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下,操作的三層境界,與佛學有些類似:
第一層: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層: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說來簡單的三層境界,第一層初入市者簡單容易,充滿新奇,經常看到本真。第二層,因為第一層的本真,經常受騙上當,被許多反技術坑害,於是懷疑人生,看什麼覺得不是什麼,充滿了自我否定。
經歷過一二層境界後,想要升入第三層,卻是許多朋友終生也達不到的境界,進入這層境界之後,雖多一個「還」字,如武林經歷萬般磨難,如旅者經歷了萬水千山,在紛繁複雜中,有一些本真,有一些睿,有一些糊塗,時刻總能保持一份平淡與平靜,任憑行情起起伏伏,總能處之淡然,得之泰然,失之坦然,應對有序,進退自如。
這裡總結一下,許多朋友不能進入第三層境界的原因:
一、不理智對待:
因為心中有執念,行情按預定的走勢運行,更加強化這種執念。當行情發生轉折時,總是一步步自我原諒,自我安慰,積小錯為大錯,積小虧為大虧,最後的結果多是痛別昨天,告別市場。
二、低級隨意操作:
每天交易時間,總有一股莫名的激動,打開盤面,看到滿滿的紅紅綠綠,就感覺到充滿機會,卻忘了同時也充滿陷阱。
之所以加上定語「低級」,因為是一種沒有準繩的隨意。通常表現為入場前激動,入場後就是後悔。
與這種低級隨意的另一面的是高級隨意,如武林高手,無招無式,隨意而動,攻敵於無形,化敵於無意,那種境界,卻非普通人能達到的,在交易中,看似隨意,實在通過多年的臨場發揮,遵循自身的法則,有其優勢的勝率與盈虧比。
三、輕易否定自己:
因為自身理論實踐基礎不夠紮實,當行情向不利方向波動時,極易懷疑自己,如果有別人以某種理由否定,更加覺得自己當初是衝動。
否定自己本來是好事,但是無原則地否定,就是不是好事了。
當初辛苦研究出來的成果,除非當初的理由不復存在,或者向不利方向波動達到一定數值之後,才能以客觀代替主觀,以量變防質變地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