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有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個富翁見到一窮人,覺得他很可憐,決定幫幫他,就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去買幾頭毛驢,好通過繁殖,慢慢的積累財富。
可沒想到過了幾年,富翁再回來,看到窮人依然是老樣子,就好奇地問窮人怎麼會這樣。
窮人說,你走了以後,我按你的吩咐,買了幾頭驢子,可沒多久,就發現這些驢子很費草料,我只好把他們賣了,換做羊;可後來發現羊也不好養,只好又把它們賣了換做豬;再接著,豬又換成雞,沒多久,雞就被我吃了,就這樣。
富翁聽完窮人的故事,長嘆一口氣,悟出了以下道理:人到中年,這三種窮人是不能幫的,幫了也沒用。
很懶的窮人
農村又有一個諺語,叫「烤蛇吃,你還想讓蛇給你吹火」。言下之意就是說,這人懶得飯來張口,但還希望人家給他嚼爛,塞進嘴裡最好。
一般窮人落魄的原因有三種:
一,年輕時不努力,到了一把年紀,想再逆襲,已經來不及了;
二,沒有遇到好的機會,懷才不遇,一直在努力,也在尋找機會;
三,懶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深入骨髓,沒法改變了。
馬雲曾說:「一個男人味道了29歲窮,可能是出身不好;一個男人到了30歲仍然窮,可能機遇不好;一個男人到了40歲依然窮,那就是自身有問題,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到中年,男人窮的原因有很多,但比較普遍的,基本都是出身不好,所謂的「輸在起跑線」;還有更多的就是機遇不好,懷才不遇,畢竟中國14億人,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如果是第三種,那上帝也救不了,因為所謂的「別人想拉你一把,也要知道你的手在哪裡」。這種懶已經生根發芽,並且不斷滋長到骨頭裡,好比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已經是懶癌晚期,根本沒得救。
啃老的窮人
很多年以前,河北某地爆出一對夫妻,兩人幾乎都沒有什麼太高的收入,靠父母的退休工資養活。男的在一家家政公司上班,每月工資1000多,女的整天在家只會宅,打遊戲、追劇,其他的都不會。
某個節目找到這對夫妻,採訪他們,問他們為什麼不去找點好的工作,一起去賺錢呢?女的回答,她家有一個舅舅在海外,有上千萬的遺產,等著她這個唯一的外甥女繼承。
可令人失望的是,後來這個舅舅回國,看到外甥女和外甥女婿這個樣子,直接把遺產捐給了社會公益組織。理由很簡單,他的遺產不救濟沒有勞動能力的人。
一個只會啃老的中年人,就算有人救,也一樣會坐吃山空。
幫他卻不懂感恩的窮人
《東郭先生和狼》、《農夫和蛇》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這兩個故事就是告訴人們,不要救助那些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人。
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很可憐,你幫助了他,這個人懂得知恩圖報,或許他還有一點希望,懂得感恩之心,但如果你幫了他之後,他不懂感恩,那你基本可以斷定:這個人窮是應該的,不懂感恩之心的人,幫了他也只會「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白眼狼一樣的恩將仇報,幫了也是白幫。
很多中年窮人之所以就是「扶不起的阿鬥」,不僅因為自身愚鈍,更多的是沒有良好的品質,沒有感恩的心,即使有人幫,他們也不會懂得感恩,這樣的人,註定沒有人會願意扶一把。
作者的結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雖說不應該歧視窮人,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個人的窮困潦倒、窘迫現狀,定是有深層原因的,不管你同情心有多泛濫,也不要隨便幫人,否則,就會陷入鬥米恩、升米仇的悲劇。
中年人具備一些人生的經驗和一定的經濟實力,但如果你要想救助窮人,得看他什麼情況再決定,到底救還是不救。
——END
你有故事嗎?你有煩惱嗎?歡迎私信給我,我在這裡等你
我是妮夏情感,11年情感分析經驗,幫你揭開故事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