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追求平權,請從停止說「嫁給你」開始

2021-01-17 淡墨含霜

文/淡墨含霜

圖/網絡

霜之心語:停止「娶老婆」「嫁人」這樣的表述,把愛情和婚姻中男女平等的真相還給大眾。

「娶老婆」「嫁人」這樣的說法內涵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娶老婆的表達有當作商品買來的嫌疑時代應當賦予婚姻一個更文明的稱謂走出女權困境的關鍵一步結合冠姓權談新時代女性的真正獨立不能讓求婚等這些形式的東西取代本質的幸福

通常的定義,婚姻是相愛的男女雙方通過法定形式永久結合在一起生活,組成被社會認可的家庭的一種社會現象。

民間把它從男方的立場來說,叫成了「娶老婆」。

從傳統觀中來,其實真實地反映了一些婚戀中的社會現象。

一、 如果講究女權,那麼停止這種叫法就是走出女權困境的第一步

「娶老婆」和「嫁人」這個說法終究是男權社會下的產物。把女方接回到男方家裡,謂之娶妻。從表面和實質上都成為一種女人進入到男人大家族生活的狀態。封建的三綱五常下面,夫為妻綱,男人就是女人生活的準則和坐標。女人要圍著男人轉,男人說的話都是對的。必須服從。

現在社會這種狀況完全改變了,那麼這種叫法和稱謂就應該改過來。我覺得先從形式上打破,才有可能在本質上打破。

二、 結合冠姓權,給予新時代女性真正的獨立

前段時間,冠姓權的問題被網絡熱議。女權者們呼喚孩子的冠姓權應當平等,孩子可以跟爸爸姓,也可以跟媽媽姓。

我覺得停止「娶老婆」「嫁人」這樣的叫法,不正是給新時代女性進一步真正獨立,獲得冠姓權的開始嗎?女孩子不一定結婚就要到男方家裡生活,而是共同在外面生活。女方在家庭生活方面可以較少地跟公婆接觸並受制於一些規矩。

三、 女性權利的追求一定包含充分的自愛

陳果說,基於人性的平等自己愛自己「自愛」:對自我的性格、發展的認可是關愛他人的基礎。知道什麼對自己是好的,才會知道什麼對別人是好的人人平等。

在婚姻關係中,女性必須首先要做到自愛。這是你追求平等的基礎。如果你並不自愛,那無平等可言。

比如,我們常常會見到「彩禮」這個詞。你索要的那幾分錢,等於給自己標註了一個價碼。男人花了這個錢勢必要從你的身上找回來。否則,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憑什麼要男方給你錢呢?

以一個明碼標價出賣了自己的尊嚴,回過頭來又要平等。你要的是怎麼樣的一種平等?

追求女權也需從不要彩禮開始。

四、 不要讓一些形式的東西取代了本質上的幸福

很多女人喜歡被求婚。這個也是我搞不懂得。不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嗎?為什麼要求呢?不是你請我願的結婚嗎?何來求之說。女人就是在這樣一種不值錢的形勢下,把自己真正值錢的權力出讓了。

五、 「娶老婆」「嫁人」這樣的詞天然地有一種被人當作商品買來的感覺。

娶回來感覺和買回來差不多,總之是回來。而不是有明顯獨立精神的共同建立一個家。這種感覺是應該被現代女性排斥的。

我們可以給新時代的婚姻一個更好更合適的稱謂,對「娶老婆」「嫁人」這種明顯有傾向性的表述是不是可以停止了。

相關焦點

  • 平權,請從尊重每一位女性的自主選擇開始
    不料,剛剛成為媽媽不久的Papi醬發布的一條個人微博,卻引爆了一場關於「冠姓權」、「獨立女性」與「爭取女性平權」的網絡的輿論爭端。「冠姓權」究竟代表著什麼?究竟什麼樣的女性才能被稱作「獨立女性」?「爭取女性平權」的聲音又該是什麼樣子? 在這裡,我想用一句話以作回應:平權,請從尊重每一位女性的自主選擇開始!
  • 我們應該追求「男女平權」還是「女性平權」?
    讀《道德哲學》關懷倫理學和性別倫理學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在制度上給予女性人大代表、議員更大份額的代表佔比,到底是女性平權的助力,還是會導致公平被間接扭曲。如果給女性人大代表人為規定更多的代表席位,也許為了湊名額和強行符合制度,次優的女性代表被選上,更有社會責任感的男性代表被擠出去,人民意志也許會得不到更有效的表達。針對這種「反向不平等「,一些人主張說,「建議用男女平權來代替女性平權,用所有人的生命都重要,來代替黑人生命更重要。」
  • 男權社會,如何看待女性處處要求平權
    追求男女平權的過程中,矛盾日益激化。新式詞彙喪偶式婚姻、直男癌更是令人大跌眼眶。久而久之,男方開始反擊稱女權主義為「田園女權」現在看是調侃的心理,圍觀者的心態,不以為然。殊不知這些詞彙一旦廣為流傳,那麼後生耳濡目染之下,三觀的形成必受其影響。這個問題一直爭執不休,沒有人能夠完美定義,只能說好的可以推廣,壞的需要杜絕。
  • 女性權益再起波瀾,品牌如何呼籲女性平權?
    李維斯:穿上自己,你就型李維斯(Levi’s)近日以「你就型」為主題,拍攝了一支廣告片《穿上自己,你就型》。廣告片邀請三位酷女孩出鏡,講述她們打破一些規矩,走出自己步調的故事。通過描繪「女孩兒的形狀」,李維斯鼓勵女性打破界限,勇敢跨出每一步。
  • 女性劇集/追求女權亦不過是爭取平權
    社交名媛西蒙尼嫁給了非常疼愛她的卡爾,哪知道竟然在偶然之中發現卡爾竟然是一名同性戀者,在守住秘密和守住尊嚴之間,西蒙尼必須做出選擇。泰勒和埃裡正在進行一場開放式婚姻,泰勒的情人傑德的出現讓埃裡開始覺得,在他們兩個人裡面再加一個人似乎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 打破「玻璃天花板」 美國名人女性助力性別平權
    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11月22日訊 據美國媒體綜合報導 在上周落幕的美國總統大選中,雖然女性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遺憾落敗,但她的精神卻激勵著美國女性不斷追求卓越。許多娛樂界的女性們也追隨希拉蕊的腳步,宣傳「性別平權」。「玻璃天花板」象徵雖無明文規定,卻是實際存在著的女性升職障礙。
  • 專訪閻連科:中國的女性解放與平權沒有關係
    當時我借了一堆女性主義的書,粗翻細讀,突然腦子裡就有了「第三性」這個概念;我覺得所有女性學的理論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尤其是放在中國的(鄉村)女性身上。有了這個概念,我就開始去寫第1章、第2章、第3章,進而就寫到第6章、第7章,三五個月就寫完整本書。全:我記得你有提到說,第三性就是女性之「他性」,是由錢望、物望和欲望來驅動的。閻:對。
  • 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惹爭議:為什麼說女性的平權之路還很漫長?
    近日俞敏洪一句「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而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把自己送到了風口浪尖。這句話引起了不少媒體和名人大咖的怒懟,明星張雨綺氣憤之餘,直接在微博上艾特了俞敏洪,diss他不懂兩性平等。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在力挺俞敏洪,認為其說的沒錯。
  • 奧斯卡落幕了,我們離女性平權還有多遠?
    奧斯卡的帷幕落下了,但好萊塢的「性別之戰」才剛剛開始。醜聞衝刷下的本屆頒獎季,女性力量成為了最重要的命題。從電影到生活,從片場到日常,我們離女性平權還有多遠?雖然幾乎沒有懸念,但女性平權的呼聲,卻讓這一屆奧斯卡變得格外有意義。Emma Stone 頒發最佳導演獎頒發最佳導演獎的時候,上一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石頭姐」 Emma Stone 說「另外四位男導演與 Greta Gerwig 」,藉此聲援憑處女作《伯德小姐》衝入頒獎季的新人女導演。
  • 結婚罵婚驢,全職育兒被罵給女性平權扯後腿,全職太太招誰惹誰了
    這一類女性,做全職太太本身就是一種職業,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做的一切都有超值豐厚的報酬。第三種女性,就是我們廣大的來自普通家庭,嫁給普通男性的普通女性。因為生育、年齡等因素被迫辭職在家成為全職太太,或者說全職主婦。
  • 外國人在寧波:女權不是女性至上,而是所有人的平權
    「這就是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一種代表性的壓力,如果你出錯,你所代表的整個群體都是錯的。」不僅如此,對於女性來說,工作與生活中的種種不公現象也許會更多。Ausma舉例著名作家Judith Butler和她的著作《性別困擾》——一本關於酷兒理論、女權主義、性別表現和女性主義理論的主要讀物,「各種性別的定義甚至是它們的差異都是由社會決定的。」
  • 從 LGBT 到性別平權,IT 時代的新平等機遇
    更為重要的是,大家終於開始從宗教角度反思,傳統宗教中對女性的各種權利限制是否合理,並開始進行一些批判性質的討論。有意思的是,在那個時期,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世界也開始對女性話題展開廣泛討論。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在阿拉伯國家,很多女性仍然會穿著布卡之類的服裝,把自己裹的嚴嚴實實,這在我們世俗社會看來,顯然是女性主義的倒退。而在 19 世紀晚期,這樣的現象甚至要比現在少得多。
  • 這次畫風突變,跟大家聊聊LGBT與性別平權
    而女性主義,也並不是在近代才有人提出的觀點,早在 18 世紀,就有女性主義的啟蒙運動,最具代表性的是瑪麗 ·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權辯護:關於政治和道德問題的批評》一書首次提到女性在教育權等方面的平等主張
  • 從人設崩塌的俞敏洪言論,再談女性歧視與女性平權
    前幾日,寫了一篇關於俞敏洪歧視女性言論的文章,結果得到一些讀者的反駁與吐槽:我反對女權主義,片面的支持俞敏洪言論。可我冤啊,本人想了又想還是重新理一下上篇文章(解開「善意的性別歧視」虛假面紗,女權應是平權而非霸權)我要表達的意思。
  • NBA眾球星支持平權:弗洛伊德,請你安息
    泰勒是在警察一次搜查行動被無辜槍殺的女性。掘金球星傑拉米·格蘭特也一樣,在接受採訪時每句話都提到了泰勒的名字。快船球星保羅·喬治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我要用我的採訪時間來為泰勒的家人送上哀悼。布蕾奧納·泰勒,請你安息。喬治·弗洛伊德,請你安息。」「還有無數被警察暴力謀殺的人們,都安息吧。這就是我想對所有人說的話,這也會是我一直的答案。」
  • 女性的平權之路,任重而道遠!
    網友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各種評論如蔓藤般雜、亂,纏著當事人,也堵住了我們嚮往的女性權益不斷前進的方向。前段時間,大姨夫去世,我們回家奔喪,在上禮的時候,因為男女的金額不同,所以分開來寫,男生的禮金名單很快就寫好,女生這邊我來負責,才寫了兩個名字,一個女性長輩走過來說,「怎麼能寫你們的名字呢,就沒有這個慣例!」,說得非常理直氣壯。
  • 蕭華又參加LGBT平權遊行 與女性友人優雅舞蹈
    網易體育6月26日報導:一年一度的紐約LGBT「驕傲」遊行又開始了
  • 《性別之戰》:不止女權,還有同志平權
    但她們從未停止過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利。這場比賽意義非凡,比利·金的勝利為女性球員贏得了與男性球員平等獎金的權利,在競技場上,女性也獲得了更多尊重。《性別之戰》是近年來少有的網球題材電影,影片講述的不僅僅是女權,更多想要傳達的是平權:男女平權、LGBT平權。比利·金追求的也不僅是同工同酬,而是想要為女性贏得尊重——女性不只屬於廚房和臥室。
  • 女權就是平權嗎?女權主義是什麼?
    導語: 洪晃認為,女權就是平權。節目從相親、職場性別優勢、大男子主義等多個角度切入,解釋了什麼是女權主義,認為在一個比較男權的社會裡,中國男性過得是舒服的,但女性未必舒服。你認為什麼是女權主義?
  • 「平權鬥士」穆雷新語錄:我會嫁給羅傑,然後和拉法、諾瓦克接吻
    不少人稱穆雷是「女性之友」,他卻自稱為「平權鬥士」。當被問到為什麼網壇男子出櫃比例遠少於女子時,蘇格蘭人無奈地指出: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男子球星當然也有不少同性戀者,但他們幾乎都是在退役後才宣布出櫃,是不是同性戀仍有被汙名化的意思(才顯得男子球員在役時公布如此艱難)?」穆雷呼籲,「體育領域應該有著儘可能大的包容心,可以允許更多不同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