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樂燒

2021-12-30 二暖集

信樂燒

15世紀鎌倉室町時代

桃山時代1573-1615

現代

日本六古窯之一

此地陶土含有豐富的木節黏土(含有碳化的植物破片、外觀形似木節)、蛙目黏土(花崗巖風化後生成的黏土,因為內含的石英粒看起來像青蛙的眼睛)。室町時代開始,信樂的工匠們將原土碾碎、拉坯成形後,不上釉藥直接入窯燒制,完成的作品,外觀粗糙、質樸古雅,逐漸形成了信樂燒獨有風格。簡素的特色,恰恰又與接下來成熟於戰國時代的茶道文化,侘寂的精神隱然相通,作為茶具的信樂燒,受到了村田珠光、千利休等茶道宗師青睞,從而迎來了信樂燒的黃金年代,一度享有「茶陶信樂」的美稱。江戶時代後,也開始大量生產砂鍋、酒瓶、水甕等日常消費品。

二戰後,由於日本嚴重缺乏金屬,信樂燒所生產的火缽因為相較於其他產地的製品,可以快速升降溫的同時又具有良好耐用性,一度擁有日本8成的市佔率,信樂燒率先在戰後迎來了「火缽景氣」賣火缽迅速復甦。下圖那個右邊最大的

到之後做花盆,雨傘桶,咖啡具做建築材料啥產品都有

順應了時代發展

信樂狸貓村

tanuki開運狸

​​

茶碗

「信樂燒」的特點可以用

緋紅色

自然釉

焦痕

雹眼

等來概括,這也是判斷其品質的標準。當地陶土含鐵量高,且摻雜有矽石等小沙粒,經約1300度高溫燒制後,這些礦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鐵質呈現緋紅色,矽石等熔化後像小冰雹粒一樣點綴在陶瓷表面,被形象地稱為雹眼。當地燒窯多以赤松等為燃料,這些木材燃燒後產生的灰借著火勢像下雨一樣覆蓋在陶瓷表面,與陶土發生化學反應,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自然釉。因柴灰覆蓋不均勻,厚薄不一,陶瓷上會留下濃淡不同的焦痕,為信樂燒增加了不少情趣。「信樂燒」自然、質樸、古雅的風格使其在日本陶瓷界獨樹一幟,

​​燻爐

信樂燒採用穴窯anagama燒制器物(起源於中國,後經過朝鮮再到達日本,改進後叫登窯?),這樣就導致只有擺放前排的器具才會有很豐富的灰釉結晶,近年的信樂燒也人為添加草木灰和淋灰釉使其釉面結晶效果更好,但不夠自然,其實我也沒本事分辨。

歐美很多無釉柴燒也自稱為shigaraki ware,尤其流釉非常豐富火痕非常華美,像下圖這種支釘火痕這種,大概從表面看來豐富的火痕與結晶灰釉認為符合信樂燒特點


異形花入

相關焦點

  • 日本信樂燒
    我們出售日本茶器、年代物、工藝品,請添加我們微信號:gongmeiart1 信樂燒的窯址位於日本滋賀縣信樂村
  • 日本名陶藝——信樂燒
    購買請加壺婆婆微信號:2027734522 日本名陶藝——信樂燒近江國(滋賀縣)甲賀郡信樂町是信樂燒的發祥地。但平安、鎌倉時期的古信樂遺物不多見,信樂燒真正的繁榮實際上還是從室町時代開始的。由於礦床種類豐富,信樂泥可搭配成各種粗細不同的粘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使得信樂粘土很受歡迎,造就了信樂陶多樣的面貌,但是最為著名的,還屬信樂粗顆粒砂質泥,正因為這種特殊的砂質造就了信樂柴燒陶多姿多彩的風味。
  • 日本六大古窯之——信樂燒
    因柴灰覆蓋不均勻,厚薄不一,陶瓷上會留下濃淡不同的焦痕,為「信樂燒」增加了不少情趣。「信樂燒」自然、質樸、古雅的風格使其在日本陶瓷界獨樹一幟,並最終奠定了其日本六大古窯的地位。 信樂與常滑、瀨戶相比,窯的數量少,起源也遲。信樂陶器胎土呈赤色,質地溫暖、質樸,燒之前在坯體表面塗上天然的土灰,燒成後出現窯變軸色,很有特色。信樂主要產品是盛放糧食的陶罐等民用品。
  • 信樂燒 | 古樸稚拙,泡茶利器
    信樂燒的窯址位於日本滋賀縣信樂村,信樂窯從鎌倉時代(1185-1333)延續至今。信樂燒的特徵是體表附著焦色的窯變,是桃山時代(1573-1603)享譽盛名的陶器。信樂柴燒以它古樸稚拙的特色,漸漸受到我們國人的關注,信樂柴燒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主要在於它的獨特泥料的構成,雖是處於島國,但這裡的海拔大約800米,被稱為信樂高原。
  • 信樂燒的再生,用幾何造型挑戰傳統審美
    傳統信樂燒 信樂燒是日本一種古老的陶器工藝,發源於琵琶湖畔的信樂町。其歷史可追溯至奈良時代,到室町時代技術真正成熟並開始廣為人喜愛。信樂燒的魅力,來自於其獨特的原料。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令土壤形成了粗顆粒砂質泥,造就了信樂燒一種充滿肌理和質感的趣味。
  • 信樂燒しがらきやき——日本茶人追求的殘缺之美
    這些在信樂定製的茶陶,通常會由茶人根據自己的名字來命名,比如紹歐信樂、利休信樂、空中信樂、宗旦信樂等等。信樂陶的特點是泥質粗礦,造型自然質樸,胎體在柴燒過程中形成自然的灰釉效果。每一件陶器燒成之後都是獨一無二的,是自然造就的成果。信樂陶本來生產的農家雜器在製作時比較隨意,形狀也多為不規整,甚至顯得笨拙。後世茶人看中其枯寂之「佗」意將其引入茶道,取其質樸、殘缺之美。
  • 原山の茶文化 | 信樂燒しがらきやき—日本茶人追求的殘缺之美
    信樂窯最初只是生產農家日常生活和農耕時使用的器具,到室町時代後期,隨著日本茶事的興起,信樂陶被日本茶人引入了茶道,比如著名的茶道宗匠武野紹鷗便將信樂名器「鬼桶」和「蹲」引入茶道作為茶道用器,從此信樂窯開始了茶陶的生產。茶人們要求信樂窯的陶工們依照製作農家器具的原樣泥料和工藝,來製作各式各樣的茶器。
  • 長信樂信混合A : 長信樂信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的招募...
    長信樂信混合A : 長信樂信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摘要 時間:2020年05月29日 14:00:44&nbsp中財網 原標題:長信樂信混合A : 長信樂信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摘要
  • 火影忍者: 博人千辛萬苦救回信樂堇, 可漩渦鳴人把兒媳婦流放了!
    每周一集的博人傳,從上一集中我們就知道信樂堇將魔獸鵺釋放,甚至攻擊木葉,就連鳴人、卡卡西等人都束手無策。
  • 日本柴燒——備前燒
    19世紀和20世紀,隨著人們喜歡上釉色鮮豔的陶瓷後,備前燒一度衰落。金重陶陽、藤原雄、伊勢崎淳等形成近代復興備前燒的重要力量。備前燒採用登窯,類似於景德鎮的鎮窯,呈階梯式遞升搭建,有利於蓄溫、升溫。備前燒所採用的登窯是半地下式的穴窯,是一種效率較為低下的窯。沿山的斜面挖溝,用黏土搭建頂棚和側壁,在備前燒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更有效地實現高溫燒成,不斷加大地面的傾斜度、地面面積以及更寬廣的頂棚。在燃料充足的情況下,燒制過程中產生不同斑紋,這種斑紋的生成被稱為「窯變」,是備前燒的生命之所在,也成為現代柴燒主要的藝術表現。
  • 聞其名號丨能夠信樂念佛,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佛語彌勒:「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前面說了八個難,都不算難,最後歸結這一個才叫難。
  • 備前燒|有一種工匠精神叫備前燒
    村田珠光對備前燒、信樂燒和來自中國的茶器——唐物一視同仁,認為它們有共通之處。備前燒不上釉,通過窯變去展現柴燒五大要素土、火、風、水、人之間的悲喜與共。伊勢崎淳、平川正二、鈴木黃弌、大森輝彥等備前燒名家均住在備前市伊部地區,伊部是備前燒最大最有名的產地,因此備前燒又被稱作「伊部燒」。
  • ◇佛學課堂◇戊戌年華盛寺彌陀誕佛七義圓法師開示 ——《念佛的運心方法》之「至心信樂 隨願而成」
    二、至心信樂,隨願而成——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稱我名號)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至心信樂:一、眾生至心二、彌陀至心,信樂彌陀願力不虛——大悲至心,四十八願,平等救度——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至心信樂,隨願而成——精神「順從本願」——至心/念心➞佛號← 願力:透過佛號,觸動四十八願力
  • 【一心不亂的真義】《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誦諷念,命終之後,皆當往生,彼佛剎土(一)
    《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誦諷念,命終之後,皆當往生,彼佛剎土(一)底下請看第三部經《稱揚諸佛功德經》: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誦諷念,當起廣遠無量歡喜,安立其意,令使真諦十萬億信心,念斯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