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哪個更加黑暗混亂?

2020-12-18 扒皮星球
詩 歌 酒趁 年 華

中國歷史上有過多次亂世,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均對社會發展民生經濟造成了重大破壞,也深刻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例如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含楚漢爭霸)、西漢末期(王莽篡漢立新)到東漢初期的一系列戰爭、東漢末期的農民戰爭(184年黃巾起義始)。

曹丕代漢稱帝開始的魏蜀吳格局正式形成(222年孫權受冊封建立吳國)此後還有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統歸於魏晉南北朝)。

隋末農民起義及唐的統一戰爭、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的朝代更迭、兩宋之交(金人南侵與抗金戰爭)、南宋末年的宋元之戰。

元末農民起義和大明掃蕩群雄、明末農民起義與滿清入主中原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國共戰爭。

其中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並稱為中國三大亂世,而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相較於春秋戰國,多了胡漢之爭,在內容上更為複雜,牽扯麵更大。

那麼這兩個亂世究竟哪個更混亂呢?答案是魏晉南北朝,原因有以下幾點:

魏晉南北朝的時間跨度更長,亂世維持的時間更久。魏晉南北朝是從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為起點到公元589年陳朝滅亡為終點,至此隋朝完成了大一統,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亂世。

而五代十國時長不足百年,造成的持續性混亂是不如前者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建立的國家和政權的數量上更多。意味著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和攻伐也會更多更頻繁,三國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有三十餘個大小王朝在交替中興滅。

雖然五代十國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藩鎮割據,但藩鎮中大多數仍將中原王朝奉為正朔願為藩屬,名義上並未獨立且某種程度上受制於朝廷,大部分時間內是較為克制的。

而且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朝廷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大多數時候依舊恪守君臣禮儀,實在性衝突比之魏晉南北朝是較少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矛盾更為尖銳和複雜。特別是五胡亂華期間,胡漢衝突屢見不鮮,蠻族之間也是相互攻伐,彼時的漢人人如螻蟻命如草芥,胡人肆意虐殺劫掠漢人,造成北方漢人人口凋零。

胡人掠殺人口

衣冠南渡後,留下來的漢人只能抱團取暖紛紛自發組織建立塢堡(起源於新莽年間)武裝以求自保。

時興的塢堡模型,緊閉森嚴便於防守

而五代十國時期,民族矛盾則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主要得益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雖然這個過程很痛苦,但之後的胡漢雜居和胡漢通婚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從隋唐兩代的皇室血統就看得出來,有少部分的母系是胡人,雜糅了少數民族血統,這是毋庸置疑的。

被譽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得到這個稱號,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大唐的開放包容,少數民族首領敬佩作為天下共主的太宗皇帝,故而以此稱呼。

後世的五代十國中雖然有很大一部分國家和政權是由胡人建立的,但民族矛盾已經不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尖銳了。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內部極為不穩定。以前秦為例,一代雄主苻堅在王猛的輔佐下,北方短暫實現統一。其疆域內部通過軍事打擊而徵服與政治誘降而招安的異族數量眾多,這些異族部眾的實力強大且並未真心歸附於前秦,時刻都可能威脅其統治。

從淝水之戰後,前秦的百萬大軍兵敗如山倒,四分五裂的北方再次陷入混亂就不難看出,其內部統治極不穩定。

南方這邊也沒消停過,君臣失和導致時常出現內亂,王敦之亂、蘇峻之亂、桓玄之亂等等內部叛亂數不勝數,說明東晉朝廷並未實行有效且穩固的統治。

此刻的北方忙於互相攻伐,無力南侵;而南邊疲於內部整合,北伐無望。九州大地依舊是戰火連年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南北兩邊仍是以內部矛盾為主。

直至南北朝時期,才從內部諸多的派系矛盾轉變為外部為主的南北矛盾。

淝水之戰,晉軍大敗前秦軍隊

綜合以上幾點,魏晉南北朝算是我國歷史上最混亂最黑暗的時代了,特別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方,華夏中原大地遭受到史無前例的破壞,人口銳減。

據當時史料記載的人口戶籍資料,十不存一的情況是真實存在的,可謂是神州陸沉「十室九空」,堪稱華夏民族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

北方漢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聚集在一起建立塢堡這類民間的防衛性建築以拒外敵。

中州大地本是華夏民族任意馳騁的廣袤天地,結果被蠻族硬生生擠壓到一個又一個狀如囚籠的堡壘裡面,可想當時的漢人是多麼無助多麼絕望。

相關焦點

  • 魏晉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端午節
    魏晉南北朝的端午節(五月五日)夏曆的五月五日又稱「端午」。
  • 魏晉南北朝持續分裂時間達300多年,為什麼會遠長於五代十國
    而其中,東漢之後的「魏晉南北朝」和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兩個大分裂時代,更是被作為歷史時代劃分而尤為特殊。 這兩個時期,之所以會尤為特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分裂時間相對較長; 另一方面是:頻繁的朝代更迭,其中更不乏大有作為的少數民族王朝。
  • 以前都說魏晉南北朝是混亂黑暗的,不知老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_澎湃...
    如果站在大一統的立場上看,魏晉南北朝的分裂似乎是混亂和黑暗的。但是呂思勉先生最先表示反對,他以一部110萬字的宏篇巨製《兩晉南北朝史》論證了這是一個向前發展、取得諸多進步的時代。
  • 為何錢穆說,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之一
    這話是錢穆在《國史大綱》裡寫的話,但我個人認為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刻是兩兩晉南北朝。唐朝是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但到五代十國對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錢,錢穆才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五代十國最大害處就是武人亂政,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延續。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結束了割據時代。
  • 五代十國為何很少有人提及?無節操無底線,難怪歷史都不願提起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及五代十國,在這幾個大亂世之中,春秋戰國時代是精彩的,歷史上將其稱之為「百家爭鳴」,各種先進的思想在這個時代綻放,同時他也是中國從奴隸制走向封建社會的重要節點。而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歷史相對而言則熟悉的人比較少,魏晉南北朝至少還有個三國時期至少也帶動了一波熱度,而五代十國真的是很少有人問津,那麼這五代十國究竟有多亂能讓人選擇性的忽視?
  • 中華的崩潰與擴大|一鍵收藏魏晉南北朝
    中國朝代的歷史,分分合合,統一國家的秦漢帝國之後,出現分裂混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再接著是隋唐帝國絢爛的大統一時期。長達近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對後來的歷史格局和民族文化有著至深影響。日本歷史學家川本芳昭以「中華的崩潰與擴大」概括他心目中的魏晉南北朝:一個絕非「黑暗」可概括的時代,而是一個風流競逐、異彩紛呈的時代。中華的「擴大」,波及朝鮮半島、古代日本,當你看到古代日本人用「洛陽」作為都城京都的雅稱,把進京稱作「上洛」,就可感知「中國化」浪潮。
  • 五代十國、人物風雲
    五代十國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只能算是很微小的一部分,而這段時期對中國整體歷史的影響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段時間很亂,亂到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出現5個朝代,換了13位皇帝並且在華夏大地上還地方割據著10多個政權。北方遊牧民族也在這一時期不斷幹擾中原。
  • 魏晉南北朝時期:徵戰不止民不聊生,動蕩百年如人間地獄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段黑暗又混亂的時代,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黑暗和混亂的時期持續了很長時間。魏晉南北朝的混亂之初在於三國,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期,在這之後又出現了五胡亂華,總而言之,各種戰爭出現導致生靈塗炭。在那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的小國,數百年之間都在不斷地打仗,朝代更迭速度非常快。
  • 談談你對魏晉南北朝的理解?
    說起魏晉南北朝時期,我想我們中的大多數總會有一個印象那就是一團漆黑到暗無天日。我今天就來談談我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理解: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形態1、土地所有制形態魏晉南北朝時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態是世家大族地主佔有了大量土地和不完全佔有土地上的依附農民——部曲、佃客。
  • 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網友:學歷越低,魏晉南北朝越美好
    不過也有人說喜歡魏晉南北朝,老師問為什麼,那個學生就說:「因為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名士放蕩不羈,婦女能頂半邊天」,而他的話也引起了一干人的深思,而這個人的言論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叫好,說紛紛嚮往魏晉南北朝和民國時代。
  • 魏晉南北朝,究竟有多麼的混亂,從個人到家族,是如此荒唐
    總是看到一些這樣的論調,想要去看看魏晉南北朝,看看那烽火狼煙的時代,看看英雄輩出,佳人相繼的時代。但是你真的了解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絢爛,無法和盛唐相比,遍地狼煙,人民餓殍遍地,無處可去。上層人物醉生夢死,下層百姓生不如死,人命賤如草芥,這才是常態。
  • 揭秘五代十國:似乎只有兩個明君?
    五代十國形勢圖其實五代十國時期,在十國中,還是有一些明君的,但大多晚節不保:王建、李煜、孟昶。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在五代,只有後唐明宗李嗣源和後周世宗柴榮。但其實,後晉還有一位半個明君,那就是被契丹滅國的後晉出帝石重貴。之所以說他可以算半個明君,是因為他寧死也不做契丹的兒皇帝,對契丹用武,但是他在政治上並不成熟,不會使用手段,而是一味冒進,讓契丹忍無可忍。以契丹的實力,直接吃掉他後晉非常容易。
  • 3分鐘讀懂南北朝:真實勝似架空的時代
    進擊的製作方們一方面絞盡腦汁推陳出新、一方面精益求精完美還原;否則一個疏漏就會被拿著放大鏡的網友們噴得體無完膚。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民國軍閥這三段混亂無序、又陌生的時代的一片藍海就被盯上了。誠如饒宗頤先生於《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所呈現出的那樣,宋代史學撰述所圍繞之「正統」脈絡大成,宋初大臣們一頓唇槍舌戰,便將五代十國這段歷史從合理性上給剔除出去了。
  • 服飾 | 魏晉南北朝
    ◊魏晉女性自我意識覺醒,更加關注個體和精神,敢於在各種場合表現自我,十分注重服飾美◊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服飾繼承並發展了漢代服飾形制,二者相似但又有很大不同。相比於漢朝,更加注重獨創性和形體美。漢代的曲裾深衣的袖口是窄小、收緊的。
  • 五代十國故事太多了
    正式宣布為期長達300年的唐朝滅亡,五代十國正式拉開序幕。公元960年,趙匡胤在一幫手下兄弟的擁護下,帶著人逼迫後周小皇帝柴宗訓禪讓,建立了宋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唐朝和宋朝看似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其實仔細一算,中間只有53年而已。那麼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錯覺呢?
  • 五代十國錢幣之保大元寶
    保大元寶 五代十國是一個混亂時期,雖短短幾十年,各國所鑄錢幣品種很多,計有數十種名稱,且銅保大元寶鑄造於五代十國·南唐李璟保大年間(943-957年)。 此錢正面「保大元寶」四字有八分書遺風,背銘單字「天」。製作較為考究,其字文雄健深峻,形制深厚樸拙,與楚錢風範極類似,應為馬希萼奉南唐為正朔時所鑄,故面文用南唐年號,背文則保留了楚鑄舊制,此幣為泉家珍藏之珍品,極為珍罕。
  • 淺談魏晉南北朝歷史
    魏晉南北朝全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從220年漢獻帝禪位,曹丕稱帝建立魏朝開始至589年隋朝滅南陳統一中國結束。
  • 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有多混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其實很難去評判,但是換一種問法,在古代哪一個朝代最亂,這個答案就很容易得出了,那就是五代十國。其實從人們對這一時期的總稱——五代十國,就可以看出這段期間內,所爆發的戰亂一定不少,是歷史上一次不能被忽視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包含公元907年大唐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先後建立的割據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
  • 五代十國:朱溫開道,郭威墊後,開啟史上最糟糕時代,多虧趙匡胤
    朱溫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初做皇帝的時候還是有作為的,思想上崩得比較緊,生活條件好了人容易放鬆,朱溫思想一滑坡,褲襠裡那玩意兒直接大爆發,連幾個兒媳都無一倖免,後來因為接班人的問題,最終被兒子殺死在床上,據說死前赤身裸體,這結局和安祿山完全一樣。
  • 民族遷徙融合:飲食交融,魏晉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色?
    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成長背景在這個混亂的魏晉南北朝開始交流,生活習俗等方面也開始互相影響,人民賴以生存的飲食也開始不斷融合交流,每一個民族也都在逐漸品嘗到了其他民族的特色吃食。這也飲食的到來大大豐富了原來漢族人民的飲食,同時,這些原來相隔著大半個中國的民族之間也互相進行了民族飲食的文化交流,魏晉南北朝的混亂局面使得這些可能永遠不會有交集的民族,第一次進行了大規模的友好交流和生活上的互相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