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聯航空:業績增速超300%的航空工業新秀 上市擴產為建設「航空...

2020-12-27 中證網

  投資要點:

  1. 廣聯航空是國內專業從事航空工業相關產品研發、製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面向軍用和民用航空工業兩大市場,下遊客戶主要為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國內航空工業集團,航天科工、中國兵裝等軍工央企集團的整機製造和科研生產單位。

  2. 公司報告期內經營業績表現亮眼,盈利能力表現突出。2017年-2019年,公司營收從1.07億元增至2.68億元,歸母淨利潤由1,854.02萬元增至7,464.85萬元,三年累計增幅分別超過150%和300%;同時公司各年毛利率均保持在45%以上,淨利率在14%以上,領跑行業。

  3. 公司以研製航空專用工裝起家,從2014年起不斷向航空製造產業鏈下遊滲透,先後參與了國產C919、AG600、CR929等一系列大型飛機製造項目。目前經營版圖包括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無人機整機及零部件三大細分領域,其中無人機業務三年營收增長超40倍,發展迅猛。

  4.行業方面,公司處於航空製造產業鏈中遊。受益於軍機換裝、國產大飛機交付等有利因素,我國航空工業近年來規模快速增長,正處在快速爆發的前夜。疊加產業鏈專業化分工不斷提高、主機廠商生產方式轉變等利好,公司未來有望持續汲取行業發展紅利。

  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聯航空」或「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專業從事航空工業相關產品研發、製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本次創業板IPO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256萬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公司航空複合材料零部件生產線擴展技改、金屬零部件數控加工中心擴能建設、航空工藝裝備(簡稱「工裝」)生產線技改升級和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廣聯航空深耕航空產業鏈近十年,專注於航空工業配套製造領域,以航空工裝業務為基礎,目前已經形成了集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無人機整機及航空輔助工具與設備的研發、製造於一體的產業鏈布局。目前,公司在國內航空工業領域已成為專業化程度高、技術研發積累深厚的供應商,配套服務廠商能力受到業界廣泛認可。預計公司上市後有望獲得資本市場注入充足「燃料」,爬升至新的高度,為我國「航空強國」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年經營業績增速均超100% 盈利能力領跑行業

  單從財務數據來看,廣聯航空經營表現靚麗,遠超可比公司和行業平均水平。2017年~2019年,廣聯航空總營收分別為1.07億元、2.06億元和2.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73%、93.70%和30.08%;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854.02萬元、5,296.27萬元和7,464.85萬元,增幅高達123.60%、185.66%和40.95%,三年間營收與盈利累計增速分別達到150.04%和302.63%,如下圖所示:

  ■

  作為對照,申萬航空裝備行業分類下共有33家上市公司,2017年至今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增幅的中位數均在15%以下。廣聯航空除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盈利有所下滑之外,其餘期間增速均大幅領先於行業平均水平。

  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廣聯航空的表現同樣優秀。2017年至今,廣聯航空的整體毛利率均在45%以上,淨利率也始終保持在14%以上的水平。相比之下,A股航空裝備板塊30多家上市公司各期毛利率中位值僅維持在30%左右水平,淨利率中位值還不到10%。廣聯航空的毛利率領先行業超過15個百分點、淨利率領先10個百分點,盈利能力大幅超出行業平均水平,見下圖:

  ■

  業務板塊從工裝延伸至零部件和無人機 進軍航空產業價值鏈「高地」

  業績高速增長、盈利能力領跑行業的背後,是廣聯航空拓展高附加值業務、不斷向航空產業下遊滲透的過程。公司以生產航空專用工裝起家,自2014年起先後進軍航空零部件製造(含複合材料零部件),機翼、機艙等航空部件組裝,以及無人機整機與零部件製造等細分領域。目前,公司業務板塊包括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和無人機業務三大部分,它們的營收規模與毛利率見下表:

  ■

  參考國際經驗,航空產業的價值鏈條包括從研發設計到售後服務的一系列環節,價值分布呈「微笑曲線」狀。位於前端的研發設計、發動機製造、關鍵零部件製造等環節屬於資金和技術密集型,具有較高的附加值;而中間的一般零部件製造、整機組裝環節屬於勞動密集型,附加值相對較低,如下圖所示:

  ■

  廣聯航空的發展,充分體現了我國本土航空製造業從價值鏈「窪地」向兩端「高地」進軍的過程。在航空工裝領域,公司為下遊航空主機廠商研製成型和配套工裝已近十年,具備航空製造所需全部工裝設計及製造能力,產品技術難度和附加值持續提升。以公司為中航工業下屬單位生產的CR929中機身上壁板成型工裝為例,產品外部尺寸達到了15,960×5,190×1,970毫米,但自身蒙皮厚度僅為12毫米,誤差控制在2毫米之內,並且產品設計評審、氣密性檢驗和驗收均一次性通過,工裝項目最終如期完成,確保了CR929項目整體的順利推進。

  2017年~2019年,廣聯航空的航空工裝營收由8,632.47萬元增至11,677.29萬元,三年累計增長35.27%。其中,2019年公司的航空工裝產品附加值較高的中大型工裝同比顯著增多,並且報告期內中航工業等主要客戶對公司工裝產品的需求呈上升趨勢。

  航空零部件業務是航空工裝業務向下遊的自然延伸。廣聯航空憑藉航空工裝領域的技術積澱,由一般零部件製造,逐步向機翼、艙門、機身等技術難度大、附加值高的關鍵零部件滲透。公司在大型金屬航空零件加工和工藝技術上具有領先優勢,在複合材料零件製造方面具有與世界同步的先進設計理念和高超的產品生產工藝,同時還能夠根據客戶需求快速靈活開發與航空零部件配套的工裝。

  仍以CR929項目為例,公司預研的貨艙門試驗件採用工字形加筋壁板共固化結構,長寬分別達到4.50米和3.20米,該結構為國內載人飛機首創。而機身筒段的試驗件通過整體固化工藝一次性固化成型,與國內通常採用的四塊壁板分別成型、再經鉚接裝配工藝相比,既節省了成本,又減輕了機體重量、縮短了生產周期。2017年~2019年,廣聯航空的航空零部件業務毛利率從48.20%增至63.66%,三年增長超過15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廣聯航空的無人機業務雖然開展時間最晚,不過依託公司此前在航空工裝和零部件領域的技術積累,無人機業務得以形成從設計到批量生產的全產業鏈,覆蓋下遊整機生產等高附加值環節,成為公司營收業績的增長源泉。公司早在2015年就針對無人機製造展開前瞻性布局,從研製無人機部件起步。經過五年發展,公司利用自身在航空工裝領域的技術優勢,掌握了無人機全部成型工裝、裝配工裝設計與製造能力,並在航空領域內將產品線延伸,自主研發與承制多款工業級多旋翼無人機和固定翼軍用無人機產品。

  2017年~2019年,廣聯航空的無人機業務營收從273.50萬元猛增至1.13億元,三年增長超過40倍。目前,廣聯航空已完成最大起飛重量分別為60公斤、560公斤、750公斤和3,500公斤的四種無人機基礎機型的研製,在多個軍工央企和軍方單位確立了穩固的無人機業務基礎。公司設計生產的六旋翼無人機已獲得中國兵裝下屬單位的訂單,並實現批量生產和銷售;另有多款型號固定翼無人機預計也將在年內取得批量訂單。

  軍機換代民機放量催生萬億市場 主機廠商訂單外溢加速零部件企業發展

  上升到行業層面來看,未來我國軍機和民機需求有望出現爆發式增長,為航空工業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根據東北證券測算結果,未來10年我國軍機更新換代對應需求規模約1.98萬億元,對應軍機零部件增量市場規模在6000億元左右。而中國商飛發布的預測數據則顯示,2019-2038年我國航空市場將接收50座以上客機9,205架,以民用客機零件加工價值佔比12%的比例推算,未來20年我國民航零部件及加工市場將達到1.2萬億元規模。

  除下遊軍機換代與民機放量之外,航空產業內主機廠商外協訂單增長的趨勢,也將為航空零部件產業釋放出巨大的市場增量。我國經過多年探索,目前已經形成了以軍工央企和大型民航客機主機廠商為核心、眾多非公有制企業協同參與的航空工業體系。以往航空零部件製造主要由居於核心地位的主機廠商自行完成,不過在軍機和民機需求相繼放量的背景下,隨著航空零部件產品的標準化、規模化水平不斷提升,很多細分領域已經具備了產業化的基礎。

  綜合券商和行業內研究機構的觀點,國內航空零部件產業的外部化、專業化、集群化和規模化趨勢才剛剛顯現。未來我國航空主機廠商從經濟性和專業分工的角度出發,將逐漸聚焦於設計、總裝和試飛業務,大部分零部件加工需求則採用分包的方式,交由體系外的專業化企業加以完成。

  廣聯航空目前已經進入了中航科工、中國商飛、航天科工、兵裝集團等知名軍工央企和航空工業集團的供應商體系,並且憑藉優秀的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了客戶廣泛認可。公司有望受益於持續承接下遊客戶外溢的零部件加工訂單,在鞏固自身競爭優勢之餘,為上市後保持高速發展趨勢奠定基礎。

  盈利預測與估值

  盈利預測方面,廣聯航空在招股書中預計,2020年1~9月實現營收1.30億元~1.45億元,同比增長33.05%~47.86%;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2,170.00萬元~2,750.00萬元,同比增長13.38%~43.68%。取預測區間中值,按前三季度營收業績佔全年50%的比例和上市後估算,我們預計廣聯航空2020全年將實現營收約2.75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約4,920.00萬元。

  另外,鑑於國內航空工業有望在「十四五」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我們認為公司業務板塊將持續受益於我國軍機的升級換代與民機的持續擴編,上市後有望實現放量。結合招股書報告期營收業績均在40%以上的年複合增速測算,預計2021~2022年廣聯航空營收將分別達到3.85億和5.39億元,歸母淨利潤將分別達到6,888.00萬元和9,643.20萬元。

  估值方面,截至10月12日收盤後,申萬航空裝備板塊33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TTM口徑)平均數為20.25倍,中位數為66.77倍。綜合考慮國際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市場對軍工板塊關注度持續提升等因素,我們給予廣聯航空70~120倍的估值,對應上市後6個月目標價在16.38~55.03元區間內。建議投資者關注公司上市後的投資機會,若股價前期漲幅較大,則建議投資者謹慎操作。

  (CIS)

相關焦點

  • 廣聯航空營收不敵應收帳款 實控人王增奪曾收警示函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深交所官網近日發布消息,將於8月4日審核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航空」)的首發申請。廣聯航空主要從事航空工業相關產品設計、研發、製造,主要產品包括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和無人機。
  • 廣聯航空:變更公司類型、註冊資本、經營範圍及修改《公司章程》並...
    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20年11月20日召開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類型、註冊資本、經營範圍及修改<廣聯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並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議案》,本議案尚需提交公司2020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 「路演」廣聯航空:擁有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優質客戶群體
    全景網10月14日訊 廣聯航空(300900)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周三在全景網舉辦,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增奪表示,航空工業配套產業中,核心客戶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公司已經擁有優質的客戶群體,包括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國內航空工業核心製造商旗下的各飛機主機製造廠商,航天科工、中國兵裝等軍工央企集團下屬科研院所及科研生產單位,軍隊研究所等軍方單位。憑藉優秀的產品和服務質量,並獲得了以上央企、軍隊院所的供應商資格,公司獲得了核心客戶和市場的廣泛認可。
  • 建設航空專業技術人才孵化基地 航空產教園區落戶成都市新都區
    為儲備航空專業技術人才,2020年9月29日,成都市新都區與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新都區舉行航空產教園區項目籤約儀式,記者從籤約儀式現場了解到,新都區將與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建設航空產教園區。新都區相關負責人指出,合作建設航空產教園區,是新都區與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四川省「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上市公司分析
    大飛機是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上市公司分析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工業」)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中航工業研發製造飛機和飛機發動機。
  • 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7日,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舉行。氣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航空工業氣象發展歷程的重要裡程碑,對集團公司航空氣象體系完善、發展創新、技術進步、交流合作、保障能力提升及全面任務推進發揮積極作用,標誌著集團公司航空氣象技術發展建設開啟了一個統一規劃、合作共建的新時代。下一步,氣象研究中心將著力制定航空氣象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制定航空氣象發展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強氣象網絡建設和技術研究,實現氣象保障能力新飛躍。
  • 航空工業製造院 上電所通過「航空工業文化建設示範單位」認證
    中國航空報訊:近日,航空工業製造院、上電所被航空工業授予「航空工業文化建設示範單位」稱號。近年來,製造院從「理念、規劃、體系架構、專項文化」四個方面,持續強化製造院文化建設與集團文化建設的承接性,從「思想引領力、價值支撐力、行為導向力、團隊凝聚力、社會影響力」方面主動發力,確保集團文化在製造院落實到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塑造製造院軟實力、實現新時代航空強國目標提供了強大支撐。
  • 紀念中國航空工業市場化的「開拓者」朱育理
    ;實施了「航空凝聚力工程」,以統領全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實際、思路清晰的航空工業發展思路。雖然由於航空工業的體制又面臨一次新的變革的原因,而未付諸實施,但在此期間,中國航空工業還是有4家公司上市。1993年6月,飛亞達在深交所掛牌上市;1994年9月,深南光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3月,生產銷售液晶顯示器(LCD)及其模塊等電子產品的深天馬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1997年9月,航空工業第一支H股深圳中航實業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 航空工業通飛航空科普活動:傳承航空文化 實現飛行夢想
    對於初次接觸航空科普的學生,設置了航空通識內容,培養學生對航空的愛好,通過製作並放飛橡皮筋動力飛機航模,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於有航空課外活動傳統的學校,則從飛機設計師和製造工程師角度,為孩子們清晰地展現了設計、製造、試飛等真實的生產過程,向孩子們揭開了飛機製造的神秘面紗。這次活動是航空工業團委近年來開展「中國夢、航空夢」航空科普進校園活動的一個縮影。
  • 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三期)項目開工
    項目總規劃2000畝,總投資超100億元,堅持政府抓統籌,龍頭舉旗幟,企業強能力,校院企地融合發展,構建起產業發展命運共同體,呈現出「專業性、共享性、成長性」的顯著特點,發揮資金獲取能力強、項目推進速度快、企業發展負擔輕、要素配置效益高、產業協同能力強等「五大效應」引領航空工業發展,最終實現政府得產業、企業得發展、國資得增值。
  • ...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嘉源律師事務所 關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 增持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免於提出 要約收購豁免申請的專項核查意見 嘉源(2013)-03-110 敬啟者: 受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工業」)的委託,北京市嘉源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本所」)對因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飛股份」或「上市公司」)向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科工
  • 上半年三大航淨虧300億,廉價航空更具韌性?
    美國航空近日公布10月1日預計裁員1.9萬人。其他航司也紛紛宣布了裁員或無薪休假計劃,包括英國航空、德國漢莎航空、阿聯航空等。 國內航司的日子同樣不好過,8月底上市航司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A股7家上市航空公司合計虧損430億元,其中,三大航虧損額約為300億元。 與此同時,已經有撐不住的中小航司倒在疫情結束之前。
  • 航空軍工板塊繼續走強 五隻個股抓緊上車
    航空軍工股繼續走強11月19日,航空軍工股繼續走強,晨曦航空拉升漲達20%,皖通科技、東安動力、利君股份此前漲停,天海防務、江龍船艇、廣聯航空、新餘國科等紛紛大幅拉升。,維持「買入」評級公司軍民航空業務前景廣闊,2020H1航空產品盈利能力改善,看好全年業績穩健增長。
  • 又見上市公司股東以股份換購ETF 這次是航空工業集團旗下5公司
    6月2日晚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空工業集團」)旗下五家上市公司均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或相關股東擬以其持有的相應公司股份換購基金份額,該基金為「富國軍工龍頭ETF」,其中三家公司均承諾在基金成立後180天內不減持基金份額。談及換購基金份額的目的,多家上市公司認為此舉將:「豐富投資組合,優化資產配置。」
  • 中國航空學會|中國高等航空職業教育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他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指出近年來民用航空產業人才需求量持續增加,目前航空領域專業人才培養跟不上快速發展的航空產業需要。他希望航空職業教育界明確目標定位,找準轉型升級突破口;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教育模式;深化產教融合,完善辦學體制機制;堅持產教融合,堅持工學結合,提升高等航空職業教育質量,為航空安全和國民服務貢獻力量。
  • 航發科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航空發動機亞太區重要供應商!
    軍工研究所:中國航發集團旗下發動機零部件平臺,多家航空發動機世界知名企業的亞太區的重要甚至是唯一供應商;公司主要業務為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服務,主要分為內貿航空及衍生產品、外貿產品、工業民品三個業務板塊,公司民用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零部件產品主要向部分國際知名發動機公司提供。
  • 航空工業AC312E民用直升機在天津成功首飛
    據了解,這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現直升機產業優化布局的重要成果,也是發揮天津港保稅區區位優勢,構建開放共享的民用直升機發展新格局的關鍵舉措。 經過前期建設,航空工業天津直升機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已建成現代化綜合辦公樓、總裝廠房、噴漆廠房、維修機庫、零部件庫房、飛行指揮樓及機場跑道等各類設施。2020年,航空工業哈飛對航空工業天直的製造體系、能力再次進行專業化升級,確定將旗下AC312E雙發中型多用途直升機定點至天津生產。
  • 新橋機場加快建設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
    據江淮晨報訊 隨著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多條境內外定期航空貨運航線的開通,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3個進境指定口岸建成運營。「合肥產」貨物打上「飛的」飛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物產也通過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來到合肥。
  • 泛美航空職教城落戶四川達州
    在籤約儀式上,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包惠表示,歡迎泛美航空職教城落地達州,達州市政府將全力以赴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建設好區域經濟發展,促進達州職業教育發展。他說:「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航空產業的有關戰略部署,引進泛美達州航空職教城項目對推進我市實現經濟總量「衝刺4000億」、城市規模「建設雙300」具有重要作用,必將開創達州職業教育的美好未來!」
  • 森麒麟擬募資35億密集擴產 淨利率和毛利率連續四年雙升
    大舉進行產能擴張的森麒麟實現的經營業績也不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為7.16億元,同比增逾三成。在上市之前,公司也實現了經營業績快速增長。近幾年,森麒麟的綜合毛利率、淨利率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