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邱吉爾一戰在做什麼?建造坦克,親自上戰場衝鋒陷陣

2020-12-23 小一歷史筆記

邱吉爾在我們的歷史教材上總是以英國首相的身份出現,他曾在戰場上下達了很多英明的決定,一舉擊垮了德國軍隊,為打倒法西斯主義做出了極大的功勞。

我們所熟知的邱吉爾一直都是以二戰領袖而聞名,很少有人知道邱吉爾還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戰爭,並且還作為一個營長親自衝鋒陷陣。

一個首相怎麼會去做一個士兵上戰場呢?

這件事要從頭說起。

邱吉爾出身英國貴族家庭,是作為一個出色的貴族子弟出現在英國政府的。

在1900年,他的演講得到了很多頑固保守黨的認同,順利被選為議員,開始在功利場上叱吒風雲。

因為得到了家族的支持,並且能力過關,他的升遷速度極快,僅僅8年就進入了內閣,站在了英國權力的中心。

既然得到了如此重要的職位,他怎麼會出現在戰場上呢?

其真實原因是一場重大的失利。

在一戰開打之前,他奉命上任海軍大臣。

英國的海軍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這個位置是很多軍人夢寐以求的。

作為世界海洋霸主,英國人對自己海軍實力充滿信心。

然而邱吉爾在任的時候出了岔子,在1915年他打了一場敗仗,導致了很嚴重的後果。

當時正處於一戰開戰時期,英國打算攻打德國邊境來阻止他們主動出擊。

分隔英國和德國的就是土耳其王國,也是德國當時的盟友之一,土耳其便成了英國必須攻打的地方。但是這場戰爭並沒有料想中那麼順利。

奧斯曼雖然已經衰落,卻也不是英國可以輕易捏死的。

將領帶著士兵們拼死抗爭,守住了自己的土地,給予英國海軍重創。

此役過後,很多人都在質疑他的能力。

在這場戰役過後,他被迫下任,分給了一個閒職。

邱吉爾覺得這丟了家族的臉面,毅然決然的決定離開內閣,放棄自己的職位。

他隨英國軍隊開進法國,協助法國人和普魯士王國開戰。邱吉爾剛到軍營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歧視,很多士兵都很鄙視他,認為這種高高在上的官員只是仕途失利,打算來軍營鍍金。

有了幾場戰績就會立即返回內閣繼續做自己的官老爺。

但是他們發現,這位官老爺居然真的親自衝鋒陷陣,並且幾次負傷。他得到了最前線士兵們的敬佩和尊重。

在一年軍旅生涯之後,邱吉爾變得更加成熟,並且為在前線戰鬥的士兵們著想,想盡各種辦法降低士兵傷亡率。

他隨後被調回內閣,負責士兵們的軍備。

於是他便把自己的想法付諸於實際,讓英國皇家學會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裝甲車的開發上面去。

當時坦克才剛剛出現在戰爭舞臺上,相關產業還不是很發達。

但是邱吉爾為了降低士兵傷亡率命令立即開發坦克,並且撥款促進飛機發展,可以說他的這些行為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現代戰爭的發展。

坦克、飛機的出場讓英國在戰場上屢屢獲利,這也讓邱吉爾戰功累累。

相關焦點

  • 「拖拉機+機槍=坦克?」——邱吉爾的「陸地戰艦」夢想
    其實在二戰中,不只德國在戰場上投入了坦克,英、法、美同樣也在大力進行坦克研發的投入。舉幾個例子。可想而知,這種坦克在戰場上表現一般。能不能打中敵軍在其次,指揮官累不累死都要另說!英國早期的馬克-5和馬克-6輕坦也是雞肋坦克,只配備了機關槍,但是在法國和北非早期戰場上得到大量應用。
  • 二戰時的TOG重型坦克,一戰老設計師們頗具新意的「年代秀」
    但TOG坦克著實拉低了整個英國坦克的高度和顏值,還好它在競爭中敗於了邱吉爾坦克,並沒有量產。難以根除的塹壕戰思想,才造就了英國坦克單從外形上來看,TOG系列坦克實在會讓人誤以為它是一戰時期的產物,但它確實是為了二戰所準備的。受固有思想的影響,英國的坦克研發人員還是戰爭的重心放在了工事上,也就是塹壕戰。
  • 被嚴重低估的邱吉爾坦克,就算裝著6磅炮,一樣可以給虎式打趴窩
    但為了達到快速移動的目的,這些巡洋坦克就犧牲掉厚重的裝甲,導致面對反坦克武器或敵軍坦克時,它們的存活率比較低。「存活率比較低」可不證明巡洋坦克打不過和它們同時代的敵軍坦克,裝了六磅炮的十字軍坦克甚至可以和後來的四號坦克一戰。
  • 理念落後的步兵坦克在二戰表現如何?曾生擒虎式的「邱吉爾」坦克
    身為步兵坦克,它第一步就是需要讓步兵能跟得上自己,所以過快的移動速度對步兵坦克來說沒有太大的用處。法國戰役中,英國的兩款步兵坦克憑藉它們厚重裝甲,讓對面的德軍著實吃了一驚。當戰場換到了北非的時候,因為地形平坦一覽無遺,裝甲的重要性一下就被體現了出來。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戰況逐漸變得激烈了起來,像瓦倫丁這種小體型的坦克開始顯得落伍。
  • 二戰英國TOG坦克,高科技和落後思想的碰撞,造就奇葩坦克造型
    該草案要求設計師完成一種重型坦克,它要能抵擋戰場上敵軍47毫米反坦克炮和105毫米榴彈炮的打擊,同時坦克要有能力穿越戰場上的塹壕、彈坑,至於行駛速度方面則沒有太高要求。不僅如此,他們一個個的其實沒什麼新的坦克設計經驗,也沒有做一些現代化戰術的研究工作,據說他們在工作時經常觀看一戰菱形坦克的影片以尋找靈感。
  • 一戰勞斯萊斯出產的裝甲車,陸軍瞧不上,海軍當成寶
    羅爾斯·羅伊斯裝甲車,是一戰前夕勞斯萊斯公司在「銀色魔鬼」老爺車的基礎上研發而來的武器,一戰爆發後英國軍隊有少量裝備,陸軍一開始並不看重,反倒是海軍很積極的購買並投入實戰。勞斯萊斯裝甲車正是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勞斯萊斯改裝裝甲車問世的時候,其實是在海軍服役,在一戰中才逐步被陸軍接受,專門的裝甲車開始大規模生產,得到正式列裝。
  • 一戰法國奇葩坦克,拖拉機底盤配義大利炮,不像坦克更像自行火炮
    尤其是法國的「雷諾」FT-17坦克,由於其首次採用了戰艦上廣泛使用的旋轉炮塔,開創了坦克設計的偉大先河而被載入坦克發展史冊。也因為「雷諾」FT-17坦克的成功,一直到到1940年德軍發動法國戰役入侵法國時,法軍還裝備著大量的「雷諾」FT-17坦克,數量足有1560輛之多。
  • 一戰K型坦克,德國超重型坦克的起源,重量直逼鼠式坦克
    自此坦克正式出現在一戰索姆河戰役的戰場上後,德國人對待這種新型武器的態度就很微妙,相對保守的德國人認為真正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是物力和人力,而不是一兩件性能和可靠性都不高的新式武器,所以從1917年夏天德國人就開始了反坦克炮兵的訓練。
  • 冷兵器時代,戰爭中大將親自衝鋒陷陣,在戰場上戰死的多不多?
    在被圍46天後,趙軍糧盡,為了不餓死,趙括下令再次突圍,結果在突圍時被秦軍伏弩射殺,4. 冉閔352年,慕容恪帶領的前燕軍在廉臺(今河北石家莊東部無極縣東北)進攻冉閔。冉閔十戰十勝。後來中計陷入鮮卑騎兵重圍,冉閔突圍東走二十餘裡,但不料坐騎朱龍突然死亡。
  • 一戰時他們在忙什麼?
    那時,我們熟悉「三巨頭」(邱吉爾,史達林,羅斯福)和希特勒,墨索裡尼,東條英機。無一例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見證。那麼,這些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做了什麼? 邱吉爾:「加入戰爭對我來說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 1911年,邱吉爾擔任海軍部長時,他已經斷言,根據歐洲局勢,戰爭將爆發,但許多人不同意。
  • 二戰英國邱吉爾AVRE特種坦克,炮管可摺疊,無線電員裝炮彈
    垃圾桶拋射器當英國著手研製邱吉爾噴火坦克、舟橋坦克等型號時,加拿大開始研製基於邱吉爾重型坦克的工程坦克。邱吉爾變形之鱷魚噴火坦克迪耶普登陸戰結束後,英國等先後在布倫機槍車、瑪蒂爾達步兵坦克底盤上進行實驗,布倫機槍車車體薄弱,難堪大用,瑪蒂爾達步兵坦克雖然更好,但是車體依舊不大,且防禦力已經跟不上時代
  • 由《1917》看一戰中的裝備
    雖然在一戰爆發前十餘年,飛機就已出現,但在一戰初期仍比較簡陋,均不是專為軍事用途而設計,未配備武裝,材料也十分簡單。戰爭爆發時,飛機數量也很少,整個歐洲僅有370餘架可用。戰爭初期,這些飛機的主要任務是在戰區進行偵察,交戰雙方飛行員甚至在見面時還會相互揮手致意。
  • 登陸法國,邱吉爾為何拖泥帶水:何時開闢第二戰場
    邱吉爾對軍方缺乏兩棲作戰能力的問題心知肚明,因此他雖然鼓勵英軍多搞小型突襲行動,卻一直對大規模登陸法國不熱心。1942年5月蘇聯外長莫洛託夫訪間英國時,第一次鄭重提出這個問題,邱吉爾向莫洛託夫提出一項聲明,表明英國對此拒絕做出明確的承諾。
  • 黃鐘毀棄——法蘭西S35坦克小史
    眾所周知,閃電戰的一大要素就是「無線電」,在1940年時,德軍已經在每輛坦克、每架飛機甚至每個作戰單位上都配備了無線電,這使得德國的指揮官們能夠高效率地掌控他們的部隊,充分掌握戰場形勢的瞬息萬變。一輛被德軍繳獲後送到東線戰場上的S35而法國這邊的情況卻是:每5輛S35中,就有4輛是沒有無線電的。
  • 一戰德國A7V坦克的變形車,德國早期的自行防空炮與裝甲運輸車
    一戰德國雖然在坦克研發上慢了一步,不過德國也能有機會吸取對手的經驗,將許多成熟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武器設計中去。 在1917年時,也就是A7V坦克從設計走向成熟的那年,德國設計師還在A7V底盤基礎上研製新的裝甲武器,其中包括全地形運輸車和自行防空炮。
  • 一戰硝煙|皇家空軍之父:從病榻爬起,拯救英國長空
    一戰硝煙|威力巨大的英國地雷,一次炸死上萬德軍一戰硝煙|"宣戰先賢":坐不穩談判桌的人引爆了世界一戰硝煙|護僑or嫁禍:日本緣何出兵西伯利亞?作者|望嶽,忙時偷閒,閒時讀書,歷史愛好者,自由撰稿人。本文為網易歷史頻道獨家稿件,謝絕轉載。現代戰爭就是制空權。想必很多軍迷都聽說過這個觀點。
  • 一戰時期!英國陸軍最強坦克,曾一度被稱為「陸地巡洋艦」
    因為當時英國人為了保密,在這批坦克運往前線時,包裝箱上都寫上了tank(水桶)一詞,後來這個名稱就被沿用了下來,而tank音譯成中文就是"坦克",英國將這世界上第一款坦克取名為"陸地巡洋艦",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英國能夠稱霸世界依靠的是強大的海軍,而英國海軍的主力就是巡洋艦,陸地巡洋艦就是將坦克比作陸地上的霸主。
  • 人物——邱吉爾 過渡首相,如何力挽狂瀾成「救世主」?
    1915年,41歲的邱吉爾被排擠出內閣,他趕赴前線參加戰爭。 1917年,邱吉爾回到議會被任命為軍需大臣,擴大了坦克、飛機的生產。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作為戰敗國被迫割地、賠款、裁軍。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拒絕償還一戰賠款。
  • 一戰英國「噓噓艦」,費舍爾勳爵靈機一動的產物,意外成就航母
    ,一次開闢北方新戰場,直接威脅德國本土,即便登陸戰不成功,那麼位于波羅的海的艦隊也能吸引德軍主艦隊,要麼北上清剿,要麼放任不管任英軍及盟友肅清該地的德軍力量。同時戰艦將搭載15英寸主炮,雖然在面對主力戰列艦時沒有全面優勢,但是在面對巡洋艦時則可以提升勝率,而且還應該在未來計劃安裝18英寸主炮。在戰後,「噓噓」艦不再符合需要的時候,拆除艦體遺留的主炮,也能用於其他戰艦使用。
  • 「一戰」時唯一的亞洲戰場,暴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亞洲國家日本對德宣戰,正式加入一戰,成為協約國的一份子。日本雖然對德宣戰,但是並沒有派遣軍隊去歐洲協助協約國對德作戰,而是派遣了五萬日本陸軍進攻中國青島,封鎖膠州灣。隨即在青島挑起著名的青島日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