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為何能被稱為「中國六大神人」之一?看他是如何料事如神的

2020-12-27 騰訊網

漫長的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傳說流傳,也有無數的聖人、賢人、英雄先後登場。他們在中國大地上,寫出了無數波瀾壯闊的史詩巨作,這其中最神奇的當屬一類人——神人。

那麼,什麼是神人呢?

顧名思義,神人就是擁有通曉天機之能力,經天緯地之才能的人,而這種人因為能力過於逆天,所以,歷來十分稀有。縱觀整個中國歷史,能稱得上神人的只有六位。他們分別是:讓周文王願者上鉤的姜子牙;戰國不老的傳說鬼谷子;決勝於千裡之外的張良;得之可安天下的諸葛孔明;鼎鼎大名的預言家李淳風和袁天罡(這兩位聯繫太過緊密,算一位神人),以及元末明初戰場上耀眼的新星——劉伯溫。

在民間傳說之中,劉伯溫的形象就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覺者,料事如神的預言家,甚至,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說。

劉伯溫,出生於1311年,浙江人,是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他的輔佐之下,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業,建立大明帝國。同時,也在他的輔佐之下,朱元璋在建國之初穩定了明朝內外局勢。

也因此,朱元璋對其十分推崇,直接將之與張良相提並論。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並不是這位神人的豐功偉績,而是他那神奇的預言能力。都知道,《燒餅歌》是他所做的預言,也是我國歷史上十大預言之一,其中,清楚明白地預言了明朝之後的所有大的歷史進程。

相傳,公元1368年的某日早晨,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內殿吃他最愛的燒餅。但是,當朱元璋剛剛咬下一口正要感慨之時,太監卻火急火燎地來報皇帝,說:「軍師劉伯溫求見陛下。」可能是朱元璋當皇帝當得有點無聊,於是,他便突發奇想,想要測試一下劉伯溫的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自從劉伯溫到他身邊以來,已經九年了,大大小小的戰役不知經歷了多少。而劉伯溫一直用兵如神,好比諸葛孔明再世,若他真的有神算之能,那自己今天倒要好好測試一番。

於是,朱元璋用碗把手中的燒餅蓋了起來,然後,便客氣地邀請劉伯溫坐在自己身邊。

之後,朱元璋問他:「先生啊,一向聽說您有神機妙算的本事,咱家還沒有見識過呢?您看今天要不給咱家露一手,猜猜這碗中是何物啊?」劉伯溫還真掐指算了起來,過了片刻,給出了回答:「這東西既像太陽又像月亮,還曾經被人間金龍給咬了一口,微臣猜測這應該是燒餅。」

朱元璋一聽哈哈大笑,讚嘆劉伯溫真乃神人也。

隨即,朱元璋便問劉伯溫:「以天下後世之事若何?」劉伯溫打到:「茫茫天數,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朱元璋又說:「雖然,自古國家興亡自有定數,況天,下非咱家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所以,愛卿言之何妨?」劉伯溫一看躲不過去了,於是說道:「洩漏天機,臣罪非輕!陛下恕臣萬死,才敢冒奏啊。」朱元璋便說道:「那咱家就賜你免死金牌。」

自此,便有了《燒餅歌》。

而《燒餅歌》之中的預言,後來也得到了驗證。

這期間,劉伯溫曾勸諫朱元璋:「現今,我大明朝已經一統天下,國家建設工作也在穩步的進行之中,按說的確沒有什麼需要憂愁的事,只是,雖然現在皇太子人選已定,還是需要注意提防以後出現手足相殘的局面。而且,北方封國勢力如此強大,恐怕終有一日將會取代南方的王朝。」

朱元璋有些不解:「現在,我的都城城牆堅固、守衛嚴密,有什麼好需要提防的呢?」劉伯溫唯唯諾諾的說:「都城的確防範嚴密,平常倒是沒什麼,只是擔心會有『燕飛入京』啊。」這裡的燕,指的就是燕王朱棣,「燕飛入京」自然指的就是燕王會造反攻入京城。

這一點,在朱元璋死後果然得到了驗證,靖難之役中,年幼天真的建文帝被自己心狠手辣的叔叔,趕下了皇帝的寶座。

之後,在朱元璋的一再逼問下,劉伯溫又作歌三首:

此城御駕盡親徵,一院山河永樂平;

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

北方胡虜殘生命,御駕親徵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諫,舊靈遮掩主驚魂。

國壓瑞雲七載長,胡人不敢害賢良;

相送金龍復故舊,靈明日月振邊疆。

緊接著,明太祖朱元璋又問:「這之後的天下大勢如何?」劉伯溫便說了一句:「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最後,他還以一句「十八孩兒難上難」預言了大明皇室的末路。這一句,講的就是自明朝建國以來,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自絕於煤山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一共十八位帝王,自此,江山斷送,皇室凋零。

當然,朱元璋心有不甘,便想要從劉伯溫這裡得到破解之法。

但是,劉伯溫卻說了一句:「非人力可為也」。其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一場近乎神奇的對話,加劇了朱元璋的不安。晚年的朱元璋猜忌之心十分嚴重,劉伯溫一心想要躲避是非辭官歸隱,但是,朱元璋卻就是不肯,似乎一定要把他圈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能放心。

劉伯溫既然有預測未來的能力,自然也能卜算到自己的未來。只可惜,還是那句話,未來不是人力可以逆轉的。所以,劉伯溫只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步一步走向那個不得善終的結局。其實,劉伯溫六十五歲去世,在明朝的開國功臣中,能夠享有如此高齡者,還是比較罕見的。

那麼,劉伯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按照《明史》的說法,是患風寒去世。但是,按照一些野史的說法,卻是被另一位大臣胡惟庸下毒害死的,而且,很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許。可是,不管怎樣,這一切都已成為了既定不變的事實。

參考資料:

【《明史·劉基傳》、《明史·太祖本紀》、《明史紀事本末》】

相關焦點

  • 明朝謀略與西漢張良、三國諸葛亮齊名的劉伯溫,為何沒當上丞相?
    在中國幾年的歷史上,智慧和謀略最受後人推崇的,當屬漢之張良、三國之諸葛亮和明之劉伯溫三人。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他輔佐明太祖朱元璋,為其出謀劃策,平定天下,功勳卓著,成為明朝的開國元勳,多次被朱元璋稱讚為「吾之子房也」,將其比喻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
  • 一生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何在明初建國後不受重用?3點原因分析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曾被朱元璋稱為「吾之子房(張良)也」。文學史上,劉伯溫,又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民間傳說中則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他的形象也被神化為料事如神的預言家,有前知500年後知500年的能力。
  • 張良和劉伯溫都是功成身退,為何張良能得善終,而劉伯溫卻不能?
    由於當時朱元璋對胡惟庸、李善長等宰相不滿,曾兩次提出將宰相的位置讓給劉伯溫,但劉伯溫均不予理睬。最後,劉伯溫也回到了山林裡,回到家鄉過著隱居的生活。但劉伯溫最後的結局是十分悲慘的。朱元璋讓胡惟庸在劉伯溫病倒後,派御醫給他治病。但是,劉伯溫在吃了御醫的藥之後,卻覺得身體裡像壓著一塊大石頭。因為懷疑胡惟庸給他的藥有問題,他親自向朱元璋匯報了此事。
  • 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是如何走上神壇的?
    如果要給中國古代歷史上那些出類拔萃的智囊人物或是謀士搞一個排行榜,估計劉伯溫肯定名列前茅,從某種程度上講,他的成就和名氣絕不亞於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民間一直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在輔佐君主成功方面,劉伯溫甚至還要勝過諸葛亮一籌。
  • 三國志戰略版料事如神和風聲鶴唳哪個好 料事如神和風聲鶴唳能一起...
    三國志戰略版料事如神和風聲鶴唳哪個好?三國志戰略版料事如神和風聲鶴唳能一起用嗎?料事如神和風聲鶴唳怎麼獲得?很多玩家都有聽說過這兩個戰法,卻不知道最佳的武將用法和搭配方案。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足壇史上六大被稱為「神」的球員,巴神搞笑,一人的稱號讓人恐懼
    平時我們看籃球或者足球的時候,會聽到球迷往往喊的不是他們的名字,而是球員們的綽號。足壇上很多球員都有自己的專屬外號,比如球王貝利,核彈頭舍普琴科,獵豹埃託奧等。在足球的世界裡,有很多傳奇人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足壇史上六大被稱為「神」的球員,戰神無雙,巴神搞笑,一人的稱號讓人恐懼。
  • 遊劉伯溫故裡,嘗嘗太師家的大菜
    劉伯溫在民間被視為「神人」,他不僅頗為精通兵法戰術,而且謀略和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相比毫無遜色,是朱元璋打天下的智囊。這樣的一個歷史名人,自然是會被他的出生地引為至寶的。說起劉伯溫故裡,大概又會引發激烈的爭執。
  • 劉伯溫寫詩,說元朝是聖朝,朱元璋是盜賊,朱元璋是怎麼對他的
    明太祖朱元璋能定鼎天下,身邊少不了一幫子文臣武將,文官之中,最著名的當屬劉基。劉基也就是劉伯溫,他於至正十九年(1359年)投到朱元璋麾下後即深受信任,平定張士誠、陳友諒以及北伐中原等大事,劉基都深度參與並給出重要意見。洪武三年劉基進封誠意伯,後人襲爵到明末。
  • 劉伯溫否定了丞相人選,又給不出人選建議,他到底什麼意思
    不僅如此,劉伯溫自己又給不出人選建議,既然他自己沒有人選可以推薦,為何又要否定朱元璋的人選,他到底什麼意思? 沒想到的是,劉伯溫即刻表示反對,說丞相好比房中的大梁,如果大梁塌了,房子也就塌了。 朱元璋認為這樣沒關係,我換了李善長,可以讓別人頂替上去,這樣房子就不會塌了。於是,他說出心中第一個人選,就是楊憲。劉伯溫聽後搖搖頭,說楊憲這個人氣量狹小,這樣的人不適合當丞相。 既然楊憲不行,那麼汪廣洋又如何?
  • 古代大名鼎鼎的預言書《燒餅歌》 竟無一不應驗,劉伯溫真乃神人也
    是古代口口相傳的七大預言奇書, 此類書籍在古代被稱為「讖緯之說」,歷來為各朝代所嚴禁,然而民間卻一直廣為流傳, 可謂禁不勝禁。 朱元璋將吃了一口的燒餅用碗蓋住,然後問劉伯溫:「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只見劉伯溫閉眼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餅也。」
  • 朱元璋三請劉伯溫,劉伯溫拒絕兩次,為何第三次答應朱元璋
    於是,孫炎再次前往聘請,劉伯溫贈送孫炎一把寶劍,但孫炎聲稱「劍應當獻給天子,斬盡那些不肯順應天命的人,作為臣子不敢私有」,於是將寶劍退還給劉基。第三次是孫炎給劉伯溫寫了一封信,劉伯溫與之相見,並將寶劍送到南京,交給朱元璋,實際就是答應出山輔佐朱元璋。朱元璋三請劉伯溫,劉伯溫拒絕了前兩次,為何第三次就答應了朱元璋?
  • 歷史上「六大」著名軍師都有誰?諸葛亮只排第四,第一無人能及
    一、姜子牙如果追尋歷史淵源,想必姜太公定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且最為優秀的軍師,他堪稱「聖人之師」,被稱為中國的「軍事鼻祖」。古往今來的朝代,無不以姜子牙為榜樣,尤其是姜子牙輔佐周王推翻商紂、一統天下,至今仍為後世之人津津樂道。值得一提的是,姜子牙七十二歲那年,方才在渭水邊遇到自己的伯樂,也就是周文王。
  • 料事如神的範蠡,為何明知長子不能成事,卻讓他害死次子?
    範蠡的二兒子殺了人,被囚禁在楚國。範蠡自信地對人說:「老子有的是錢,錢可以買命。」於是,他便打算長子去楚國營救次子。這時,老大站出來對老爸說:「你要是不派我去,我就死給你看。」為何長子堅持要去救自己的二弟呢,原來他覺得老爸派三弟去,分明是看不起他這個大哥,激動得想要自殺。
  • 劉伯溫出仕高安
    劉伯溫於元至順間考取進士,得好友揭傒斯(江西豐城人,元詩四大家之一)所薦,出任高安縣丞。高安是劉伯溫仕途的起點,也是劉伯溫初入仕途、習得本領、看透官場、洗滌心靈,最後成為大明朝開國功臣、因此留名青史的重要地方。劉伯溫在高安擔任縣丞長達三年,留下了不少故事。這裡總結一些劉伯溫出仕高安的脈絡,讓讀者能清楚看到劉伯溫在高安的「官路歷程」和「心路旅程」。
  • 劉伯溫預言福建出天子怎麼回事?揭劉伯溫推算的萬年中國是什麼樣
    據說他的煎餅歌曲中的許多預言都是一個接一個地實現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劉伯溫真的那麼神奇嗎?讓"下面的男人世界網絡"的編輯為每個人分析一下吧!劉伯溫畫像劉伯溫對中國歷史的驚人預測是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神預言,一個是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風的預言,另一個是劉伯溫籤名的"煎餅歌"。為什麼這個名字像"煎餅歌"這樣奇怪?
  • 奉旨斬龍脈的劉伯溫,為何最後到了長白山卻遲疑了?說了你可能不信
    奉旨斬龍脈的劉伯溫,為何最後到了長白山卻遲疑了?說了你可能不信。 我國古代歷史上起義事件眾多,起初有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劉邦斬白蛇起義等等,在這些當中,出身最卑微的可能就是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了。
  • 滿腹經綸的劉伯溫為何給《靈棋經》寫註解,而且是他唯一的注書?
    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劉伯溫《絕句》歷史上的文武兼修的全才不多,劉伯溫是其中突出的一個。不僅軍事謀略超群,經世安邦才能了得,文學方面的天賦在歷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劉伯溫博覽群書,有關諸子百家的典籍都會去研究,涉獵很廣。所以他後來展現在兵法數學,天文地理,詩詞歌賦上的才能,讓世人驚嘆不已。常人精通一項尚難,劉伯溫卻樣樣精通。正是有這樣傲人的天賦,劉伯溫一般只自己創作文學作品,質量上乘足以傲視當時群儒,數量也很可觀。所以為古文典籍寫註解這樣的事情,劉伯溫幾乎沒有涉及。
  • 中國歷史上六大神人,袁天罡劉伯溫未進前三,第一無人不服
    今天,小七就為大家介紹六位這樣的神級預言師。NO.6 劉伯溫劉伯溫劉伯溫,本名劉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他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
  • 明朝最大的開國功臣劉伯溫死後,為何被自己的主子朱元璋挖了墓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對於諸葛亮有著近乎傳神的描繪,諸葛亮,號臥龍先生,能掐會算,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博學多才,幫助劉備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匡扶漢室江山,被追封為忠武侯,但是有這麼一個人,才能和諸葛亮不分上下。民間有一句俗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這個人就是劉伯溫,他幫助朱元璋開創了大明王朝。
  • 劉伯溫是明朝開國功臣,為什麼封爵沒有他,最後還是中毒而亡?
    劉伯溫曾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為什麼最後沒有被封爵,還被害死?劉基,字伯溫,青田人,是明代開國功臣。曾為朱元璋得天下而出謀劃策,論功勳劉基不說排第一位,名列前茅是沒有問題的。在劉基中毒後,朱元璋剛開始是置之不理,之後派人去詢問病情,得知劉基已經無法從床上站起,知道劉基命不久矣,這才命人將劉基送回家鄉,一個月後劉基去世。為何剛開始朱元璋置之不理,那應該是在等待時間,為了掩蓋事實,胡惟庸下的藥應是慢性毒藥,這樣做對外就很好解釋。等到藥效逐漸發作,劉基已經病入膏肓,朱元璋才放下心來,讓劉基回家,落葉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