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縣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條件

2020-12-22 河北新聞網

承德縣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條件

幫扶不鬆勁消除「死角盲區」

近日拍攝的承德縣六溝鎮南水泉村光伏電站項目。該項目由國電投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2.1億元。運行期年平均發電量2769萬千瓦時,可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667戶,保障每戶每年3000元收入。通訊員張皓攝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陳寶雲 通訊員張啟龍、張萬年)「出家門,進大棚,辛苦半年,收入8萬元。」聊起如今的好日子,承德縣劉杖子鄉金廠村村民陳福利臉上透出喜悅。4年前,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陳福利,從金歷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承包了3個香菇大棚。前期零投入,只需按照專業人員指導,細心經營大棚,待香菇上市後,再分批付清菌棒、租金等費用。依靠當地採取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陳福利收穫了實實在在的「福利」,一舉脫貧致富。

得「福利」、摘窮帽、奔小康的不止陳福利一家。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承德縣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責任導向,實施產業就業、「雙基」建設、政策落實、多元幫扶4個全覆蓋,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2019年退出省級貧困縣序列後,進一步強基礎、補短板,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今年6月底,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條件。

●搭建電商網絡拓銷路增收入

承德縣國光蘋果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是當地主要扶貧產業之一。但因產業鏈短、存儲條件落後,時常發生的滯銷現象直接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為此,該縣推動構建農村電商生態系統,結合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引進石家莊無界控股有限公司,依託該公司在電商服務領域的先進理念、技術、經驗,對該縣農村電商產業進行整體規劃、打包投入、統一建設、集中運營。截至目前,該縣已完成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305個行政村村級電商服務站建設,搭建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電商網絡,並配建了8個鄉鎮級物流配送中心。

「現在承德縣國光蘋果可實現四季嘗鮮。」在承德嘉沃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果品保鮮存儲科技物流園裡,入口清脆、酸甜適中、品相優良的蘋果,每天發往全國各地。公司總經理劉偉介紹,銷售時限從一季到四季,得益於縣委、縣政府對產業的持續扶持。去年,該縣整合涉農資金3500萬元,扶持該公司實施了果品保鮮存儲科技物流園扶貧項目。僅這一個項目,就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348戶實現產業脫貧。企業通過果品經營,間接帶動3500餘戶國光蘋果種植戶實現增收脫貧,戶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

近日,承德縣新杖子鎮葦子峪村大棚農戶在採摘葡萄。該村在脫貧攻堅期間大力發展採摘產業,促農增收。 河北日報通訊員 劉乃榕攝

「承德縣國光蘋果,個頭小,經典老味道。」今年4月以來,承德縣縣長劉志琦、副縣長白永義先後走進網絡直播間,為家鄉特色農貨代言打call。最多時,在線互動超50萬人次。不僅縣長,越來越多的當地農民也讓田間地頭與網絡直播間「無縫對接」,成為推銷推介農產品的網紅。截至目前,已有6016人次參加電商業務培訓,其中貧困戶562人次,指導創業者開設網上店鋪267家,實現銷售額1700餘萬元,有效破解了農特產品銷售方式單一、渠道不暢等制約貧困戶增收致富的問題。

●多重產業覆蓋脫貧又致富

「這些粒大飽滿的甜糯玉米,經過精加工,在冷庫中整齊裝箱存儲,不久將端上天津等地市民餐桌。」在承德縣三家鎮叢營村,銳嶽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柴賀春通過調整傳統種植品種,已帶動90餘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

柴賀春從小在叢營村長大,常年在外做服裝生意。一次到天津進貨時,他無意間發現地攤上一種甜糯玉米深受歡迎,這讓他心頭一動。「如果將這種玉米引進家鄉,鄉親們收入必定會增加數倍。」去年,他毅然返鄉創業,成立公司。這不僅實現了甜糯玉米的規模化種植,還進一步改良品種、提升品質。經過高溫蒸煮、速凍等流程製成袋裝成品後,玉米已遠銷天津等城市及韓國。

據介紹,通過積極鼓勵引導、傾力幫扶指導,承德縣已有420名返鄉致富帶頭人發展創業項目62個、產業園區4個,吸納當地300餘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同時,積極推進食用菌、蔬菜、果品、肉雞、畜牧養殖等特色產業發展,實現多重產業覆蓋。

為了讓貧困人口人人有就業機會,承德縣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金融服務網絡」作用,依託「政銀企戶保」金融扶貧平臺建設,累計發放貸款1.64億元,帶動3439戶貧困戶年均增收4500元以上。對有勞動能力的,因人施訓,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開展「訂單培訓」,增加勞務輸出。通過土地流轉拿「租金」、務工賺「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種植得「現金」的模式,促進當地7361人實現穩定就業,有勞動能力者就業率達62.9%。對有半勞動能力或弱勞動能力的,通過設置扶貧公益崗,幫助1654人自食其力,最低年收入在3600元以上。

同時,持續推進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整合涉農資金1.5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4個,重點打造4個「萬畝農業特色產業示範基地」,輻射帶動4.2萬農戶。目前,該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兩重及以上產業覆蓋的達77%。設立400萬元防貧保險基金,健全防返貧長效機制,鞏固「三防四提一兜底」脫貧實效。

●幫扶不鬆勁消除「死角盲區」

前不久,已實現整村脫貧的承德縣石灰窯鎮富裕村又添喜事——新修的潛流水渠正式通水了,村裡的「望天收」都成了高產水澆田。

「整村脫貧後,鄉親們對未來有了更多期盼。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更美好的家園,是大家的共同願望。」省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駐富裕村第一書記張秋民說,脫貧不能鬆勁,為解決農業用水問題,工作隊利用該村原有斷流泉眼,通過「一事一議」修建了潛流水渠,用切實的舉措回應了百姓期盼。

「雖然已脫貧出列,但承德縣沒有懈怠,全縣上下聚焦後續鞏固提升,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承德縣委書記齊建文說。

實施「雙基」建設全覆蓋。今年,在有效解決貧困群眾出行難、吃水難、就醫難等實際問題基礎上,該縣又投資4600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實現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徹底解決農村垃圾沒人清、沒處倒、沒法處理的問題。

實施政策落實全覆蓋。全縣累計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667人,配套產業園區,實現「兩區同建」。累計投入資金4918萬元,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教育扶貧政策全覆蓋,共資助學生8.1萬人次。全面落實貧困人口「三重醫療保障」,實行「一站式」結算,實現扶貧線、低保線「兩線合一」,農村低保標準達到國家扶貧標準以上,補差標準達到省定標準以上。

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這一核心,對住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飲水安全等政策落實情況「再回頭」。今年以來,投入資金1499萬元解決季節性缺水問題41處,投入資金887萬元用於非貧困村道路改善,投入資金278萬元修繕加固B級老舊房屋927戶,確保各項保障政策落實到戶到人。

實施多元幫扶全覆蓋。今年,對129戶311人剩餘貧困人口,在原有「一幫一」基礎上,又實行正科級以上幹部「多幫一」,現已全部達到脫貧條件。31名縣處級領導、37個成員單位、89個幫扶單位,下沉到鄉包聯到村,盤點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勞動就業、兜底保障改善提升情況。131個駐村工作隊3383名幫扶責任人逐戶走訪,核准政策落實、檢驗脫貧質量。6個脫貧專項督察組開展「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實地核查,全面消除「死角盲區」。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河北承德縣:幫扶不鬆勁消除「死角盲區」
    承德縣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條件幫扶不鬆勁消除「死角盲區」近日拍攝的承德縣六溝鎮南水泉村光伏電站項目。該項目由國電投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2.1億元。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承德縣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責任導向,實施產業就業、「雙基」建設、政策落實、多元幫扶4個全覆蓋,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2019年退出省級貧困縣序列後,進一步強基礎、補短板,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今年6月底,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條件。
  • 湖北省扶貧辦:確保剩餘5.8萬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
    掛牌督戰重點在戰今年要開展脫貧攻堅的掛牌督戰,湖北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蔡黨明介紹,全省掛牌督戰的範圍是保康縣、隨縣等11個縣市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0人以上、2019年底剩餘貧困人口20人以上共454個行政村。
  • 截至今年6月底,河北剩餘3.4萬貧困人口全達脫貧條件
    河北省扶貧辦主任李志剛表示,截至2019年底,河北省774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出列,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232.3萬人減少到3.4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07%,河北歷史上首次消除了區域性整體貧困。截至今年6月底,剩餘3.4萬貧困人口全部達到穩定脫貧條件。
  • 雲南農村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昆明12月9日訊(記者 曹松) 從國新辦在雲南昆明舉行的雲南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  由於歷史、自然等多個方面的原因,雲南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難度大,是我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 貴港覃塘區3.24萬人脫貧摘帽,剩餘貧困人口1061人完成「雙認定」
    12月3日,貴港市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覃塘區專場新聞發布會,覃塘區委書記張景聯介紹,到2019年底,該區已實現45個貧困村、3.24萬人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5.26%下降到0.19%,今年剩餘貧困人口1061人已完成「雙認定」工作,均達到脫貧摘帽條件。
  • 官宣:吉安市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記者在會上獲悉,吉安市5個貧困縣、57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4.7萬貧困人口脫貧,吉安市連續多年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名列前茅。  「紅色搖籃」實現區域性整體脫貧  吉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克堅介紹,吉安自古生態宜居、人文鼎盛,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山清水秀的「綠色家園」、崇文正氣的「人文故郡」。
  • 湖北省扶貧辦:確保剩餘5.8萬貧困人口脫貧質量
    (抗擊新冠肺炎)湖北省扶貧辦:確保剩餘5.8萬貧困人口脫貧質量中新社武漢4月6日電 (記者 馬芙蓉)在6日召開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胡超文表示,將採取超常規舉措,確保剩餘
  •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2019年,平壩區歷史性的告別了絕對貧困
    2018年9月平壩區摘帽退出以來,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市統一部署,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重點,緊緊圍繞提升群眾致富能力,健全完善幫扶長效機制,開展「五個專項治理」,著力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項,實現了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2019年,平壩區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歷史性的告別了絕對貧困。
  • 雲南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記者8日從國新辦在雲南昆明舉行的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  雲南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有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88個貧困縣、27個深度貧困縣,迪慶州和怒江州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2012年,全省貧困人口超過880萬人。
  • 臨夏:64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56.3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原標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臨夏發布會舉行  64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56.3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中國甘肅網12月22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 梁峽林)在12月21日舉行的省政府新聞辦「
  • 青海省海晏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實現清零
    截至目前,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累計脫貧732戶2307人,1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底的24.7%到目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實現清零。春播現場。達什姐莉 圖提高站位吹響合力攻堅「衝鋒號」「慮於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
  •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
    今天,我們聽權威專家來說說脫貧。  消滅貧困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需要持續不懈的長期努力,直到黨的十八大前夕,我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扶貧仍然面臨很多難啃的「硬骨頭」。如何認識全部脫貧與全面小康的關係?在脫貧攻堅中有哪些成功經驗?中國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實現這個目標?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什麼要強調全部脫貧?
  • 湖北省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宜昌市舉辦新聞發布會 付蓓蓓 攝中新網宜昌12月11日電 (記者 郭曉瑩)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塗遠超12月11日在宜昌市表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湖北省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貧困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提升至18.1%
  • 中國剩餘52個未摘帽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出列
    新華社貴陽11月23日電 題:中國剩餘52個未摘帽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出列新華社記者王麗、向定傑「距2020年12月31日倒計時38天。」一塊形如鐘錶的電子屏,掛在思渠鎮政府內。指針一分一秒流動,記錄著脫貧攻堅奔向小康的徵程。
  • ...年近千萬人喬遷新居 脫貧攻堅「關鍵戰役」讓貧困人口「斬窮根」
    12月3日,國新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指出,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餘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
  • 金川區1915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12月14日,金川區「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市級新聞發布會在市行政中心召開,介紹了金川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金川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底線性指標,壓實政治責任,下足「繡花」功夫,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截止2018年底,全區811戶1915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濱州市7381名未脫貧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投入財政資金2.53億元,同比增長11.8%;戶均項目分配收益達到3000元以上的達到1.5萬戶;全市7381名未脫貧人口全部穩定脫貧,7.7萬脫貧享受政策人口脫貧質量不斷提升……這一組組數據,是我市扶貧工作2018年交出的「成績單」。毫無疑問,在脫貧攻堅戰中,我市又打了一場「漂亮仗」。
  • 新華時評:決戰貧困,剩餘任務很艱巨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題:決戰貧困,剩餘任務很艱巨新華社記者周楠、侯雪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事關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做出的莊嚴承諾能否兌現。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
  • 寧夏80.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新華社銀川12月16日電(記者鄒欣媛)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辦了解到,自2015年寧夏全面推進脫貧攻堅以來,截至目前,寧夏全區80.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9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 全國52個貧困縣「摘帽」,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全部退出
    歐青平表示,上個月,全國剩餘的52個貧困縣陸續宣布摘帽,至此,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剩餘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從目前情況看,到年底,所有貧困人口也將全部退出。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預計到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但如何保障脫貧不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