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生產事故和自然災害情況
(一)10月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10月,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8起(同比下降57.9%)、死亡7人(同比下降61.1%)、受傷1人(同比持平)。其中:
工礦商貿領域發生事故5起(同比上升25%)、死亡4人(同比持平)、受傷1人(同比增1人)。
道路運輸發生事故3起(同比下降80%)、死亡3人(同比下降78.6%),無人員受傷。
水上運輸、漁業船舶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自然災害領域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全市共接到火警報告495起(同比下降31%)。
(二)1-10月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1-10月,全市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65起(同比下降59.1%)、死亡69人(同比下降52.4%)、受傷12人(同比下降63.6%),其中:
工礦商貿領域發生事故14起(同比下降22.2%)、死亡15人(同比下降25%)、受傷3人(同比下降57.1%),其中發生1起死亡3人的生產經營性較大事故。
道路運輸發生事故50起(同比下降64.5%)、死亡53人(同比下降57.6%)、受傷9人(同比下降65.4%)。
水上運輸發生事故1起(同比增1起)、死亡1人(同比增1人),無人員受傷。
漁業船舶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自然災害領域共發生森林火災2起,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全市共接到火警報告5821起(同比下降16%)。
二、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情況分析
1-10月,全市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領域總體平穩,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有大幅下降,自然災害領域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全市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情況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安全生產事故總體平穩,但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環比上升。1-10月,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全市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59.1%、52.4%,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繼續保持大幅下降的良好態勢。但10月全市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8起、死亡7人,環比9月分別上升33.3%、16.7%,防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壓力較大。(見圖1)
(二)10月工礦商貿領域事故較多。10月全市工礦商貿領域共發生事故5起、死亡4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佔10月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總量的62.5%、57.1%。其中,建設施工領域事故依然高發,共發生事故3起、死亡2人,分別為10月10日,浙江東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發生一起物體打擊事故,造成1人死亡;10月24日,杭州紅權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發生一起高處墜落事故,造成1人受傷;10月26日,浙江中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濱江區十五區塊塘子堰安置房建設項目部發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見圖2)
(三)道路運輸領域事故防控壓力較大。1-10月,全市共發生道路運輸事故50起、死亡53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下降64.5%、57.6%,事故起數、死亡人數佔全市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總量的76.9%、76.8%。從事故原因上看,機動車與電動車相撞和工程車右轉彎過程中跟非機動車、行人等發生碰撞仍是導致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從事故發生區域看,蕭山區、餘杭區道路運輸事故總量位居全市前兩位。(見圖3)
(四)自然災害總體情況平穩。1-10月,全市森林火災、洪澇災害、地質災害等各類自然災害總體情況平穩,共發生森林火災事故2起,地質災害主要集中發生在梅汛期。全市梅雨期較常年偏長、梅雨量偏多,其中,新安江水庫建庫以來首次開啟9孔洩洪,水庫水位達108.39米創歷史新高。
三、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形勢分析
(一)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風險持續上升。臨近年底,建設施工項目逐步進入作業高峰期,製造業企業生產也將進入年末衝刺階段,道路運輸行業日漸繁忙,發生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火災等安全生產事故概率呈上升趨勢。
(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導致事故概率增大。目前拉尼娜狀態正在發展,預計今年秋冬季冷空氣較活躍,冬季溫度整體較常年略偏低,大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將增多,工程車、客運車等重點車輛發生惡性交通事故概率增加,要重視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將對道路交通、農業生產、城市運行等帶來不利影響。
(三)秋季森林火災防控風險明顯增加。11月1日,我市進入森林防火期,進入山林作業人員急劇增多,且秋季氣候寒冷乾燥,林區野外用火點多面廣,發生森林火災風險急劇增加,臨安區、淳安縣、桐廬縣、建德市等區、縣(市)要重點做好森林火災防控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切實做好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著力提升全市本質安全水平。各地各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紅線。要準確研判、清醒認識當前我市安全生產面臨的嚴峻形勢,結合第二輪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持之以恆用好60日隱患暗訪整改閉環機制,全面開展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切實增強企業安全風險管控能力,使安全管理關口前移到位,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不斷加強基層執法隊伍能力建設,在大幅提高企業安全生產違法成本的同時,把安全執法檢查和優化營商環境結合起來,堅持守住安全底線就是最大的服務企業發展。同時,要進一步加大事故查處力度,依法查清事故發生的原因和責任,嚴肅責任追究,強化事故警示教育,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切實提升全市本質安全水平。
(二)持續抓好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整治工作。各地各部門要突出重點領域、重點環節,持續抓好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整治工作。建設施工領域:市地鐵集團、市建委等部門要切實採取科學管理手段,強化風險監測預警,全面排查在建重點工程、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安全隱患,把風險管控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道路交通領域:要嚴格落實行業管理責任,強化日常巡查監管,確保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吸取「9·28」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教訓,持續加大整治力度,嚴厲打擊、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危化領域:要緊盯重大風險管控到位和重大隱患徹底整改。持續推進開展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重點整治,全面消除易導致群死群傷和較大以上事故的重大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消防領域:秋冬是重大火災的多發期,各地各部門必須措施到位,嚴防秋冬季節消防安全事故。存在隱患的高層建築整改力度務必要加快,電瓶車管理務必規範到位,電氣火災務必嚴防嚴控。
(三)紮實做好秋冬季森林防滅火工作。11月1日,我市進入森林防火期,秋季天氣寒冷乾燥,森林火災風險加大。各地各部門要結合秋冬季防火形勢和工作實際,紮實做好秋冬季森林防滅火工作。要壓實屬地黨政領導責任和部門防滅火責任,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切實把打擊森林非法用火作為秋冬季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持續深入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行動,嚴懲一批野外違法用火行為,從源頭上防範化解森林火災重大風險;要督促護林員、檢查員、瞭望員進崗到位,充分運用衛星遙感、智能監控、無人機、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手段應用,加強風險監測預警;要充分發揮航空護林直升機作用,隨時做好滅火準備,確保快速反應,第一時間撲滅林火,堅決防範重特大火災發生。
(四)繼續做好24小時應急值班值守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嚴格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和應急值班值守制度,確保值班人員在崗在位,盡職履責,時刻保持應急狀態,及時處置各類突發事件。要高度關注各類突發事件,進一步強化各類突發事件信息報送程序和時效性,根據突發事件信息報送程序和時效要求,確保信息通暢、及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