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爾在我們的歷史教材上總是以英國首相的身份出現,他曾在戰場上下達了很多英明的決定,一舉擊垮了德國軍隊,為打倒法西斯主義做出了極大的功勞。
我們所熟知的邱吉爾一直都是以二戰領袖而聞名,很少有人知道邱吉爾還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戰爭,並且還作為一個營長親自衝鋒陷陣。
一個首相怎麼會去做一個士兵上戰場呢?
這件事要從頭說起。
邱吉爾出身英國貴族家庭,是作為一個出色的貴族子弟出現在英國政府的。
在1900年,他的演講得到了很多頑固保守黨的認同,順利被選為議員,開始在功利場上叱吒風雲。
因為得到了家族的支持,並且能力過關,他的升遷速度極快,僅僅8年就進入了內閣,站在了英國權力的中心。
既然得到了如此重要的職位,他怎麼會出現在戰場上呢?
其真實原因是一場重大的失利。
在一戰開打之前,他奉命上任海軍大臣。
英國的海軍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這個位置是很多軍人夢寐以求的。
作為世界海洋霸主,英國人對自己海軍實力充滿信心。
然而邱吉爾在任的時候出了岔子,在1915年他打了一場敗仗,導致了很嚴重的後果。
當時正處於一戰開戰時期,英國打算攻打德國邊境來阻止他們主動出擊。
分隔英國和德國的就是土耳其王國,也是德國當時的盟友之一,土耳其便成了英國必須攻打的地方。但是這場戰爭並沒有料想中那麼順利。
奧斯曼雖然已經衰落,卻也不是英國可以輕易捏死的。
將領帶著士兵們拼死抗爭,守住了自己的土地,給予英國海軍重創。
此役過後,很多人都在質疑他的能力。
在這場戰役過後,他被迫下任,分給了一個閒職。
邱吉爾覺得這丟了家族的臉面,毅然決然的決定離開內閣,放棄自己的職位。
他隨英國軍隊開進法國,協助法國人和普魯士王國開戰。邱吉爾剛到軍營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歧視,很多士兵都很鄙視他,認為這種高高在上的官員只是仕途失利,打算來軍營鍍金。
有了幾場戰績就會立即返回內閣繼續做自己的官老爺。
但是他們發現,這位官老爺居然真的親自衝鋒陷陣,並且幾次負傷。他得到了最前線士兵們的敬佩和尊重。
在一年軍旅生涯之後,邱吉爾變得更加成熟,並且為在前線戰鬥的士兵們著想,想盡各種辦法降低士兵傷亡率。
他隨後被調回內閣,負責士兵們的軍備。
於是他便把自己的想法付諸於實際,讓英國皇家學會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裝甲車的開發上面去。
當時坦克才剛剛出現在戰爭舞臺上,相關產業還不是很發達。
但是邱吉爾為了降低士兵傷亡率命令立即開發坦克,並且撥款促進飛機發展,可以說他的這些行為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現代戰爭的發展。
坦克、飛機的出場讓英國在戰場上屢屢獲利,這也讓邱吉爾戰功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