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全球共修 回復阿彌陀佛、道德講堂……將獲得更多福利(詳見文章後)
你今天印一億套《大藏經》去布施,不如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你自己完全不知道。
我們自己知道,我們這個相信沒有百分之百的信。我常常跟大家講,我對於佛法的信,大概只有百分之二、三十。但是比起別人,別人對佛法的信只有一、二分,我這二、三十分就比他高很多。但是我曾經見到過有超過我的,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有百分之八、九十的。
為什麼?人家聽到就真幹,絕不超過三年,他就自在往生,我知道這人比我高,我比不上他。多!你看像諦閒老和尚的徒弟那個鍋漏匠,他那個信心就比我高得太多。我如果是二、三十,他大概有七、八十。這個東西與認識字不認識字沒有關係,與你有沒有福報也沒有關係,這是屬於善根。你遇到緣,那就是福報。鍋漏匠能遇到緣,諦閒法師,這個緣遇得好,諦閒法師的成就都比不上他。諦老是天台宗一代祖師,哪有他那麼瀟灑、那麼自在!往生站著走,還站了三天。淨
宗裡面找不到第二個例子,站著往生有,站到三天沒有,找不到。都是為我們表法,讓我們自己曉得我們自己到底有多少善根、有多少福德,自己就清楚了。 在這個世間一定要給大家做最好的榜樣,我們的日子沒有白過。不能做好樣子,做壞樣子,我們的前途就是三途六道,決定不能怪別人。老祖宗所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世間沒有惡人,惡人是我們的惡念看這個人變成惡人;我們善念看這個人,他就變成善人。外頭境界沒有善惡,善惡都是自己一念心,蕅益大師講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所以我跟大家講的話是真的,我們哪一天,就在這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真的看到一切眾生全是阿彌陀佛,我們成功了,這是自然的,沒有一絲毫勉強,我們睜開眼睛看所有人全是阿彌陀佛。這什麼境界?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看我們這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能修到!樂說非常重要。「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眾生喜歡聽什麼,跟他講什麼。「圓融無滯」,沒有障礙,這是佛四無礙辯。
以上所說的都是表法,表示諸菩薩「契於聖智」,契是契入,就是證得,這些大士他們都證得聖智。聖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證得聖智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們是這個境界。證得這個境界就是法身菩薩,他不在十法界。天台大師稱他們叫分證即佛,他沒有圓滿。分證即佛有五十一個階級,從圓教初住到等覺都叫分證即佛。妙覺就圓滿了,究竟圓滿是妙覺,妙覺只有一個位次。分證這些法身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這五十一個階級,我們曉得,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同,習氣厚的地位低,習氣薄的地位高。
我們接著看下去,這些人「得無礙之辯才,善應根機」,根是根性,機是機緣,「廣宣妙辯,故曰:得佛辯才。《甄解》復進一解」,這就是更進一層來解釋這個意思。「若依根本教,但說一字,亦為得佛辯才,傳如來如實言故。不但此菩薩爾,凡夫說亦同諸佛辯才,讚揚佛慧功德,開化十方有緣而已」。這一段話很精彩,黃念老把它放到此地,太好了,這個用意很深。若依根本教,但說一字,亦為得佛辯才。哪一個字?一個字能夠含攝一切義,遍法界虛空界全都包括在這一個字裡面,在佛法裡「佛」這個字,你想想是不是包了?
佛的意思是覺,對於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沒有不覺的。中國老祖宗說親,這個親愛,親就是愛,愛就是親,你說這個字能不能包括一切義?這是陀羅尼,大總持法門。何況具足圓滿,不讓你誤解,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不得了!我們在講經題的時候跟諸位說過,隋唐時代的大德,包括韓國、日本的這些祖師大德們,曾經在一起探討,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哪一部經能夠代表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大家都贊成《華嚴經》可以代表,沒人反對,所以稱《華嚴》為根本法輪。像種樹,樹一樣,《華嚴》是根、是那個本,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是這個樹枝上的枝葉,樹幹、樹枝、樹葉,都沒有離開這個根本。這個根本就稱為根本法輪,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可是《華嚴經》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就說明
《華嚴》、《法華》最後的歸宿處,回歸到哪裡?回歸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無量壽經》。這就把《無量壽經》提升了,《無量壽經》變成根本的根本。 《無量壽經》,我們現在這個會集本一共有四十八品,哪一品是第一?這個諸位都沒有問題,古來祖師大德都肯定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這一品經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世尊講句句都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佛沒有在他說的加自己的意思,沒有,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四十八願第一。四十八願四十八條,哪一願第一?追,這也是祖師大德們共同承認的,包括日本、韓國,他們都承認第十八願第一。第十八願說什麼?
十念必生,這還得了!你一生都沒有念過佛,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勸你念佛,你念十句都能往生。這就是把阿彌陀佛的名號說成第一,名號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展開來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展開就是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經教,歸到最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讓你真正了解彌陀功德不可思議,這一句阿彌陀佛就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論,這是一個大總持門,都是從這流出來的,到最後統統回歸到這個原點,這個原點就是阿彌陀佛。 我們這才知道念佛功德真大,修什麼樣功德不如念阿彌陀佛。真的,你今天印一億套《大藏經》去布施,不如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你自己完全不知道。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宣教法,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包括了。你到哪裡去找這個法門?你不念阿彌陀佛你念什麼?你念其他念枝葉,你念這個念根本。所有枝葉花果不能離開根本,離開根本它的生機就斷掉,它就不能生了。阿彌陀佛是根本。不要說外面人,一生念佛的人,真正明白這樁事情的人不多。這個世界什麼都不要都可以,
你就要阿彌陀佛,這個世界你全都得到了。阿彌陀佛丟掉,你全丟掉了,連老命都丟掉了。最後到哪裡?最後無間地獄,你說你麻不麻煩! 結論結在那裡結得太好了!你看凡夫說亦同諸佛辯才。凡夫說什麼?說信願持名,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些話就是根本教,這些話跟法身菩薩得佛辯才沒有兩樣,功德是相等的。開化十方有緣眾生也是相等的,不可思議。我什麼都不會,一部經也沒有學過,我到處去勸人念佛,功德大不大?大!說千經萬論未必有這個人的功德大。從哪裡講?你度多少人作佛,從這上說,從成績上講,這是很公平的。你講千經萬論,度了幾個人成佛?這個勸人念阿彌陀佛的,他有多少人往生?肯定他往生的人比你多,比你多就是他成績超過你。你到最後打總分數,他在前面,你落在後頭。這些道理不難懂。一個往生的人就是一個成佛,兩個往生是兩個成佛。你一生能度幾個人成佛?度他開悟,成阿羅漢、成闢支佛、成菩薩,不稀奇。 曉得,唯獨這個法門,《彌陀經》上講,只要他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具足,他就能往生。善根是什麼?
能信,解與不解沒關係,真願意到極樂世界去,真肯念阿彌陀佛,放下萬緣就行了,不要搞別的。所以你要曉得,
念佛堂的功德不可思議,念佛堂是成就什麼?成就那些善根成熟的人,他們都要去作佛去。講堂,再大的講堂,再有規模的講堂,是教初學,是讓他相信,種善根,他未必相信,還半信半疑,那個地方已經成佛了,怎麼能比!所以印光大師主張,末法時期,教導我們建小念佛堂,人數不要超過二十人。為什麼?你才能一心辦道。人太多了,你得張羅生活怎麼辦,你得要去攀緣,你有這個心是好心,成就那一批人,自己墮落了。真念佛的人去了,你種了善根,但是你自己不能成就。這個道理要曉得,帳要算清楚,不要到最後自己墮地獄還怨天尤人,我替佛門做這麼多好事,我為什麼要墮地獄?造地獄業就要墮地獄,這是唐太宗的話。
最後一念是關鍵時刻,經典上講得很清楚,業力牽引著,哪一個業力強,哪一個業力先受報。那我們得問,我們念佛這個念力強,還是名聞利養、自私自利那個念頭強?就要從這裡判斷。因為力量最強的那個是第一個受報。這就是為什麼叫你放下萬緣,道理就在此地。
有很多人表面上放下,心裡頭沒有放下,起心動念不是佛菩薩,是他心裡頭疼愛的那些東西,人事物,他第一個念頭他想那個,他沒有想到阿彌陀佛,那這就說明他靠不住。不敢說可靠,最後那一念,那叫可靠,那就靠定了,你到哪裡去?所以假的,千經萬論都是這樣告訴我們,假的要放下,真的要抓住。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的你要抓住,假的統統放下,不能再搞假的。
感恩師父諄諄教誨!
師父,您辛苦了!
只因為,不忍眾生苦!
只因為,不忍聖教衰!
師父上人,您辛苦了!
祈願師父上人
長久住世
法體安康
光壽無量
向您老人家承諾
弟子眾等一定好好修學
聽您老人家的話
一定嚴格律己依教奉行
一定會把佛教傳承下去
今生一定回家見彌陀慈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