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減量化成效顯著 紹興生活垃圾實現負增長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御景華庭五期垃圾房。

源頭分類精準投放、垃圾減量化成效顯著、無害處置全省領先……記者從紹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紹興「前端源頭分類精準化+中端收集運輸規範化+末端處理設施標準化」的垃圾分類體系已基本形成。目前,紹興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92.24%,資源化利用率77.23%,垃圾總量提前實現負增長,有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垃圾分類 深入千家萬戶

垃圾分類關係千家萬戶,看似「小事」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昨天早上6時,51歲的社區衛生保潔員李阿姨穿上圍裙、戴好口罩手套,來到越城區迪蕩街道御景華庭五期的垃圾房,對放置在內的生活垃圾逐一檢查。

御景華庭五期是越城區首個試點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小區,從上月起正式實施。小區內原有垃圾桶全部撤除,生活垃圾統一投放至垃圾房。值得注意的是,「垃圾房」並非24小時開放,居民只有在每天6時~9時和18時~21時這兩個時段才能投放。

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御景華庭小區所在的雲東社區,通過黨員包戶、多方籤約、星級評比、量化考核等形式,構建起「契約化」管理體系,實現垃圾分類從源頭、宣傳、投放、督導到收運全過程規範化操作。

「籤約」「亮約」,還要有效「履約」。「每天居民拿著垃圾來到投放點,我們將根據垃圾種類記錄下投放時間與品種,每戶每月的分類情況,製作『紅黑榜』予以公示。」李阿姨對記者說,居民使用的垃圾袋都配有實名二維碼,一旦3次以上分類不合格,行政執法部門將根據《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對個人處200元以下罰款。據統計,目前越城區共有200餘個小區正逐步開展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收運工作。

此外,紹興市還將每月的20日設立為「有害垃圾集中投放日」,這一天市民可將囤在家裡的有害垃圾投放至社區的清運點。「我們以多形式、多途徑不斷強化垃圾分類宣傳督導,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準確率,讓居民從『要我分』到『我要分』。」市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馬川表示。

垃圾分類正在普及,園林廢棄物、裝修(建築)垃圾處理也不甘落後。越城區引進園林碳化處理技術,建成全市首個園林廢棄物碳化處置項目,計劃於2020年底投產,年處理量預計18萬噸;柯橋區、上虞區即將進入項目施工階段;諸暨市、嵊州市、新昌縣也已分別完成項目招標、設備安裝、項目開工等步驟。待6個項目建成後,將基本上解決紹興市大件、園林、裝修(建築)垃圾處置難題。

諸暨「每日一袋」行動。

垃圾處置能力 居全省前列

店內分好垃圾,流動清運車每天3次上門收集,分不好不收運……從去年10月起,越城區逐步在解放路、中興路、延安路、勝利路、人民路、剡溪路、平江路等7條主幹道撤走大型垃圾桶,開展沿街店鋪生活垃圾定點定時收集工作。

為提升垃圾分類收運能力,紹興市啟動「紅、藍、灰、綠」四色清運車輛標準化配置,實行分類專線運輸。截至目前,今年紹興市規範噴塗分類清運車輛688輛,新購置分類清運車輛148輛,提前實現車輛規範配置全覆蓋。同時,累計建設完成標準集置點468個,新(改、擴)建中轉站35座,進一步補齊分類收運這一短板。

隨著「無廢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給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提出更高要求。昨天,記者走進位於柯橋區馬鞍街道的紹興市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只見一輛輛車身寫著「柯橋環衛」「越城環衛」的垃圾運輸車正緩緩駛入公司卸料大廳,車上的垃圾將在儲坑內發酵5-7天,再投入焚燒爐焚燒。垃圾從卸料、發酵、抓料、焚燒,所有工藝均採用信息化管控,密封化操作。

據悉,這是紹興市循環生態產業園(一期)垃圾焚燒項目,日「吞」垃圾約2000噸。「垃圾焚燒爐等主要核心設備均從德國進口,每年可發電約1.88億千瓦時,提供蒸汽約96萬噸,煙氣排放指標優於國家標準。」公司副總經理朱建平介紹,相比傳統簡單的填埋和焚燒方式,在這裡真正實現生活垃圾「變廢為寶」。

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紹興市投資44.85億元,先後建成了循環生態產業園等9個處置設施,垃圾處置能力走在全省前列,無害化工作處於領先水平。目前,紹興市餐廚垃圾處置設施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全覆蓋。到今年底,全市焚燒和餐廚處置能力將達到7700噸/日,將徹底實現全市域「全焚燒、零填埋」的目標。

紹興市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源頭減量 讓垃圾總量大幅減少

提高分類與收運水平、提升處置能力是垃圾分類的重要一環,做好源頭減量則是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關鍵。日前,記者來到越城區孫端街道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與資源化處理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收運來的易腐垃圾進行分揀。記者發現,村民的分類質量非常高,很少有夾雜其他垃圾的情況。這些分揀好的垃圾,通過5臺垃圾處理機,實現資源化利用。

「從2017年起,村頭村就成了整個街道的垃圾資源化處理點,日處理能力達13噸。經過破碎、脫水、發酵等工序,垃圾就變成肥料,只有原來重量的15%-20%。」村頭村黨總支書記顧水根說,肥料一經推出深受村民喜愛。

此外,全市已在60家果蔬集貿市場開展易腐垃圾就地處理、「淨菜進城」試點。上虞百官農貿市場負責人鄭潔告訴記者,清晨6時就有顧客來買菜,大量蔬菜得在這個時間節點前清洗完畢。遺留下的黃葉、菜根等垃圾怎麼辦?「市場每天產生約2.5噸垃圾,大部分易腐。『淨菜進城』試點後,我們投資70萬元購買了易腐垃圾微生物發酵處理設備,把產生的果蔬菜皮、動物下腳料等就地處理,變成有機肥料,垃圾減量率達到90%左右。」鄭潔說。

百官市場易腐垃圾處置站。

垃圾分類「減法」做得好,源於「加法」給力。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服務中心主任何茂泉說,以限塑令、酒店限一次性消費品、「光碟行動」、淨菜進城等「八大行動」為載體,紹興市不斷加快源頭減量。2019年紹興生活垃圾總量下降了1.57%;今年以來,生活垃圾總量降幅已達到9.18%,其中源頭減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為「無廢城市」創建增添新活力。

如今,紹興正著手「垃圾分類智能化監管」平臺的建設。通過監管可視化、數據標準化、風險預警化、問題追溯化、信用等級化、責任認定化,實現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全過程智能化監管。今年年底,將基本建成省、市、縣一體化監管平臺,全面提升紹興市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水平。

(原標題《紹興生活垃圾提前實現負增長》,原作者高建峰。編輯阮帥)

相關焦點

  • 農村突破、城市擴面 金華市「垃圾革命」新路徑實現生活垃圾總量負...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金華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98.65%,農村行政村100%全覆蓋,生活垃圾總量同比下降5.14%,實現負增長。從農村擴面到城區走出垃圾革命新路子說起金華的垃圾分類工作,不得不提首創的「二次四分」法。
  • 連隊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動成效顯著
    記者從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隨著兵團連隊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動全面推進,90%以上的連隊建立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基本建立。六師五家渠市重點推進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和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治理等專項工作,各團場連容連貌不斷改善,環衛設施逐步完善。
  •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
    二是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穩中有升。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達4246噸/日,較條例實施前增長了13倍,家庭廚餘垃圾分出率達到20.84%。加上餐飲服務單位廚餘垃圾1927噸/日,廚餘垃圾總體分出量達6173噸/日。  三是其他垃圾減量明顯。
  • 三臺縣西平鎮場鎮生活垃圾專項治理成效顯著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春玉 謝細歷)近段時間以來,為有效增強西平場鎮生活垃圾清掃、處置、運輸等各個環節,切實解決民生實際問題,做好場鎮綜合性治理的開篇。三臺縣西平鎮立足現實,多方舉措,出重拳對城鎮生活垃圾進行專項治理,並取得良好的成效。強化組織落實。
  • 全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暨運行管理現場會在金華婺城舉行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事小卻關係民生大事。破解垃圾治理難題,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關鍵要推進垃圾分類處理,逐步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率,使生活垃圾資源化。
  • 懷化工業中專迎接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組開展專項評估活動
    12月22日下午,省垃圾分類督導組一行7人來我校督導垃圾分類工作。學校領導對督導組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省督導組通過聽取匯報、現場檢查和查閱臺帳等形式,現場查驗學校食堂、學生宿舍、辦公樓、垃圾集中點等場所,重點對組織宣傳、制度建設、設施設置、垃圾集中收置堆放、垃圾分類投放、學校食堂餐廚垃圾處置等相關情況的臺帳進行督查。
  • 陽信縣走出「接地氣」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
    而「三句半」中提到的生活垃圾分類的好處、乾濕垃圾分類的標準等相關知識,村民們更是人人「門兒清」。「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咱們村裡不僅人人說得好,做得更好!」呂書海滿是自信地說。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能夠實現垃圾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以及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 平谷區9個小區、村獲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新京報快訊 據平谷區融媒體中心消息,日前,154個小區、20個村確定為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平谷區濱河街道金谷園小區、濱河小區、怡馨家園小區、金海小區、紫貴莊園小區、盈谷中心小區,馬坊鎮新華聯悠悠新天地小區,大興莊鎮周莊子村,劉家店鎮江米洞村共9個小區、村獲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榮譽稱號。
  • 垃圾分類+資源回收 「兩網融合」融出垃圾分類新成效
    「垃圾分類後,再把生活垃圾細分回收利用,還是政府想得周到。」她說。圖說:奧任公司內垃圾分類處理 山陽鎮供圖(下同)走進位於金山區山陽鎮板橋東路777號、負責該地區生活垃圾細分回收利用的上海奧任環境服務有限公司,3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內,廢紙、廢泡沫、廢塑料、廢玻璃……應有盡有,按類堆放,在不同設備的處理下,被壓縮打包成塊。
  • 垃圾分類動真格 小黃狗實現垃圾分類智慧化監管破解難題
    小黃狗環保科技董事長王澤銘介紹,小黃狗自2017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於全民垃圾分類習慣養成,通過推廣與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將生活垃圾從產生到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鏈條捋順,實現垃圾分類全生命周期管理,「小黃狗以『物聯網+智能回收』的創新模式介入,深度參與城市垃圾分類各環節工作,通過政策推動、企業介入、全民參與,有效破解垃圾分類『分不準』、『不想分』、『難管理』等痛點、難點問題,幫助城市和企業實現了對垃圾分類的動態監控和智能化管理
  • 保定競秀區舉辦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直播活動
    從保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2020年12月4日下午,由競秀區委宣傳部、競秀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競秀區生活垃圾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保定競秀區生活垃圾分類主題直播活動成功舉辦。據悉,《河北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2021年起實施。舉辦此次直播宣傳活動,旨在全面加強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和推廣宣傳,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處置水平,實現全區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營造優美的生活環境。此次活動內容豐富,執法局也在通過對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提高市民環保意識,樹立分類觀念,逐漸培養市民自覺和習慣的分類行為。
  • 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龐大的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各種垃圾量是非常驚人的。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處理這些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就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環境,甚至威脅到人們的健康。目前,焚燒是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垃圾處理中,可以採用垃圾焚燒發電。(一)目前的垃圾量及政府應對措施據統計,過去十年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年均增長率已經達到8%。
  • 這裡處理了上海中心城區70%生活垃圾 今天它再度升級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揭牌儀式上,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史昕龍介紹,老港已經邁入3.0時代,將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讓垃圾處理更加智慧化、綠色化、環境友好化。同時,藉助老港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將考慮和技術團隊、高校、專業公司合作,在資源化、減量化等方面進行中試乃至產業化應用。
  • 科普|你知道垃圾焚燒發電嗎?
    垃圾焚燒產生的爐渣經過高溫無害化處理,再經過磁選等分離後,可對爐渣進行綜合利用,比如可以作為路基材料或製作砌塊、行道磚,不能綜合利用部分可送至衛生填埋場填埋。垃圾焚燒發電作為發達國家廣泛採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符合「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三原則。
  • 饒平縣寶鬥石生活垃圾填埋場5日啟動垃圾焚燒
    饒平縣寶鬥石生活垃圾填埋場升級改造及綜合處理資源化利用工程PPP項目於2018年初動工,現已初步完工,進入調試試運階段,具備垃圾焚燒條件。1月5日下午,饒平縣寶鬥石綜合資源利用廠啟動垃圾焚燒儀式,饒平縣領導現場宣布儀式啟動,並與參加活動的相關單位的代表一同參觀項目運營流程。
  • 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新時尚——上海推進生活垃圾...
    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新時尚——上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探求與實踐北極星固廢網訊:【引言】2016年1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時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係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係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 日處理700噸,五華生活垃圾將實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23日上午,梅州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舉行開園儀式,落戶該產業園的首個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試運行,標誌著五華在探索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方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據了解,該項目一期以日處理700噸的大「食量」,是五華在謀求縣域全域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 垃圾分類處置的永康經驗——永康市創建亮點系列報導之一
    近年來,永康市積極探索、見「圾」行事,科學布局垃圾治理項目,以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為抓手,在生態環境改善上持續發力,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一般工業固廢和危廢處置上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著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經過一系列實踐,永康市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一般工業固廢、危廢處置上相繼走出了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為打造「無廢城市」,助力五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
  • 全面鋪開生活垃圾分類 引領綠色新風尚
    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啟動以來,花山區通過多形式、多方位、多舉措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和推廣工作,爭做該項工作「先鋒隊」、「排頭兵」。花山區副區長潘斌斌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區全面鋪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頗有成效,向「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自上而下一盤棋。
  • 垃圾分類離我們還有多遠?天津公共場所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原文如下日前,市城市管理委印發進一步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確立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到今年年底前,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基本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