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幹布在娶文成公主前已有妻子,為何文成公主的地位還能如此高

2020-12-22 大咖說史

唐朝時期,中原皇帝為了促進與吐蕃之間的關係,答應了松贊幹布的請求,把文成公主送去與他和親。自從文成公主到了吐蕃以後,中原與吐蕃之間的關係簡直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文成公主還把中原的穀物等特有種子帶到吐蕃,還有絲綢等等,讓吐蕃的物種開始豐富起來。從這一點來看,文成公主對吐蕃的貢獻值是很高的。

不過,松贊幹布所娶的女人並不止文成公主,還有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而且還是以妻子禮制迎娶的。既然兩個都是公主,哪個公主的地位更高,在吐蕃的影響力更強呢?

圖片: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劇照

一、成為和親公主

在影視劇中,如果哪個國家必須與別國和親,皇帝又捨不得讓自己女兒成為和親公主,或者自己沒有合適的女兒的話,就會從宗室當中尋一個女子,把她封為公主,再送去和親。

影視劇之所以這樣演,可不是沒有根據的,歷史上就有很多讓宗室之女前去和親的例子,文成公主同樣不是當朝皇帝的女兒,而是宗氏之女。

唐朝時期的吐蕃,也就是現在的西藏,哪怕是科技和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到了海拔極高的西藏後還會有很嚴重的高原反應,更別說在唐朝了。

面對萬分惡劣的環境,真正的公主自然是不願意成為和親對象的,再者,李世民雖然有十多個女兒,卻不願讓任何一個女兒到高原受苦。

幾經權衡,太宗再次使出以前常用的招數,把宗室女封為公主,前去和親。這一次太宗找到了背景不太強的李氏,並將她封為公主,遠嫁到吐蕃。

圖片:在宗室女中挑選和親公主劇照

事實上,李世民一開始並不願意和吐蕃和親,而是一口拒絕了松贊幹布提出的要求,然而,李世民的拒絕卻給自己惹來了很大的麻煩,松贊幹布被拒絕後覺得很沒面子,於是決定要找回尊嚴,為此,吐蕃開始派兵頻頻騷擾唐朝邊境,讓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為了打退吐蕃,中原王朝也曾多次派士兵進行驅逐,並且取得一定成績,就這樣,雙方打來打去,誰也沒贏對方多少。

吐蕃忌憚唐朝的實力雄厚,唐朝卻非常清楚,吐蕃地區的海拔太高,如果大唐軍隊前去攻打,未必能討到好處。為了解決問題,也為了減少朝廷的損失,這才有了文成公主和親一事。

圖片:吐蕃與大唐地圖劇照

二、和親帶來的影響

文成公主雖然不是真公主,但是作為和親公主,朝廷就算為了臉面也不會虧待她,會讓她風光出嫁。自從文成公主成為吐蕃皇后以後,努力儘自己的職責,促進中原與吐蕃的關係。

為了使吐蕃更加繁榮,唐朝不但讓送嫁的車隊把穀物種子送到吐蕃,就連種植人員都帶去了。只是有些種子在中原種植長勢喜人,卻不適合在海拔過高的吐蕃種植,所以,真正在吐蕃紮根的中原穀物並不是很多。

不過,文成公主的功勞還是很大的,在她的努力下,吐蕃的很多方面都有了中原文化的影子,比如醫療和宗教。

在吐蕃醫療系統中,除了本土的特點以外,還融合了中原的陰陽五行之說,除此以外,還有印度的地、水、火、風四大因素學說,當然,總體來說吐蕃的醫學系統還是受中原的影響多一些。

圖片:中原穀物劇照

吐蕃的醫學理念中帶有中原的特色,這非常容易理解,因為當初文成公主出嫁時帶齊了這方面的人才,再加上中原的醫學原本就比吐蕃先進很多。有了文成公主的人從中周旋,中原文化能順利融入吐蕃文化,實在不足為奇,那麼,吐蕃醫學理念中的古印度元素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其實也不難理解,大唐可以和吐蕃結親,古印度自然也可以,對於松贊幹布來說,自己國家需要不斷的添加新物種和新文化,以促進本國發展,而娶別國公主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據悉,當時古印度嫁給松贊幹布的是尺尊公主。

中原處於大唐盛世時,古印度還處於諸侯割據的局面,實力連吐蕃都不如。所以,當松贊幹布提出要娶尼泊爾的公主時,對方幾乎沒有考慮就答應了,而且時間是在文成公主出嫁以前。

圖片來源於網絡:尺尊公主人物簡介

三、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

既然尺尊公主先嫁到吐蕃,她的地位應該比文成公主高才對,然而,這只是少部分人所想而已,人們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陷入了「先嫁是妻,後嫁是妾」的誤區。實際上,這種說法只存在於中原,甚至連中原都不能完全套用這種規則。

《紅樓夢》中就說了,男人長大以後,要先往房裡放上一兩個適合當姨娘的丫鬟,王熙鳳這樣雷厲風行的人物,賈璉在娶她以前同樣有姨娘,只不過後來被她弄沒了而已。在現實中,那些大戶人家同樣是先納一兩個側室,然後再慢慢挑選正室的。

同理,就算文成公主比尺尊公主進入吐蕃的時間晚,也不代表她就是妾。再者,當時吐蕃根本沒有嚴格的妻妾制度。但凡到過西藏的人就知道,當地隨處都有用來祭祀文成公主的寺廟,卻沒有用來祭祀尺尊公主的,不但如此,在吐蕃的歷史中,記載著大量關於文成公主的事跡,卻幾乎找不到關於尺尊公主的經歷。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成公主雕像與人物簡介

另外,文成公主的身後是整個大唐,以大唐當時的實力,別說讓文成公主在吐蕃站穩腳跟,哪怕讓她成為頂級人物,也是有可能的,再看看尺尊公主,雖然是正牌公主,但是她的父親說白了也就是松贊幹布的部下而已,兩者之間根本沒多大的可比性。

最重要的一點是,文成公主是正史上記載的人物,尺尊公主卻只存在於一些虛幻小說裡面,就連有沒有這個人都不能完全確定。

時至李顯掌政時期,吐蕃再次派人到大唐,請求與大唐聯姻,來者還稱李顯為舅舅,如此可見,文成公主對吐蕃的影響力之高,這又哪是一個尺尊公主所比得上的呢?

作為一個女人,文成公主在明知吐蕃艱險的情況下還願意前去和親,並且努力在那裡紮根,維護吐蕃與母國之間的關係,實在太偉大了。反觀唐太宗,身為皇帝,自己有不少女兒,卻只送了一個去和親,其餘十多個全用宗室女子,實在有失帝王風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原創製作!

相關焦點

  • 作為松贊幹布的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地位更高?
    作為松贊幹布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誰的地位更高?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漢族。吐蕃尊稱甲木薩(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
  • 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頭可斷,血可流,娶大唐公主的決心不能丟
    其實李世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糊弄一下祿東贊,你就別一根筋地在這兒等下去了,先賜給你一個老婆回去吧,公主目前暫時「缺貨」,等什麼時候有了咱們再說不遲。可祿東贊並不領情,上奏告訴李世民,國中已有妻室,不可遺棄,況且這次是為贊普迎親,贊普還未會見公主,自己怎能先娶?他這一番深明大義、忠於職守的言論,頗為唐太宗和群臣所讚賞。誰說吐蕃沒文化?
  • 松贊幹布去世後,文成公主結局如何?每天靠裝瘋賣傻來保命
    作為皇子公主的存在,表面上是非常光鮮亮麗的,但是就算如此,他們也有著自己的煩惱,特別是公主,雖然從小金枝玉葉,但是也是沒有辦法決定自己未來命運的,尤其是在婚姻上,公主的婚姻一般會當成皇帝維護皇權的工具,如果出生在戰亂年代,甚至還會去和親,遠離故鄉和親人,最後甚至客死他鄉,這樣的結局也是比較慘的,甚至還不如普通民間女子的生活幸福。
  • 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
    據史書記載,松贊幹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迎接文成公主,謁見李道宗,行子婿之禮。文成公主雖然是宗室女,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她們在吐蕃地位很高。據吐蕃書籍《賢者喜宴》記載「松贊幹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 是時候還文成公主一個公道了!
    史書記載了戰爭就代表了「文成公主是在吐蕃武力逼迫下和親」的嗎?▲松州古城我們就來講講清楚這場戰爭的真相。 當時吐蕃東邊的大唐是個許多人景仰的國家,在嫁文成公主之前,吐谷渾和東突厥都娶了唐朝的公主。甚至還出現過配套的傳說: 「文成公主入藏的路程艱辛,歷時三年,期間公主被祿東贊勾引,與其生下殘疾孩子。贊普得知後,二人逃至安多地區,再後來孩子去世,贊普寬恕祿東贊,他們才回到拉薩,松贊幹布娶了文成公主,經過這些波折,公主才與松贊僅生活三年。」
  • 文成公主和親吐蕃,9年後松贊幹布去世,獨居30年,患天花去世
    文成公主是歷史上著名的和親公主,為大唐和吐蕃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就她個人來說,她的一生是很悽苦的,不遠千裡背井離鄉遠嫁吐蕃,她和松贊幹布的婚姻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僅僅過了九年,松贊幹布就去世了,之後文成公主在吐蕃開始了獨居生活。
  • 蔡曉晴:30年情系「文成公主」
    東方網5月26日消息:中國第一代電視女導演蔡曉晴,以58歲高齡兩赴西藏,拍出了長篇電視劇《文成公主》。在給觀眾獻上一部珍貴的歷史電視劇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三十幾年的心願。蔡曉晴2000年才拍完的《文成公主》,真願望卻產生在30多年前。
  •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裡家國
    在今天拉薩的大昭寺前,有一棵枯萎的古柳被稱作「公主柳」,相傳是一千三百多年前,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從幾千公裡外的大唐帶來並親自種下的,故又稱「唐柳」。手植唐柳的文成公主家喻戶曉,藏區至今還流傳著關於這位大唐公主的傳奇故事。
  • 西藏魔女,文成公主與十二鎮魔寺
    文成公主向松贊幹布講了一路上的見聞和遭遇,松贊幹布先是感慨,接著就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憂慮。結果這座寺廟總是白天建,晚上塌,持續了幾個月,調查以後發現原來是填湖的土壤總是被侵蝕,根基不穩,文成公主當即讓松贊幹布調集白羊(白羊是一種西藏的聖獸),讓白羊馱土去填湖,最後再將松贊幹布手上祖傳的戒指投入湖中,地基這才穩固下來。
  •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難怪都要娶大唐公主,文成公主的嫁妝真是豐厚:各種五行經典、工藝技術、紡織農稼,醫學論著和醫療器械,還有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護送文成公主去往吐蕃的是李世民的族弟、文成公主的父親、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松贊幹布希望在吐蕃推行佛教,所以娶來的兩位公主分別帶入釋迦等身像和佛家經典,大昭寺內供奉墀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小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
  • 楊紫出演美麗溫柔的文成公主,揭秘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神秘一生
    #本期在CCTV國家寶藏節目中作為國寶守護人,扮演唐裝入藏和親的文成公主,講述文成公主故事的片段。網友們紛紛感嘆楊紫這次的唐裝令人驚豔,宛如文成公主再現,可初入藏區的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聰明機敏的她是怎樣化解這些麻煩的呢?快來,帶你一起探秘文成公主的一生!文成公主進藏,是漢藏融合交流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文成公主和張廷芳:一個是唐太宗指派,一個是神仙愛情,我磕後者
    1、文成公主: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唐太宗時期,唐朝周邊強國林立,東北面有靺鞨、室韋,正北面有薛延陀,西北面是東突厥,西面是西突厥,西南面是吐谷渾和吐蕃。文成公主確實不是因為愛情和松贊幹布結婚,她其實是隋唐聯姻政策背景下的時代縮影。
  • 天下沒有遠方——文成公主的「歷史三調」
    譬如,松贊幹布派遣祿東贊向大唐請婚,唐太宗為考驗婚使智慧,出了六道題,也就是俗稱的「六試婚使」。最有名的一道題就是從300名蒙面女子中辨認公主,喜劇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最後的橋段就和這個頗為相似。又譬如,文成公主在進藏途中,思念家鄉,便拿出唐太宗給的日月寶鏡。據說她看到了久違的家鄉長安美景,淚如泉湧,她的眼淚匯成了倒淌河。
  • 文成公主的嫁妝有多少?婚後過得又如何?
    文成公主帶來的金質釋迦佛等身像,至今都是藏族人民崇拜的聖物。  按說,上述物品是均有嚴格的智慧財產權,比如,西漢公主出嫁匈奴,嚴禁攜帶桑蠶種子和絲綢、瓷器等器物,即便到了唐朝,瓷器、絲綢的製作技術,也是官方壟斷。偏偏文成公主可以大量攜帶到青藏高原,這本身就是朝廷的恩寵與信任。  文成公主雖然是宗室女,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她在吐蕃地位很高。
  • 松贊幹布死後,沒有孩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是如何度過的
    其後,松贊幹布在其叔父論科耳和宰相尚囊的扶持下,經過3年的徵剿,掃平了內部叛亂,於公元632年,率領族人跨過雅魯藏布江,遷都邏些。 李世民不願邊疆再燃戰火,答應了松贊幹布的請求,詔命文成公主和親吐蕃。文成公主其實只是一位宗室女。關於她的身世,史書沒有任何記載,史學家認為,文成公主應該是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兒。 文成公主入藏後,受到了松贊幹布的極大禮遇,他不但親自為文成公主加冕,還封她為王后,地位居於所有王妃之首。
  • 文成公主被唐太宗和親,贏丈夫歡心兩國和平,之後公主卻成犧牲品
    貞觀八年的時候,唐太宗成功地和吐蕃達成聯合協議,唐王室派出公主去和親,而第一個和親公主,就是著名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閨女,而當時的吐蕃松贊幹布看到文成公主是非常地喜歡的,直接給文成公主建造一個宮殿供她居住。
  • 松贊幹布死後,文成公主無兒女,在西藏的30年歲月是怎麼度過的?
    「松贊幹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吐蕃對唐朝很重視,松贊幹布對這位公主也非常重視。當時唐朝正值鼎盛時期,置辦的嫁妝非常多,金銀珠寶、古董名器、珍貴藥材應有盡有。文成公主入藏後,受到了極高的待遇,先被封為了王后,後專門給她修建了宮殿,並將公主的一路歷程記錄了下來,做成了壁畫。
  •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用女人換和平,真的值得稱道嗎?
    呼韓邪單于娶王昭君,松贊幹布娶文成公主,這兩樁婚姻並非和親換和平。一、昭君出塞。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這時期的漢朝無論軍事和外交方面都很強。在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長安朝覲,請求大漢皇帝賜婚,於是便有了「昭君出塞」。這種和親應不算是換和平,是表現君臣修好和諧共處的一種方式,這種政治聯姻,盡顯大國風範。
  • 文成公主劇場迎來哈雷騎行秀 藏文化與自由文化首次碰撞
    >這是為何文成公主進藏帶著盛世大唐的文明抵達雪域高原聖城拉薩促進了藏漢和美民族團結三千公裡的漫漫西行路一個花樣年華的少女該如何承受你可以想像但是又無法想像5月9日列隊整齊的哈雷騎士在聽聞「召喚令」後身騎座駕呼嘯直上在《文成公主》藏文化史詩劇場齊見文成公主殿下
  • 文成公主的汗液
    文成公主的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