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2020-12-09 澎湃新聞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2020-05-24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是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是大自然贈予的寶貴財富。

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當時的首都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籤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29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2001年將每年12月29日改為5月22日。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近現代人類的活動日益影響著地球的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目前世界上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面臨消失,約有3.4萬種植物和5200多種動物瀕臨滅絕,而物種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更可怕的是,消失的物種還會通過生物鏈引起連鎖反應,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下面就讓我們趕緊來認識一下面臨「消失」的珍稀物種吧:

01

貘[mò]

貘科是現存最原始的奇蹄目,體型似豬,有可以伸縮的短鼻,善於遊泳和潛水。貘科現存僅貘屬的4個種,其中馬來貘分布於東南亞從緬甸、泰國南部經馬來半島到蘇門達臘島,體型較大,目前除了東南亞尚存其「近親」——馬來貘外,貘的其他物種已經全部滅絕。

02

太陽熊

太陽熊主要棲息在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它們站起來也僅僅大約1.2米高,是熊家族中最小的類型。一般而言,太陽熊的重量不會超過65公斤。

03

長鼻猴

長鼻猴是東南亞加裡曼丹的特有動物,他們鼻子大得出奇,其中雄性猴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鼻子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像茄子一樣的紅色大鼻子。目前已經瀕臨絕種。

04

馬來亞穿山甲

馬來亞穿山甲除了尾巴上有一處白色鱗片外,全身都是深褐色鱗片。身體缺乏鱗片的區域,如面部和身體的下側,被短小的淺色毛髮覆蓋。它們有長而粘的舌頭,能夠有效地舀起食物。不幸的是,因它們的鱗片被認為可以入藥,遭到了大量捕殺,目前已經瀕臨滅絕。

05

婆羅洲侏儒象

婆羅洲侏儒象,顧名思義,身材矮小,小象一米多,成年雄性身高也不超過2.5米。長得象其他象種的嬰兒,耳朵很大,尾巴很長,幾乎垂到地面。性情比其他亞洲象更加溫和。馬來半島東南婆羅洲的珍稀物種之一,目前全球侏儒象僅有大約1500隻,人們對它們的了解也十分有限。

06

馬來虎

馬來虎是馬來西亞的標誌之一,是現存第二小的老虎,身上的條紋類似印度支那虎,目前僅存5000-7500隻,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南部和泰國境內,由於人類的過度捕獵,在過去的50年裡,峇里島和爪哇島上老虎的分科已經滅絕。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滅絕的海洋巨獸——大海牛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通過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指定這一天為國際日是以此慶祝1992年5月22日奈洛比會議最後通過的決議《生物多樣性公約》協議文本。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在行動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每年的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近一百年來,許多物種正在以超過自然滅絕速度50—100倍的速度消失,據預測,人類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還將導致該速度急劇地加快。因此保護生物非常重要。
  • 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
    在這種包含錯誤的人類道路上,許多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有一些動物被認為永遠消失了。好消息是,今天我們掌握了重要的信息,可以去了解和應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例如,擁有最完整的物種保護現狀清單,即被稱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它可以表示物種類別滅絕的風險,並告訴我們哪些動植物正在恢復。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介紹,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
  • 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在何方 | 分享《不二星球-中英共話生物多樣性...
    11月27日,由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主辦的「英國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不二星球-中英共話生物多樣性》網絡研討會免費向專業觀眾開放。(拓展閱讀:綠會國際部參加英國嘉年華之《不二星球-中英共話生物多樣性》網絡研討會)研討會開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代理執行秘書伊莉莎白·穆雷瑪女士和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女士分別發來視頻致辭。
  • 人類需不需要「生物多樣性」?
    攝影:CYRIL RUOSO, MINDEN PICTURES, NATIONAL GEOGRAPHIC今天的紀念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大會早在2000年就通過決議,將此紀念日設立於每年5月22日——旨在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
  • 科普一下 | 什麼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科普一下 | 什麼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又稱:生物多樣性國際日),是鑑於公共教育和增強民眾生態意識對在各層面執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重要性,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通過了第55/201號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樣性公約》通過之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以前世界上有很多的生物,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好像都沒有了蹤影。人類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很多的生物的生還是死就掌握在了我們的手裡。我們可以是可以做到和這些生物和平相處的,你看我們平時吃的豬肉、牛肉什麼的,所以經常吃但是還是有的。但是對於那些本來就很稀少的動物來說,還沒來得及孕育新的生命,就早已經被人類滅殺了。在金錢面前,真的是太殘忍了。看了小編今天的文章,還是喜歡你們可以好好愛護身邊的動物。動物滅絕的新聞我們也是很經常的聽到,但是報導的再多也不及人們的適可而止。
  • 中國最大蝙蝠群瀕臨滅絕境地,旅遊開發6年後|它們瀕臨滅絕!(CBCGDF...
    【它們瀕臨滅絕!總的來說,近10年來,關於「雲華蝙蝠洞」和「瀕臨滅絕」的信息很少了。包括本文中張樹義研究員,在2006年之後,公開媒體渠道未搜索到任何對這個蝙蝠洞發聲的信息。如今值此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及「生物多樣性超級年」之際,綠會小編這裡再次溫故這則「舊聞」,希望能讓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我國追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背景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案例提供一個經驗借鑑。
  • 在美國瀕臨滅絕的墨西哥灰狼去年數量猛增了24%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服務局周二宣布,去年美國瀕臨滅絕的墨西哥灰狼數量猛增了24%。 對於環保主義者來說,這是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自2014年以來從未看到如此高的數字。「數量表明,野外的灰狼數量比以前更多,更多的繁殖對和更多的幼崽,」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服務局局長艾米·盧德斯(Amy Lueders)在新聞稿中說。灰狼歷來是牧場主攻擊的目標,旨在試圖保護他們飼養的牲畜。在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西南部幾乎被消滅之後,墨西哥灰狼現在是北美最稀有的亞種灰狼。這引發了拯救它們的努力,其中包括圈養幼崽並將其釋放到野外。
  • 翻譯:古特雷斯2020年生物多樣性國際日致辭
    Message on the 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多樣性國際日致辭生物多樣性國際日This year’s message for the 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is clear.
  • 大滅絕致生物多樣性驟降促使生物古地理格局巨變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宋海軍教授團隊在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生物古地理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他們研究發現,史上最大規模的滅絕事件不僅導致生物多樣性驟降,還促使生物古地理格局發生巨變。
  •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科普系列直播邀你關注……
    「古樸國寶」大熊貓、「仰鼻藍面」金絲猴,「雪域喋血」藏羚羊、「水中大熊貓」中華鱘……由於環境汙染、棲息地減少、人類獵捕等原因,這些珍稀動物一度瀕臨滅絕。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與你我息息相關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與你我息息相關 2020-05-21 21:0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世界上最大的巨蜥「科莫多龍」,2050年將瀕臨滅絕
    一項新的國際研究表明,除非實施更好的幹預措施,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科莫多龍可能會因氣候變化的影響而瀕臨滅絕。阿德萊德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主要作者愛麗絲·瓊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科莫多龍棲息地的供應量急劇下降,從而在數十年內嚴重減少它們的數量。我們的模型預測,今天在科莫多龍被發現的五個島嶼棲息地中,有三個島棲息地有三個島嶼的局部滅絕。
  • 一個動物就能克隆出數百萬個體,為什麼還會出現瀕臨滅絕的情況?
    動物的繁衍一直是生物界的首要生存意義,沒有足夠的種群數量,那麼這個生物很快就將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在動物界數百萬年的生存進化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繁衍的能力總是和生存能呈負相關。比如越是聰明的動物往往繁衍後代會更困難,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鷹類、哺乳類,其產下的後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甚至無法獨立行走,人類更是如此,一個嬰兒在5歲之前基本沒有任何的生存能力。然而食物鏈底端的動物們,往往能在短時間內繁衍出巨大的數量,甚至剛一出生就能自己覓食和逃跑。
  • 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滅絕生物復活」定義為培育在功能上與原始滅絕生物等同的替代物種,但不是「完全相同的複製品」,簡單地講,滅絕生物復活就像一個撤銷鍵(ctrl-Z),對於滅絕的遠古物種,復活的生物並不是完全相同的複製品。
  • 中國最珍貴十大瀕臨滅絕動物名單出爐!中國最珍貴十大瀕臨滅絕動物排名榜單揭曉!
    由於地球環境的變化,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段擴展,以及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地球上幾乎幾分鐘都有物種在消失,許多的動物都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再不保護這些動物
  • 世界巧克力日:巧克力和生物多樣性
    每年7月7日是世界巧克力日(World Chocolate Day)。人們似乎很期待2020年世界巧克力日的來臨。包括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 CBD)、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臺(IPBES)等全球權威機構,都提前在線與綠會國際部分享了巧克力鮮為人知的一面:巧克力依賴生物多樣性。
  • 四面山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全球僅有8種!盤點那些已滅絕物種
    近日,江津四面山又發現了一個瀕臨滅絕物種!這個物種是一種長相兇猛的昆蟲,名叫巨齒蛉,目前全世界已知8種巨齒蛉,其中6種分布在中國,而且全球範圍內的巨齒蛉都已瀕臨滅絕。據四面山管委會介紹,日前,東北林業大學研究生、在讀博士生張超,在四面山大窩鋪原始森林管護站旁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巨齒蛉。巨齒蛉是一種廣翅目昆蟲,「面目醜陋」,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長相兇猛,但成蟲並不捕食其他動物,只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目前全世界已知8種巨齒蛉,其中6種分布在中國,而且全球範圍內的巨齒蛉都已瀕臨滅絕。
  • 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動物,獅子也不是它的對手,如今卻瀕臨滅絕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球球工作室,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動物,獅子也不是它的對手,如今卻瀕臨滅絕自然界有它自己的生物鏈,許多動物都會有天敵,比如說,獅子和老虎就是許多小動物都敬畏的存在了,像兔子貓咪這些小動物見到了這兩個大神,都會被嚇得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