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回升 未來退休壓力逐漸顯現在當下青...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

11月10日,《2020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在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上發布。

報告揭曉了今年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為6.23,相對於2017年的6.31與2018年的6.65有所偏低,但與2019 年的6.15相比略有回升。其中,在「退休準備充分度」和「退休計劃完善度」方面較去年有所提升,而在「財務規劃認知水平」方面有所下滑,其他方面相差不大。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秉正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和全球大流行更凸顯了制定後備計劃、為生活中不可預見的事件做好準備的重要性。個人退休準備計劃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如保險、應急現金儲蓄等,但無論採取何種形式,都應在退休前後為維持財務狀況穩定發揮關鍵作用。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迎來人口老齡化的關鍵「窗口期」

據民政部公布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未來5到10年,全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將進入中高齡,我國養老服務將接受更大的挑戰和考驗。

目前中國居民養老保障方面呈現「兩高、兩大、兩低」的顯著特徵:人口老齡化態勢高速化、高齡化;退休人口基數大、差異大;社區養老社會化水平低、自我養老和社會化養老意識低。與快速發展的經濟相比,我國在老齡人口保障體系建設方面明顯不足,居民個人的退休準備越發引起社會關注。

報告顯示,中國居民對於退休生活的願景總體樂觀,信心保持高位。具體而言,居民對退休生活的聯想整體樂觀,其中未退休居民對未來的願景較為保守,已退休居民在享受良好退休生活的同時,自身健康或成更大憂患。

居民更加注重退休後的自我滿足,繼續工作意願不高;相較而言,年長者更傾向於自我享受,年輕人的選擇更加多樣,中、高收入群體退休後繼續工作意願更強。

2020年居民對舒適的退休生活的自信程度保持樂觀,趨於穩定,逐漸適應中國經濟增速的減緩和國際局勢的變動,且未明顯受到疫情影響;已退休居民財務狀況基本向好,女性財務表現更佳;未退休居民信心稍遜,對未來期望更高。

退休居民財務自主能力強,對財務方面擔憂較少,對自身健康和心理感受擔憂較多;居民預期的退休年齡受國家法律規定影響,預期的退休準備時間延長,年輕一代退休準備方式更加靈活多樣。此外,居民對後代未來退休生活的預期保持樂觀,也更加自信。

陳秉正表示,今年指數回升至6.23,主要是在「退休準備充分度」以及「退休計劃完善度」方面較去年有大幅提升,而在「財務規劃認知水平」方面有下滑趨勢。

在談及高退休準備指數人群的整體畫像時,陳秉正描述道:女性,60-69歲,居住於主要經濟發達地區,退休前從事高層級工作,收入較高,已婚,2個子女,身體健康,有信心負擔未來的醫療費用。

陳秉正進一步指出,女性受訪者的退休準備指數超過男性,指數在性別上的差異不再固化。全國各地區退休準備指數之間的差異增大,整體上經濟發達地區及經濟增速較快的地區居民退休準備指數仍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在家庭特徵中,擁有兩個子女的受訪者有較高的退休準備指數,可見穩定的家庭關係和未來子女的贍養能力是影響人們退休準備的重要因素。

未來退休壓力逐漸顯現在當下青壯年群體

報告顯示,中國居民傾向於對發展第一支柱有更高的認同度,而對於發展第三支柱的認同度仍然不足,養老保障三支柱的平衡發展離不開居民觀念的進一步轉變。

具體而言,近五年,支持延長退休年齡的受訪者比例明顯提高,報告顯示支持延遲退休年齡的比例從2016年的63%增加到2020年的79%,年長者、教育水平高、職級較高、收入較高的群體、對於延遲退休的態度更為積極,單一年齡標準的退休制度很難適合所有人的意願,延遲退休在年齡的規定上應具有一定彈性。政府可以適時推出漸進式的延長退休政策。

在退休規劃上,從企業角度來說,可以為員工提供了多種形式的福利、技能培訓及退休幫助,但仍有必要在為員工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退休準備財務建議、更靈活的退休方案等方面進一步努力。

陳秉正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和全球大流行更凸顯了制定後備計劃、為生活中不可預見的事件做好準備的重要性。個人退休準備計劃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如保險、應急現金儲蓄等,但無論採取何種形式,都應在退休前後為維持財務狀況穩定發揮關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首次重點關注了出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的青壯年群體,他們目前年齡均未超過50歲,正處在一個工作精力充沛、事業不斷上升的黃金時期。然而,未來退休壓力也逐漸呈現在他們面前。

根據報告,青年人對未來退休生活願景相對保守,信心有所不足,其中80後相較於70後與90後更為樂觀。究其原因,首先是當代青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標準提高,滿足物質生活的經濟壓力增大。其次,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導致青年人對社會保障體系信心不足。此外,由於青年人距離退休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未來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也導致青年人更加保守地預期自己的退休生活。此外現實中,國內大多年輕人也的確存在著職業規劃不清晰、自身定位不準確的問題,而職業規劃將直接影響養老和退休規劃。

對此,陳秉正建議,青年人應當儘早明確職業規劃與發展路線,結合時代背景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下找準自身的定位,對個人的未來與退休生活產生理性的預期。 同時,應當不斷地提升自身金融素養以及對財務規劃的認識,儘早為自身養老與退休計劃做好準備。 另外,應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為國家改善人口老齡化問題、提升社會保障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報告:青年人的信心不是很足 70後、90後...
    11月10日,以「建設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護航未來銀色夢」為主題的2020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發起雙方代表清華經管學院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秉正教授和同方全球人壽董事長王林先生等共同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 清華經管學院聯合同方全球人壽發布2019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
    本網訊 記者錢林浩報導 11月15日,2019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發布會暨養老金融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此次發布會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以下簡稱「清華經管學院」)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和同方全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 為什麼現在人均壽命77歲,與退休年齡有關嗎?延遲退休後會怎樣
    2020年8月,由衛生部發布的《「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在2005年的基礎之上增加4歲,達到77歲。人均壽命的增加,延遲退休也伴隨著離我們越來越近。那麼,為什麼現在的人均壽命是77歲,與退休年齡有關係嗎?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電子郵件地址:(guihua@mohrss.gov.cn)「實施」和「漸進式」「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延遲退休政策的時序進度;「漸進式」表明的則是推行延遲退休政策的基本方法策略。就「實施」而言,它表明延遲退休正在從政策研究制定走向政策執行。梳理政策文本可見,當前退休年齡政策始於19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總體上看,當時提出「男性年滿60歲,女性幹部年滿55歲、女性工人年滿50歲可退休」的規定契合了一定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其合理性。
  • 2020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又漲了,調整時間表確定!
    2020年伊始,新一輪養老金上調窗口再度開啟。記者獲悉, 退休人員養老金將迎來16連漲,城鄉居民養老金有望繼續上調,多地已在醞釀具體方案。與此同時,2020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也迎來關鍵年,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構建再謀新突破,多項重磅舉措蓄勢待發。
  • 延遲退休真要來了?有專家建議:從女性開始,從50歲延到55歲
    尹蔚民舉例說:「如果5年以後你是60歲退休,政策施行以後,可能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如果第二個人是第二年退休,那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如此區別對待,分步實施。尹蔚民介紹,根據我們國家現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人社部門會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進行實施。
  • 延遲退休2020年最新消息,70、80、90後退休年齡為……
    而且在官方對於延遲退休的「時間表」上,2020年也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社部曾經明確,將在2016-2020年出臺延遲退休的具體方案,也就是說,2020年是計劃當中的「最終節點」。
  • 2020年兩會關於延遲退休 為什麼一定要延遲退休?
    同時,報告還提到要「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近年來,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已經由於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而存在著非常大的缺口壓力,養老基金的可持續性也飽受爭議。如何才能在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同時保持養老基金的可持續性已經成為了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 60歲要到基層工作,對延遲退休的3個看法,退休職工要做好3個準備
    03社會對延遲退休態度從社會的層面還是支持延遲退休,因為中國的社會結構是老年人偏多,人口的平均年齡逐漸上漲,老齡化社會的現象日益加劇第一要做好身體上的準備,人一上年紀幹什麼事情都會力不從心,相同的一件事情,年輕人幹和上了年紀的人幹,給人帶來的心理壓力是不一樣的。在50多歲、60歲的年紀,幹起活來可能效率就會很低,所以如果要應對延遲退休,就要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否則你是無法應對未來延遲的五年工作時間,難免產生一些身體上的問題。
  • 2020年退休年齡最新規定 退休年齡延長新政策亮點解讀
    我國為了保證各行各業都有新鮮血液注入,因此制定了退休年齡規定。那麼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20年新政策解讀是什麼樣的?今天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退休年齡延長最新規定表2020,以及退休年齡到了社保還沒滿15年怎辦,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參考。
  • 2020年退休年齡最新規定 退休年齡延長新政策解讀
    我國為了保證各行各業都有新鮮血液注入,因此制定了退休年齡規定。那麼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20年新政策解讀是什麼樣的?今天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退休年齡延長最新規定表2020,以及退休年齡到了社保還沒滿15年怎辦,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參考。
  • 2020年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政策出臺 延遲退休政策什麼時候執行?
    其實在2016年發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就已經明確要出臺延遲退休政策,具體是這麼說的:  規範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政策,健全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提高收付透明度。
  • 2020年延遲退休新方案來了!如果彈性退休,哪些人會受影響?
    有專家提出建議中國彈性實施延遲退休政策。針對不同的人實施不同的退休政策。其中,對於那些工資比較低、工作技能比較低的人可以激勵他們早一點退休,這樣的話也能充分保障他們的養老收入,緩解養老壓力。「積極老齡化」的另一個關鍵就是退休年齡問題,關於退休和延遲退休問題在今年被討論得熱火朝天,這主要是因為一項「延遲退休」的政策有可能會在近幾年實施。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勞動人口所佔比例逐漸變小,交社保的人少了,領養老金的人卻越來越多,這給我國養老金儲備帶來了巨大壓力。
  • 延遲退休方案什麼時候正式實施?最新退休年齡多少歲
    男性年滿60歲,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方可退休。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男性,退休年齡在55周歲。  這個退休年齡框架,始於1951年2月23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當時中國的人均壽命還不足50歲。
  • 2020年退休最新規定,女性多少歲可以退休?
    我國目前正在慢慢進入老齡化社會,也就是說年輕勞動力數量在逐步減少,因此這幾年延遲退休就成了一個熱點話題。我國現行的退休政策延續的是1978年制定的標準,依照當時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男工人男幹部年滿60周歲可以退休,女工人退休年齡為50周歲,女幹部則為55周歲。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延遲退休年齡方案(2)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延遲退休年齡方案(2)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全國兩會延遲退休年齡方案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在國內,退休時有500萬資產的家庭有多少?
    首先,我們把時間退回到九十年代,據1995年《中國統計年鑑》顯示,1995年,全國職工全年平均工資為55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283元,按這個水平計算,500萬這個數字在當時對一般家庭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天文數字」了。然而,20多年過去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了世界眼中的「中國奇蹟」,不僅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資產的價值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延遲退休年齡方案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延遲退休年齡方案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全國兩會延遲退休年齡方案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 這些事情,退休後一定要重視
    此外房貸總額大,周期長,即使目前實行的是浮動利率並且利率正逐漸降低,在退休潮來臨的時候,這種槓桿的回報率很可能長期低於通貨膨脹。這將導致退休後儲蓄加速縮水。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若養老金替代率低於55%,那麼退休者的生活水平將嚴重下降。只有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的替代率超過70%,才能維持人們原先的生活水平。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2020年--最新退休時間表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2020年--最新退休時間表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延遲退休最新消息2020年,延遲退休,退休時間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