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聯航空營收不敵應收帳款 實控人王增奪曾收警示函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深交所官網近日發布消息,將於8月4日審核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航空」)的首發申請。廣聯航空主要從事航空工業相關產品設計、研發、製造,主要產品包括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和無人機。

2019年6月11日,廣聯航空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審計機構為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廣聯航空選擇的上市標準為《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的第(一)項要求的市值及財務指標標準,即「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

廣聯航空於2016年10月25日掛牌新三板,2017年5月22日該公司向股轉公司報送了終止掛牌的申請材料。經股轉公司同意,2017年7月6日廣聯航空股票從新三板摘牌。

新三板掛牌期間,廣聯航空曾因未按時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被採取自律監管措施。全國股轉公司做出如下決定:「對掛牌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對掛牌公司時任董事長王增奪、董事會秘書/信息披露負責人吳鐵華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2016年至2019年,廣聯航空營業收入分別為8974.48萬元、1.07億元、2.06億元和2.6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16.77萬元、1850.00萬元、5295.44萬元和7482.10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829.16萬元、1854.02萬元、5296.27萬元和7464.85萬元。

過去四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467.65萬元、1280.94萬元、-953.47萬元和-772.79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均不及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7671.32萬元、9141.72萬元、1.14億元和1.92億元。

過去四年,廣聯航空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公司應收帳款持續增長,公司面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過去四年,廣聯航空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9.95%、31.69%、25.10%和27.69%;流動比率分別為1.37、1.50、2.34和2.20;速動比率分別為1.15、1.26、1.95和1.83。

過去四年,同行業可比公司流動比率平均值分別為5.64、5.71、5.15和5.51;速動比率平均值分別為4.73、4.99、4.36和4.48;資產負債率平均值分為22.01%、32.27%、29.01%和28.73%。

招股說明書顯示,前五大客戶為廣聯航空貢獻超九成營業收入。

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廣聯航空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合計分別為8373.01萬元、9349.05萬元、1.80億元和2.51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3.30%、87.74%、87.37%和93.61%。其中,中航工業下屬單位始終位列廣聯航空第一大客戶,貢獻營業收入分別為6975.73萬元、7412.29萬元、1.01億元和1.2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73%、69.56%、48.74%和46.38%。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廣聯航空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9047.83萬元、1.11億元、2.02億元和2.90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5.80%、27.58%、31.17%和37.39%;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82%、103.83%、97.87%和107.95%。過去四年,廣聯航空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1.18次、1.06次、1.32次和1.09次。

2017年至2019年,廣聯航空逾期應收帳款分別為3154.96萬元、6338.87萬元和6291.66萬元,佔比分別為26.81%、29.22%和20.13%。

截至2020年5月31日,廣聯航空上述逾期應收帳款的期後回款分別為1823.36萬元、4662.52萬元和1529.22萬元,逾期應收帳款期後回款比例分別為57.79%、73.55%和24.31%。

2019年,廣聯股份應收帳款壞帳損失為778.99萬元。

對上述問題,中國經濟網記者發送郵件至廣聯航空董秘辦,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衝刺創業板

廣聯航空前身為哈爾濱廣聯航空複合材料工藝裝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2月25日。2016年3月,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廣聯航空是專業從事航空工業相關產品設計、研發、製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和無人機。

2019年6月11日,廣聯航空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審計機構為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廣聯航空選擇的上市標準為《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的第(一)項要求的市值及財務指標標準,即「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

廣聯航空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5256萬股,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25%,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2.10億股。其擬募集資金7.21億元,擬分別用於投資建設航空複合材料零部件生產線擴展及技改項目、航空金屬零部件數控加工中心擴能建設項目、航空工裝生產線技改升級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廣聯航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王增奪。王增奪直接持有廣聯航空41.79%的股份,未間接持有廣聯航空的股份,為廣聯骯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王增奪,男,1963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科學歷。1987年8月至1989年10月,就職於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任計算機中心技術員;1989年11月至1992年10月,就職於哈爾濱塑料工業公司下屬電腦公司,任總經理;1992年11月至1996年10月,就職於哈飛電腦公司,任董事長;1996年11月至2000年7月,就職於哈爾濱廣聯電子有限公司,任董事長;2000年8月至2011年1月,就職於哈爾濱廣聯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歷任總經理、執行董事;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就職於廣聯有限,任執行董事、總經理;2016年3月至今,任廣聯航空董事長、總經理。

曾掛牌新三板未按時披露年報董事長被出具警示函

廣聯航空於2016年10月25日掛牌新三板,證券代碼「839402」。據悉,廣聯航空曾定向增發兩次。2016年以5元/股的價格發行股票460萬股,募資2300.00萬元,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2017年以7元/股的價格發行股票650萬股,募資4550.00萬元,用於償還銀行借款、補充流動資金。

該公司2017年4月23日召開的第一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和2017年5月9日召開的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分別審議通過了《關於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議案》。

而據黑龍江證監局2016年12月21日在官方網站披露的公示,彼時廣聯航空正在接受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輔導期自2016年12月開始。

根據規定,廣聯航空於2017年5月22日向股轉公司報送了終止掛牌的申請材料。經核對,股轉公司認為公司申請符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的相關要求,予以受理,並向公司出具了編號為171556的《受理通知書》。經股轉公司同意,2017年7月6日廣聯航空股票從新三板摘牌。

值得一提的是,廣聯航空曾因未按時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被採取自律監管措施。

2017年6月26日,廣聯航空收到全國股轉公司出具的《關於對未按期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的掛牌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責任人採取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股轉系統發[2017]823號)。文件顯示:公司未在2016年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四個月內編制並披露年度報告,違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信息披露細則(試行)》第十一條之規定,構成信息披露違規。對於掛牌公司的違規行為,時任掛牌公司的董事長、董事會秘書/信息披露負責人未能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違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第1.5條的相關規定。

鑑於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根據上述《信息披露細則(試行)》第四十七條及《業務規則》第1.4條、第6.1條的規定,全國股轉公司做出如下決定:「對掛牌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對掛牌公司時任董事長王增奪、董事會秘書/信息披露負責人吳鐵華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廣聯航空稱,公司當時正在準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為了保證申報數據的真實、完整、準確,公司聘請的審計機構需對申報期間財務數據進行全面審計,由於工作量較大,公司未能在2017年4月30日前及時完成2016年年度報告的審計及報告編制工作。就未能及時完成年度報告的審計和披露事宜,公司已於2017年4月26日公告《關於2016年年度報告延期披露的風險提示性公告》。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連續四年不及營業收入

2016年至2019年,廣聯航空營業收入分別為8974.48萬元、1.07億元、2.06億元和2.6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16.77萬元、1850.00萬元、5295.44萬元和7482.10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829.16萬元、1854.02萬元、5296.27萬元和7464.85萬元。

2017年至2019年,廣聯航空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18.73%、93.70%、30.08%;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26.50%、186.24%和41.29%。

2018年和2019年,廣聯航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流出。過去四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467.65萬元、1280.94萬元、-953.47萬元和-772.79萬元

過去四年,廣聯航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均不及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7671.32萬元、9141.72萬元、1.14億元和1.92億元。

2020年1-6月,廣聯航空營業收入為7844.1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58%;淨利潤為1121.03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3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60.6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0.27%。

同時,廣聯航空預計2020年1-9月可實現的營業收入區間為1.30億元至1.45億元,同比增長33.05%至47.86%;預計2020年1-9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為2170.00萬元至2750.00萬元,同比增長13.38%至43.6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為2100.00萬元至2670.00萬元,同比增長97.37%至150.94%。

申報稿招股說明書提示極端情況下或面臨淨利同比下滑50%以上風險

根據申報稿招股說明書,廣聯航空在「極端情況下,將面臨營業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的風險」。

對此,創業板發審委亦予以關注並問詢,要求廣聯航空充分說明並披露存在前述經營業績大幅下滑風險的具體依據和原因,相關預測依據及風險因素是否充分披露,持續經營能力是否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廣聯航空回復深交所落實函稱,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其對宏觀環境、行業狀況的影響相對可控,通過進一步核查,公司所處的航空軍工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公司的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無人機產品具有較為突出的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形成了較高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公司具備良好的成長性和持續盈利能力。廣聯航空表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未面臨「營業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的風險」的情形。

同時,廣聯航空已將招股說明書中的重大事項提示和風險因素中的「發行人經營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刪除。該公司2020年7月29日披露的上會稿招股說明書中,未見「營業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的風險」字樣。

2017年至2019年主要產品收入金額大幅波動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廣聯航空2017年至2019年主要產品收入金額及佔比大幅變動。

廣聯航空主要產品包括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無人機及航空輔助工具。2017年至2019年,航空工裝營業收入分別為8632.47萬元、8205.51萬元、1.17億元,佔比分別為81.02%、39.76%和43.50%;航空零部件營業收入分別為1440.32萬元、5380.85萬元和3544.62萬元,佔比分別為13.52%、26.07%和13.20%;無人機營業收入分別為273.50萬元、6549.93萬元和1.13億元,佔比分別為2.57%、31.74%和42.25%。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廣聯航空無人機業務收入增長較快,2019年無人機業務佔比已經達到42.25%,而該公司2017年才剛剛開始無人機業務。航空工裝業務和航空零部件業務2017年至2019年營業收入均出現波動,且航空工裝業務2017年至2019年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大幅下滑。

深交所亦關注到該公司無人機業務收入增長較快一事,並要求廣聯航空說明相關業務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廣聯航空回復深交所稱,公司目前在大型金屬航空零件加工和工藝技術上領先,在複合材料零件製造方面具有與世界同步的先進設計理念和高超的複合材料產品生產工藝能力,同時基於在航空工裝領域領先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經驗積累,公司能夠快速自主開發出生產航空零部件的配套工裝,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公司主要通過各主機廠的綜合評選方式(軍品),以及競價和招投標方式(民品)獲取航空零部件訂單。2017年至2019年,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主要客戶對航空零部件的業務需求相對穩定,公司還新增開拓中國兵器等軍工央企客戶。2020年,公司航空零部件業務有望繼續增長並超過2018年。

對無人機業務,廣聯航空稱,無人機是近年來在我國高速發展的一類高技術航空工業產品,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15-2018年,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從42.4億元增長到123.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42.70%,2019年,預計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到149億元。未來隨著我國無人機產業日趨成熟,軍用無人機在通信偵察、電子對抗、空中打擊等領域的應用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前景廣闊。

前五大客戶貢獻超九成營業收入

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廣聯航空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合計分別為8373.01萬元、9349.05萬元、1.80億元和2.51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3.30%、87.74%、87.37%和93.61%。

招股說明書顯示,過去四年,中航工業下屬單位始終位列廣聯航空第一大客戶,貢獻營業收入分別為6975.73萬元、7412.29萬元、1.01億元和1.2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73%、69.56%、48.74%和46.38%。

廣聯航空表示,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形主要系下遊行業分布狀況導致。我國航空製造業經歷數次戰略性和專業化重組,形成了以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為主的製造格局。公司處於航空製造產業鏈的中上遊,主要向中航工業下屬單位提供航空工裝產品並承接航空零部件製造業務,導致公司2017年至2019年呈現客戶集中度較高的特徵。

不過,廣聯航空也坦言,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公司的生產經營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一方面,如果部分客戶經營情況不利,降低對公司產品的採購,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將受到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客戶集中度過高對公司的議價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響。

2017年至2019年,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愛樂達、新研股份、三角防務、利君股份、正旭科技和佳力奇6家公司前五名客戶銷售佔比平均值分別為68.78%、69.70%和66.35%,中位值分別為73.22%、81.85%、75.77%。也就是說,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前五大客戶集中度平均值2017年至2019年各期末均低於廣聯航空。

關於對中航工業的銷售情況,公開資料中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愛樂達對中航工業銷售佔比分別為98.37%、85.20%和85.54%,三角防務對中航工業銷售佔比分別為89.20%、83.85%和87.45%,對中航工業的銷售佔比均較高。

近4年內3年營收不敵應收帳款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廣聯航空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9047.83萬元、1.11億元、2.02億元和2.90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5.80%、27.58%、31.17%和37.39%;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82%、103.83%、97.87%和107.95%。

2017年至2019年,廣聯航空應收帳款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2.28%、82.58%和43.47%。

廣聯航空稱,2017年至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較大,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較高且保持穩定,主要由本公司業務模式決定:公司的主要客戶為軍工企業和軍方,受軍品結算特點影響,公司在2017年至2019年各期末的應收帳款相對較高。公司涉軍產品的主要銷售方式是與中航工業、航天科工等飛機總裝單位籤訂訂貨合同,由總裝單位在完成飛機總裝後再向軍方進行交付,軍方定期與總裝單位結算並付款,總裝單位收到軍方的結算款項後再向各供應商等配套單位支付相關款項。因此,公司涉軍業務的應收帳款回款進度受總裝單位完工進度及軍方結算流程等因素影響,回款周期較長。在該種結算模式下,公司的回款速度受審批流程、軍方結算速度等影響較大,因此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應收帳款較大。

廣聯航空應收帳款的客戶分布較為集中且主要為軍工央企,應收帳款帳面原值前五名合計佔比在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分別為68.69%、56.67%和67.40%。

2017年至2019年,廣聯航空逾期應收帳款分別為3154.96萬元、6338.87萬元和6291.66萬元,佔比分別為26.81%、29.22%和20.13%。

截至2020年5月31日,該公司上述逾期應收帳款的期後回款分別為1823.36萬元、4662.52萬元和1529.22萬元,逾期應收帳款期後回款比例分別為57.79%、73.55%和24.31%。

2019年,廣聯股份應收帳款壞帳損失為778.99萬元。

過去四年,廣聯航空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1.18次、1.06次、1.32次和1.09次。同期,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2.15次、1.79次、1.64次和1.74次,均高於廣聯航空的應收帳款周轉率。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低於同行業公司

過去四年,廣聯航空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9.95%、31.69%、25.10%和27.69%;流動比率分別為1.37、1.50、2.34和2.20;速動比率分別為1.15、1.26、1.95和1.83。

廣聯航空表示,2017年至2019年,隨著生產經營規模的迅速增長和外部投資者增資入股,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不斷優化,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同時,盈利能力的顯著改善導致短期償債能力不斷提升。2019年較2018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利息保障倍數等指標大幅增長,公司償債能力不斷改善。

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廣聯航空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過去四年,同行業可比公司流動比率平均值分別為5.64、5.71、5.15和5.51;速動比率平均值分別為4.73、4.99、4.36和4.48。此外,過去四年,同行業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平均值分為22.01%、32.27%、29.01%和28.73%。

主營業務毛利率與同行業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廣聯航空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2.86%、43.74%、51.04%和49.20%。

過去四年,同行業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59.10%、53.03%、51.02%和48.44%。

廣聯航空稱,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在一定區間內存在波動,主要系各期間不同批次的定製化產品毛利率存在差異。

廣聯航空主營業務包括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無人機及航空輔助工具,該公司的毛利主要來自於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及無人機。

分產品來看,2017年至2019年,廣聯航空航空工裝毛利率分別為44.19%、44.07%和39.58%;航空零部件毛利率分別為48.20%、60.12%和63.66%;無人機毛利率分別為4.85%、52.65%和54.59%。

2019年銷售費用大幅上漲

2017年至2019年,廣聯航空銷售費用分別為153.25萬元、318.09萬元和945.16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44%、1.54%、3.52%。

對於銷售費用呈上升趨勢,廣聯航空表示,主要原因是2018年、2019年無人機業務收入規模快速增長,部分無人機的使用地為西北地區,且客戶要求公司提供日常巡檢、維護服務,公司直接提供該等服務的差旅成本較高,因此公司選聘了當地的航空技術服務公司,經公司培訓和客戶同意後,提供上述服務。

具體來看,廣聯航空銷售費用主要用於售後服務費、運輸費、職工薪酬、業務招待費、差旅費和其他費用。其中,售後服務費和運輸費佔比較高,2019年,二者分別為628.67萬元和151.88萬元,佔比分別為66.51%和16.07%。

2017年至2019年,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2.72%、2.72%和2.65%。

相關焦點

  • 雙飛軸承闖關IPO:近期應收帳款激增
    應收帳款激增  招股書披露,雙飛軸承是一家從事自潤滑軸承和自潤滑軸承用複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其經營範圍包括:無油潤滑複合材料、滑動軸承系列、軸承專用模具和設備、金屬結構件、金屬組合件的生產、銷售;從事進出口業務。  報告期內,雙飛軸承的營收狀況良好。
  • 固安信通科創板IPO過會:對賭協議尚未解除 上半年應收帳款三倍於營收
    營收增速放緩,上半年應收帳款三倍於營業收入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固安信通的營收分別為1.43億元、2億元、2.67億元,增速分別為59.65%、40.34%、33.31%,增速有所放緩。2017年至2020年1-6月,固安信通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1.39億元、2.19億元、2.81億元和2.27億元,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75%、109.41%、105.35%和375.9%。其中,帳齡為1—2年的應收帳款佔比從5.94%攀升至24.32%,超過5家同行可比公司。
  • 業績下滑應收為1.7倍營收 訴訟與處罰「纏身」的正和生態闖關IPO
    然而,京融財經網查閱該公司招股書注意到,正和生態背後問題重重,亟待解決,比如去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銷售現金遠低於營收、回血能力不足,經營現金流量兩年為負、資金承壓,存客戶集中風險、應收帳款高企,涉及多起訴訟處罰、實控人收警示函監管函等多個問題……去年營收淨利雙下滑
  • 正和生態應收帳款遠超營收現金流連負 董事長背2監管函
    各期正和生態應收帳款始終遠超同期營收。2017年-2019年,正和生態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分別為11.02億元、14.19億元、17.39億元。同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8.71億元、13.14億元、10.23億元。各期,應收帳款帳面餘額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26.43%、108.00%、170.06%。
  • 震有科技經營現金流連負四年 去年營收不敵應收帳款
    震有科技應收帳款增長較快,佔比較大,2019年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比例超過100%。2016年至2019年,震有科技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1.27億元、1.40億元、3.25億元和4.39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69.01%、53.21%、67.95%和103.38%。
  • 英傑電氣逾期應收帳款佔比高 連3年收到現金不敵營收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英傑電氣逾期應收帳款佔比高 連3年收到現金不敵營收英傑電氣(300820.SZ)今日巨量換手,早盤一度打開漲停,此前該股連續7個交易日一字漲停。截至收盤,英傑電氣報94.47元,漲幅10.00%,成交額10.25億元,換手率69.16%。
  • 新亞電子上交所上市:市值33億 應收帳款佔比超40%
    應收帳款規模較大新亞電子致力於研發、製造和銷售消費電子及工業控制線材、汽車電子線材、高頻數據線材和特種線材等精細電子線材。公司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新亞電子產品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計算機、智能化辦公、工業控制設備、汽車電子、數據伺服器及新能源科技等領域。
  • 大自然戶外衝刺IPO:背靠「金主」迪卡儂,應收帳款問題待解
    據大自然戶外披露,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迪卡儂均為公司第一大客戶,大自然戶外對其的銷售金額佔總營收的18.06%、21.93%、 28.87%和36.31%。值得注意的是,大自然戶外的應收帳款較為集中,且呈逐步增長態勢。招股書顯示,各報告期末,公司前五名應收帳款客戶餘額佔期末應收帳款餘額的比例超過55%。
  • 應收帳款驟增183%,周轉率不敵同行!科德數控IPO資金回籠待解
    然而,其經營、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卻持續為負,2019年應收帳款增幅更高達182.67%《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隨著中國科技的發展以及數控技術的不斷進步,一批國產數控系統公司正在崛起,比如華中數控、廣州數控、凱恩帝數控等。其中,華中數控曾在中央電視臺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的智造先鋒主題裡亮相。
  • 「路演」廣聯航空:擁有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優質客戶群體
    全景網10月14日訊 廣聯航空(300900)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周三在全景網舉辦,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增奪表示,航空工業配套產業中,核心客戶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公司已經擁有優質的客戶群體,包括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國內航空工業核心製造商旗下的各飛機主機製造廠商,航天科工、中國兵裝等軍工央企集團下屬科研院所及科研生產單位,軍隊研究所等軍方單位。憑藉優秀的產品和服務質量,並獲得了以上央企、軍隊院所的供應商資格,公司獲得了核心客戶和市場的廣泛認可。
  • 廣聯航空:業績增速超300%的航空工業新秀 上市擴產為建設「航空...
    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聯航空」或「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專業從事航空工業相關產品研發、製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本次創業板IPO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256萬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公司航空複合材料零部件生產線擴展技改、金屬零部件數控加工中心擴能建設、航空工藝裝備(簡稱「工裝」)生產線技改升級和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
  • 信託抵押物之應收帳款
    政信項目最常見的抵押物有兩種:應收帳款和土地,現在抵押股權的也不少。今天先說說在固收市場上名聲最差的抵押物——應收帳款。在NY踩雷承興國際34億應收帳款之前,說到應收帳款抵押,咱們普通投資人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債務人的風險,有沒有實力還錢,但是NY事件之後,投資人還認識到確權的重要性,就是「債務人認不認帳」。啥是確權呢?
  • 光祥科技創業板IPO獲受理:去年應收帳款佔營收的比例為62%
    光祥科技去年應收帳款佔營收的比例為62.15%。光祥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LED顯示屏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並提供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規模較大的LED顯示屏專業製造商。公司擁有數十種LED顯示屏產品,產品主要應用於展覽展示、體育賽事、文娛演出、市政顯示、高端會議等領域。
  • 東威科技超七成應收帳款逾期 產品銷量連降仍打算擴產
    2020年以來,東威科技業績呈下滑態勢,不僅如此其應收帳款持續處於高位,截止到目前,逾期的應收帳款金額佔應收帳款餘額的比例已達7成。同時,東威科技的支柱產品銷量也出現下滑,但其仍然打算募資擴產也遭致外界質疑。此外,公司的實控人及妻子還曾因購房裝修等需求多次向公司拆藉資金。
  • 32億應收帳款,竟是營收4倍!弘高創意資金承壓持續經營能力堪憂
    近年來,弘高創意受到行業景氣度不高等因素影響,業績狀況不甚理想。2016年至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不斷下滑,從36.38億元下降至8.29億元。2019年,其主營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9%,較2018年的14.8%下降12.9個百分點。營收下降的同時,淨利潤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 迪卡儂供貨商大自然戶外衝刺IPO 應收帳款集中存隱患
    從業績來看,大自然戶外屬於營收10億元規模以下企業。需要注意的是,大自然戶外的應收帳款較為集中,公司前五名應收帳款客戶餘額佔期末應收帳款餘額的比例超過了40%。2018年,大自然戶外大額計提一客戶的應收帳款壞帳。應收帳款較為集中日前,大自然戶外披露了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上市。
  • IPO動態|固安信通欲帶對賭協議上市,實控人曾多次低價受讓公司股權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10月,固安信通實控人邸志軍及其妻子王裕榮曾與博士後基金籤訂含有對賭條款的《合作協議》。《合作協議》約定博士後基金的回購權於公司取得河北省證監局的輔導備案通知之日起自動失效,直至發行人後續主動申請撤回其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申請或發行人的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申請被相關有權審批機關明確否決時自動恢復。
  • 浩明科技曾涉口頭股份代持,關聯交易風險突出,應收帳款與存貨高企
    此外,浩明科技超八成營業收入依賴廣東地區,2018年應收帳款大增,存貨周轉率不及同行均值,其經營性現金流也存在問題。9月24日,時代商學院就上述問題向浩明科技發函詢問,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對方回復。一、曾涉口頭股權代持協議目前,浩明科技的實控人為陳灝渠,持股41.25%,第二大股東為鄭宏山,持股19.43%。
  • 軍工集團貢獻8成營收背後:朝微電子存貨與應收款項已超負荷
    不過,隨之而來的是朝微電子應收票據及帳款金額的逐年增長,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其應收票據及帳款金額超過了營收總額的2倍。高額的應收票據及帳款導致了壞帳風險集聚;此外,企業運營所需的現金流也因此受到掣肘。這對於一家個人控股超6成的企業而言,在當前全球形勢下,用增加流動負債來轉移運營資金壓力的做法,令其經營持續性受到市場質疑。
  • 同飛製冷收現比低於1去年淨利降 應收款大增屢涉壞帳
    2018年、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增速上升分別為9.49%、55.90%,而同期營業收入增速下降分別為13.16%、10.78%。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也在下降,分別為5.58、5.29、4.38、2.00,但仍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應收帳款周轉率2.41、2.39、2.2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