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中原皇帝為了促進與吐蕃之間的關係,答應了松贊幹布的請求,把文成公主送去與他和親。自從文成公主到了吐蕃以後,中原與吐蕃之間的關係簡直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文成公主還把中原的穀物等特有種子帶到吐蕃,還有絲綢等等,讓吐蕃的物種開始豐富起來。從這一點來看,文成公主對吐蕃的貢獻值是很高的。
不過,松贊幹布所娶的女人並不止文成公主,還有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而且還是以妻子禮制迎娶的。既然兩個都是公主,哪個公主的地位更高,在吐蕃的影響力更強呢?
圖片: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劇照
一、成為和親公主
在影視劇中,如果哪個國家必須與別國和親,皇帝又捨不得讓自己女兒成為和親公主,或者自己沒有合適的女兒的話,就會從宗室當中尋一個女子,把她封為公主,再送去和親。
影視劇之所以這樣演,可不是沒有根據的,歷史上就有很多讓宗室之女前去和親的例子,文成公主同樣不是當朝皇帝的女兒,而是宗氏之女。
唐朝時期的吐蕃,也就是現在的西藏,哪怕是科技和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到了海拔極高的西藏後還會有很嚴重的高原反應,更別說在唐朝了。
面對萬分惡劣的環境,真正的公主自然是不願意成為和親對象的,再者,李世民雖然有十多個女兒,卻不願讓任何一個女兒到高原受苦。
幾經權衡,太宗再次使出以前常用的招數,把宗室女封為公主,前去和親。這一次太宗找到了背景不太強的李氏,並將她封為公主,遠嫁到吐蕃。
圖片:在宗室女中挑選和親公主劇照
事實上,李世民一開始並不願意和吐蕃和親,而是一口拒絕了松贊幹布提出的要求,然而,李世民的拒絕卻給自己惹來了很大的麻煩,松贊幹布被拒絕後覺得很沒面子,於是決定要找回尊嚴,為此,吐蕃開始派兵頻頻騷擾唐朝邊境,讓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為了打退吐蕃,中原王朝也曾多次派士兵進行驅逐,並且取得一定成績,就這樣,雙方打來打去,誰也沒贏對方多少。
吐蕃忌憚唐朝的實力雄厚,唐朝卻非常清楚,吐蕃地區的海拔太高,如果大唐軍隊前去攻打,未必能討到好處。為了解決問題,也為了減少朝廷的損失,這才有了文成公主和親一事。
圖片:吐蕃與大唐地圖劇照
二、和親帶來的影響
文成公主雖然不是真公主,但是作為和親公主,朝廷就算為了臉面也不會虧待她,會讓她風光出嫁。自從文成公主成為吐蕃皇后以後,努力儘自己的職責,促進中原與吐蕃的關係。
為了使吐蕃更加繁榮,唐朝不但讓送嫁的車隊把穀物種子送到吐蕃,就連種植人員都帶去了。只是有些種子在中原種植長勢喜人,卻不適合在海拔過高的吐蕃種植,所以,真正在吐蕃紮根的中原穀物並不是很多。
不過,文成公主的功勞還是很大的,在她的努力下,吐蕃的很多方面都有了中原文化的影子,比如醫療和宗教。
在吐蕃醫療系統中,除了本土的特點以外,還融合了中原的陰陽五行之說,除此以外,還有印度的地、水、火、風四大因素學說,當然,總體來說吐蕃的醫學系統還是受中原的影響多一些。
圖片:中原穀物劇照
吐蕃的醫學理念中帶有中原的特色,這非常容易理解,因為當初文成公主出嫁時帶齊了這方面的人才,再加上中原的醫學原本就比吐蕃先進很多。有了文成公主的人從中周旋,中原文化能順利融入吐蕃文化,實在不足為奇,那麼,吐蕃醫學理念中的古印度元素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其實也不難理解,大唐可以和吐蕃結親,古印度自然也可以,對於松贊幹布來說,自己國家需要不斷的添加新物種和新文化,以促進本國發展,而娶別國公主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據悉,當時古印度嫁給松贊幹布的是尺尊公主。
中原處於大唐盛世時,古印度還處於諸侯割據的局面,實力連吐蕃都不如。所以,當松贊幹布提出要娶尼泊爾的公主時,對方幾乎沒有考慮就答應了,而且時間是在文成公主出嫁以前。
圖片來源於網絡:尺尊公主人物簡介
三、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
既然尺尊公主先嫁到吐蕃,她的地位應該比文成公主高才對,然而,這只是少部分人所想而已,人們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陷入了「先嫁是妻,後嫁是妾」的誤區。實際上,這種說法只存在於中原,甚至連中原都不能完全套用這種規則。
《紅樓夢》中就說了,男人長大以後,要先往房裡放上一兩個適合當姨娘的丫鬟,王熙鳳這樣雷厲風行的人物,賈璉在娶她以前同樣有姨娘,只不過後來被她弄沒了而已。在現實中,那些大戶人家同樣是先納一兩個側室,然後再慢慢挑選正室的。
同理,就算文成公主比尺尊公主進入吐蕃的時間晚,也不代表她就是妾。再者,當時吐蕃根本沒有嚴格的妻妾制度。但凡到過西藏的人就知道,當地隨處都有用來祭祀文成公主的寺廟,卻沒有用來祭祀尺尊公主的,不但如此,在吐蕃的歷史中,記載著大量關於文成公主的事跡,卻幾乎找不到關於尺尊公主的經歷。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成公主雕像與人物簡介
另外,文成公主的身後是整個大唐,以大唐當時的實力,別說讓文成公主在吐蕃站穩腳跟,哪怕讓她成為頂級人物,也是有可能的,再看看尺尊公主,雖然是正牌公主,但是她的父親說白了也就是松贊幹布的部下而已,兩者之間根本沒多大的可比性。
最重要的一點是,文成公主是正史上記載的人物,尺尊公主卻只存在於一些虛幻小說裡面,就連有沒有這個人都不能完全確定。
時至李顯掌政時期,吐蕃再次派人到大唐,請求與大唐聯姻,來者還稱李顯為舅舅,如此可見,文成公主對吐蕃的影響力之高,這又哪是一個尺尊公主所比得上的呢?
作為一個女人,文成公主在明知吐蕃艱險的情況下還願意前去和親,並且努力在那裡紮根,維護吐蕃與母國之間的關係,實在太偉大了。反觀唐太宗,身為皇帝,自己有不少女兒,卻只送了一個去和親,其餘十多個全用宗室女子,實在有失帝王風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原創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