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震撼師子吼
◎節選自《宣化老和尚追思紀念專集》
法界佛教總會 出版
編按:
宣公上人,是在美國建立三寶之第一人。1918年農曆三月十六日出生,1949年上人赴香港弘法,1962年應弟子之請來美,致力弘法、譯經、教育大業;並建道場,立宗旨,教化眾生,奠定正法在西方的基石。
宣公上人一生大公無私,發願代眾生受一切苦難,將己身一切福樂回向法界眾生。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精神,實為佛菩薩乘願再來之人。其一生風骨嶙峋,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為振興當今僧界風氣,常期勉弟子以佛教為己任,做疾風中之勁燭,烈火內之精金,又撰一聯以明其志,並指示弟子們每日早晚課時誦念,對今世僧界之腐敗風氣,期能生起震聾發瞶之功: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抱定我們三大宗旨。
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師一脈心傳。
上人又堅守一生奉行之六大宗旨:「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利益群生;其慈悲智慧之教化,捨己為人、以身作則之精神,令無數人真誠改過,走向清淨光明之菩提大道。
一九九五年一代聖人遽爾示寂,難道是眾生薄福?
上人千裡迢迢,將佛法帶到美國去,就是希望建立「如法」的佛教制度,所以上人的開示往往「冷酷無情」,有時甚至令人吃不消,認為老和尚只會一味地批評別人,卻不知他老人家用了多少苦心在教化頑劣的眾生?嚴厲的說詞背後隱藏多少「血淚」?上人曾說:
我到這兒來啊!是預備教化美國人。
要我上天也不難,教化美國人最難;
要我下地也不難,教化美國人最難;
要公雞下蛋也不難,教化美國人最難。
由此可知上人要教化美國人的決心。這雖然是相當困難的事,但上人終究做到了,他創造了美國始有僧相的紀錄,建造了如法的道場,及僧伽制度。
認識老和尚的人都知道,上人一生嚴持「日中一食,夜不倒單」,執行「六大宗旨」。尤其在混亂的末世,上人更是正法的代表,眾生的光明。
上人不畏魔的毀謗,到處提倡《楞嚴經》,講正法,破邪顯正。雖然末法時佛門中「魚目混珠」的現象很多,然而上人的願力卻是:
我一定要復興正法,我只許可佛教有正法,沒有末法!我走到哪兒,哪兒就有福慧、減少災難,這是我的願力。因此我就不自量力,到處說正法、行正法。
上人更感慨地說:
佛法未滅僧自滅,
道德應修人不修;
老實真誠招物譏,
虛偽狡猾受褒優。
舉世五濁清甚鮮,
眾生三醉醒無秋;
殷勤寄語僧青輩,
振興吾教在比丘。
佛法沒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佛法有一分假,便不是「正法」。所以我們應該認清楚,即使在寺院中,都有「邪法與外道」,這話是一點都不過分的。甚至有些「稱師作祖」的人,也許正傳著「摻了水的佛教」。上人對此早已開示說:
你要知道這個道場啊,你不相信也不行的!有佛就有魔,那個魔他是來攪鬧道場的,他故意來混的!
佛門中有句話說:「寧可千年不往生,不可一日入魔道。」在一些宗教「非常發達」的地方,到處充滿了「大師、上師、無上師、現代佛、活佛、師尊」的「盜版」職業宗教家。這些打著「如來佛」的廣告,販賣著如來「家業」的傳教師,如果我們不具「四種清淨明誨」的慧眼,恐怕永遠也無法跳出「上師」的手掌心,而成為他們的眷屬,最後終落得──弟子與師,俱陷王難,墮無間獄。
曾經有一位信徒問道:「上人常說:『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為何上人常在萬佛城月刊中,公開批評談論他人的是非?這豈不是言行不一嗎?」上人答道:
墮地獄的是我,不是你。要是真的,這也不是是非;要是假的,一定墮地獄。若說大修行人沒有因果,則墮五百世做狐狸的果報。我如果是撥無因果的話,拿黑的當白的,拿白的當黑的;拿是當非,拿非當是,說錯話,我入拔舌地獄。如果我沒有說錯話,那我沒有罪的。孟子說過「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我為什麼好說是非?因為佛教裡頭是非太多了!又什麼黑教、白教、黃教、紅教……都變成顏色不一樣了,把人的眼晴都弄得眼花繚亂,連黑的也不知道是黑的,白的也不知道是白的。所以我要說人所不敢說的話,你們誰如果不高興的話,那沒有關係,我不在乎的!我是專門破人邪知邪見的!
由以上這段話,我們可以了解上人那心中「不忍眾生苦」的徹底慈心。所謂「大慈大悲,近乎殘忍」,正是菩薩教化眾生的方便。上人也曾題一詩以明其志:
我要說真話 不怕打與罵
殺我無所畏 解脫有何罣
上人對於護持正法,則多次地開示說:
在佛教裡,所有的經典都很重要,唯獨《楞嚴經》更為重要,凡是有《楞嚴經》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嚴經》沒有了,就是末法現前。《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諸經,逐漸而滅。」
《楞嚴經》是佛的真身,佛的舍利,佛的塔廟。如果《楞嚴經》是偽經的話,我願墮無間地獄,永遠在地獄裡,不再到世間見所有的人。
哪一位能把《楞嚴經》背得出,能把《楞嚴咒》背得出,那才是真正的佛子。
法雖無正、像、末,但人心卻有正、像、末。上人認為,什麼時候有人用功修行,什麼時候就是正法。如果沒人修行,沒有人讀誦或背誦《楞嚴經》,那就是末法時代了。因為《楞嚴經》中說的「四種清淨明誨」殺盜淫妄,及「五十種陰魔」,把天魔外道的骨頭都給看穿了,說破了。沒有人持戒就是末法,戒在佛法即在也。
上人在一九九〇年返臺於高雄勞工中心語重心長地開示,末法是由在家人「單單」護持「一個」出家人造成的。為什麼會這樣呢?上人說 :
出家人一個人住一個廟,稱王稱霸做皇帝;在家人護法沒有擇法眼,護來護去,護到地獄去。在正法時代,大眾都同住在大叢林大廟中,一起用功修道;而末法時代,人都不願住叢林,一個人住一個廟,你有你一套,我有我一套,把在家人弄得迷糊了。看這個和尚生得很漂亮,我護他的法,給他造個廟;那個又不錯,又給他造個廟。護來護去,把出家人弄得生出貪利心,讓他還俗去了。
希望佛教界對這些話都能痛定思痛,不要再掩耳盜鈴,欺騙眾生。末法亂相已經非常嚴重,但都沒有人敢站出來呼籲,眼睜睜看著佛教走向滅亡之路。三步一精舍,五步一大廟,拼命地做法會、超度、灌頂、傳法、建寺……,而不知去弘揚教義,教導眾生如何了脫生死。佛的根本教義就是教育,使人人都有智慧有擇法眼,知因知果,斷惡修善,而非一味以蓋廟建寺做法會為務。上人嚴厲的說詞,背後隱藏了多少心酸血淚?所謂「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雖千萬人吾往矣」,正是上人最佳的寫照。
過去一些地方的佛教,常常讓人誤以為是專門超度死人的宗教,這令一些知識分子排斥、輕視佛教。上人在圓寂前二年大聲疾呼說 :
打水陸、放焰口、做佛事、超度人……這是一些地方佛教的一種「形狀」、「樣子」。他們就沒想一想,這樣子下去,養成了一班無業的遊民,在佛教裡混飯吃,這有多可惜!只知道賺錢、做超度!其實超度,你必須要有根基,有德行。不要說念經、念咒語,你有德行的話,就說一句話:「你往生去了。」他就會往生極樂世界去的。你既無道德,又沒有一個行持,這你憑什麼去超度人?可以說是負這個施主的債務,並且也把佛教的根本制度都弄得不存在了。
的確,佛教有的是三藏十二部經,這麼多無量無邊的智慧寶藏,不去開發它的教義,卻盡在「表面」上用功夫,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事。
在亞洲,佛教徒流行著一種錯誤的觀念,大家都以為皈依的師父愈多愈好,這是一種末法的跡象。左皈依一次,右皈依一次,弄得一些法師們水火不容,互相競逐法緣及徒弟。而上人常要求已受過皈依的人,不必再登記皈依證了,只要在一旁隨喜皈依就可以了。上人開示說:
有些人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何我不可以多拜幾個師父?」 但須知善財童子是由他的善知識親自遣他去參師的,而不是他貪慕旁的法師有德行,便違背原有的師父,偷偷溜去皈依。有很多老佛教徒,一生皈依幾十百次;你問他什麼是「皈依」,他卻不知道。你說這可不可憐?他說,所有出家人都是他師父;但我說他一個師父都沒有,因為他的心不相信。那怎能得救 ?
其次是「紅包」的問題。上人一向很反對紅包的習俗,因為這裡包含著一種欺騙的性質。在亞洲佛教徒幾乎把皈依與紅包劃上等號。上人說道 :
善財童子在《華嚴經》上,佔了很重的地位,卻對中國佛教起了很複雜的影響。多數的法師也曉得,同一個人皈依很多個師父是不對的,不合佛法的。但若不這樣做,「果儀」(指紅包)就少得很多了。故直到現在,沒有人公開反對這風俗。明明知道不對,也要去做,你說是不是很複雜呢?為什麼呢?第一是為了「童子」(拉信徒),第二是為了「善財」(分紅包);這是佛教中最壞的習氣。
上人的真知灼見,確實與眾不同。為了「不忍聖教衰」,上人的獅子吼背後隱藏了多少「慈悲」? 很多「明星師父」,被皈依弟子捧得高高的,卻忘了自己「荷擔如來家業,度化眾生」的責任,每天只沉醉在名利中,忽略了生死大事。其實三寶弟子碰到出家師父,應該請示佛法,而不是一味地供養紅包。所以上人也都要求弟子能儘量持銀錢戒,儘量少跟錢「結緣」,上人說:
因為出家人若沒有錢,他還能修行;一有了錢,絕對不修行了!這是我敢保證的。你看一看!你研究研究,道士講「貧道」,僧人叫「貧僧」,沒有說「富僧」、「富道」的。所以你們弄這個錢,去供養「富僧」、「富道」的話,這是等於造罪一樣的。我說這話會得罪很多人,我雖然得罪,我也要說真話。
大家都知道「搭衣與一食」,是萬佛城的特有家風。上人尤其特別聲明,凡是跟他出家的,都必須遵守佛制:「日中一食,衣不離身。」所以無論外界如何地批評,甚至排斥、毀謗萬佛城標異現奇,上人也絕不因此改變家風。對於這些流言的詆毀,上人只是說:「這不是我定的,這是佛制,我們要遵守佛制!」但對於比較年老的出家人,上人則方便讓他們吃三餐。這個規矩,一直到上人圓寂前的遺囑交代,始終都沒有變過。上人他自己說:
跟我出家的,如果能吃一餐,我才收他;不能吃一餐,我不收。這是跟我出家的一個鐵定的條件。任何時候、任何環境的壓迫下,也不可以改變的。
你叫我死可以,叫我不搭衣不可以;你叫我死可以,叫我不吃一餐不可以。有這樣堅決的定力,有這樣的信心,才是萬佛聖城的一份子。
有人認為戒律是一種「因時因地因人」所造成的,所以「非時食」只是印度人所持的戒,中國人並不適合持此戒。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戒律是佛法中「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一部分,都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法,如果「戒」學不適合中國人,那麼「定慧」之學也必定不適合中國人了,豈有此理?
下面再談老和尚對「搭衣」的看法。上人嚴格要求跟他出家的人一定要時時搭著衣,衣不離體的。上人說:
出家人不搭衣,就等於還俗一樣的,和俗人沒有分別。並不是穿這個「長衫」,穿這彎彎領,就證明你是出家人了。不要說穿這彎彎領,就是搭著衣,你還天天總在犯戒,總在不老實,何況你不搭衣!
現在一些地方的出家人,乃至於其他各地的出家人,多數在大乘的佛教,都不搭衣。這不搭衣,他們認為就是天公地道,就是應該這樣子。可不知道,不搭衣已經沒有比丘相了。
上人斬釘截鐵地認為:「出家人一定要搭著衣,否則就沒有比丘相了。」而搭衣本身就是佛弟子的標誌,佛陀本身就是三衣缽具,衣不離體的。這在《陀羅尼集經》中有說:「佛身形作真金色,被赤袈裟。」又《要略念誦經》云:「佛身猶如紫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被赤袈裟,跏趺而坐。」可見上人提倡搭衣,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上人一生講述的經典,大約有《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等三十多種。國學部分有《四書》和《易經》、《藥性賦》。其中有三部著作是很特殊,很少人講述的,即《楞嚴咒句偈疏解》、《水鏡回天錄》及《佛祖道影白話解》。
《楞嚴咒句偈疏解》,這是上人在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七年所講述的,共講了八年。這部咒在佛教歷史上罕有人解釋,唯有清朝的續法大師及武林慈雲寺的柏亭法師曾註解過。上人在一九四九年時獲得《楞嚴咒疏》單行本,自述得未曾有,時刻研究,頗窺秘境,隨身攜帶,未曾或離。
又云:
俾能正法久住,邪說永息,人手一編,同入究竟堅固大定。
之後,上人即在美國宣講《咒疏》,對全咒五百五十四句,逐句以「七言詩」解之,並白話述之,真可謂「空前絕後」的作品,相當珍貴。上人說:
用四句偈來解釋每一句咒語,也是解釋不完的,因為咒的妙義是無窮無盡的,四句偈只是拋磚引玉地大概說一說而已。這四句偈頌看起來很簡單,但它是從我心裡流出來的,也可以說是等於我的血,我的汗,並不是尋章摘句,從其它的書本上抄來的!
我現在給你們講〈楞嚴咒〉,這〈楞嚴咒〉,百千萬劫也沒有人講一次,也不容易講一次。在我給各位講時,我知道沒有人聽得懂,就是有人自以為懂得,也不是真懂!可是十年、百年、千年後,有人見到這樣淺的註解,那時對〈楞嚴咒〉就會深深地明了了。
縱觀上人一生,詩詞橫溢,我大略估計最少有二千首詩以上,每句詩都是對仗押韻的,不得不佩服上人甚深的般若智慧。尤其把〈楞嚴咒〉以偈解之,這是前所未有的事,如果沒有證入「楞嚴大定」的秘境,如何能解之?還有上人在講《佛祖道影》時,有時又超出了歷史文獻資料,讓人聯想起上人真有「宿命通」?上人的願力是:
只要我有一口氣在,我就講經說法。
所以上人的著述很多,加上上人的願力──要把佛經翻譯成世界各種語言,這可說是無量無邊的功德。目前法界佛教總會已經譯出上百部的佛經及開示錄;上人圓寂後,這譯經的工作永遠不會間斷,永遠領導著眾生,由黑暗走入光明,由此岸到達彼岸的究竟涅槃。
上人也常以反面的教化來激勵眾生,如:有人問如何消滅家中的小蚊蟲?上人答:
你要消滅小蚊蟲,就得先消滅我。
這是上人何等的慈悲!上人一生以「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六大宗旨來教化眾生(其實就是五戒)。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這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何必再開示?可是上人不知開示了多少次:
我這一生的成就,都是由這六大宗旨走過來的,你們任何人想修行佛道,必須也要走這六大宗旨。
上人除了六大宗旨外,另有二首詩,很值得我們終身信受奉行,那就是 :
真認自己錯 莫論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 同體名大悲
一切是考驗 看你怎麼辦
覿面若不識 須再重頭煉
上人一生的問答錄相當多,每當上人回答信徒問題時,總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令人出乎意料之外。上人常常令信眾措手不及,而法喜充滿,連連拍手叫好。上人幽默的答案總是「充滿禪機」的「當下棒喝」!直指人心。我們可以由《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中一段話,來看上人的「般若幽默智」,經文曰:
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這段意思就是真正明心見性開悟的人,立這個辦法也可以,不立這個辦法也可以,無障無礙;願意來就來,願意去就去,這是指生死自由了;若有人問我問題,就隨便答而不經過思索,但要答得有道理,不是亂講的;這時,到處都是化身,化身不離自性,那麼隨時隨地都得到觀自在和五眼六通。這是指見性的人,可以有這種的功夫,可以隨問隨答,而不會答錯而誤人。
曾有人問上人說:「見師父上人拿著拐杖,為了眾生擔當太多的業力,心裡很難過,請師父慈悲多住世。」上人聽完後,當場把拐杖丟了出去,立刻引起一陣掌聲,上人卻說:「你不難過了吧!」這真是上人「即一切相,掃一切相」的妙般若,您不覺得很有意思嗎?又上人一生很注重「不發脾氣」及「忍辱行」,因為「佛法不離世間法」,「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上人說:「人能不發脾氣,什麼業障都能一筆勾銷的。」更有趣的,上人曾發明兩句咒語,如:
忍耐!忍耐!多多忍耐,娑婆訶。
肝中若無火
何病都能躲
即此妙伽陀
亦被置高閣
娑婆訶
如果我們仔細去閱讀上人的問答錄及開示錄,你會很容易就啟發自性的智慧,因為「粗言及細言,皆歸第一義」。就如上人常說的:
不要相信我,也不用相信佛,要相信你本有的智慧,發掘你自性的般若,便會獲得擇法眼。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要把帽子當鞋子穿。
佛教裡說的五眼六通,只是修行無漏,開悟證果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般若顯現境界,實在不足為奇的。只是邪正有別,且要以戒行清淨,心無貪慾為後盾,才不至於落入邪道。其實,神通說穿了,也只是「自性通」罷了!佛性本人人具足,五眼六通,亦人人本自具足,只是被無明煩惱給遮藏去了。當然佛在世時,曾警告大眾「不可隨便顯神通」,並非完全「不可」顯神通。如果菩薩有神通,而不示現神通去方便教化眾生,那有神通又有什麼用呢?《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上說得好:「已住究竟一乘道,深入微妙最上法,善知眾生時非時,為利益故現神通。」
很多人都誤會上人是一位搞神通的人,不過我翻遍上人所有的開示錄及錄音帶,還沒找到上人承認過他「有」神通的事。上人說:
我老實告訴你們,我沒有神通,連鬼通都沒有。這種超過事實的說法,不是我所希望的。
如果你認識的上人只限於「神通」而已,那真是太可惜了,可謂非上人真正的弟子。而我所認識的上人不是一位只具「五眼六通」的人,而是一位真正慈悲無我的老長者。所以我所認識的上人是一位用拐杖鞭打自己;沒收每一個人的脾氣,向每個人化緣脾氣;為世界和平免戰爭而絕食;坐輪椅還到處說法;天天向眾生叩頭頂禮的師父,是一位「流血汗,不休息」的大菩薩行者。如果佛教徒只知道他自己的師父是否具有「特異功能」,而不知道師父教化眾生的精神及慈悲,那未免太本末倒置了,可謂非佛弟子也。
上人說他萬裡迢迢從亞洲一個人跑到美國來,單人匹馬,匹馬單槍地深入這個外道的地方(完全沒有佛法的地方),就是為了將正法帶入西方。如今萬佛聖城已成為西方最重要的道場,此外還成立許多分道場。上人帶領著萬佛聖城各方弟子,為弘揚正法並團結宗教界而努力,這條漫漫長路,上人正以無比堅忍的腳步走著。上人的願力是所有的眾生要在他之前成佛,他要協助所有眾生,離苦得樂,找到真正的智慧,自在解脫。上人開示說:
我是一隻小螞蟻,甘願走在一切佛教徒的腳底下;我是一條道路,願所有的眾生走在我的身上,從凡夫直達佛地。
凡我弟子,如墮地獄,我願以身相代。願見到我,或聽到我的聲音,乃至間接聞到我的名字的人,都趕快成佛,我願意在娑婆世界等待著,直到你們完全成佛。
上人一生對佛學的貢獻如同虛空,豈是這篇文章所能道盡?他老人家已留給我們無數的法寶,今後我們要更精進修行,遵照六大宗旨去實行,才不至辜負上人一片苦心,並期上人早日乘願再來度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