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娶公主為妻可光宗耀祖,在唐朝,為何世家大族不願娶公主?

2020-12-22 烏七七說歷史

大家應該特別清楚,在古代的時候公主的地位一般都無人能及,在那個時候如果真的能夠讓公主看上做一個駙馬,的確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只不過在唐朝的時候卻出現這樣一件事情,那就是唐朝的公主幾乎都嫁不出去,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說到唐朝,或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唐朝也是出現了盛世,在那個時候就是一個比較開放的朝代,無論是穿衣服的風格還是中外融合方面,都表現出唐朝的思想先進的一面。

縱觀歷史就會發現,其實有很多朝代都以娶公主為榮耀,畢竟公主就是皇帝的女兒,任何一位大臣都希望自己能夠和皇帝攀上親戚。只不過在唐朝的時候,就是由於這個朝代比較開放一些,思想也比較先進一些,所以有很多到了一定年齡的公主們也只能扎堆兒出家,選擇做了道姑,在唐朝這種開放的時代,如果一位公主想要順利的嫁給別人,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大唐王朝皇帝唐宣宗,對女兒管理嚴格

不過還出現了另外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在唐朝的時候,有很多世家大族都不願意去公主,由此可見,唐朝公主的一生也特別悽慘。就像是我們所熟悉的唐宣宗李忱,他可是值得大家稱讚的一位皇帝,在坐上皇帝的位置以後,這麼多年以來,一直為自己的國家盡心盡力的工作著,而且還取得了非常完美的成績。自從他做到皇帝之位以後,不僅僅改變了曾經的假面具,而且也變得雷厲風行,同時還調整了人事安排,以及結束了整個朝廷戰亂紛爭的局面。

正是由於有了這位皇帝,所以大唐王朝才會逐漸走向繁榮他的所作所為,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打通了絲綢之路以及平定了吐蕃等等。他在位時間是13年,歷史上對於他的評價就是比較節儉,而且又特別憐愛百姓,讓整個大唐天下變得特別繁榮。所以有很多人都表示,他就是一位真真正正的明君,對於這位皇帝也不得不提到他,對於自己的女兒管教特別嚴格,他有11個女兒,只不過只有5個能查到嫁人的記錄。

永福公主一舉動,觸怒龍顏

他的長公主就是萬壽公主,皇帝也專門為這位公主請來了老師教公主禮儀以及道德,等這位公主到了結婚的年齡,就開始為公主選擇合適的人選,對於女婿的要求就是必須要文人出身,而且也要有一定的功名。所以當時的這位皇帝看中了鄭顥,他可是一位科舉狀元,而且又是宰相的孫子。按照一般情況下來講,公主嫁人時候所用的婚車也必須用銀箔裝飾,只不過當時的皇帝覺得這樣比較奢侈,所以改成尋常的大臣嫁女兒時的排場,用的是白銅裝飾車輛。

公主見到這種情況之後特別不習慣,所以皇帝告訴公主:一定要忘記自己是一位公主,如今已經嫁到大臣家裡,千萬不可以再搞公主的排場了。從此之後,鄭顥也就成為了第1個狀元駙馬,等到他的第2位女兒永福公主出嫁的時候,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夫君,所以這位皇帝也只能選擇徵婚。當時的鄭顥推薦的是於琮,這個男子是一位進士,就是由於在平時做事情的時候不拘小節,也不知道迎合上級的喜好,因此在官場混的並不是特別好。

公主驕橫霸道,世家大族不願娶公主

但是正是由於有了這一次徵婚,卻給了他一個機會,就答應了這一次徵婚,皇帝對於他的做法也特別滿意,直接讓他和公主訂了婚。有一次皇帝和公主一起吃飯的時候,竟然為了一點小事情就在飯桌上發小姐脾氣,在皇帝面前直接將筷子折斷,發現內心裡的不滿,所以皇帝看到這種情況之後特別生氣,不允許這位公主出嫁,改成由四女兒廣德公主下嫁給於琮,從此在歷史的記錄中,就再也沒有關於永福公主是不是有出嫁的記錄了。

那個時候的皇帝對於女兒管教特別嚴格,在二女兒出嫁這件事情上就能夠看得出來,當然皇帝這樣做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具體的原因有這幾點。首先第1個原因就是由於當時的唐朝文官根本就不願意做皇帝的女婿,就是由於這些皇帝家族都希望能夠和那些有文化的世家聯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皇族的威望,同時也能夠鞏固王朝,只不過當時的世家大族根本就不願意娶公主為妻,甚至這些人根本也不願意和皇族聯姻來表示自己家族的清高。

第2個原因就是由於唐朝當時有很多的公主都出現了不守婦道的情況,給社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有很多公主就是仗著自己高貴的身份總是不會服從大臣家裡的管制。就算是嫁給別人也會表現出嬌橫無理,而且特別潑辣的樣子,讓這些人的夫君沒有辦法處理家庭矛盾,最終公主的名聲也特別不好認人厭煩。在唐朝這些野蠻的公主裡,太平公主以及安樂公主就是如此,這幾位公主比較貪婪而且囂張跋扈,甚至最終還會幹預朝政,想要謀取大權,最終這些公主也落得了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因此唐宣宗經常會用這些例子來教育自己的女兒,不允許自己的女兒這樣做。古代這些公主的婚姻幾乎都是政治工具,比如有很多皇帝就是為了能夠和其他國家維護和平友好的關係,所以才會通過聯姻這樣的方式來暫時和好一陣子。就在那種關鍵的時刻,這些皇族也為了能夠結識到一些地方世家,所以才會選擇將自己的公主下嫁,把皇族和這個世家聯繫起來,這樣也能夠鞏固他們的江山。

然而這些唐朝的公主也並不是那麼惹人喜歡,而且經常會被別人拒絕。因此在這裡就能夠看得出來,當時的統治者們也只能嚴加管制,這些公主們要求這些公主必須要和平常的婦女一樣堅守婦道,相夫教子,只有這樣才可以擁有一個好下場,也能夠得到一段美滿的婚姻。

相關焦點

  • 唐代的臣子,為什麼大多不願意當駙馬,開開心心地娶公主為妻?
    從影視劇上看,娶公主好像是一件很風光的事,為嘛?跟天家結親,等於領導眼皮子底下辦事,從此飛黃騰達,指日可待,然而,影視劇畢竟是影視劇,古代,並沒有多少人願意娶公主為妻的。
  • 唐朝公主有多難?沒人願意娶,公主不願意嫁,年紀大了只能做道姑
    一般來說,公主在古代地位是非常高的,如果能讓公主看上,做個駙馬,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在唐朝,公主們卻想嫁嫁不出去,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唐朝這些公主為什麼沒人想娶。
  • 松贊幹布在娶文成公主前已有妻子,為何文成公主的地位還能如此高
    不過,松贊幹布所娶的女人並不止文成公主,還有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而且還是以妻子禮制迎娶的。既然兩個都是公主,哪個公主的地位更高,在吐蕃的影響力更強呢?影視劇之所以這樣演,可不是沒有根據的,歷史上就有很多讓宗室之女前去和親的例子,文成公主同樣不是當朝皇帝的女兒,而是宗氏之女。唐朝時期的吐蕃,也就是現在的西藏,哪怕是科技和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到了海拔極高的西藏後還會有很嚴重的高原反應,更別說在唐朝了。
  • 這位隋朝公主連續嫁給四代可汗為妻,最後還死於唐朝一代名將手中
    這位隋朝公主連續嫁給四代可汗為妻,最後還死於唐朝一代名將手中眾所周知,古代中原王朝為了加強、維護、緩和與一些外族的關係,通常會採用和親的策略,可以說,這是一種政治聯姻,其幾乎貫穿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並對歷史發展有著或隱或顯的影響。
  • 他們都認為娶了公主就能飛黃騰達這個王朝是個例外男人不想娶她們
    ,皇帝的專門的女兒在旁邊幫忙時,得到的回答是,公主,外加城牆上面寺戲劇唐宣宗聽了非常生氣,感慨道:「其實,不想娶那些文官公主是有原因的」之後,唐宣宗傳公主覲見,首先讓她站在忽視了她一段時間,然後,再相逢申飭,「公主也沒有照顧好,妹夫的嫂子沒有盡到的義務」公主的父親皇非常生氣,慌忙回頭一看,保證以後不會再有了皇帝的公主懺悔的意見,於是,忍耐的她,「別人家的媳婦作為守婦道
  • 永福公主究竟犯了什麼錯,惹得生父唐宣宗大怒:難怪沒人敢娶公主
    相信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其中的原因,畢竟公主那可是金枝玉葉啊,不僅說出去很有面子,而且皇家基因下,長得也不會太差,同時還會有豐厚的嫁妝,娶了公主就可以少奮鬥幾十年,為何沒有人願意娶呢?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了唐宣宗李忱很多年,直到他有次見到自己女兒永福公主的行為,才總算是恍然大悟。
  • 《聊齋志異》嬰兒出生就會說話,母親夢到他長大娶公主為妻
    奇異神童下生就會說話,長大後娶公主為妻。《聊齋志異》雲蘿公主,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河北盧龍縣人,安大業。剛一出生就會說話,家裡人都毛骨悚然,害怕是妖異,母親給他灌了些狗血,這才不再說話。長大後風度翩翩,俊美異常且聰明無比,讀書過目不忘,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 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此人卻當著皇帝的面,直接拒絕娶公主
    俗話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在漢朝時就有這樣一個臣子竟然拒絕娶公主為妻,還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這個不娶公主為妻的人就是東漢名臣宋弘。宋弘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宋尚是漢成帝時的少府。有一次劉秀召見宋弘等人商討政事,可不知為何,劉秀的眼睛卻一職盯著屏風上的仕女圖在看,這種情況下,大臣們應該裝作沒有看到,等待著皇帝回過神來。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可能在心裡已經想著怎麼尋找美人來讓皇上開心了。可是宋弘卻跟他們不一樣,他竟直接對劉秀說到:「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劉秀一聽到他的話便明白了,便回答:「聞義則服,可乎?
  • 古代駙馬,迎娶公主之後,還能納妾麼?
    當時,擔任此職的不一定就是公主的丈夫,大多數是皇室、諸侯、外戚,或者世家大族的子弟。到了魏晉時期,擔任駙馬都尉之職者,有相當一部分是公主的丈夫。南北朝時期,所有娶公主者,全部拜駙馬都尉。只是,這時候,擔任駙馬都尉得也不一定都是公主的丈夫。一直到了唐朝,駙馬都尉成了一個榮譽頭銜,全部由公主的丈夫擔任,並且歸宗正寺管理。
  • 唐朝國力強盛,卻為何有許多公主嫁不出去?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筆者的心目當中,公主的身份如此的珍貴,誰能夠娶到公主,成為了皇帝的乘龍快婿,那可真的是擁有了世間最珍貴的寶貝。能夠哄得皇帝和公主開心,還可以獲得一個光明的前途。但是在唐朝,即便是公主也發愁自己的婚姻問題。
  • 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頭可斷,血可流,娶大唐公主的決心不能丟
    這就叫「頭可斷,血可流,娶大唐公主的決心不能丟」。為了等候李世民的答覆,祿東贊在長安逗留了三個多月。唐太宗見這個人機智聰敏,精通謀略,也非常喜歡,除了給他優厚禮遇外,甚至打算把琅玡公主外孫女段氏許他為妻。
  • 娶公主當駙馬是無上榮耀?事實上很多人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小時候看一些戲曲和電視劇,都提到了某個窮書生考上了狀元,然後被皇帝看中,最後把公主嫁給了他。窮書生也搖身一變,由窮苦的子弟變成了皇親國戚,可謂是真正的鯉魚跳龍門。因為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幾乎可以算是世上最尊貴的女人了,能夠娶到這樣的女人,簡直就是無上的榮耀。但真實的情況並不是如此,很多時候娶公主對不少人來說是一件苦差事。
  • 李世民妃嬪眾多,為何玄武門之變後,還要娶李元吉的妻子楊氏
    既然他妃嬪眾多,為何玄武門之變後,還要娶自己的弟媳呢?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李世民這一行為是不合倫理的,而他也給唐朝開了個壞頭。後來李治就跟著他學,強行將庶母武則天接進宮,還冊立她為皇后。唐玄宗李隆基,也將兒子李瑁的王妃楊玉環,收入自己的後宮。 更別說還有武則天、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人,都紛紛效仿李世民的做法。
  • 為何去柬埔寨工作的中國男性,都不願娶當地美女為妻?看完明白了
    為何去柬埔寨工作的中國男性,都不願娶當地美女為妻?看完明白了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如今,我國人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在這其中也會有不少國人,想要去國外定居生活,體驗一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其中就有絕大部分的中國男性因為工作原因去到了柬埔寨。
  • 史上最狂的權臣,弒殺兩位皇帝,娶皇后為妻,還強納40多名公主
    文/史上最狂的權臣,弒殺兩位皇帝,娶皇后為妻,還強納40多名公主 大家好,小編來給大家更新歷史故事啦,歡迎各位看官。 在封建社會中,皇權與相權始終是一對矛盾。
  • 他自斷雙腿,只為逃避公主,公主得知後:你就是腿斷了,我也要嫁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之子王羲之一生只有43歲,不算高壽,晚年病逝,家裡人問及此生最大的遺憾,他說:不知何故,惟有回憶與他的離別,惟有與郗鑑的離別,惟有與郗道茂的離別,郗道茂早前曾與王獻之訂婚,後又是東晉大臣郗鑑,婚姻美滿,可就在此時,兩人幸福的生活已被公主司馬道福所打破,司馬道福也成了一家之主。
  • 權臣能有多囂張?公開娶皇后為妻,40位公主自願當其小妾
    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來說,也很少有能顛覆王權的權臣,甚至將皇后娶娶為妻子,將四十多位公主納為小妾的卻只有元朝的權臣燕鐵木兒。那麼這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的一生究竟有多麼的傳奇?可元武宗當了皇帝後,生活方式十分奢靡,僅僅在位四年,就駕鶴西去了。▲元文宗本應該是元武宗的弟弟繼承皇位,之後再由元武宗的兒子繼位。可是元武宗的弟弟並沒有履行承諾,他讓自己的兒子登基成為了皇帝。
  • 太子拒絕大國公主,轉眼娶了小國公主,數年後再次拒絕大國宗室女
    而周朝的建立者為周武王姬發,因此姬姓是先秦時期最大的一個姓,除此之外還有姜姓、媯姓、嬴姓、羋姓等等,歷來,姬姓和姜姓之間都有通婚的傳統。而西周和春秋時期的齊國就是姜姓,又齊國是大國,因此齊國的公主歷來都很受歡迎,但也有諸侯國的太子對齊國的公主不感興趣,最著名的莫過於鄭莊公的兒子,即太子忽,後來的鄭昭公,不肯娶齊國公主文姜,由此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即「齊大非偶」。
  • 太平公主:這個公主不「太平」
    20多年前的熱播劇《大明宮詞》紅極一時,劇中太平公主與薛紹的愛情不知道賺足了多少人的眼淚。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最小的女兒,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按說太平公主的一生應該是順風順水的,然而在我看來她的一生頗為不幸,雖然封號為太平公主卻也不「太平」。
  • 所羅門娶埃及公主
    我們看:1所羅門與埃及王法老結親,娶了法老的女兒為妻,接她進入大衛城,直等到造完了自己的宮和雅偉的殿,並耶路撒冷周圍的城牆。2當那些日子,百姓仍在丘壇獻祭,因為還沒有為雅偉的名建殿。3所羅門愛雅偉,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丘壇獻祭燒香。第一節說到了所羅門和埃及王法老結親,娶了法老的女兒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