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創業有怎樣的優勢?天生的韌性和膽大心細的特質,讓女性創業者能走得更遠。7月16日上午,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創業天府菁蓉匯·巾幗雲創」女性專場活動在成都金牛區舉行。
首場女性主題活動,六個路演項目代表以及參加「蓉漂茶敘」的創業者代表全是女性,展現了巾幗不讓鬚眉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為路演項目進行培訓的導師也是女性。
機器人「蓉創妹妹」首次亮相「菁蓉匯」大舞臺
「您好,我是創蓉妹妹,我給大家送咖啡來了。」一個頭上頂蝴蝶結,全身潔白形象可愛的智慧機器人在臺上亮相,引來一陣掌聲。「沒想到連我們的機器人都是女性呢,創蓉妹妹真可愛。」主持人看到機器人連連稱讚。
這麼可愛的機器人長可是帶著任務上臺的喲,它手裡託著一塊牌匾,等待著首批「成都市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的授牌。活動現場,市領導參加首批「成都市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揭牌活動。「蓉創妹妹」成為全國首次出現在「菁蓉匯」大舞臺上的機器人。
項目路演環節,以投資人嘉賓點評、現場填寫投資邀約函等形式,市婦聯精心篩選的6個女性創業項目--易田農村電商、陽光體育、網眾驗房、唯恩珠寶、英國邦利、傳家福進行了路演。6個項目涉及農村電子商務、體育、網際網路驗房、珠寶、旗袍等與生活息息相關、市場潛力巨大的領域。
此次現場路演的最大贏家是易田農村電商項目,獲得全場最高的意向性投資約1億1700萬。易田成立於2008年,專業從事農村電子商務建設與運營。這個項目開創「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模式,既解決農村農副產品消費問題,又讓城市居民吃到健康、綠色、有機的農副產品。
「之前我們總是悶著頭奮鬥,從不會抬頭看路。現在有了政府和投資公司的支持,我們要比之前輕鬆很多,企業發展的速度也會更快。」易田農村電商項目的董事長滕德素說道。
其它五位路演的項目都獲得1000—3000萬的意向性投資。
除此之外,光谷創業咖啡助力本次活動,特邀請兩位大咖做主題分享:MHS(哈佛、麻省、斯坦福)中國創新創業論壇主席石嵐《選擇成為自己》,中國服務創新創業研究領域開拓者藺雷《「我」與第四次創業浪潮》。
光谷創業咖啡總經理李儒雄先生表示,此次女性專場菁蓉匯活動,是市婦聯實施「蓉城女性創新創業行動」的集中展現。參加路演的項目和蓉漂茶敘的項目,都經過十多次一對一的專家輔導,是接地氣、潛力大的項目。「巾幗雲創」作為成都女性創新創業平臺,更是集中體現了蓉城女性為區域創新中心貢獻力量的信心和決心。
創業大咖分享女性故事 :永遠不要向平庸的生活妥協
「中國可能有最適合女性創業的土壤。根據胡潤的調查,全球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前十位有八位來自中國,有三分之二來自中國,永遠不要向平庸的生活妥協,沒有人能為你的人生設限,只要你心中有夢想,就永遠年輕。」——MHS(哈佛、麻省、斯坦福)中國創新創業論壇主席石嵐在現場,分享了三位不同國家女性的創業故事。
故事一:菲傭女孩借錢買相機 獲世界獎金最高攝影賽頭獎
來自菲律賓的80後Xyza,曾是17萬香港菲傭中的一員。她在香港生活了10年,熟悉這裡的每一個角落,七歲那一年,她的媽媽來到香港打工,在她自己19歲的時候為了弟弟妹妹放棄了學業,也到了香港,她從小到大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擁有一臺照相機,只不過家裡窮沒有錢買,最初的5年她跟所有的菲傭一樣,周日的時候就到中環坐著跟大家一起閒聊,直到五年後,從僱主那兒借錢買下人生第一臺相機,她的生活就變了,她不再去中環坐著閒聊,而是四處行走,拍下這座城市中的點點滴滴,擦肩而過的香港人和在這個城市漂泊的外鄉人,
2015年她的一張相片在世界上獎金最高的攝影大賽上勇奪第一,作品登上紐約時報,攝影改寫了她的一生。
故事二:這個女人生了9個娃還管著500億英鎊資產
英國人Helena Morrissey是一位60後女性,她是英國牛頓投資管理協會的CEO,管理著500億英鎊的資產,也是英國投資管理協會的主席,成員機構管理的總資產超過500億英鎊,她婚姻幸福,一共生了9個孩子。在她職業的早期,由於懷孕生子老闆把升職的機會讓給不如她的同事,她憑藉自己的智慧35歲就成為行政總裁,管理500億英鎊的資產,被評為金融屆最有影響力的50人之一,不僅自己事業有成,還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女性擔任領導感悟,2010年他創建了一個俱樂部,幫助全球公司董事會裡女性比例達到30%以上,這個倡議已經發展到全球各地,並且得到巴非特等國際名流的鼎力支持。
她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人能為我們人生設限,除了我們自己。
故事三:定下計劃 夢想不再遙不可及
王蕾是一位70後的中國女性,她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典型的乖乖女,清華的高材生,軟體工程師,這好象是許多人眼裡通向成功的陽光大道。有一天這個陽光大道拐了彎,登山喚醒了她的渴望,她為自己定下攀越世界7大峰和兩大極的目標。
從一個書呆子到登山健將,它吃過的苦不止一點點,體能訓練是一個自我挑戰的痛苦過程,登山的時候每個人都要登很重的背包,登山運動充滿了很多風險,在攀登察雅峰的時候,一陣狂風吹來,把她重重的拋向山谷,如果不是有結安全繩的習慣,就葬身山谷,從04年開始計劃到10年完成目標,她用了6年的時間。
05年的時候她定了一個表格,一年一年往下列,當時她把這個表格跟同事分享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它在開玩笑,。很多年以後,在攀登珠峰的時候她想起了這個表格,一年一座高峰,真的就這樣實現了。
如果你把夢想寫下來,按照計劃去完成,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原來遙遠的夢想已經觸手可及,所有的時光都未曾荒廢,去行動,趁年輕。
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 賴芳傑 實習生 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