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把雙刃劍的話題,一直是業界和學界討論的焦點。在AI以雷霆萬鈞之勢衝進了我們生活的時候,我們一方面承認智慧機器人、智能家居、無人駕駛汽車、「刷臉」支付等等帶來的便捷,另一方面卻也擔憂它成為作惡的武器。
例如,2017年底deepfake首次亮相就引起了轟動,一鍵脫衣」AI(DeepNude)盜用社交網絡自拍照生成裸體刷爆網絡,短短幾天,致使數十萬女性受害,並遭到了社會和各大平臺的聯合抵制,這時候,社會開始思考人工智慧該如何規制。
再例如,今年六月份,一份長長的公開信在reddit機器學習版塊火了起來,信的內容涉及1700名科學家聯名抵制一項人工智慧研究發表在Springer Nature上。
具體而言,這千餘名科學家是抵制一款預測某人是否可能成為犯罪分子的自動計算機面部識別軟體。儘管作者聲稱「僅根據他們的面部表情來預測某人是否為罪犯」、準確性為「 80%、沒有種族偏見。」
問題是,通過使用「無種族偏見」一詞,他們將算法偏見與社會偏見混為一談。這句話很好地說明了社會偏見問題:由於「犯罪」類別本身是帶有種族偏見的,因此無法開發一種系統來預測或識別沒有種族偏見的「犯罪」。
事實上,這款面部識別軟體並沒有落地,只是一篇論文。之所以有這麼強烈的反對意見,究其原因是:人們對AI技術中存在的公平性問題,或者說AI威脅論長期擔憂的結果。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AI威脅論?AI技術存在怎樣的風險?以社會責任為出發點,哪些AI技術值得投入力度去研發?
北京時間12月29日 14:00 - 15:30,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的「青年對話:AI科技的社會責任」,將圍繞「AI的技術風險」、「社會責任下的AI發展趨勢」、 「企業對於AI技術的風險控制」等話題,邀請科學、技術研發、行業政策、企業管理等領域的專家嘉賓,進行多維度的交流與探討,對AI未來發展可能遇到風險問題起到「未雨綢繆」之作用,為AI科技的發展尋求一條更為平衡、安全的發展路徑。
青年專家共話 AI 科技的社會責任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中的「青年對話:AI科技的社會責任」極具現實意義,嘉賓將通過客觀剖析當前AI技術的發展,討論三個議題:
議題一:在可見的未來人工智慧技術有哪些風險?
AI技術本身存在漏洞或缺陷,AI與人相配合運作出現失誤,該如何應對?
議題二:社會責任背景下,如何從技術的角度對抗風險?
偽造視頻、謠言檢測等技術在不斷進步,在破解這些技術難題的時候,AI該怎樣從對抗中發展?面臨日益複雜的技術環境,政府、行業該如何從更高的角度思考人工智慧的規範和控制?
議題三:基於邊界性討論對於AI如何控制風險?
人工智慧技術在應用於具體場景的時候,如何避免對用戶的傷害?大公司作為數據的採集者或者是看護者,如何規範使用數據?
青年對話:AI科技的社會責任
12月29日 14:00 - 15:30
Session Chair
山世光
未來論壇青年理事會2020聯席主席,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科視拓聯合創始人/董事長
對話嘉賓
崔鵬
未來論壇青創聯盟成員,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CCF YOCSEF 現任主席
方遠
未來論壇青年理事,星界資本管理合伙人
郭銳
未來論壇青年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未來法治研究院社會責任和治理中心主任
夏華夏
美團首席科學家,美團AI平臺總經理
張謙
騰訊公司發展合作中心總監,騰訊科學技術協會秘書長
點擊小程序預約直播
或在H5頁面預約直播
詳細議程敬請掃碼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