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係大躍進?朝野樂見「更名臺灣」,網諷:沒有「建交」,都是...

2020-12-23 騰訊網

新一輪「正名」老把戲這幾天又在臺灣上演,這次話題談的是「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要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先是前兩天綠媒鋪天蓋地宣傳,所謂「美國挺臺再出現新動作!」報導稱,美國眾議院連線共同主席夏波,聯合78位眾議員致函給國務卿蓬佩奧。信函內提到「臺北」無法確實反映所謂「臺美關係」,而且在「臺灣關係法」內,也不是以「臺北」一詞稱呼臺灣,呼籲國務院應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據稱,去年「美國在臺協會」的對等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也已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臺灣外事部門「次長」曾厚仁

然後,昨(21日)上午,臺灣外事部門「次長」曾厚仁證實稱「相關工作正進行中」。當晚,臺灣外事部門回應感謝美國多位眾議員的提議,「我方將就本案持續與美方交換意見,並進行內部研議工作,未有確切推動時程。」

「未有確切推動時程」,也就是沒有明確時間表,還不知道八字有沒一撇。所以,島內網友多數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政客嘴炮居多,如果正名那麼簡單,臺灣早『獨立』了。」「看看這些膽小鬼,不敢直球對決,只搞這些小動作!」

「所以吃萊豬只有換到一個『外館』改名哦?」有的直接諷刺,「為啥不改成『臺灣駐美大使館』啊?沒有『建交』,都是騙人的。」

連曾厚仁自己都說,「正名議題」有一定敏感性,須待時機成熟。而熟悉對外事務的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22)日也在臉書發文潑冷水,他表示,推動改名「臺灣代表處」現在言之過早、不切實際。他還說,蔡英文現讓人民期待愈高,期待落空時的傷害也會愈大。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

那麼,陳以信本人對「更名臺灣」抱持什麼態度?事實上,國民黨在「親美」的黨主席江啟臣帶領下,都是樂見「更名」的。

日前臺當局立法機構成立「臺灣英國議員交流協會」,有跨黨派38位「立委」參加,值得注意的是,該協會的中英文名稱全都使用「臺灣」,而且創會會長就是江啟臣,陳以信則是副主席;成立大會當天,吳斯懷、曾銘宗、李貴敏、吳怡玎、謝衣鳳等國民黨「立委」都到場慶賀。

由此可見,在江啟臣的領導下,國民黨越來越能夠接受是涉外事務以「臺灣」之名行之。

國民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暨文傳會發言人何志勇今天也向臺媒表示:「我們樂見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

不過,「更名臺灣」並非簡單事。臺灣「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笑笑不語:我一個公司,多少年都做不到啊!只能縮小、隱藏,自嗨一下,騙騙大家。

海峽導報記者@海峽派 /文 臺媒/圖

相關焦點

  • 「臺美不建交論」在島內發酵
    自稱不追求「建交」 中時電子報28日稱,臺美關係今年「突飛猛進」。5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麥考爾聲稱,「承認臺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就是對北京最嚴厲的懲罰」,接著美國在兩個月內接連派出衛生部長阿扎、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並宣布對臺多項軍售。
  • 「臺美不建交論」在島內發酵,民進黨當局擔心...
    自稱不追求「建交」中時電子報28日稱,臺美關係今年「突飛猛進」。5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麥考爾聲稱,「承認臺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就是對北京最嚴厲的懲罰」,接著美國在兩個月內接連派出衛生部長阿扎、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並宣布對臺多項軍售。
  • 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大好?臺學者鐵口絕不可能建交
    針對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27日在論壇上舉兩個例子闡明美國到底是口惠,或實作?邵宗海說,美國至今在臺灣要參與WHA(世界衛生大會)都沒有任何承諾,美國國務院近期說明臺灣要「不希望臺灣以主權國家的身份」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由此可見。
  • 臺陸軍前副司令: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其實是欺負臺灣「不敢拒絕」
    [新聞頁-臺海網] 美國駐聯合國使團日前宣布,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將在13日至15日來臺,將與臺當局涉外事務人員會面,也將見蔡英文。
  • 臺當局再遭"斷交"重創 臺網友諷:我是在看重播嗎?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9月16日電 據臺「中央社」報導,索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今天(16日)召開內閣會議,決定中斷與臺灣所謂「外交關係」,與大陸建交。在確認無轉圜餘地後,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今晚召開記者會,宣布與索羅門群島「斷交」。臺當局與所羅門在1983年「建交」,「邦交」關係36年。所羅門人口約60萬人,是臺當局在南太平洋的最大「友邦」。索羅門群島是蔡英文2016年5月就職後第6個「斷交」的國家,臺當局「友邦」降至16個。
  • 喚醒催命符,蔡英文剛喊「臺灣獨立」,心腹立馬叫「美臺建交」?
    但是與我國同文同種的臺灣地區不但禁止口罩出售給中國大陸,阻撓滯留在中國大陸的臺灣同胞返回臺灣,而且還趁著這一個時期大搞事情。臺灣當局總是懷有「臺獨」之心,特別是當最大的「臺獨」分子蔡英文連任之後,臺灣當局的「臺獨」行為就更加明顯。剛剛當選臺「立法院長」的遊錫堃與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等人見面,商議「臺獨」陰謀。
  • 荷蘭駐臺機構更名影片發布一天就下架,臺網民諷:吳釗燮很丟臉啊
    荷蘭駐臺機構「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4月27日更名為「荷蘭在臺辦事處」的消息曾一度讓島內綠營興奮。而昨日(4月30日),臺灣「中央社」等媒體報導稱,荷蘭駐臺機構「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日前在臉書發布的宣布更名的視頻短片被下架了。
  • 「臺北」變成「臺灣」?美「臺僑」推動更名,陳以信:言之過早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與美國加強所謂「臺美友好關係」,大力推動「去中國化」,但大家心裡都清楚,大陸勢必不會允許「臺獨
  • 臺當局提出建交?美國對華強硬派:沒有計劃,臺灣還處於「前線」
    薛瑞福19日做了演講,以「美臺關係」作為主題,表示要強化印太區域安全,薛瑞福在演講過程中表示,2019年對於美國和臺灣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年份,雙方的關係更加親密,特別是軍售方面有了實質性的進步,並且通過「臺灣旅行法」。
  • 臺駐美機構改名「臺灣代表處」?臺外事部門又改口了
    中國臺灣網12月22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美國眾議院78位眾議員,呼籲美國務院應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臺外事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表示,「有進行中」,臺外事部門晚間則改口稱「確實曾與美方討論此案」,並強調「未有確切推動時程」。
  • 臺駐美機構改名「臺灣代表處」? 臺外事部門又改口了
    中國臺灣網12月22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美國眾議院78位眾議員,呼籲美國務院應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臺外事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表示,「有進行中」,臺外事部門晚間則改口稱「確實曾與美方討論此案」,並強調「未有確切推動時程」。
  • 改個名「臺美關係」就升級了?想太多!
    編輯:供奉據媒體報導指出,上周美國眾議院多達78位議員一齊發聲,要求美政府通過臺駐美機構「更名案」,將所謂「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在那之後不久,臺外事主管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表示,臺灣當局正在就「進行中」的「更名案」同美方持續交換意見。
  • 「臺獨大佬」遊錫堃見美國官員鼓譟「臺美建交」,網友:還在做夢
    不過遊錫堃上任臺立法機構負責人後,種種作為卻讓人大跌眼鏡。2月13日,遊錫堃與所謂「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等人見面,以所謂「部分美國國會議員呼籲正式承認臺灣」等話語進行鼓吹諂媚,遊錫堃還鼓動美國可以考慮所謂「臺美建交」。不過,酈英傑對此並沒有響應,遊錫堃被狠狠打臉。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臺北法案」, 遊錫堃賊心不死,再次鼓譟所謂「臺美建交」。
  • 蔡英文叫囂「臺灣獨立」,心腹慫恿「美臺建交」?國防部嚴厲警告
    蔡英文在疫情期間採取的一系列舉動都在挑戰中國的底線,她不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不斷地讓國臺辦出言警告。先是臺灣象徵著「臺獨」勢力的賴清德以蔡英文助手的身份訪問美國,之後遊錫堃和美國的相關部門的酈英傑等人見面,建議臺美儘快籤訂自由貿易協定,這樣的行為無疑是違反了只有一個中國的原則,如果美國選擇了回應,並將會遭到中國強有力的抵抗政策。臺灣從古至今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怎麼處理都是中國的事情,輪不到別的國家插手。
  • 荷蘭駐臺機構「更名」,網友:不知道又要賣給臺灣什麼東西
    荷蘭駐臺代表機構「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27日宣布更名為「荷蘭在臺辦事處」。(圖片來源網絡)荷蘭駐臺代表機構「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27日宣布更名為「荷蘭在臺辦事處」。消息一出,島內綠營一片歡騰,聲稱「臺荷關係大突破」等等,民進黨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還對新名稱「高度肯定」。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發文表示,乍聽「荷蘭在臺辦事處」,所有人一定以為這個「臺」是指「臺灣」,結果一看英文名稱,才恍然大悟,原來此「臺」非稱「臺灣」,而是指「臺北」。
  • 民進黨當局證實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外事部門政務副手曾厚仁今日證實,民進黨當局正推動「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日前,以美國眾議院「臺灣連線」共同主席眾議員夏波為首的78位美國眾議員,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呼籲蓬佩奧應將「駐美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聯名信中提出了多項美臺關係間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即臺「駐美代表處」的名稱、頒布新修訂的對臺交往準則,以及要求籤訂美臺「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 臺灣「立法院長」籲「臺美建交」?大陸民間「武統」呼聲到達頂峰
    編輯:星辰最近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同美國駐臺灣得代表酈英傑進行了1個半小時的會談。美方代表所關心的事情就是希望美國的牛羊肉順利打入臺灣市場。而遊錫堃則是向美國提出希望能夠實現"美臺建交"。面對這個問題美國代表沒有任何表態。在蔡英文獲得連任後,她對外媒宣稱臺灣已經成為一個"國家",而且還要用武力"保衛臺灣"。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後,蔡英文不是設法做好臺灣的疫情防控工作而是利用這次疫情進行政治炒作,宣傳臺灣群眾需要確保健康權,所以要求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就是想用這種方式來達到她"臺獨"的目的。
  • 戚嘉林:選前最大驚奇會是美臺「建交」?
    (中評社 倪鴻祥攝)  受邀參加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的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戚嘉林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中美對抗不斷升高,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宣布駐中國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離任,等於變相降低雙方外交關係。搞不好選前最大的驚奇就是美臺「建交」,如果是這樣,中美一定斷交,中國當然不會容忍這事發生,所以恐怕真的小心大陸動手修理臺灣。
  • 臺當局炒作和索馬利蘭「建交」,對方都不算是一個「國家」
    然而,近日有外媒報導稱,非洲「國家」索馬利蘭(臺灣地區稱索馬利蘭)將派出一名「駐臺代表」,這讓島內一些人「樂瘋了」,不僅眾多臺媒爭相報導,有民進黨「立委」更是表示,若確有此事將是民進黨當局的一項「外交突破」。可讓人感到諷刺的是,這個索馬利蘭其實並非是一個國家,其「國家身份」在國際上並不被其他國家以及聯合國所承認。
  • 「臺美」關係將提升為「準建交」狀態?
    美國與臺灣地區之間儘管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但在私底下一直保持著秘密聯絡,而這種聯絡在川普政府上臺後更是得到了加強,美國方面頻頻向臺灣地區派出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