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化終結五代亂世

2021-01-11 霧隱雲霞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亂世,上一次是東晉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五代從後唐開始,各個朝代的承襲都是在河東集團內部進行的(晉王李克用為扛把子),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除了後唐和後漢屬於沙陀族政權,後晉屬於粟特族政權,後周屬於漢族政權。

1.北朝文化沿革

華夏民族一直以漢文化為主體,如果不融入漢文化,那麼這個政權不會在華夏大地上長久。北魏有孝文帝改革,為了融入漢文化中,北魏雖然分裂成了東魏、西魏,但是漢文化對少數民族政權的影響卻在五十年內得到了應證。東魏奉行鮮卑族的老一套,而西魏為了抗衡強大的東魏,努力推行改革,重用包括關隴集團(隋唐都是出於此)在內的一大批漢人,數十年間,攻守之勢異也。43年後,取代了西魏的北周滅亡了取代東魏的北齊。

東魏、西魏初期對峙圖

2.五代少數民族政權沒有融入漢文化

回到五代十國,後唐、後晉、後漢都是少數民族政權,無一例外,不吸收漢文化,所以最長久的後唐才存在13年,治國水平低下,只講槍桿子,不會筆桿子,我在讀史書時,經常感到好笑,舉個例子。石敬瑭為了當皇帝,割讓幽雲十六州給了契丹,甘做兒皇帝,他在位期間,臣下互相攻殺,今天殺同僚,明天戮上司,石敬瑭居然控制不住下屬,也不會控制,我一直奇怪他做這個皇帝有什麼用?對外卑躬屈膝,對內放任自流!後梁之後,民生凋敝,無不和他們不會治理天下有關,而他們之所以不會治理天下,完全是因為他們沒有融入漢文化。

兒皇帝石敬瑭

3.後周力挽狂瀾

後周建立者郭威,是漢族人,也是五代期間第一個祭祀孔廟的皇帝,他和外甥周世宗柴榮都重注政權建設,恢復生產,刺激經濟,放寬刑罰,限制佛教(歷史上有三武一宗滅佛,其中一宗就是指柴榮),恢復人口,儒學復興,民生凋敝數十年(可以從黃巢起義算起),終於又走入正軌。

後周雖然存在僅僅9年,那完全是柴榮早逝,柴宗訓年幼,才有趙匡胤黃袍加身,並不能說後周政權治理天下不行!北宋繼承的是後周的家業,後周的政治體制也為北宋初期所沿用,五代之亂極矣,後周卻能力挽天下之危局,我看到了漢文化治理華夏的優勢,從漢代開始,以漢文化治理天下的政權大多數具有強勁的生命力與影響力,最有代表性的是大漢、大唐,後周開始儒學復興,加之後世宋朝為防止武人作亂,重文輕武,中華文化又到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這個就是繼承了後周的大宋,宋詞、唐宋八大家,文化繁榮令處於後世的我好生羨慕。

後周世宗柴榮

4.以史為鑑,後世思考

今天我們講文化自信,說實話,對於自己民族的文化,從來都是自信的,中國無論接受多少外來文化,對自己的為人處世,言行舉止,影響最大最深的還是中華文化。這個不難理解,中華文化存續五千年(自夏開始算也有四千多年),早已深入骨髓。回到書中,為什麼郭威柴榮就很自然地恢復儒學,沿用漢文化的一套,因為他們是漢人啊!相比於沙陀族、粟特族出身的那些人,有著先天優勢!

五代之亂止於後周,郭威柴榮功不可沒,本質上只是漢文化在中原恢復正常罷了。

相關焦點

  • 大忠大仁說馮道——五代十國亂世中的大聖人
    明宗時期,天下太平,沒有戰事,風調雨順連年豐收,這在五代的亂世之中,是一個難得的治世。 但馮道時時奉勸明宗要居安思危,不要因為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兢兢業業,臣之望也。」 明宗深以為然。
  • 好人亂世不平安:後唐李嗣源哭來了天下,卻哭不來亂世留情
    五代十國,是沙陀人的時代。五代中有三代中原王朝,是沙陀人建立的。但是,沙陀人除了馬刀飲血,卻沒有給亂世中原注入一絲新鮮特質。亂世已經血紅髮黑,而沙陀人只是讓血更多、讓紅更黑。大唐遭遇的問題,後唐李存勖全都遭遇了一遍。所以,並非李存勖無能,而是亂世之病已經毒入骨髓。軍事天才李存勖,能夠為父報仇,卻不能成就王朝輝煌。
  • 什麼又叫五代十國?
    十六國亂世,大體是山西和四川這兩個地方率先開啟亂世。山西,亂世必出梟雄。因為山西高地就是一副吊打四方的姿態,於是誕生了劉漢政權,其後續是前趙政權。這兩個一脈相承,都是匈奴人建立的。03.五代十國的問題與脈絡脈絡很簡單,就是一個軍事集團和兩個地理坐標。問題是藩鎮割據,而任務則是怎樣在大唐之後建立一個強勢的中原王朝。朱溫代唐建梁,繼承了黃巢起義軍的強勢,打翻了大唐藩鎮,也終結了大唐。朱溫這個大唐節度使,就是黃巢起義軍。因為朱溫本是反正投降大唐的,在剿滅黃巢的過程中,基本上招服了黃巢起義軍。
  • 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為什麼還有人講其實他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為什麼還有人講其實他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 揭秘五代十國:似乎只有兩個明君?
    五代十國形勢圖其實五代十國時期,在十國中,還是有一些明君的,但大多晚節不保:王建、李煜、孟昶。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在五代,只有後唐明宗李嗣源和後周世宗柴榮。但其實,後晉還有一位半個明君,那就是被契丹滅國的後晉出帝石重貴。之所以說他可以算半個明君,是因為他寧死也不做契丹的兒皇帝,對契丹用武,但是他在政治上並不成熟,不會使用手段,而是一味冒進,讓契丹忍無可忍。以契丹的實力,直接吃掉他後晉非常容易。
  • 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哪個更加黑暗混亂?
    詩 歌 酒趁 年 華中國歷史上有過多次亂世,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均對社會發展民生經濟造成了重大破壞,也深刻影響了歷史的進程。隋末農民起義及唐的統一戰爭、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的朝代更迭、兩宋之交(金人南侵與抗金戰爭)、南宋末年的宋元之戰。元末農民起義和大明掃蕩群雄、明末農民起義與滿清入主中原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國共戰爭。
  • 五代十國為何很少有人提及?無節操無底線,難怪歷史都不願提起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幾個大亂世,春秋戰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及五代十國,在這幾個大亂世之中,春秋戰國時代是精彩的,歷史上將其稱之為「百家爭鳴」,各種先進的思想在這個時代綻放,同時他也是中國從奴隸制走向封建社會的重要節點。
  • 徐州漢文化傳承創新之舉:打造漢文化與婚慶產業「跨界」融合
    2020年12月19日下午2點,「國潮漢風2020中國(徐州)漢文化婚慶產業博覽會」在徐州市復興蘇寧廣場隆重開幕。本次活動由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徐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指導,徐州市旅遊業協會、漢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徐州市復興蘇寧廣場、徐州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合作舉辦。
  • 為何錢穆說,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之一
    唐朝是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但到五代十國對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錢,錢穆才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五代十國最大害處就是武人亂政,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延續。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結束了割據時代。五代十國存在時間並不長。五代十國是從907年到979年 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七十多年的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正統王朝),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 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有什麼區別?
    而五代十國基本上也是五代在北,十國在南。看來無論何時,南北分異都是比較明顯的。這一點在中國歷史上另外一個分裂政權—三國也可以看出。三國時期曹魏統治的北方與蜀漢和孫吳的南方長期割據對立。所以也有人認為和五代十國更為相似的政權是三國,而非五胡十六國。     另外還有一個相似之處是都有少數名族的參與。五胡十六國就不說了,五胡都是主角。
  • 大風起兮雲飛揚,雄豪的漢文化你知道多少?
    今天先為大家推出趙明奇教授發表在《江蘇地方志》的文章《漢文化的來龍去脈》。漢文化的涵義江蘇的漢文化是西楚西漢時期,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地區的一批優秀人物,上承炎黃文化的優良傳統,秉持本土文化的純厚優勢,融合先秦黃河、長江兩大文化體系,成熟起來的文化綜合體。
  • 我今次便是要終結這亂世!
    然而大勢自有其所向,據說當時家康的大本營裡樹立著「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的旗幟,蘊含著終結亂世的新新氣象。實際戰場上搖擺勢力紛紛也投靠東軍,確定了東軍的最終勝利。
  • 大唐終結者朱溫15(完):朱溫雖死,五代亂世還將持續五十年
    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正月,「日有食之」。七百多年前,漢高祖劉邦在世的最後一年正月也有日食發生,當年八月劉邦崩於未央宮。雖然過了這麼久,五代人仍然認為歲首日食是不祥之兆,尤其和劉邦去世的事情聯繫到一起,「梁祖甚惡之」。
  • 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十國的「鑄錢競賽」到底有多瘋狂?
    五代十國這一時期,它的開頭有太多的血淚與悽惶。五代十國時期和中國歷史絕大多數亂世一樣,但又有所區別。這個時期,不光延續著殘唐的那些令人肝腸寸斷的悽惶的《三吏三別》和《賣炭翁》的故事。更有令人毛骨悚然、史無前例、慘絕人寰的黃巢起義以人肉做為的軍隊糧餉的人性盡喪的種種罪惡。
  • 亂世的《曹操》,誰才是林俊傑眼裡的英雄?
    從「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大漢王朝最終走向了亂世。翻開歷史的篇章,那些活靈活現的三國人物躍然紙上,在中國《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此書與歷史有諸多出入,但並不能影響我們對三國亂世那一段歷史的喜愛,因為那段時期有太多的英雄人物,那麼誰才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呢?也許大戰長板坡的趙子龍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也許天下歸心的曹操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也許火燒赤壁的周公瑾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若是英雄,怎麼能不懂寂寞」歌手林俊傑以搖滾音樂的方式,唱出了英雄的寂寞,也讓我們感受到三國魅力無限。
  • 後梁太祖朱溫:毫無仁義禮智信,禮義廉恥的亂世梟雄
    摧毀盛唐帝國的,是五代十國第一個君主,亂世梟雄,後梁太祖朱溫。那麼,埋葬了盛唐帝國的朱溫到底是個什麼人呢?唐末五代時,朱溫作為安徽的亂世梟雄,崛起於黃巢起義,成為五代十國的首任皇帝。朱溫軍力強悍,與李克用晉王並稱「唐末五代雙雄」。然而,朱溫卻不懂仁義禮智信,更不懂禮義廉恥,儒家思想對他也沒有約束力。因此,朱溫註定只能是梟雄,不能完成統一大業。
  • 亂世梟雄朱全忠:為何說他只適合做亂世之雄卻難以擔當治世之君?
    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縣)人,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即位後改名朱晃。幼年喪父,家貧,母王氏傭食於蕭縣大戶劉崇家。朱溫成人後,與其兄朱存「勇有力,而溫尤兇悍」,「不事生業,以雄勇自負之,裡人多厭之」。後參加黃巢義軍,於黃巢將敗時降唐,唐朝廷為籠絡朱溫,封其為東平王。
  • 中國亂世那麼多,為什麼史學家都覺得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年代
    但是比後來的五代十國還是要強上不止一點半點的,五代十國被史學家們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五代指的就是唐朝滅亡後,宋朝之前這段時間的總稱,分為梁唐晉漢周,而十國指的是個割據政權。
  • 三位一體的完整體系——漢語,漢人,漢文化
    漢語,漢人,漢文化。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漢人造成漢語,漢語組成漢文化。漢人是什麼人呢?就是以漢語為交流工具,以中華為空間基礎,以漢語的思維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漢人的歷史淵源是從上古時代起,在三皇五帝,倉頡造字,伏羲演卦,孔子。
  • 徐州市中心的漢文化景區,是著名文化旅遊區,非常值得遊玩
    徐州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主要文化就是漢文化。但是大家知道嗎,在徐州市中心還有這樣一處以漢為主的歷史文化景區,它就是漢文化景區。今天阿旭就來介紹一下這個美麗的景區吧。徐州漢文化景區位於環兵馬俑路1號,整個景區東起三環路,南至隴海線,西接京滬線,北迄駱駝山,是集歷史博覽、園林景觀、旅遊休閒於一體的漢文化保護基地和精品旅遊景區。漢文化景區主要有核心區和外延區兩部分構成。核心區由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博物館,漢文化交流中心,水下兵馬俑博物館等兩漢文化精髓景點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