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是一個人最好的生活哲學,可以讓你在生活中獲得更多人的認同,可以令你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人際關係,從而讓自己的人生也能夠受益。要與人為善,這是很多人受到的教育,也是大多數所守護的教條。
如果我們了解自然界的話,會知道自然界中的最高法則就是「叢林法則」,也就是弱肉強食,也只有在人類世界中,才會摒棄其他生物所遵守的「遊戲規則」,而對弱小施與憐憫和幫助。
而正是這樣反常態的行為,才會催生出獨一無二的人類文明,才會讓我們成為萬物之靈。既然為善有這麼大的好處,那是不是我們只要一昧地做個善人就行了?也並不是,凡事都有限度,善良也是如此。
一個人若是只知道沒有限度地善良,那這種善良就會成為一個「愚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開啟了惡魔般的「猶太人滅絕計劃」,幾十萬以及上百萬的猶太人就是因為太過於「愚善」,低估了希特勒的狠毒,才會如同羊羔一樣排隊被送進毒氣室,直到臨死之前,才發現法西斯竟然是如此的喪心病狂。
對於普通人來說,要保持自己心中基本的善良,可是也要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絕對不能夠傻乎乎地對所有人都掏心置腹,或者是施以援手。老祖宗有句俗話「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也就是中國人在古代就已經知道,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值得幫助,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三種人一定不能幫,否則的話就是自找麻煩。
懶惰之人不能幫
懶惰是生活的砒霜,一旦沾染上這種毛病,那麼生活就是爛泥一攤了。人生並非不能夠接受失敗,但是絕對不能夠接受因為懶惰而導致的失敗,因為一個人只要是還有進取的動力,那麼對於人生來說都還有有希望的,若是一個人乾脆連動力都不想再有,那麼這樣的人生就除了維持一個生存之外,別無其他的期盼了。
懶惰一定會導致失敗,但是究竟什麼能夠導致懶惰呢?一個人哪怕是先天條件不好,但只要他能夠有自尊心,就一定會想方設法去得到別人的認可,可是懶惰的人之所以能夠悠然自得,最大的因素就是他們已經是淡漠了自己的自尊心,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破罐子破摔」。正是因為失去對於自尊心的維護,成功和努力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倒不如每天就渾渾噩噩過著。
這樣的想法就會讓很多人束手無策,畢竟當一個人從內心便放棄了自己,別人的幫助又能夠起到什麼作用呢。我們在生活中,碰到窮困潦倒的人,一定要分清,這個人是生活尚的貧窮,還是內心中的少志,對於前者,我們可以進行幫扶,但是對於後者,一定要讓他得到內心的改變,這才是對他最為根本的幫助。
無賴之人不可幫
在生活中,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從來不會對別人的幫助進行知恩,你幫助了他,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哪怕是一句謝謝,可能他都不會說。那麼對於這樣的人,我們的幫助看起來是不能夠得到任何安慰,並且好像我們對他有什麼本該如此的責任,這種表面的朋友,是一定要儘量疏遠的。
因為這樣的人,不知恩的後面,就是無限的索求 ,或許你幫他的時候,他對你沒有任何的企圖,當他知道你有能力幫他的時候,便會對你的人生死纏爛打,以至於最後令你苦不堪言。
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論我們有多麼的豁達,哪怕是不希圖對方以後能夠幫助到自己,我們也一樣是希望對方能夠記住自己的恩惠,因為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對你的好是無私的,沒有任何人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你,既然伸出手進行了幫助,那麼就是一份情誼。我們不在乎實質上的回報,可是卻需要對方能夠知恩,這也是最基本的交換了。
自私之人不可幫
我們幫助他人,本質上就是割讓自己的利益給別人,不論是一個人多麼的富足,他也不會有源源不斷能夠生出財寶的聚寶盆,因為每個人進行對別人的幫助,都是自己利益上的一種損失。
當知道了這點,那麼我們就能夠知道行善的可貴,特別是對於泛泛之交的人,能夠憑藉一顆善心進行利益上的割捨,那都是能夠稱之為偉大的。而一個正常人,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後,也一定能夠認識到對方的犧牲,並且為這樣的行為所感動,進而也就會讓自己以後的人生,能夠多多的幫助其他困難的人。
這就是善良的好處,善良就是能夠通過自己一個善舉,進而不斷的影響整個世界,因此我們幫助別人,最終也會反饋到自己身上。而對於自私的人來說,他們的欲望是無法得到滿足的,你的幫助非但不會讓人他們覺得感動,反而會令他們慾壑難填,本來沒有多大惡念,因為得到了幫助,讓欲望膨脹後,反而會通過惡行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那麼我們對這樣的人進行幫助,只能夠是害了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