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馬.創造力課程《不是你的錯》提問與回應,理解行為背後的意義

2020-12-17 抓馬教育

2020年11月底,抓馬寶貝資深培訓師Coco前往中國兒童中心,與老師們開展為期一周的抓馬.創造力課程《不是你的錯》教育戲劇觀摩課。觀摩了老師們的課程後,培訓師Coco再與老師們開會研討課程,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與點評。

每一次教育戲劇的培訓都是一場頭腦風暴,思想的相互碰撞,相互汲取與消化的過程。在這次培訓中,老師們又有些什麼體會呢?

今年的教育戲劇觀摩課由我帶領,但是今年的體會和經驗又是不一樣的,從抗拒到享受,從不明白到清晰,都給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

今年最大的改變是老師培訓後,我可以用到我的課堂中,並不是簡單的記錄。我需要做的是創造更深入的課程,我很喜歡別人說出我需要改正以及寶貴意見。抓住孩子的回答對於我來說,還是有點難,回答背後的價值觀與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後期我會針對這個點繼續研究。——解俊婷

找出故事和孩子們連接的角度,有助於我們去聽懂孩子們的話,去理解這些話背後的意義。從而幫助我們去儘量準確的翻譯孩子們的話,然後給出相應的有意義的回應。而我們有意義的回應,便是指圍繞或靠近中心的進一步引導或提問。這個過程首先需要我們敏銳的覺察力,讀懂孩子的話,並意識到下一步我們要幹什麼。進而快速找出精準的語言去進行有效追問和引導。現階段我們感覺比較困難的便是用精準的語言進行有效的追問,這可能需要大量的練習。——耿佳佳

初次接觸教育戲劇課程,初步參加公開課時是一種很迷茫的狀態,只是知道教育戲劇的大致意義是用行動表達內在的畫面、情感,是幼兒扮演劇中事物的體現,參加培訓後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

焦點,中心,故事是需要搭建的。我們需要做的是重新翻譯孩子的話,並且和孩子確認清楚是不是這個意思,將所有孩子的全部表達搭建成故事,以孩子的狀態表情等判斷孩子是否入戲,若沒有入戲就將孩子從狀態中拉出來,後在重新進入戲劇中。

教育戲劇是一個能夠培養幼兒全面素質和能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希望我能在一步步的接觸融入探究的過程中,讓孩子們也能因為教育戲劇學會控制、獨立思考,以更好的狀態面對各種挑戰。——馬熠曈

引導者需要一雙可以聆聽幼兒說話聲音的耳朵,了解孩子內心真實想法與感受,關注到孩子回答問題,從而有所反饋,並可以深入問題中去探索。

老師語言準確性,所提出問題要有目的性有針對性與幼兒一起探索故事。對孩子進行保護,建立一個"他者"和很重要。——王珊

通過教育戲劇課程的學習,讓我對教育戲劇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每次上課總覺得進入故事很難,孩子們雖然能夠輸出一些東西,可是總是有點容易出戲,這次聽Coco老師講了,戲劇中老師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課程是有很多留白和縫隙的,需要老師去用自己的方法去填充,使戲劇更加有厚度,不過一定要與孩子有連接角度,聚焦中心,尤其是提問式回應,一定要界限清晰,故事內和故事外都可以討論,但一定要說清楚,運用具象語言。

比如張巖讓孩子們進入故事,擺放玩具,孩子們就很機械的去做,根本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而Coco老師卻讓孩子去思考,這個玩具的意義,他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普通玩具。而是代表了一種情感的支持。還有讓我非常感興趣的是,老師能夠幫助孩子去重新建立故事,用創造性思維去引導孩子,一起去達到更富有價值的思想境界。——張俊俊

學習了Coco老師給我們做了教育戲劇觀摩課程的分析點評,再一次用戲劇的視角去看待故事,使我學習到了如何保護入戲。

讓孩子相信,老師要用大量的時間去做好鋪墊,知道我是誰,到做些什麼要明確,要求題出具體界線清晰,如果有必要還要講敘孩子們創造的故事,有了準備與銜接,才能不會出現跳戲,出戲,鬨笑的現象。——唐麗新

從前觀摩課的記錄我只是記著一些老師上課的流程、我的一些感受、老師的部分問題。現在我知道了,觀摩課的記錄更多的是記孩子說的話以及老師提的問題、老師與孩子的相互回應,在保護建立一個他者,連接角度、敘述性語言、焦點到中心、從你覺得到他覺得、到如何保護入戲。

孩子每次的繪畫,都有著不同的意義,每幅畫的背後,都有著孩子自己內心的故事與說法。老師提問時一定要問題精準,孩子的經驗與故事才會相互串聯。——王珊珊

通過觀摩和研討,學到了很多教學中的提問技巧和如何回應幼兒,首先保護幼兒入戲是很重要的,而且老師自己也要進入到故事裡,孩子才能夠更快地進入和相信故事!

帶領者首先要清楚地梳理,知道要做什麼,思路要清晰!給幼兒的任務要明確,而且在這次觀摩學習中,我又知道了另一種的入戲方式就是:教師可以去進行敘述,讓幼兒去進入故事,給我的感受就是這樣會使幼兒更加有興趣,更加吸引幼兒。——周燁

在今天的教育戲劇研討中,我們重點去探討了上課過程中的「提問與回應」,使我受益匪淺,也進行了反思。要想對孩子們提出一個有效的問題,一定要找好連接角度,圍繞著課程的中心,問題要具體。包括對於孩子們的回應,一定要進行有效追問,從而有新的理解。這也是我一直所欠缺的,提問時不夠具體,導致了孩子們在回應時也五花八門,會偏離中心,以後在課程上我也要注意我的提問,要聚焦於中心。不斷進步,為孩子們帶來更加豐富的教育戲劇課程。——李守文

這次觀摩與教研讓我收穫多多。Coco老師設計的孩子說了什麼我們該如何回應這個環節我很喜歡,這樣很直觀地幫助老師來練習如何回應孩子,讓我知道了回應可以從感受、結果、這個行為背後的意義等方面回應孩子,從而引領孩子更深入的思考。雖然這個環節很燒腦,但是很能鍛鍊和提升老師的能力。

其次在入戲環節也收穫多多,通過Coco老師帶領孩子入戲的環節,我看到了老師要在孩子入戲前明確孩子們進入到故事裡要做什麼,以及入戲的一些要求,同時老師可以通過講述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入戲、表演,在孩子笑場時教師冷靜應對,教師首先自己在故事裡用故事裡的語言引導孩子從新回到故事中。——滕春雪

教育戲劇工作者也是在每一次學習中反思,既是教育者也永遠是學習者。感謝大家,讓教育戲劇的隊伍越來越強大!

相關焦點

  • 抓馬寶貝:教育戲劇使人變得「簡單直接」地去思考,去感受
    2020年8月26-27日,抓馬寶貝資深培訓師Coco二次受邀,前往中國兒童中心開展為期兩日的抓馬.創造力課程《不是你的錯》。抓馬.創造力課程《不是你的錯》是一個關於如何重新定義自我的故事。這麼久再次進行教育戲劇的培訓,大家一起研討,感覺很棒,而且疫情後再次閱讀到繪本《不是你的錯》,理解也有了變化,比如現在閱讀到「一個大大的擁抱」就很感動,覺得一家人能開心的在一起,很幸福。——張巖老師在教育戲劇課程中,表達、創作和表演構成了教育戲劇的內容。
  • 抓馬寶貝:故事,如何建立自我價值觀?
    經歷不同、思想不同,人們理解事物的方式也不同。有人說,只有處在相同的境遇中,他們才能看見彼此。在戲劇中,我們共同攪拌著彼此的價值觀,每一種答案都是在製造意義。
  • 網絡熱詞「抓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近小洛網上衝浪時,經常看到網友說:實在是太抓馬了!;打開微信,也經常看到各種微信公眾號發布這樣的文章:《你的人生夠「抓馬」麼?》那麼,抓馬到底是啥意思?它和「馬」有關係嗎?其實半毛錢關係沒有。「抓馬」來自英文單詞Drama的音譯,意思是「戲劇」,「劇本」,現在網絡上這個詞的用法,多數是它的引申意義,即「有戲劇性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戲很多,戲很足」。我們常說的Drama Queen/King就指代那些浮誇的,情緒化的,喜歡搞事情的,喜歡折騰的,喜歡吸引他人注意的人——嗯,就像在表演戲劇一樣。
  • 愛提問的寶寶更聰明!面對寶寶千奇百怪的提問,聰明家長這麼做
    而父母的態度和回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寶寶的自信與想像力,相反如果回應不當或者乾脆不回應,那就怪不得為啥你家寶寶沒有別人家寶寶聰明、懂事了。面對寶寶的提問,家長們總是不耐煩,其實有時候他的疑問並不是真的問出什麼,因為問出來也可能難以理解,但是他們卻是想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和家長交流。這等寶寶長大後家長們就會平時跟溝通交流的機會多麼難得。根據調查發現,願意耐心回到寶寶疑問的家長,在寶寶長大後的交流也會更親密些。
  • 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8.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很多家長覺得要將孩子的時間排滿,這樣孩子過得有意義。但其實排的太滿,孩子就沒時間去想像了。我們應該給與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讓他自己去想像。10.確定想像的邊界孩子的想像要確定想像的邊界,不是要孩子天馬行空的亂想。給予孩子想像的權利,但要有一定規則,違法亂紀的事情我們不能去想像。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 孩子之「惡」及其背後的意義
    所以,面對這些所謂的惡的行為,有時候真的不能一棍子打死,應該更多思考其存在的意義。當然,惡有吸引力,也會有危險性。當人過分沉迷在「惡」所帶來的自由和快感中時,沒有人教他明辨是非分清對錯,也許他真的就會迷失其中,被內心的惡魔所吞噬。
  • 味全奶粉助你成為創造力媽媽
    「媽媽,為什麼你叫媽媽,我卻叫寶寶?」你在看電視時,寶寶忽然給你提問。「傻孩子,因為我是媽媽你是寶寶啊……」你不動聲色的繼續盯著電視。寶寶對身邊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總喜歡抓這個那個東西來看,甚至放到嘴裡,你看到了是不是嚇了一跳,趕緊把「髒東西」奪走,然後給寶寶塞上一個奶嘴……現代的媽媽們似乎都特別注重,也喜歡關注和討論寶寶的創造力,都在說要從小就牢抓寶寶大腦發育,培養寶寶的創造力,讓寶寶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你都做了些什麼?你做對了麼?面對文章開頭這樣的情節,你是如何反應的呢?
  • 記者用韓語提問,張藝興8個字霸氣回應,網友:火的很有道理!
    記者用韓語提問,張藝興8個字霸氣回應,網友:火的很有道理!近日有網友更新微博:看到這個視頻,偶像練習生發布會有記者用韓語提問,張藝興臉部表情明顯感到不悅,完了才霸氣的說了一句:「這裡有中文翻譯嗎」,從而照顧到現場聽不懂的媒體觀眾。張藝興自己是懂韓語的,但畢竟是國內的節目,發布會國人居多,用韓語提問幾個人能聽得懂?藝興真棒,為張藝興打call!
  • 醫藥代表拜訪 探詢,不是提問
    或者反問,方法不就是優勢嗎?在資訊貧乏的時代,方法就是優勢,知識就是力量。可現在不是那個時代。 如果給了方法,要麼有效,要麼無效。無效就算了,不必說了。如果你得到一個有效的方法,應該對所有人都有效,這年頭,再好的消息都是難以獨享的。既然對所有人都有效,還有優勢可言?這樣的優勢還存在嗎?所以說,很難同時給出方法和優勢。這是為什麼在方法和優勢上做出選擇的原因。
  • 《提問》:想要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中生存,你懂得提問之道了嗎?
    因為要知道,是先做好調查研究會給受訪者一個好的印象,並且也對讓對方感知到你的認真,會更加積極深度地對你接下來的問題做出回應。也許,我們並不能像楊瀾一樣訪問到各個領域的精英人士。但對待我們的同行、前輩,還是比我們更優秀的人。在提問之前做足了解對方的功課,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 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小熊美術告訴你!
    正是因為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從未停止過,所以我們現在才有了便利又豐富的現代生活。馬雲曾經在湖畔大學的開學演講中說到:湖畔大學給你們準備的課程,商科不是必修課,音樂、美術等藝術課才是必修課,商科是選修課。未來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時代,以往工業時代的很多工作崗位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可創新、創意和審美能力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
  • 男人對女人有這三種行為,不是女人的錯,而是他不愛你了
    而你也能真切感受到他對你的喜歡是那麼的強烈。於是,你們在一起了。並且在戀愛初期,他對你的關心關愛也是只增不減,凡事都能遷就你,不和你吵和你鬧,讓你覺自己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然而時間很可怕,它會在你不知不覺間改變一個人的心。當一個男人對女人有這三種行為,不是女人的錯,而是他不愛了。
  • 《理解貝茜》:自然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幸福力盡在愛中
    每天的放學和周末也不放過,學各種課程,鋼琴課,法語課,縫紉、繪畫,自己還買書教孩子自然,只想要孩子充分接受教育,長此以往,貝茜和姑媽簡直要分不開了。發生任何事,貝茜第一想到的是姑媽會怎麼看。因為覺得只有姑媽關心和理解她,姑媽聽了這話,自己也覺得很幸福。
  • 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行為背後的"錯誤目的"
    專家觀點中關村某小學的尹巧雲老師認為:我們家長既要理解孩子才能尊重孩子,又要引導孩子才能助力孩子成長。家長要跟孩子建立連接,善於發現孩子的進步,更要懂得用「兒童行為背後的錯誤目的」來尋找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理解他們的行為和心情,更科學地去引導孩子參與解決問題。這種原則讓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能抵抗一切養育問題。
  • 書評|《創造力的本質》:與風暴同行,在思考與行動中找到創造力
    它不是線性的,但它真的是毫無邏輯嗎?凱娜·萊斯基不這麼認為。作為建築師、老師、作家和創造者,她經歷、觀察過很多創意過程,她認為這些過程有特性,也有普遍性。她試圖通過《創造力的本質》來告訴大家這種普遍性,鼓勵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創造力。
  • 為抓馬拍紀錄片的導演說,抓馬寶貝是一家奇怪的公司?
    2019年正值抓馬十周年,導演徐化用一部紀錄片《鴻溝》,為抓馬完整地記錄和呈現,抓馬這些年所經歷的所謂「過程」。 他的原話是:「這麼奇怪的一幫人、這麼奇怪的一個公司,它為什麼能活?」
  • 淺談小學低年級課程遊戲化的意義和實施策略
    本文從小學低年級課程遊戲化的現狀入手,在定性研究方法中採用訪談,觀察和文獻分析的方法,觀察教師的教學行為,並對課程及相關遊戲化進行了考察。了解教師面試的教學理念是在對教師反思性文獻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查小學低年級課程中的遊戲化教學中發現問題,並從理論上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 「熊孩子」不良行為背後,隱藏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真的了解嗎?
    《正面管教》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出了方法論,我們都知道其實孩子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是非常明顯的,有些辦法對你家孩子有用,可能對我家孩子就沒什麼效果,所以想要解決問題,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要理解孩子的那些不良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作為家長,為什麼我們總會在孩子做出一些惹我們生氣的事情時,第一反應就是去責罵羞辱他們,而不是去思考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
  • 抓馬美人莎拉波娃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莎拉波娃的抓馬時刻」2016年,莎拉波娃突然召開發布會,宣布自己澳網藥檢未過關。莎娃創造過很多drama金句,很戲劇,很冷豔,被人稱為「抓馬冰美人」,今天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這些句子。04「誰沒事會去測智商啊」如果你要問「誰是網壇智商最高的球員」,球迷一般會告訴你,是巴託麗。在拿到2013年的溫網冠軍之前,很多球迷對巴託麗的最大印象是她向法國媒體自曝自己的智商高達175,超過愛因斯坦和霍金。
  • 高中數學說課實例,《概率的意義》,你學會了嗎?
    我說課的題目是《概率的意義》,內容選自於高中教材新課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節,課時安排為三個課時,本節課內容為第二課時。本節課的學習,將為後面學習理論概率的意義和用列舉法求概率打下基礎。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重點:對概率意義的正確理解和它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難點:會根據概率與事件發生的關係解決實際問題;辯證理解頻率和概率的關係二、教學目標分析1.知識與技能目標1)理解概率的含義並能通過大量重複試驗確定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