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的加持確實我們收到了,我們沒有感覺,為什麼?

2020-12-17 阿彌陀佛念我

1.淨空法師:阿彌陀佛的加持確實我們收到了,我們沒有感覺,為什麼?

現在能夠幫助我覺悟的、幫助我回頭的,千經萬論、諸佛菩薩都給我們介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真有智慧、真有方法來幫助我們,建立西方極樂世界,讓我們到那個環境裡面去學習,一生就成就了。這個機會,開經偈上說百千萬劫難遭遇,古德講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天,我們今天居然遇到了,值得慶幸。為什麼?脫離六道輪迴的機會到了,一生究竟成佛的機會到了,應該要死心塌地,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執持名號。你看千經萬論都教我們放下執著、放下分別,只有這個法門不但不教你放下,要執持,堅固的執持。不要執持別的,執持別的就六道去了。執持阿彌陀佛,到哪裡去?極樂世界去。這個法子真妙!佛菩薩知道我們放下執著太難太難,換個東西,換一樣,還是執著,堅固執著,不要執著情執,執著阿彌陀佛。把那些情、把那些愛、把那些怨、把那些恨統統放下,別執持那些,執持阿彌陀佛,我們就成功了。這個法子妙極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妄想分別執著不用斷,自然就沒有了,你說這個東西妙不妙!

為什麼會沒有了?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神通道力的加持。這也是很難以相信。我們信佛,佛不妄語、佛不騙人。現代科學家提出意念能量不可思議,尤其發現別人集中的意念回向給我,等於我自己修行功夫完全相同。這是我們以前沒有想到,也不能相信。為什麼?自古以來都說修行,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誰也不能代替誰,怎麼可以說代替?阿彌陀佛可以代我們修行,阿彌陀佛把他的願行功夫回向給我們,我們就真能得到,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佛三千年前就講了,講了太多,我們半信半疑,甚至於不敢相信。現在理搞清楚,從理上講講得通,為什麼?我們因為是一個自性。那為什麼阿彌陀佛加持給那些人得利益,阿彌陀佛同時要加持我們。佛的心是平等的、是清淨的,從來沒有差別的。經上講得很清楚,四十八願是為遍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而發的,那就是他加持的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平等加持。為什麼我們得不到?他加持確實我們收到了,收到了我們麻木不仁,我們沒有感覺,那是什麼?我們的煩惱太重、業障太重,煩惱跟業障障礙住了。是收到,收到了沒有感應。問題不在對方,在我們自己。老祖宗講的話沒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不知道反求諸己,我們只知道外面我沒收到,對佛菩薩的加持起嚴重的懷疑,問題確實在此地,我們對佛沒有信心。現在問題是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對什麼都沒有信心,這可不得了!性德是所有一切德能的基礎,這個東西沒有了,全部就沒有。中國老祖宗也是這麼說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層大樓,信是第一層,第一層沒有了,全部都沒有了。佛法也如此,世出世間法信是基礎、信是根本。

《華嚴》、《大智度論》都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無上佛道的根源,是所有一切功德之母。那什麼意思?信能生一切功德,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生的,人要沒有信心,功德就沒有了。我們今天對自己不相信,釋迦牟尼佛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相不相信?我的罪業深重,我怎麼敢當!很客氣、很謙虛,這過分了。你真的是的,怎麼不敢當?你看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本來成佛,這大乘經上講多少次!放下分別,你就是菩薩;放下執著,你就是羅漢;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是佛陀。我們怎麼不是佛?真是佛,不過什麼?帶著妄想分別執著的佛。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現成的佛。這是佛法的核心、這是佛法的精髓。我們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無量劫到今天都在迷惑顛倒,問題在此地。不是佛告訴我們,我們怎麼會知道這個事情,這就是真相,諸法實相。

佛證得了,怎麼證得?他放下,我們沒放下。他把這個事實真相告訴我們,希望我們也放下,跟他一樣。阿彌陀佛慈悲,知道我們這些人放不下,特別建立西方極樂世界,迎接我們到那裡去,大家在一起共修,依眾靠眾,阿彌陀佛領導我們放下,不是別的。我們在此地要真能放下,何必到極樂世界?這個地方放不下,所以我們才要到極樂世界,去換一個環境,因為那個環境裡頭人人都放下,在那裡不放下不好意思。阿彌陀佛率先帶頭,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眾生發的,不是為自己,他沒有自己。他我執、法執全破了,他發願幹什麼?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就是迷惑顛倒堅固執著死不肯放下的,為這些眾生而發的,為這些眾生建立極樂世界,幫助我們成就的。所以心常諦住度世之道,他沒有念頭,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了度眾生,我們要能體會得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九十八集)  2011/12/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98

2.淨空法師:到自己往生真正有把握了,然後來弘法利生,那就正確

在這個世間弘法,大家發心出來學講經弘法,好!好在哪裡?好在你有膽量,犧牲自己成就別人。犧牲自己,將來自己要墮三途,為什麼?因為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把握,你就來打閒岔,講經說法打閒岔了。你想想倓虛法師講的這些公案,諦閒老法師一生弘法利生,是清朝末年天台宗的祖師。你看他那個徒弟,念三年佛站著往生,他一天到晚就一句佛號,沒有打閒岔!諦閒老法師走的時候還生病,不如他。但是要曉得,像諦老、像倓虛法師確實能往生。自己真有把握,品位低一點不在乎,捨己為人,他是犧牲自己的品位幫助眾生。我們今天連品位都靠不住,幫助別人,自己要墮三途,要搞六道輪迴,這太可怕了。

所以我勸講經說法的這些同學們,你們要認真努力修持,對於自己往生西方淨土決定有把握,然後來弘法利生,對了,那就正確。現在前途渺茫一片黑暗,都不曉得顧自己,這怎麼得了!發這個大願心是正確的,這個階段要清楚,第一個階段要自己認真的修學,學講是附帶的;到自己往生真正有把握,我以弘法利生為第一,自己修持時間少一點沒有關係,決定能走得了!這要知道。所以捨己為人還是有一個限度,最低限度能達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下下品拿不到,那就不得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弘法利生是上報四恩、下濟三苦,決不是為名聞利養。如果為名聞利養來弘法利生,必定墮落。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一六集)  1984/12  臺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16

3.淨空法師: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息一切妄念

演【今以妄息妄,如以毒攻毒,病癒體平,妄窮真露故。】

這幾句是給你說理論。所有妄念當中,我們今天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不是妄念?當然是妄念。但是你要曉得,有些妄念接近正念,有些妄念跟正念是一百八十度相反。一切妄念裡頭,唯獨這一念與那個真最接近。這一念就是念念提醒你,離一切妄念。這一念,如果我們加上「南無」,南無阿彌陀佛,它的意思是皈依無量覺,覺就是正念,不覺就是妄念,所以是念念皈依無量覺。所以,這個妄念是最接近正念,這就是說『以毒攻毒』的方法,『以妄息妄』的方法,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息一切妄念。

剛才我跟諸位說,念佛的時候有妄念起來了,妄念起來的時候不理會,把精神都集中在這一句佛號上,這個念的起滅根本不要理會,就是以一念來對這一切妄念。你的功夫用久了,用個三、五年,你在一支香的時候,就是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你這一句佛號當中就不會起什麼妄念,如果這一句佛號裡面還會起三、五個妄念,你的功夫就相當好了;不會像現在念個一、二分鐘,不曉得多少妄念生起。這些都是古人的經驗,是以妄息妄、以毒攻毒的辦法。

『病癒』就是妄念不生了,這個心恢復到清淨。妄念不生是你的功夫成就了,到中品以上的功夫成片就妄念不生了。妄念有沒有斷?沒有斷。因為你功夫用得很得力,所以妄念不生。到妄念不生,跟諸位說,你與佛就起感應道交,換句話說,你跟西方極樂世界就通消息了,你自己就法喜充滿。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很有信心了,你就能得到消息,信心增長。

所以這個世間,名聞利養、富貴,這些東西拉拉雜雜的,要曉得都是假的,不要把大好光陰去搞這些事情,這些事情搞了總是生死輪迴,總是搞三惡道。所以現在修道,修什麼道?修三惡道。修貪瞋痴不是修三惡道嗎?都是道!他說他修道,沒錯!他是修,他修三惡道。天天修他的貪心,就是修餓鬼道;見到人嫉妒、瞋恨,他修地獄道;邪正是非都搞不清楚,糊裡糊塗的,修畜生道,他修這個道。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五十集)  1984/12  臺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50

4.淨空法師:用阿彌陀佛來代替七情五欲,這七情五欲慢慢就淡化

「則逼惱是苦」,逼是逼迫,惱是煩惱,這是苦。「苦法遷流待緣而現,故非常」,無常。「見有男女一異諸相,而實無有,違我所見,故曰空」。我們所見的以為有,看錯了,我們所看的不是它的實相,看到它糾纏在一起產生的幻相,一秒鐘裡面有一千六百兆的幻相糾纏在一起,這一秒鐘,每一秒皆如是。所以「既然違我所見,當然非我所主宰也」,我主宰不了,我想擁有它,我想佔有它,佔不住,身都保不住。自身也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生滅,萬物也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生滅,哪一個生滅相我能夠擁有、我能佔有它?哪一個現象我能夠支配它?沒有一樣,全是假的,全是一場空。我是主宰的意思,無我、非我就是沒有主宰這個意思,主宰這個意思是個妄念,不是真的,沒有主宰。

明白這些道理,這是看破,看破之後要會修行,怎麼入境界?真看破了,入境界,就是不再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心清淨了,心裡頭什麼都沒有,清淨心現前。清淨心是真心,清淨心做得了主宰,這個主宰什麼?我不受虛幻的影響,它是假的、虛幻的,不受影響,用個俗話來說,絕不把它放在心上。惠能大師開悟用上了,所以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這四個字,用現在的話說,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沒有想到自性它是不生不滅的。所有現象都是生滅的,遍法界虛空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生滅的,生滅是假的,生滅是無常的。假的、無常的放在心上,錯了。放在心上就是煩惱,依照這個造作,再放在心裡,就是罪業。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永遠脫離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假的,就像作夢一樣,你永遠在作惡夢,你醒不過來,你多可憐,在夢中受罪。醒過來就沒事了。

要知道,我們現前六道、十法界都在夢中,知道自己在作夢就已經醒悟過來了。為什麼?不把它當真了,你就可以隨緣。隨緣,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就是隨緣;換句話說,我們過佛菩薩應化在世間這種境界,這種生活方式。佛菩薩只有一個目標,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我們現在是兩個目標同時進行,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也幫助自己境界提升。為什麼?修行要在境界上修,離開境界到哪修?沒地方修。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從前穿衣吃飯講究、執著,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錯了;今天穿衣吃飯隨緣,什麼都好,吃什麼都好,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在磨鍊,這就是在落實。

順境、逆境都好,沒有一樣不好,都是成就我的,都是幫助眾生的。所以真修行,大修行人是在生活當中修行,這要知道。離開生活,到哪裡去修?生活裡頭磨鍊,煉什麼?煉清淨平等覺。果然清淨心現前,不接受染汙,沒有染汙了,你就證阿羅漢果,完全沒有執著,還有分別,有分別沒有執著,阿羅漢。清淨心現前,所有染汙沒有了,身心染汙都沒有了,再提升菩薩。菩薩要把塵沙煩惱斷掉、無明煩惱斷掉,還是在境界裡頭,還是跟一切境界,不受它幹擾,繼續往深處去觀萬法皆空,無有一法是真實的,無有一法是能得到的,於是在一切法裡頭不分別了、沒有妄想了。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

在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吃飯沒有起心動念,穿衣沒有起心動念,眼耳鼻舌身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那恭喜你,你成佛了。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都有,這六道凡夫。修什麼?就修這個。用什麼方法修?我們今天用阿彌陀佛,用執持名號這個方法修。怎麼個修法?眼見色、耳聞聲,才動念,「阿彌陀佛」,第一個念頭動了,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統統歸到阿彌陀佛裡頭去,我們用這個方法,這是淨宗無上的妙法。為什麼?人人能修。不像其他的法門,其他的法門,沒有那個根性你沒法子修;淨宗什麼人都可以修,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古大德所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是什麼?是習氣,你要不起念,你不就成佛了?所以念起是自然現象,覺要快,念頭一起,馬上警覺到,「阿彌陀佛」,念頭歸到阿彌陀佛,不要隨著妄念去走。念頭看到順境喜歡,那個喜歡念頭才生起來,第二個念頭接著又喜歡,第三個念頭,歡喜心一直一直起來,這是煩惱。七情五欲裡頭,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是煩惱,不要以為,煩惱是我恨他,那叫煩惱;我喜歡你,喜歡也是煩惱。清淨心裡頭沒有七情五欲,那才叫清淨,七情五欲是染汙。七情染汙你的心,你看看喜、怒、哀、樂、愛這都是染汙心的,後頭那個欲,惡也是的,惡是討厭,那個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那個五欲。七情,最後是五欲,五欲是染身的,前面六個是染心的,你的身心都受了汙染,你居住的地方叫穢土,不乾淨。

修行就要用這個功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先怎樣?先要把七情五欲降低,愈少愈好,時間愈短愈好,把念佛的時間愈長愈好,愈久愈好。完全用阿彌陀佛來代替,代替七情五欲,這七情五欲慢慢就淡化,念佛功夫得力了,一切時、一切處,你享受到輕安。從自性裡面,因為自性清淨心慢慢現前,才透了一點點,你感到輕安,人感覺到很輕鬆、很愉快,沒有壓力,像飄飄然似的,輕飄飄。這是什麼?煩惱輕,罪業消掉了。人有煩惱,人有罪業,感到身體很沉重,好像很多東西壓住自己。所以小乘講的苦、空、無常、無我,完全是真話,確實是六道眾生的真相。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叫迷惑。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三一六集)  2012/4/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16

相關焦點

  • 【一部大經】我們這部經,你一天能從頭到尾念十遍,就阿彌陀佛加持你十次.我想一般講三年一千天,你得到一萬次的加持,你不成佛誰成佛!
    指彼佛會眾」,阿彌陀佛大會裡面的大眾,「皆於彌陀國土清淨蓮華中生」,不是像他方世界胎生、卵生、溼生、化生,不是的,胎卵溼生都不乾淨,嚴重的染汙,只有化生沒有,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蓮花代表淨土,出汙泥而不染。極樂世界七寶池裡頭的蓮花,池底不是泥沙,池底是金沙,土地都是珍寶,沒有泥沙,真清淨、純清淨,為什麼?心淨則國土淨。
  • 我們為什麼念阿彌陀佛?
    ,我們沒有託盤,更沒有盤子,上菜全靠一把大鐵鏟!普現一切菩薩名號受問:佛祖是釋迦牟尼佛,但很多出家人念的都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同一個佛嗎?如孝法師: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沒有任何資料證明他們是一個佛或者不是一個佛。
  • 我們做的不周的地方,就交給阿彌陀佛了
    我們凡夫眾生都是煩惱重重的,每天妄想雜念紛飛,我們與生俱來的貪、瞋、痴、慢、疑諸多的無明煩惱,一定會驅使吾人身口意三業造作惡業,正因為我們是這樣罪惡的根機,才有阿彌陀佛這種同體大慈悲心所流現的念佛法門和西方淨土的設立。
  • 淨空法師:為什麼沒有感覺到佛菩薩加持?
    1.淨空法師:為什麼沒有感覺到佛菩薩加持?「如上諸人,亦必得於無量壽佛得蒙授記,將來皆必成佛。或顯加,或冥應,則因人之智慧、願行、善根、福德而異,」不一樣。為什麼?每個人智慧不一樣,願行不一樣,善根不一樣,福德不一樣,所以你感到的有顯加,顯是你自己知道,明顯的來加持你;冥應,冥應是佛加持你,你自己沒有感覺,佛真的保佑你。我們要相信,念佛的人一定得到佛菩薩加持,不得佛菩薩加持不會成就。在這個時代,魔王外道太多了,你做壞事他們加持,他們的能量大。佛有能量,是因為我們自己心不夠清淨,能量不能超過魔。
  • 為什麼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念菩薩時念觀世音菩薩,這裡面有原因
    為什麼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念菩薩時念觀世音菩薩,這裡面有原因。三世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呢?「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
  • 佛光普照,我們為什麼沒有見到佛光?
    佛經典上常說佛光普照,佛光既沒有障礙,又是遍照,而我們為什麼見不到佛光呢?同修們注意了,不是我們見不到佛光,佛光就不存在。其實佛光確實照觸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我們沒有感覺到是我們每個人都被重重業力包圍著,只不過有輕有重,有的業障輕一些的人,能聞到佛法但不修,業障更輕一些的人聞見佛法很感興趣,去研究並且去修,但不精進。業障重的人甚至聞不到佛法,甚至有的誹佛、謗佛、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 淨空老法師:這個回向的力量大,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
    心心都是阿彌陀佛,心心都想著極樂世界,心心想著一切祖師大德,對我們的教導。我們要想到報恩,什麼叫報恩?回向是報恩:我把我所修的功德統統放下,給這些有恩惠的人,給這些有緣的人,回向給他們;幫助他們認識佛教,幫助他們覺悟佛法,幫助他們悟入境界,知道這一生可以脫離六道,這一生可以回歸自性。往生極樂世界等於回歸自性,所以第十八願太重要了!
  • 念念之中佛都加持,我們自己要有信心
    火災沒有障礙,我們就曉得水災、風災都不能障礙。他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平平安安到極樂世界。「彼人以持說是經之功德力」,這是自力,他自己受持,依照這部經典所說的理論方法去修行,這是持;說是為人演說。這就是我們今天講修行教化的功德力,這是自己的。「及十方如來威神加被力」,加持的力,肯定得十方如來威神加被。我們要曉得臨終的時候佛加持,那現在?念念之中佛都加持。
  •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跟我們是什麼關係,本來就是同一個自性本體
    所以我們求往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樂世界從哪來的?是我自性變現出來的;阿彌陀佛從哪來的?也是我自性變現的。阿彌陀佛跟我是一體,極樂世界跟我也是一體,不但極樂世界,遍法界虛空界跟我就是一體,學大乘沒有這個概念,那就白學了。我們跟諸佛多親密。反過來我們看六道眾生、看三途地獄這些眾生跟我們是什麼關係?
  • 你知道學佛人為什麼念「南無阿彌陀佛」?
    1、要明白為什麼要念佛號,首先要明白南無阿彌陀佛的含義。
  • 我們為什麼能往生極樂世界
    末法時期,我們為什麼要修學持名念佛法門?因為持名念佛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慈悲到極處的法門,是一切諸佛菩薩普度眾生之本懷!本懷就是本願!《無量壽經》是阿彌陀佛稱性的圓教,與自性完全相應,字字句句的經文,是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圓滿的大教,這是從佛那裡說的;要從眾生邊上說,是眾生的自性,眾生本具的化儀,眾生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我們就依夏蓮居老居士的《無量壽經》會集本來修學淨土法門,決定能夠成就。我們人人都要發大願,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做佛做菩薩!我們為什麼能往生?為什麼能快速成佛?
  • 520漫畫|我們與阿彌陀佛的love story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孤獨地來,孤獨地去,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孤獨。這個問題,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全法界最愛我們的人,就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最讓我們感動的,是早在無始劫之前,阿彌陀佛就愛上了我們。
  • 這裡,阿彌陀佛親自給我們灌頂——《佛說無量壽經》講記第二十五課
    佛告訴阿難:極樂國土裡的菩薩,承著阿彌陀佛的大威神力, 「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在吃一頓飯的時間裡去供養十方諸佛。「隨心所念,華香、伎樂、衣蓋、幢旛,無數無量供養之具」,「華香」指戒香,「伎樂」指的是定、禪樂,「衣蓋」代表忍,初忍、二忍、三忍,《法華經》裡說「柔和忍辱衣」。「幢旛」代表智慧,智慧高幢、智慧寶幢。
  • 念念阿彌陀佛,現前極樂淨土
    因為有佛力加持,即使是凡夫(即沒有淨除煩惱障礙的人),只要有信願也能往生。其實不僅是人世間的凡夫,連三惡道的眾生,如果有信願,也同樣能夠往生。歷史上旁生往生極樂世界的例子有不少。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中說,能聽聞到阿彌陀佛聖號、極樂世界的功德,說明往昔積累了巨大的福報。
  • 為什麼我們現在吃的東西感覺沒有小時候好吃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我們現在吃的東西沒有小時候的東西好吃,現在怎麼都找不到小時候吃東西的感覺,這種情況真的存在嗎?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科技進步導致生產方式的變化。在不長的時間裡,社會經歷了巨大的進步,科學發展導致了生產方式的變化。比如現在化肥與農藥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在動物養殖上,獸藥的使用也更加的平常。
  • 淨空法師:佛菩薩時時刻刻照顧我們,我們為什麼沒有感觸到?
    1.淨空法師念佛(四字特慢 接引助念版)01:24來自阿彌陀佛念我這是佛的慈悲、憐憫,為眾生宣說這個法門,在經典裡面是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這個恩德就太大了,所以說是:『甚於父母念子』,父母對於子女之恩德是一生的,不能延續到生生世世,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只有佛菩薩憐憫眾生是生生世世,永遠都在那裡看到,都在那裡照顧到,這是佛家講的「佛氏門中,不舍一人」。
  • 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要分秒必爭,分分秒秒念阿彌陀佛,別管閒事.
    ,我們要分秒必爭,分分秒秒念阿彌陀佛,別管閒事。我沒有看到過。偶爾有看到過持戒的,持戒的大德怎麼樣?常常批評不持戒的。這是不是真持戒?不是,真持戒的人不批評人。持戒的人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為什麼?持戒的目的是得定,得定的目的是開智慧,這是一條成佛大道。有傲慢心、有嫉妒心,執著分別重,決定戒定慧三學全部都沒有,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不容易!
  • 與我相關的就一樁大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跟我有關係,我念念不忘、念念不捨!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我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念佛就能成就。不念佛,你要修到八地,你才能見到。大乘經常說,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他們沒有障礙,全見到。七地以下還見不完全,八地是圓滿見到了。
  • 病急亂投醫是對阿彌陀佛沒信心嗎?(文聲對照)
    弟子是一個專修念佛人,確實感受到念佛給弟子帶來的變化與好處。但目前有一個困難,就是弟子得了白癜風。白癜風的確讓弟子的容貌給身邊的人增添了困擾。我聽說某某寺院的護法請了佛牌——比如藥師佛牌,可以消業障,這些佛牌也是經高僧畢生修為加持過的。又怕父母憂心著急,弟子又是病急亂投醫,不知道該怎麼辦好。請問這個佛牌我可不可以戴?
  • 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更善的
    1.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更善的「如《法華經壽量品》云: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這個等,等於還有願、還有行。所以這個要記住,這句很重要。佛眼看我們看得很清楚,我們看不到他,他看到我們。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