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小暑,時值夏曆五月十六日,國曆7月6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開始。小暑之物候為「溫風至、蟋蟀居壁、鷹始擊(《禮記》作鷹乃學習)」,《逸周書·時訓解》:「小暑之日,溫風至,又五日,螅蟀居闢,又五日,鷹乃學習。溫風不生,國無寬教,螅蟀不居闢,恆急之暴,鷹不學習,不備戎盜。」宋代《月令解》卷五:「小暑為六月節者,此見暑之漸也。」俗語亦謂「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雖此時並非最熱,但近期之高溫,亦足令人深感非必要足不出戶。
小暑節氣之標誌一般為入伏與出梅。「入伏」為進入伏天;「出梅」指江南梅雨結束。此時以高溫、濕熱天氣為主。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始進入「三伏」時節,小暑日一般位於初伏左右。古人認為此時陰氣將起卻迫於陽氣猶存而不得出,故謂「伏」,而民眾則迫於炎熱亦「隱伏避盛暑」。【延伸閱讀請點閱:<何謂「三伏」?>】
伏日祭祀,先秦時已見著錄。古書謂,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傳說炎帝為日神,祝融為其玄孫火神。傳說炎帝令太陽發出足夠之光與熱,使五穀孕育生長,從此人類衣食無憂,故於每年最熱之時紀念其功德。
今年長江流域汛期起始日有所提前,百數十條支流水位居高不下,譬如綦江流域出現1940年代以來最大洪水,故較之往年,今年洪水將產生更為巨大之破壞。目前受災人口已達二千萬以上,嚴重影響相關地區民眾之生活。加之內澇更甚,許多長江中下遊之農田被淹沒,勢必導致收成減少。廣西部分地區已出現蝗災,亦對在地糧食生長構成嚴重威脅,亦將導致農作物減產。
庚日計伏
我國傳統以天幹、地支記載時間。天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將天幹與地支相配,即得甲子、乙丑、丁卯等等,依次搭配得六十組,此為一週期,故稱六十花甲子。據研究,如此用法已歷時兩千七百多年,據資料顯示,自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西元前720年)元月二日己巳日始,至今從未錯記,可謂我國曆法史之奇蹟。
「伏」意為藏陰氣於熾熱之中。伏天之說歷史久遠,起源於春秋時期之秦國。「庚」為天幹第七,五行屬金。火剋金,於數伏天中逐日消減,故古人以庚日計「伏」。
將夏至後之第三庚日(即「三庚」)作為入伏標誌,此為初伏。《幼學瓊林》:「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以天幹計日,則每十日出現一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等。一年365日(閏年366日)皆非10之整數倍,故某年之某日為庚日,次年此日則未必為庚日。庚日變化不定,故每年入伏日期不盡相同,必須查找曆書或計算而得。
三伏之中,初伏、末伏各十日,中伏天數則不固定,一般年份,每伏十日,三伏共三十日。若夏至日至立秋之間有四個庚日,中伏為十日;有五個庚日時,中伏為二十日。此謂「庚日計伏」。
詩詞中的小暑時節
荅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獨孤及
殷(烏關切)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廻。
避暑
【唐】李頻
當暑憶歸林,陶家借柳陰。
蟬從初伏噪,客向晚涼吟。
白日欺玄鬢,滄江負素心。
神仙倘有術,引我出幽岑。
九成宮
九成宮本隋仁壽宮,貞觀間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唐】李商隱
十二層城閬苑西,平時避暑拂虹霓。
雲隨夏後雙龍尾,風逐周王八駿蹄。
吳嶽曉光連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盧橘沾恩幸,鸞鵲天書濕紫泥。
(駿一作馬)
初伏後偶書呈抑之
【宋】白子儀
炎天三伏經初伏,火烈石焚疑此時。
鉤帶已逢瓜入座,扶疎還愛樹成帷。
良田廣宅富家事,萬壑千巖逋客期。
顧念宿心俱未適,但慚種種鬢垂絲。
酹江月/念奴嬌 其二 夜涼
【宋】黃昇
西風解事,為人間、洗盡三庚煩暑。
一枕新涼宜客夢,飛入藕花深處。
冰雪襟懷,琉璃世界,夜氣清如許。
劃然長嘯,起來秋滿庭戶。
應笑楚客才高,蘭成愁悴,遺恨傳千古。
作賦吟詩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
淡月闌幹,微雲河漢,耿耿天催曙。
此情誰會,梧桐葉上疏雨。
滿江紅 避暑
【宋】劉學箕
午轉槐陰,正炎暑、侵肌似醉。
問何處、披襟散發,解衣揚袂。
傍沼茅亭楊柳綠,倚崖草閣梧桐翠。
喚玉人、纖手掬清泉,生涼意。
開枕簟,浮瓜芰。瓊液淺,歌喉細。
對文禽雪鷺,助成幽致。
十頃碧蓮瀟灑國,萬竿修竹清涼世。
算此時、情緒有誰同,吾儂自。
意難忘
【宋】何夢桂
避暑林塘。
數元戎小隊,一簇紅妝。
旌潕雲影動,簾幕水沉香。
金縷徹,玉肌涼。慢拍舞輕揚。
更一般,輕弦細管,孤竹空桑。
風姨昨夜痴狂。
向華峰吹落,雲錦天裳。
波神藏不得,散作滿池芳。
移彩鷁,柳陰傍。拚一醉淋浪。
向晚來、歌闌飲散,月在紗窗。
早發晉陵望錫山
【明末清初】彭孫貽
短棹翩翩發晉陵,汀花溪柳散炎蒸。
孤蓬客髩秋先動,小暑山泉夏亦冰。
去路江天橫白鳥,曉行殘月掛蒼藤。
遙看揚子風波惡,卻羨漁舟自採菱。
望雨吟四章 其二
【清】姚燮
三月四月既不雨,五月駸駸入小暑。
河泥赤爍病騾喘,蒲芰黃乾渴蛙語。
天南火雲去拉雜,氣挾驕風扇齊魯。
麥田龜坼麥牙折,葉色如霜就槁腐。
自來米價昂於珠,倘復告歉還何如?
又五言絶句四十首 其二十七
【清】查愼行
夜到曝書亭,夢尋種蓮主。
似與吿歸期,花時天小暑。
(春分夜夢與朱竹垞池上種蓮)
南歸,甫抵家門,次兒綬華遽殤。吟詠概絕,兩月有餘。小暑日,獨坐海幢寺後園,得句(丁未)
【清末民初】黃節
鶴鳴失和只增傷,往復吟成鬢漸霜。
歷覽死生元可了,豈知人世未能忘。
荒畦野竹新添筍,落日僧寮已爇香。
平日尋常經眼事,今朝惟有斷人腸。
初伏偶成
【清末民初】黃濬
黃雀風微不滿梳,斜頭深對白芙蕖。
道人自喻忘機趣,國事羞看相斫書。
斜日閒雲憐出岫,殘宵急雨任鳴渠。
平生憂患終何益,拌付清詩與掃除。
小暑字解及更多詩詞,請點閱:<小暑 | 玉露分明染鬢華>;<小暑 | 蟠桃已實君知否>;<小暑 | 竹影篩金泉漱玉>。
▍本文據文史資料綜合整理編寫,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特此說明。
歡迎諸位點讚、分享。掃描二維碼關注「國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