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劉帥
儘管地產「黑馬」魯能被劃歸中國綠髮已塵埃落定,但並未影響其拿地。
8月13日,作為魯能集團旗下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廣宇發展(000537.SZ)發布公告,天津廣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子公司山東魯能亙富開發有限公司和天津魯能泰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近日在廣州市、天津市,分別競得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2020NJY-9 地塊、天津市河西區津西體(掛) 2020-12 號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兩宗地塊合計總價約49.2億元。
2020NJY-9地塊的正式競價日期為8月10日,掛牌起始價為112850萬元。最終魯能以總價12.92億元,加上需配建的7400平方米人才公寓拿下該地塊,折合樓面價19117元/平方米。
競價同日,國家電網旗下全資子公司魯能集團整體被劃歸到中國綠髮。
8月10日,魯能集團官網發布消息,根據國資國企改革有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持有的魯能集團(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將整體轉劃至中國綠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綠髮)。
魯能集團官網稱:「劃入中國綠髮,有利於繼續發揮公司發展積累的管理、人才和市場等優勢,在保持職工隊伍穩定基礎上,通過改革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對於更好地發揮國有資本作用,推進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產生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劃轉後,中國綠髮註冊資本金擬調增至400億元,用以協調運轉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發展。據公開信息顯示,中國綠髮是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參股投資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
8月13日,對後續會否有戰略布局上面的升級調整,時代周報記者致電魯能集團,截止發稿,魯能集團暫未回復。
同日,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魯能以後或將專注本業,以平穩為主不會出現激進的局面,中國綠髮的主導產業是文旅、養老等綠色產業,住宅業務沒有全面的大規模開發,如果中國綠髮存在轉型需要,仍需要一定時間填充。
實控人未變
在業內看來,魯能一直是地產界的一匹「黑馬」,不僅擁有豐富的土地儲備資源,而且魯能是國資委直屬的21家持有房地產「牌照」的央企之一。
據悉,2010年,為規範央企大舉進軍房地產行業的市場現象,國資委發布要求央企全面退出房地產,僅保留16家央企的房地產主業資質。同年,又批准魯能在內的5家央企獲準保留這一資質。
據樂居財經不完全統計,魯能目前涉足的地產項目共計51個,其中已有項目21個,在建項目30個,遍布於全國14個省市。按照天風證券於2017年的估算,魯能旗下未注入上市公司部分的房地產業務體量超2000萬方,貨值超4000億元。
據廣宇發展公告顯示,待股權劃轉後,中國綠髮的註冊資本金擬調增至400億元,魯能集團將變為中國綠髮的全資子公司,且仍為廣宇發展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維持76.13%不變。而中國誠通、國家電網、中國國新控股分別持有中國綠髮40%、30%、30%的股權。
劃歸後的魯能由直接控股,變成了國家電網間接控股。
對於此次劃歸後實控人是否發生改變的問題,時代周報記者通過投資者提問向廣宇發展董秘求證,廣宇發展方面回復,本次國家電網將魯能集團100%股權劃轉至中國綠髮後,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不會發生變化,仍為魯能集團和國務院國資委。
3月6日,廣宇發展發布業績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廣宇發展實現營業收入229.87億元,房地產開發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1.8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42億元,同比增長25.57%。
8月10日,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劃歸中國綠髮之後,魯能集團計劃將旗下住宅開發相關業務統一整合到廣宇的平臺上,內部做好資源及業務上的分配,充分發揮兩家企業的協同效應。調整後會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過渡期中將以平穩為主。
8月13日,北京房地產商會會長黎乃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魯能劃歸中國綠髮是順勢之舉,適應整體發展的需求,魯能集團豐富的人才儲備、土地儲備也為其快速向下一階段發展奠定了基礎。
央企「退房」
2020年3月22日,中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發布了《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表示將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
其中,國家電網表態,「堅守電網主責主業,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堅決按期完成深化集體企業改革任務。」
2010年3月18日,國資委布「退房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清退房地產業務,只留下16家主業為地產的央企。當年有14家主業非房地產業務央企退出市場。但是,2011年以房地產為主業央企反增加5家。此後,國資委又多次重申「退房令」。
近年來,涉及煤炭、礦產、電信、航空等多個行業企業都陸續加入「退房」隊伍。事實上,自2019年以來,中國重汽、山東高速、國家電網等國家央企宣布退出房地產行業。
4月26日,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公告,碧桂園集團下屬公司以48億元摘牌中國重汽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國有產權及債權轉讓項目。
7月2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通報,山東重工與中國重汽重組後,將中國重汽房地產板塊以市場化方式掛牌轉讓碧桂園集團,徹底退出房地產業務。
在關於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中國航空集團也表示,清理低效房產、退出房地產業務。中國航空稱,成都西南航空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通過轉型退出房地產業務。
日前,山東高速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處置了旗下4家房地產企業資產。
包括山東高速西城置業有限公司所屬的暢和苑A5、A6地塊資產、山東高速物流置業有限公司100%國有產權及債權、山東高速蒙自置業有限公司80%國有股權及債權以及山東高速海陽置業有限公司100%國有產權及債權。
此外,山東黃金近期也對啟東置業、黃金城地產相關股權及債權進行掛牌出讓。兗礦集團也曾掛牌出售旗下中垠地產有限公司40%股權。
近日,多位業內專家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央企國企的退房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場傳遞了兩大信號,其一是中央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思路也未發生改變,那就是堅持「房住不炒」;其二是,敦促各大國企央企,專注本業,實現精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