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基金公司自購超41億元 較去年全年增近50%

2020-12-27 天天基金網

  2020年又是獨屬於公募基金的一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內平均漲幅超40%,47隻主動權益類基金淨值翻番,讓公募基金連續兩年賺足了眼球。

  除業績外,公募基金公司年內自購旗下基金金額也再創下新高,因基金淨值年內普漲,公募基金依靠自購收入不俗。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97家基金公司合計自購旗下基金303次,合計自購金額41.65億元,而2019年全年基金公司自購金額28.48億元,今年基金公司自購金額較去年大增46.24%之多,2018年基金公司自購金額32.68億元,同樣少於今年。

  分基金類型看,年內基金公司自購股票型基金合計4.55億元,基金公司年內自購混合型基金12.45億元,年內基金公司自購債券基金合計18.84億元。另據數據顯示,2019年公募基金自購旗下混合型基金僅3.22億元,今年基金公司自購該類型基金額度增長近四倍之多。

  分公司看,年內共有12家基金公司自購旗下基金在1億元以上,。其中朱雀基金、華夏基金、西藏東財基金、國泰基金自購旗下股票型基金均超4000萬元,匯添富基金就自購旗下混合型基金超2億元,平安基金、永盈基金自購旗下混合型基金超1億元,東興證券建信基金自購旗下債券基金均超2億元。

  與往年不同的是,將近三分之一的自購發生在今年2月份。受疫情衝擊,春節後首個交易日A股大跌7.72%。數十家公私募基金公司相繼發布公告稱,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充滿信心,將繼續長期持有已投資的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決定以部分固有資金新增投資旗下偏股型基金,並承諾持有期限不低於1年。

  近兩年以來公募基金業績亮眼,不少於今年一季度大規模自購旗下基金尤其是權益類基金的基金公司也實現了等於為自己「加了個雞腿」,不少基金公司在2月份自購旗下基金,截至目前基金淨值漲幅普遍在40%以上,少數權益類基金因漲幅更大,基金公司靠自購回報不俗。

  一直以來,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自購基金動向備受市場關注。市場人士指出,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自購基金並長期持有,對投資者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一方面體現了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對證券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和團隊綜合投資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將基金公司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進一步促進基金公司盡心做好投資,以最大誠意為持有人負責。

(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

(原標題:年內基金公司自購超41億元 較去年全年增近50%)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年內基金公司自購超41億元 較去年全年增近50%_基金動態_基金_中金...
    年內基金公司自購超41億元 較去年全年增近50%
  • 誰是基金銷售大贏家?半年銷量超去年全年的竟然不是「宇宙行」!
    原標題:誰是基金銷售大贏家?半年銷量超去年全年的竟然不是「宇宙行」!9家銀行半年賣萬億元新基金 摘要 【誰是基金銷售大贏家?
  • 小公司生存環境艱難 年內東興證券旗下三隻新基金均延長募集
    其中東興證券動用公司自有資金自購3.10億份,佔全部基金份額比例高達15.27%。如此少的認購戶數,說明該基金又是旗下一隻以機構資金為主的基金。而截至4月16日,東興鑫陽66個月定開尚未發布基金合同成立公告,該基金最終認購規模還不得而知。此外,東興中證消費 50 指數與此前兩隻被迫延長募集時間的基金髮行背景不盡相同。
  • 券商前三季度攬入佣金1104億元 超去年全年總和近308億元
    原標題:券商前三季度攬入佣金1104億元 超去年全年總和近308億元 摘要 【券商前三季度攬入佣金1104億元 超去年全年總和近308億元】9月份,A股震蕩加劇
  • 帳面趴著近50億元 芒果超媒再拋出45億定增方案
    原標題:帳面趴著近50億元,芒果超媒再拋出45億定增方案   9月27日晚間,跟著《乘風破浪的姐姐》一起大火的
  • 尚智逢源:年內基金分紅1542億 遠超去年全年
    臨近年末,多隻基金積極分紅。據不完全統計,剛剛過去的11月至少有約334隻不同份額的基金宣布分紅,其中多隻基金每份分紅額度在0.3元以上。今年以來截止12月4日,公募基金累計分紅已達到1541.59億元,超過去年全年1290億元的分紅總額。
  • 年內基金經理離職數已超去年全年 中小基金公司人才流失嚴重
    截至目前,2020年來已有239位基金經理離職,超過2019年全年230位基金經理離職數量,2018年共有190位基金經理離職,基金經理離職數量已連續三年持續增加。今日公告基金經理離職的基金公司均為中小基金公司,受困於所管基金份額過少,不少基金經理尤其是績優基金經理無奈出走。
  • 2016年A股資金動向:全年淨流出近2萬億(圖表)
    但由於大盤新股逐漸稀少以及IPO限價的緣故,今年的募資規模相較於2011年之前的A股存在不小差距。  而從個股的募資規模看,數據顯示,年內募資超過50億元的僅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華安證券3隻新股,其中募資超百億的僅上海銀行一隻,其首發募集淨額也達104.50億元,超過四成公司募資不超過3億元。而年內募資最少的海天精工僅為0.78億元,也是創下近5年來新低。
  • 基金年內分紅1473億元 創新高
    儘管起伏不斷,但是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A股市場今年的表現相當強勢,滬深300指數年內漲幅超過20%。公募基金獲得了不錯的投資業績,積極回饋投資者,年內分紅總額達到1473.26億元,創出歷史新高。截至11月23日,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已分紅1473.26億元,遠超去年全年的1290.41億元;公募基金累計分紅3851次。其中,債券型基金分紅金額最高次數也最多,累計分紅2901次(A、C份額合計),分紅總額達到876.15億元。
  • 易方達匯添富等9家基金公司自購近10億 買了哪些產品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2月4日,基金公司自購計劃陸續啟動,據不完全統計,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匯添富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華安基金、東方紅資管、銀華基金、興全基金9家基金公司合計自購額9.7億元。主要用於購買旗下偏股基金產品。
  • 19家代銷金融產品收入超去年全年中信穩居...
    與此同時,山西證券上半年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2.34億元,同比下滑16.27%,是目前該項收入下滑幅度最大的上市券商。梳理發現,山西證券上半年實現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2.93億元,較去年同期少了0.05億元,但是交易單元租賃席位收入和代銷金融產品收入都有所提升。與此同時,經紀業務支出也提升了近1000萬,由於整體基數較小,所以同比下滑比較明顯。
  • 數據眼|又到基金「分紅季」!今年公募基金分紅總額已超去年全年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據同花順iFind資料庫梳理發現,截至11月19日,今年以來共有2058隻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下同)進行分紅,合計分紅金額超過1555億元,而去年全年分紅的基金共有1846隻,但合計分紅金額僅為1400多億元,今年還剩一個多月,公募基金分紅總額已超過去年全年。
  • 股票ETF總規模超7000億元 多隻基金浮盈過億 定增市場成「香餑餑」
    多隻基金浮盈過億,定增市場成「香餑餑」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日,今年以來已有194隻基金合計參與283次上市公司定增項目,去年全年只有95隻基金合計參與103次上市公司定增項目。具體來看,年內累計參與定增次數超過1次的有51隻基金。Wind數據顯示,目前有20隻基金參與定增項目的資金在億元以上。
  • 美團更新招股書:前4個月收入158億元,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9月4日,近期赴港上市的美團點評更新招股書,增加了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最新數據。此次招股書的更新,意味著美團即將啟動港股發行。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前4個月,美團實現營業收入158.24億元,超過2016年全年營業收入130億元,接近2017年全年營業收入339億元的一半。這一數值較2017年前4個月的營業收入81.19億元翻了近一倍。2018年前4個月,在排除優先股的特殊會計處理後,美團經調整虧損淨額20億元,主系收購摩拜和開展新業務所致。調整前,該數值為227.94億元。
  • 持股三年 BAT等9名股東浮虧超186億元
    近年淨利逐年增長,三年累計分紅超41億元股價下跌導致股東虧損,那麼,這三年,中國聯通的業績如何?2017年至2019年,中國聯通的營業收入依次約為2748.29億元、2908.77億元、2905.1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依次約為4.26億元、40.81億元、49.8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依次約為9.93億元、50.27億元、51.98億元。
  • 4月26日上市公司消息公告,牧原股份一季度淨利同比增長超8倍
    宣布公司全年營收2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79%,實現營業利潤7.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9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61%。經營性活動現金流淨額上漲5成至6.68億元。主要系本年銷售收到的貨款增加所致。
  • 公募基金自家人都買了啥?這類自購基金最受青睞!
    今天我們來看一組數據,那就是基金公司的員工都買了哪些自家的基金產品。這個我們之前也在如何選擇主動型基金的文章中提到過,因為相較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基金公司的員工往往更了解自家公司旗下的基金產品,畢竟是自家公司,基金經理水平如何?投研團隊實力怎樣?投資策略效果如何?旗下基金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所以今天我們就通過Wind數據統計來看看那些備受公募基金自家人青睞有哪些?
  • 公募基金參與定增熱情高漲 合計獲配資金達74億元
    再融資新政「落地」近10個月,公募、私募、理財子公司等各類機構投資者「跑步」入場,沉寂數年之久的定增市場再度激活。Wind數據顯示,截止12月2日,公募基金累計參與定向增發獲配資金高達74億元,而去年全年這一數字僅為25億。
  • 基金開啟瘋狂自購模式,面對黑天鵝,可以瘋狂抄底了嗎?
    基金掀起「自購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富國、銀華、匯添富、嘉實、博時等至少28家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累計自購金額超過20億元。其中,天弘基金自購金額最多高達5億。易方達基金自購金額也高達3億元,匯添富基金自購2億元,廣發、東方紅資產管理、華安基金等基金管理人自購金額也達到1億元。據了解,接下來或還有一些基金公司會陸續發布自購公告。
  • 基會|年內分級基金規模達1183億元 上銀鑫恆混合基金經理歷史回報...
    來源:金證研Photo by Derek Liang on Unsplash在距離整改「期限」僅剩2個多月的時間裡,分級基金整改步伐加快。然而,其整體規模「逆勢增長」,最新規模為1,183億元左右,較年初增幅超8%。同時,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合計豪擲超5億元認購13隻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