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樂燒
15世紀鎌倉室町時代
桃山時代1573-1615
現代
日本六古窯之一
此地陶土含有豐富的木節黏土(含有碳化的植物破片、外觀形似木節)、蛙目黏土(花崗巖風化後生成的黏土,因為內含的石英粒看起來像青蛙的眼睛)。室町時代開始,信樂的工匠們將原土碾碎、拉坯成形後,不上釉藥直接入窯燒制,完成的作品,外觀粗糙、質樸古雅,逐漸形成了信樂燒獨有風格。簡素的特色,恰恰又與接下來成熟於戰國時代的茶道文化,侘寂的精神隱然相通,作為茶具的信樂燒,受到了村田珠光、千利休等茶道宗師青睞,從而迎來了信樂燒的黃金年代,一度享有「茶陶信樂」的美稱。江戶時代後,也開始大量生產砂鍋、酒瓶、水甕等日常消費品。
到之後做花盆,雨傘桶,咖啡具做建築材料啥產品都有
順應了時代發展
信樂狸貓村
tanuki開運狸
茶碗
緋紅色
自然釉
焦痕
雹眼
燻爐
信樂燒採用穴窯anagama燒制器物(起源於中國,後經過朝鮮再到達日本,改進後叫登窯?),這樣就導致只有擺放前排的器具才會有很豐富的灰釉結晶,近年的信樂燒也人為添加草木灰和淋灰釉使其釉面結晶效果更好,但不夠自然,其實我也沒本事分辨。
歐美很多無釉柴燒也自稱為shigaraki ware,尤其流釉非常豐富火痕非常華美,像下圖這種支釘火痕這種,大概從表面看來豐富的火痕與結晶灰釉認為符合信樂燒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