,因此,可以按底物顯色的程度顯示實驗結果。

15、ESISA的類型:

(1)雙抗夾心法(測微生物)

(2)間接法測抗體

(3)競爭法測抗原(化肥農藥)

16、雙抗體夾心法基本原理: 

利用連接於固相載體上的抗體和酶標抗體分別與樣品中被檢測抗原分子上兩個抗原決定簇結合,形成固相抗體-抗原-酶標抗體免疫複合物,由於反應系統中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的量相對於待測抗原是過量的,因此複合物的形成量與待測抗原的含量成正比(在方法可檢測範圈內),測定複合物中的酶作用於加入的底物後生成的有色物質量(OD值) ,即可確定待測抗原含量.

17、間接法測抗體基本原理:

將抗原連接到固相載體上,樣品中待測抗體與之結合成固相抗原-受檢抗體複合物,再用酶標二抗(針對案檢抗體的抗體,如羊抗人ICG抗體)與固相免疫複合物中的抗體結合,形成固相抗原-受檢抗體-酶栝二抗複合物,測定加底物後的顯色程度,測定待測抗體含量.

18、競爭法測抗原基本原理:

首先將特異性抗體吸附於固相載體表面(包被),經洗滌後分成兩組:一組加酶標記抗原和被測抗原的混合液,而另一組只加酶標記抗原,標本中的抗原和一定量的酶標抗原競爭與固相抗體結合(標本中抗原量含量愈多,結合在固相上的酶抗原愈少,最後的顯色也愈淺),再經孵育洗滌後加底物顯色,兩組底物降解量之差,即為我們所要測定的未知抗原的量.

19、農藥殘留生物化學測定方法:

(1)農藥速測卡法

(2)農藥殘留分光光度法(抑制率法)

20、速測卡法檢測原理:

膽鹼醋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酮(紅色)水解為乙酸與靛酚(藍色)有機磷或氨基甲酸脂類農藥對膽鹼酯酶有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變色的過程發生改變,由此判斷樣品中是否含有過量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殘留。

分析步驟:

A.提取:乾淨的菜樣品---剪碎(1CM左右見方)---取5g於帶蓋瓶中---加純淨水或緩衝溶液(l0mL)---震搖(50次)---靜置(2min以上)。

B.預反應:取一片速測卡,用白色藥片沾取提取液,放置10min以上進行預反應,有條件時在37℃恆溫裝放置中10min.預反應後的藥片表面必須保持溼潤。

C.反應:將速測卡對摺,用手捏3min或用恆溫裝置恆溫3min,使紅色藥片與白色藥片疊合發生反應 d.每批測定應設一個純淨水或緩衝液的空白對照卡。

21、速測卡法結果判定:

與空白對照卡比較,白色藥片不變色或略有淺藍色均為陽性結果,不變藍為陽性結果,說明農藥殘留量較高,顯淺藍色為弱陽性結果,說明農藥殘留量相對較低。白色藥片變為天藍色或空白對照卡片相同,為陰性結果。對陽性結果的樣品,可用其他分析方法進一步確定具體農藥品種和含量。

22、農藥殘留分光光度計法(抑制率法)原理:

一定條件下,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對膽鹼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與農藥的濃度成正相關.,正常情況下,酶催化乙醯膽鹼水解,其水解產物與顯色劑反應,產生黃色物質,用分光光度計在412nm處測定發光度隨時間的變化值,計算出抑制率,通過抑制率可以判斷出樣品中是否有有機磷確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存在。

23、酶傳感器:

它將活性物質酶覆蓋在電極表面,酶與被測的有機物或無機物反應,形成一種能被電極響應的物質。

24、生物傳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

(1)食品成分分析

(2)食品添加劑的分析

(3)農藥和抗生素殘留量分析

(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檢驗

(5)食品限度的檢驗

25、蔬菜中硝酸鹽含量的快速測定原理:

將NO3-還原N02-後,芳香胺與亞硝酸根離子發生重氮化反應,生成重氮鹽,重氮鹽再與芳香族化合物發生偶聯反應,生成一種紅顏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顏色強度與硝酸鹽含量呈正比,通過試紙由無色變為紅色,變色的試紙放入基於光學傳感器原理的硝酸鹽檢測儀中比色測定硝酸鹽含量。儀器與材料:硝酸鹽試紙. 快速測定儀

26、硝酸鹽速測管

(1)適用範圍:乳品、飲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鹽的快速檢測。

(2)方法原理:按照國標GB/T5009. 33鹽酸蔡乙二胺顯色原理,在格林試劑中加入硝酸鹽轉化劑,並將其做成速測管,速測管中的試劑可將N03-還原為N02-後,再與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發生重氮反應,生成重氮鹽,重氮鹽再與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發生偶聯反應,生成紅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顏色深淺與硝酸鹽含量成正比,與標準色卡比對,確定硝酸鹽含量.

27、獸藥殘留定義:

動物產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獸藥的母體化合物及其代謝物,以及與獸藥有關的雜質殘留。

28、獸藥殘留快速檢測微生物法檢測原理:

檢測管中的培養基預先接種了嗜熱脂肪芽孢桿菌,並含有細菌生長所需的營養以及pH指示劑。只需加入100ul樣品於檢測管中。

將含有樣品的檢測管放入64±1℃水浴中加熱一段時間。奶或奶製品在培養基中迅速擴散,若該樣品中不含有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低於檢測值),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將在培養基中生長,葡萄糖唄分解後所產生的酸會改變Ph指示劑顏色,由紫色變為黃色。相反若高於檢測限的抑菌劑,則嗜熱脂肪芽孢桿菌不會生長,指示劑顏色不變 仍為紫色。

黃色表明該樣品沒有抗生素殘留或抗生素殘留的含量低於試劑盒的檢測限(陰性) 紫色表明該樣品中含有抗生素殘留 且濃度高於試劑盒的檢測限(陽性) 如果介於黃色紫色之間,則說明該樣品可能不含抗生素殘留或者抗生素殘留的含量低於試劑盒的檢測限(部分陽性)

29、膠體金概念:

氯金酸在還原劑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顆粒,形成帶負電的疏水膠溶液。由於靜電作用而成為穩定的膠體狀態

30、免疫金標記技術原理:

膠體金顆粒表面負電荷與蛋白質的正電荷基團因靜電吸附而形成牢固結合。膠體金對蛋白質有很強的吸附功能,蛋白質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膠體金顆粒表面,無共價鍵形成,標記後大分子物質活性不發生改變。金顆粒具有高電子密度的特性。金標蛋白在相應的配體處大量聚集時,在顯微鏡下可見黑褐色顆粒或肉眼可見紅色或粉紅色斑點。

31、放射免疫測定法原理:

放射免疫RIA:以標記抗原與反應系統中未標記抗原競爭結合特異性抗體來測定的待檢樣品中抗原量。免疫放射IRMA:以過量標記抗體與抗原非競爭結合,採用固相免疫吸附載體分離游離和結合標記抗體。其他:放射受體分析RRA;放射配體結合分析RBA

32、RRA檢測食品中抗生素殘留的原理:

1、每類抗生素族均是在一個母環基礎上用不同功能團修飾星辰特定功效的抗生素。

2、微生物細胞表面都存在著能與各種抗生素功能基團結合的特異受點。結合反應是在標記的靶參考物與無標記的待測藥物之間競爭進行的。

33、競爭性檢測原理:

使用一種具有吸附所有β-內醯胺藥物的特殊受體細菌,該細菌同14c標記的特定量青黴素G一起加入牛奶樣品。牛奶樣品中的任何一種β-內醯胺類均能和這種特殊標記的青黴素G競爭性地與細菌cell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

34、毒鼠強快速檢測原理:

毒鼠強可以與二羥基萘二磺酸發生反應變為淺紫紅色,檢出限1ug,最低檢出濃度2ug/ml 濃度高時變為深紫紅色。

35、鼠藥氟乙醯胺的快速檢測速測管法檢測原理:

氟乙醯胺與奈氏試劑反應後會出現黃紅或棕色沉澱。最低檢出濃度10ug/ml

36、敵鼠鈉鹽的快速檢測原理:

敵鼠化學名為2-(二苯基乙醯胺)-2,3二氫-1,3-茚三酮,可與三氯化鐵反應出現磚紅色。

37、砷的快速檢測原理:

三氧化二砷與鋅粒和酸產生的新形態氫生成AsH3,其與氯化金相遇產生反應,可使氯化金矽膠柱變成紫紅或灰紫色,在裝有氯化金矽膠的柱中砷含量與變色的長度成正比,以此可達到半定量的目的

38、砷 銻 鉍 汞 銀化物的快速檢測方法:

『雷因須氏法』

    

39、 亞硝酸鹽的快速檢測方法原理:

按國標鹽酸萘乙二胺顯色原理做成的速測管,與標準色卡對比定量

40、酒醇儀測定甲醇的檢測原理:

在20℃時,不同濃度的乙醇具有固定的折光率,當甲醇存在時,折光率會隨著甲醇濃度的增加而降低,下降值與甲醇的含量成正比。

按照這一現象而設計的酒醇含量速測儀,可快速顯示出樣品中酒醇含量。當這一含量與玻璃浮計測定出的酒醇含量出現差異時,其差值即為甲醇含量。在20°時可直接定量,在非20°時,採用與樣品相當濃度的乙醇對照液進行對比定量。

41、水法水產品中甲醛的快速檢測原理:

在鹼性條件下,甲醛與間苯三酚反應後使溶液出現橙紅色特徵。由於此方法的靈敏程度較低,水產品本底存在的甲醛很難參與反應。當人為加入甲醛時,本方法可迅速檢測出來。

42、變質肉類的快速檢測原理:

畜禽肉變質後或病害肉,其肉體內的揮發性鹽基氮、ph值以及過氧化物酶都會發生改變。測試酸鹼度,可初步反映出其新鮮程度;測試揮發性鹽基氮,可判斷是否新鮮或腐敗;測試過氧化物酶,可初步判斷是否是病害肉

43、牛乳中尿素的快速檢測原理:

尿素能夠阻斷萘胺試劑反應,不會生成紫紅色物質。由此證明乳品中含有尿素成分。檢出限牛乳濃度50mg/kg;乳粉濃度500mg/kg

44、乳品中澱粉和麥芽糊精的快速檢測原理:

麥芽糊精或澱粉與組合碘試劑發生反應產生棕色、紫色或棕紫色化合物。

45、乳品中pro含量的快速檢測原理:

考馬斯亮藍試劑在游離狀態下呈紅色,當它與pro結合後變成青色,其顏色深度與pro含量成正比。檢測範圍:液體樣品為0.5g-20g/100g,固體樣品為1g-40g/100g

46、米麵粉中吊白塊的快速檢測方法:

甲醛 二氧化硫 原理:甲醛次硫酸氫鈉在食物中分解成甲醛、次硫酸氫鈉和so2.甲醛與AHMT試劑反應生成紫色化合物,檢出限為0.05ug

47、水溶性非食用色素的快速檢測原理:

水溶性非食用色素與脫脂羊毛染色後不易去除的原理對部分水溶性非食用色素進行檢測。

48、味精穀氨酸鈉的快速檢測原理:

利用穀氨酸鈉的兩性作用,加入甲醛固定穀氨酸鈉的鹼性,使羥基顯示出酸性,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以指示劑顯示為終點,得出樣品中穀氨酸鈉的含量。

49、黃麴黴毒素:

AF是一類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均為二氫呋喃環和香豆素的衍生物。目前已發現20多種。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 螢光特性 :紫外線下 B1 B2 發藍色螢光G1G2發綠色螢光。

50、 黃麴黴毒素AF的快速檢測技術:

免疫親和柱-螢光分光光度計法和免疫親和柱-HPLC法

(1)分析原理:免疫親和柱使用大劑量的黃麴黴毒素的單克隆抗體固化在水不溶性的載體上,然後裝柱而成。試樣中AF用一定比例的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經過過濾稀釋後,用免疫親和柱淨化,以甲醇將親和柱上的黃麴黴毒素淋洗下來,在淋洗液中加入溴溶液衍生,以提高測定靈敏度,然後用螢光分光光度計進行定量。也可以將甲醇-黃麴黴毒素淋洗液的一部分加入HPLC中,對黃麴黴毒素B1B2G1G2分別進行定量分析。

(2)ELISA法測定黃麴黴毒素B1 原理:將已知抗原吸附在固態載體表面,洗除未吸附抗原,加入一定量抗體與待測樣品提取液的混合液,競爭培養後,在固相載體表面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洗除多餘抗體成分,然後加入酶標記對抗球蛋白的第二抗體結合物,與吸附在固體表面的抗原抗體複合物結合,再加入酶的底物。在酶催化下底物降解,產生有色物質,通過酶標檢測儀測出酶底物的降解量。推出被測樣品中抗原量。

抗體:抗黃麴黴毒素B1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或抗血清 包被抗原:黃B1與載體蛋白結合物 酶標二抗:羊抗鼠IgG與辣根過氧化酶結合物 3.微柱篩選法:原理:樣品提取液通過由氧化鋁與矽鎂吸附劑組成的微柱層析管,雜質被氧化鋁吸附,黃麴黴毒素被矽鎂吸附劑吸附,在波長365nm紫外燈下顯示藍紫色螢光環,其螢光強度與黃麴黴毒素在一定的濃度範圍內成正比例關係.若矽鎂型吸附層未出現藍紫色螢光,則樣品為陰性(方法靈敏度為5~10ug/kg )。由於在微柱上不能分離黃麴黴毒素B1,B2,GI,G2,所以測得結果為總黃麴黴毒素含量。

51、 細菌毒素:

內毒素 外毒素 比較 :產生方式:內:細菌崩解後釋放 外:合成分泌到菌體外 化學成分:內:脂多糖LPS 外:蛋白質

52、間接凝集試驗定義:

將可溶性抗原或抗體吸附於一種與免疫無關的,適當大小的載體微粒表面,再與相應抗體或可溶性抗原在適宜條件下相互作用,經一定時間後出現的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

53、食品中微生物快檢方法:

1)基於微生物代謝特徵的檢測方法;

2)改良培養基法;

3)細菌直接計數法;

4)免疫學快速檢測技術

5)分子生物學快速檢測技術

6)自動化檢測技術

7)生物傳感器檢測技術。

54、ATP生物發光法 檢測原理:

螢光素+ATP+O2 (上:Mg2+)—→(下:螢光素酶)氧化型螢光素+AMP+PPI+H20

55、阻抗測定法原理:

當培養基中因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而發生化學改變時,阻抗也隨著改變。

56、溶氧——電流法檢測原理:

應用的是氧氣電極法的原理。在測量開始時氧氣溶解在培養基中,隨著細菌的生長和繁殖,這些溶解氧不斷被消耗。DOX系統通過檢測與溶解氧量成比例的電流值來計算所含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值。

57、微量量熱法:

是利用細菌生長時產生熱量的原理設計而成,微生物在生長和代謝的過程中,能產生大量的代謝熱。由於各種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熱效應不同,因此可顯示出特異性的熱效應曲線圖。在細菌生長過程中,用微量量熱計測量產熱量等熱數據,經過計算機處理,繪製出以產熱量對比時間組成的熱曲線圖,以此推斷細菌存在的數量。

58、放射測量法:

利用細菌在代謝碳水化合物時產生CO2的原理,把微量的放射性標記引入葡萄糖或者其他糖分子中。細菌生長時,糖被利用並放出標記的CO2,將生成的放射性CO2從培養裝置中導出,利用專用的測量儀來測定CO2量,放射量與細菌數成正比。

59、快速測試片法原理:

由上下兩層組成,上層的薄膜上通過粘合劑結合了指示劑,並塗覆了冷水可溶性凝膠,下層的紙片上塗覆了改良的培養基,並印有方格以便於計數。它是一種與限制備好的培養基系統,以每系統1ML的加樣量將樣品直接加到薄膜中間,蓋上含有膠凝劑和指示劑的覆蓋膜,培養後細菌在雙層膜之間生產,其代謝產物與顯色物質作用並顯色,即可直接計數。

60、顯色培養基:

是一類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謝產生的酶與相應顯色底物反應顯色的原理來檢測微生物的新型培養基。這些相應的顯示底物是由產色基團和微生物部分可代謝物質組成,在特異性酶的作用下,游離出產色基團顯示一定顏色,直接觀察菌落顏色即可對菌種作出鑑定。優點:將菌株分離,鑑定結合在一起,無需對菌株進行分離純化和進一步生化鑑定,**節約樣品的分析檢測時間。

61、固相細胞計數spc原理:

可以在單個細胞水平對細菌進行快速檢測。用特殊濾膜濾過樣品後,存留在濾膜上的微生物用螢光素進行螢光染色,用落射螢光顯微鏡對每個螢光點進行直觀地檢測尤其對生長緩慢的微生物,檢測用時短,明顯優於傳統平板計數法。

62、流式細胞儀的基本原理:

A2待測細胞被製成單細胞懸液,經特異性螢光染料染色後加入樣品管中,在氣體壓力下進入流式細胞儀的流動室B 2流動室內充滿鞘液,鞘液和細胞懸液組成的細胞液柱一起自流動室噴嘴口**出來,進入測量區,與水平方向的雷射光束垂直相交。C2被螢光染料染色的cell受到激烈雷射照射後螢光,同時產生散射光,螢光強度和被測cell中cell成分與螢光燃料的結合程度有關,散射光強度一般與cell大小成正比,D2將cell發出的螢光信號和散射光信號通過螢光光電倍增管接受,積分放大反轉化為電子信號輸入電子接收儀,通過計算機將數據計算出來。多參數分析實現cell的定量分析,估計微生物大小形狀和數量。

63、多聚酶鏈式反應PCR :

(1)PCR原理:在模板DNA、引物和4種脫氧單核苷酸存在的條件下依賴於耐高溫的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應。以欲擴增的DNA做為模板,以和模板正鏈和負鏈末端互補的兩種寡聚核苷酸做為引物,經過模板DNA變性、模板引物復性結合、並在DNA聚合酶作用下發生引物鏈延伸反應來合成新的模板DNA。模板DNA變性、引物結合(退火)、引物延伸合成DNA這三步構成一個PCR循環.每一循環的DNA產物經變性又成為下一個循環的模板DNA。這樣,目的的DNA的數量將以2年次方-2n的形式累積,在2小時內可擴增30(n)個循環,DNA量達原來的上百萬倍。

(2)PCR過程:1. 模板DNA的變性:模板DNA經加熱至95℃左右一定時間後,DNA雙鏈被解離為單鏈並游離於溶液中的過程;2. 模板DNA與引物的退火(復性):人工合成的一對引物在適合的溫度下(通常50-65℃)分別與模板DNA需要擴增區域的兩翼進行準確配對結合的過程;3. 引物的延伸:在適當的溫度下(通常70~75℃),以三磷酸脫氧核糖核苷(dNTP)為反應原料,DNA模板--引物結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單鏈核苷酸從引物的3』末端摻入,沿靶序列模板,按鹼基配對與半保留複製原理,合成一條新的與模板DNA鏈互補的半保留複製鏈。

重複循環變性--退火--延伸三過程,就可獲得更多的「半保留複製鏈」,而且這種新鏈又可成為下次循環的模板.每完成一個循環需2一4分鐘,在一個由計算機控制的循環加熱器上經過三十個循環,就可以把原來的樣品精確地擴增了2的30次方倍.PCR特點:快速,準確,安全檢測病原體。

相關焦點

  • 臨沂市檢驗檢測中心全力護航市「兩會」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巧 通訊員 孫禕 廖啟帥 付玉志 臨沂報導臨沂市第十九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協第十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召開在即,臨沂市檢驗檢測中心按照相關工作部署,全面謀劃,積極落實,為兩會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全過程
  • 株洲天元區檢察院開展食品快速檢測培訓
    食品快速檢測培訓現場。紅網時刻株洲7月9日訊(通訊員 吳興宇 彭雅愉 溫娟)7月7日,株洲市天元區人民檢察院開展食品快速檢測培訓會,邀請食品安全檢驗師對該院檢察幹警進行培訓,旨在持續推進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向縱深發展,回應人民群眾對「舌尖上」安全的新期待。
  • 廣東因博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致力於食品安全檢測
    因博檢測是一家集檢驗檢測、認證及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獨立第三方技術機構,目前設立食品實驗室和輕工實驗室,現有50多名持有國家職業認定資格證書的專業從業人員。公司設立質控部進行內審,內部實驗室人員之間還會對同一產品的檢測結果進行比對,甚至與外部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結果進行比對,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因博檢測與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公司輸送專業技術人才。先進的檢測設備和專業的檢測團隊,為檢測結果的準確高效提供了堅實保障。
  • 2021年第十七屆中國(廣州)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高峰論壇啟動
    國聯股份食品安全與檢測傳媒事業部於2021年6月23-25日在廣州舉辦「2021年第十七屆中國(廣州)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三屆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及優秀工程師推薦評選活動」屆時聘請業內資深專家授課國內外食品安全監管的研究現狀,剖析食品安全監管的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及主要制約,思考並提出有效應對"十四五"時期食品安全監管複雜多變形勢的見解和建議,為保障食品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案_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詳細說明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案  食品安全檢測方案一備註1全功能食品安全檢測儀FK-GS3601可現場快速檢測非食用化學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獸藥殘留、重金屬、抗生素類殘留、激素類殘留、毒素類殘留、化學類殘留等多項目的快速定性定量檢測
  • 區市場局:食品檢測車護航中央公園夜市食品安全
    隨著渾南區中央公園夜市暨「渾南之夏」文化藝術嘉年華啟動,一輛印有「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字樣的車輛吸引了一批市民目光。這輛車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食品安全檢測車,車內配備有各類食品檢測設備,可對蔬菜、水果、肉製品、水產品等主要食用農產品進行快速檢測,設備齊全,隨停隨檢,最快十多分鐘就能出結果。
  • 浙江省瑞安市創新快速檢測機制 從源頭保證農產安全-中國食品安全...
    摘要:今年,瑞安市開發「農安瑞安」監管檢測一體化智能小程序,嚴守食品源頭檢測,保證百姓餐桌安全。 「孫橋社區本批次的油麥菜農藥殘留檢測結果為合格。」
  • 「2020(第二屆)獸藥殘留檢測技術交流會」在北京開幕
    本次交流會由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企業聯盟指導、食品夥伴網主辦,交流會內容豐富、全面,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老師、學員2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學習獸殘標準解讀及標準進展、檢測實戰及關鍵點解析、質量控制與能力驗證,探討行業熱點及前沿展望等等。
  •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顯示,未來改變食品質量檢測安全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改進:一是增強產業鏈上遊競爭力,加大檢測技術研發投入;二是推動政府機構以外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尤其是民營檢測機構的發展;三是積極完善HACCP體系認證制度;四是圍繞北京、上海和深圳集聚資源,打造技術研發中心。
  • 博奧晶典亮相CBIFS2016第九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
    此次盛會是在國內權威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專家的積極支持、食品安全領域知名企業的大力贊助下,由中國檢驗檢疫學會、南京工業大學、太平洋國際展覽等聯合舉辦,主要針對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食源性微生物檢測技術、食品安全質量控制技術、食品安全標準法規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入研討,為食品安全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 金山區召開《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宣貫大會暨金山區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工作會議
    2017年3月10日,金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區政府會議中心召開《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宣貫大會暨金山區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工作會議。金山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金山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金山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陳堅,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處處長巢強國向與會企業解讀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會議由金山區食藥安辦副主任、金山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何振鳳主持。
  • ...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 將嚴防嚴管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訊(記者陳妮希通訊員楊志豪)為全面推進校園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近日,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公安廳和省衛生健康委四部門聯合印發《湖北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
  • 全面摸排!福州晉安嚴查進口水產品等食品安全
    其中,大家對於進口水產品的安全尤為關注。為進一步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嚴防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日前,福州晉安區市場監管局針對進口水產品、肉類及其製品等食品原料開展專項檢查工作。01.全面摸清底數晉安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採購、銷售、存儲進口水產品、豬牛羊肉及其製品等重點品種的冷藏冷凍庫房、超市、農貿市場、餐飲服務單位等進行全面摸排,了解採購渠道、上遊供應商等信息,並登記造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以便加強後續監管。
  • 全面築牢學生校園食品安全網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崔智穎  通訊員番市宣)日前,記者從番禺區市場監管局獲悉,目前,全區516家學校食堂及6家為學生供餐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已經全面實現網際網路+「明廚亮灶」,進一步為廣大師生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 快速檢測 快速審批 快速通關
    對展覽品實行通關一體化、口岸+現場快速驗放通關模式。參展商或其代理商可自行選擇最便捷的中國口岸進境展覽品,在駐會海關集中辦理申報手續,口岸海關實施驗放。參展商或其代理商也可採用關區內快速流轉的方式,將展覽品由代理商統一從入境口岸轉運至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駐會海關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集中辦理快速驗放通關手續。設置專用通道,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
  • 【上海】CBIFS 2020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
    作為中國領先的食品安全技術推廣平臺——CBIFS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領導專家和業界同仁的支持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與發展,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二屆。每年論壇,都會有來自政府部門、檢測機構、科研院所、高校和食品企業的領導、專家、技術人員等眾多人士集思廣益、開拓進取,分享食品安全前沿趨勢和技術交流,是食品安全技術領域規模最大、人氣最旺、最受歡迎的年度盛會之一。
  • 風電變流器的預防性維護檢測技術
    作者還基於預防性維護原理詳細闡述了紅外檢測技術和超聲波檢測技術在風電變流器關鍵部件方面的狀態監測應用,並總結展望了其應用前景。1)紅外檢測技術對於過熱型隱患,可以利用紅外檢測設備對工作狀態下的風電變流器進行測量,比較典型的主要有紅外測溫儀、紅外熱像儀和紅外熱電視,其中最具備智能故障診斷開發能力的是紅外熱像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和光學成像物鏡,接收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並將其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
  • 【徵稿】2019「食品分析檢測」專題!
    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卻屢有發生,樁樁件件都引起了社會極大的關注。食品安全事關民生社稷,身為食品檢測人員,傳播食品檢測知識,提升食品檢測能力,推動食品檢測技術進步,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使命。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食品分析與檢測技術也有了質的飛躍,分析方法朝著更加準確、靈敏、專屬、快速、多種方法聯用,分析儀器也由原來的單一、手動和機械化向著連續化、自動化、最優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這一切都將使食品分析檢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各種新技術、新方法的開發與應用也將會為食品分析檢測工作者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呼和浩特市林業和草原局<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
    (三)落實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從現狀上看,目前國內只有為數不多幾家有資質的林產品檢測機構,全內蒙古自治區地區沒有,而且市縣林草主管部門沒有科研所,從機構、經費到人員技術上均不具備快速建立專業檢測機構條件。
  • 國雄資本姚尚坤:區塊鏈技術可做食品安全追溯橋梁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12月2日,國雄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姚尚坤對外表示,區塊鏈技術可做食品安全追溯橋梁。區塊鏈的溯源系統可以將物聯網獲取的食品信息、屠宰信息、加工信息結合物流信息、銷售信息,全面納入到區塊鏈平臺,記錄肉類食品全流程數據,並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分布式帳本、防篡改等技術特點,保障肉類食品數據的真實可信,為消費者建立安全可靠的食品溯源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