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很多景點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歷史背景,如果把時間的長河比作五線譜,那這些歷史景點就是跳動的音符,也正是因為有它們的存在,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歷史的過往。
提到古代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絲綢之路是不可忽略的,雖然如今的絲綢之路已經沒有了昔日來來往往的中外商人,也沒有叮叮噹噹的駝鈴聲,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這條路上曾經熱鬧非凡。
絲綢之路
廣義上的絲綢之路指的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漢武帝時期,劉徹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開通了連接漢長安、甘肅、新疆、中西亞、地中海的貿易通道,後經歷朝歷代發展,在唐朝時期達到頂峰。
唐宋以後,海上絲綢之路漸漸興起,原來陸上的絲綢之路受到影響,逐漸沒落下去,但得益於絲綢之路的影響,這條路線上的重鎮已經形成,蘭州就是其中一座,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位於蘭州的甘肅博物館。
甘肅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先說說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文物:
「馬踏飛燕」
我們小時候書本上看到的那個「馬踏飛燕」就藏身在這裡。
「馬踏飛燕」,原名東漢銅奔馬,1969年出土於甘肅武威,現在就存放在位於蘭州的甘肅博物館,1983年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認定為國寶,目前為禁止出國展覽文物。
除了馬踏飛燕這件國寶級文物,這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展廳就是「甘肅絲綢之路文明」展廳,絲綢之路對我國古代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性不亞於四大發明。
「絲綢之路文明」展廳
絲綢之路的繁榮,帶來了經濟來往和文化交互影響,出自東方大國的產品源源不斷輸入西域各國,同時來自西域的各種奇珍異物,也不斷傳到東方,這個展廳不僅展現了古代絲綢之路上交易雙方攜帶的商品,也通過文物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繁榮。
縱觀整個絲綢之路,甘肅博物館,是研究絲綢之路,反應絲綢之路文化最全面的博物館,可以說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寶庫。
除了馬踏飛燕和絲綢之路展廳,這座博物館藏品其實還有很多,但是這座「寶庫」卻不是很出名,即使它擁有「馬踏飛燕」這樣的藏品,實在是有點遺憾。
目前,關於絲綢之路的旅遊線路還不是很多,相信,隨著未來西北旅遊的發展,蘭州這顆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和甘肅博物館這座「寶庫」,一定還會再火起來!
全文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