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密雪山下,有座最溫暖的客棧,去西藏的千萬別錯過
文/稻草人旅行散記
我的旅行就像是場一閃而過的文藝電影,有過感動卻很少存儲於感情。途中那些有趣或無趣的經歷,美麗或普通的風景,隨著時間都會慢慢遠離。出門旅行住宿我選擇的都是民宿客棧,不僅僅因為物美價廉,更主要是客棧氣氛溫馨,還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住過的民俗客棧都已記不清有多少家了,刻在記憶裡的幾乎是零。
旅行沒有目的,只有遠方。走著走著就發現,人生看淡了不過是無常,愛情看穿了不過是聚散。但我今天要寫的卻是一家叫「雨中波密青年旅舍」的民宿客棧,為此來懷念她帶給我那家一般的溫暖。
去年西藏歸來後,有很長一段日子感覺好像還沒有回到自己的世界。記憶仍停留在那一段風雪生死輪迴的行程,真實的或者不真實的都錯亂的交織在一起。意識努力的想讓我忘記這一切,可那些不斷在腦海裡重複變形的影子,越發變得更加堅硬真實。
2018年的國慶日,我們從波密的曲那瑪村進山,重裝徒步穿越念青唐古拉山東段。行程的第二天下午如願翻過海拔5290米的巴巴拉埡口,17:00卻遭遇突降暴雪,天很快就暗了,要趕到計劃營地已是不可能。暴風雪中,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上就地紮營,沒有水源也無法生火,直接用雪解渴,連續三天依然如此。
第五天早上,發現自己體能衰減的非常厲害,幾乎無法步行,同時又吃不下任何東西。我擔心自己是得的肺水腫,笨鳥趕緊用衛星電話請求最近的當地藏民進山救援。模糊的記憶中,先是用馬再是摩託車把我送出了山,最後用皮卡化了十二個小時把我送回了波密的雨中波密青年旅舍。
我清晰的記得到達客棧門口時,已經是深夜03:00。我的體能完全歸零,別說站立連扶都扶不住,但意識是清醒的。雨中波密青年旅舍老闆安生匆匆打開門,二話不說背我上二樓,把我安頓躺好床上後,又送來葡萄糖和開水。
第二天早上,安生安排我吃完早餐後,叫來警車送我去波密人民醫院。上車下車,從醫院一樓到三樓。安生毫無怨言的把我背上背下。我在醫院躺了一整天,中間安生有事回客棧,就把他店裡的小夥計叫來醫院照顧我,傍晚還是安生過來背我出院。
回到客棧後好幾天都是安生在照顧我,我那顆被寒冰凍結的身心,慢慢的在雨中波密客棧被溫暖融化,最終才得已恢復了生機。
在這個深冬,我努力的收拾回憶,寒冷和溫暖、幸福與痛苦,似乎都來得來突然。這一切和風景無關,卻是那麼的彌足珍貴。今天寫下的,也許是一段雜亂的文字,卻關連著收集於心的風景和溫暖,或記錄,或感恩、或懷念。
話說安生是一個英俊斯文帶著眼鏡的文藝青年,喜歡彈吉他、喜歡騎行,廣東潮汕人。安生進了西藏開了客棧後,吉他留在了身邊,騎行就放棄了。他在微信裡這樣紀念他的騎行:有些事物曾經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後來消失到你要很久後才發覺,紀念我逝去的兩萬四千公裡。
說走就走的遠方,是他人記憶裡曼妙的故鄉。對於西藏,年輕的安生是熱愛的,他用文字寫到:很喜歡這裡,合適的海拔,合適的氣候,合適的夥食還有合適的人,一些看不懂的書,一把普通的吉他,一個人的安全感,喝著拉薩啤酒,看著連綿的冰川,我會留在這裡很久---我的雨中波密。
安生能把陌生的驢友當親人來照顧,相信安生的客棧也不會比別的客棧差。客棧乾淨明亮,價位也不貴。關鍵是老闆真的好人,有一顆菩薩心腸。客棧一樓是前臺和自助飯廳,可以自己做飯。門口畫著可愛的卡通畫,上書「驢友之家」。飯廳的牆上有留言牌,你想寫什麼,給誰寫,文藝的,裝逼的,都可以。
二樓全部是客房,房間與過道牆漆都是那種暖暖的奶黃色,床鋪被子是橘色,搭配起來很溫馨很文藝,房間舒適、溫暖、乾淨親切的布置,能讓你嗅到家的味道。
三樓一半是個文藝的大廳,一半是露天的天台。大廳適合驢友喝酒聚會、品茗暢聊,分享旅行人生。天台周圍各類鮮花怒放,形成個美麗的院子。院落裡花豔芬芳、蘋果留香。你也可以窩在天台的沙發上,360度觀看星空和近處雪山。
在波密這座美麗的小城裡,不管你是選擇在旅店發呆,還是去縣城四處閒晃,都是件非常愜意的事。許多的日子已經流逝,唯有那些溫暖的事和風景永遠留在心裡。在這裡再次感謝雨中波密青年旅舍,在最寒冷的冬天給了我一個最溫暖的家。
註:雨中波密的青年旅舍地址,位於西藏林芝波密縣德慶路中段(農行巷內100米)。老闆,安生。
註:稻草人旅行散記寫於2019年01月09日。本文所配圖片均為城北聽雪及安生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