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豬又一次站上風口,29上市豬企「翻身」高飛

2020-12-26 新京報網

2019,是宏觀經濟的「不確定」之年,在這種「不確定」之下,一些無法忽視的趨勢、現象或風口,給2020帶去更多猜想和希冀:5G這場科技革命將會如何影響我們和世界?區塊鏈是否依舊高位持續?工業大麻之後,資本市場的下一個掘金島在哪裡?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將往何處去?


站在歲末年初,新京報特別推出專題策劃,找出中國經濟的12個熱詞以及它們的背後故事,為你「@這一年」。



2019年,生豬市場在豬年迎來「春天」,這一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並創下歷史新高。隨之,豬肉價格成為推高CPI的主要因素,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政策以調節豬肉供需。


站上風口,上市豬企的股價水漲船高。據統計,2019年,A股市場上29隻豬肉概念股總市值類增3700多億元,有的上市公司創始人家族身家暴增,超過了一些房地產大佬。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指導和市場驅動下,生豬養殖行業已處於轉型期,即從散養模式向規模化養殖模式的轉型。數據顯示,眾多豬企已經投入重金用於生豬養殖項目,但是,國內生豬市場恢復供需平衡尚且需要時日。



超7成公司業績上漲,多公司實施「養大豬」策略


在2019(第十八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再投90億建9個大型的養豬場,用」新好養豬模式「,要再養680萬頭豬。這背後是新希望養豬賺大發了。其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已同比上漲111.73%,而去年全年則下滑了25.23%。據其公告,早在今年初,根據外部形勢變化,其就開始加大了仔豬投放力度。


為了提升生豬產量,「保供穩價」政策頻出,多家上市豬企也在積極擴張,但是有的也面臨資產負債率高企(有的超過70%)問題,投資資金能否落地尚待觀察。而專家分析,拿地或是最大難題。


賣房不如養豬?有主營地產企業負債率超70%砸百億養豬 詳情》》


新京報記者 閻俠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農曆豬年上市豬企真的飛上天了,龍頭豬企加碼生豬養殖項目
    近日,多家A股生豬養殖公司披露2019年生豬銷售簡報,銷售額較上年均有大幅增長。「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上天」,成為過去一年養豬行業的真實寫照。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豬價震蕩上漲為主,進入下半年,豬價開啟大幅拉漲。
  • 2019豬企跑馬圈地 單頭豬利潤今年還能再漲50%
    投資行業曾經的一句戲言「站上風口,豬都能飛上天」,成為了2019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的真實寫照。   與此同時,一些上市豬企面臨著高負債率的擴張風險。   「養豬行業的持續性投入太大,上市龍頭豬企裡,目前完全採用自繁自養模式發展到千萬頭養殖規模的只有牧原股份,其他採用自繁自養模式的上市豬企如羅牛山等,養殖規模都還在百萬頭級別。」
  • 你怎麼理解「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
    聽了兩天的課,兩個老師都講到了這句話,一個貶一個褒,對於這句話你怎麼理解呢?「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善於想,善於做,世界這麼大,無數的期望,無數的盼望,無數的可能,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不要拘泥於現實和條件,要善於突破現實,創造條件,「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人有多大膽,樹有多大產,我們推崇創新,創造發明,國家需要創新,創新的技術,創新的思路,創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豬在風口上真的能飛起來麼?
  • 小米科技園立了一隻飛豬 雷軍:在風口上 豬都能飛
    2021-01-14 22:41:29 來源: 3DMGAME官方號 舉報
  • 從《一往無前》重新思考「」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面對一個體量是自己幾十甚至上百倍的國際型巨頭,它通過捆綁銷售這一招就足以滅掉WPS。雷軍和求伯君他們再怎麼努力也是屢戰屢敗。這能夠歸因於金山他們的管理問題嗎?能夠歸因於他們的產品的競爭力不行嗎?當然,在競爭失敗以後,一堆旁觀者能總結出無數的失敗理由,但是當時wps如日中天的時候誰看出來了呢?這就和總結成功經驗一樣,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
  • 風口上的「豬」最後還是要奮力奔跑!
    但隨著個人電腦市場的發展,王雄輝認為這一領域並不符合未來的發展需求。在這一想法的驅動下,加上家人無意間的需求,2012年,歐瑞博正式切入智能家居產業之中。而反觀歐瑞博,卻在這一市場中如魚得水——歐瑞博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在其他企業通過模仿外商產品並大量出貨的模式佔領市場時,歐瑞博選擇了打造「爆款」,通過一款足夠優秀的產品,一次又一次的引爆智能家居市場。這種穩紮穩打的方式,不僅讓歐瑞博的產品逐一進入到用戶的家庭,同時也提升了歐瑞博自身的品牌價值。
  •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苗木行業的下一個風口就在?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是雷軍的名言。它幽默風趣地說明了時代創造的外部環境對個人成功的重要性。的確,在任何一個時代風口,能夠敏銳地嗅到氣息,關注到時代變化趨勢的人,更有可能在商場風雲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 11月大豬企賣豬647萬頭?12月更多?豬價還漲嗎?
    中國養豬網2020年12月05日-12月11日(7天)外三元均價走勢圖今日外三元豬價走勢簡評:今日我國生豬價格走勢已經「沉迷」下跌,與其他地區相比,目前東北地區豬價跌勢有多放緩,甚至有豬友表示局部省份出現暗漲的現象,規模豬企生豬出欄價主要呈現穩中伴跌的行情,出欄量較以往增加,但部分養殖戶依舊存在惜售情緒
  • 部分豬企新項目暫停,背後意味著什麼?12月10日明日豬價
    規模豬企一直是養豬行業的風向標,之前規模豬企瘋狂的跑馬圈地大肆擴張,而現在卻出現開始暫緩、縮減的跡象,雖然有的企業聲稱是資金問題,真實原因無法得知,這不得不提高警惕。,最近這兩年時間,不光是規模豬企在不斷擴張,一些中小散戶也是頻頻加碼,甚至是一些從來沒有養過豬的也紛紛進場。
  • 儲備肉、屠企雙重壓制!真缺豬嗎?春節豬價能否上演最後的瘋狂?
    【儲備肉、屠企雙重壓制!真的缺豬嗎?】儲備肉重新啟動;豬價接連突發上漲,引起了調控層面的特別注意,一輪調控手段也開始實施,暫停了2個半月之久的儲備肉投放重新啟動,並且還是以逐漸加大力度的趨勢。屠企肯定趁勢壓價;而屠企方面,最近2年一直是被養豬人按在地上摩擦,一壓價就收不到豬,就不得不提價收豬,兩頭受氣的日子真是夠夠的,而這回儲備肉重新啟動投放,屠企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趁機壓價一定勢在必行,而且還要狠狠的壓價。難道真缺豬嗎?
  • 讓豬住樓房坐電梯,一頭種豬淨賺6246元,種豬大王欲赴港上市
    2019年以來,受非洲豬瘟入侵影響,國內生豬出欄量大幅下滑,豬肉這道中國人餐桌上的常備糧食瞬間成為了「奢侈品」,豬企們也隨之迎來了利潤風口。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新希望、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等多家豬企上市公司均出現了股價和淨利潤的倍數增長。
  • 薇婭丈夫公司獲君聯資本注資,MCN成「風口上的豬」
    而謙尋控股的成立時間是 2019 年 10 月,成立不到一年便迎來知名創投機構入局,這家公司到底什麼來頭?網紅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 2019 年 4 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根據招股說明書,IPO前君聯資本持股8.54%, IPO後君聯資本持股為7.5%。2019 年 5 月底,曾有消息傳出君聯資本已退出如涵。此後如涵控股方面做出澄清,稱該信息為誤讀。君聯資本等投資方的其股份受制於上市後 180 天的鎖定期,並沒有被出售或轉讓。
  • 最強豬周期進入下半場,豬企的好日子到頭了?
    對首富來說,這兩年最大的康波就是豬周期。這一輪豬周期,始於2018年下半年,疊加非洲豬瘟這隻非比尋常的黑天鵝,國內生豬出欄數銳減,導致豬肉市場供需失衡,豬肉價格在2019下半年出現暴漲,並在年底和今年年初達到頂峰,幾乎是上一輪周期最高點豬肉價的2倍。堪稱史上最強豬周期。
  • 豬價飄紅,玉米大漲,後市如何?能到多少錢一斤?附最新豬價糧價
    加上天氣降溫,進口凍肉問題出現,市場生鮮豬肉銷量大增,以及飼料上漲,養豬戶惜售的出現,屠企收豬難度加大,也在不斷加大上調收購價格。導致11月25日豬價再迎上漲,全線飄紅的局面出現。截止到今天,全國生豬價格依然是漲紅一片,外三元平均已經逼近15元大關,漲到了29.76元/公斤,上漲的省份更是超過了16個,放眼望去,大半個中國的豬價都在上漲。
  • 豬價大漲,養豬戶「哭」了,屠企卻笑呵呵,是誰在為豬價暴漲買單
    一晃,1月已經過去十幾天的時間了,夾在元旦和春節中間的這段時間豬價走勢還真的是撲朔迷離,不僅養豬戶想像不到,就連專家也是頻被打臉,先是1月初連漲6天,專家站出來說接下來就是春節消費利好刺激,進口凍肉頻現問題又進不來,豬肉缺口被放大,豬價會持續上漲到春節前夕,話音剛落就被打臉,豬價連降5天,有些專家又牆頭草得說豬價要一跌不起
  • 寧靜這是什麼稱職代言人?代言過豬飼料從此萬事離不開「豬」
    看綜藝的時候不少人都有點印象,那就是寧靜挺喜歡提到「豬」的,比如採訪的時候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等,當時還以為這只是寧靜的一個比喻,但翻看她的微博,你會發現她其實一直有提到「豬」這個話題。微博上超多和「豬」相關的發言 「站在風口上,是豬也能飛」其實在2017年的時候就提出來了,還配了一張豬豬圖片。
  • 肉豬變「金豬」,多家豬企上半年淨利潤翻10倍!
    家豬企業的黃金時代豬肉價格從一斤一二十元一下子上漲到一斤五六十元的價格,屬實是有點誇張,正因如此網絡上還興起來了「養豬」的熱潮,但這熱潮的本質終歸是一句玩笑話。豬肉價格上漲帶動了家豬企業的發展,上半年25家上市的家豬企業中有16家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其中新希望集團以446.96億元營收和雙匯集團以363.48億元營收,坐穩了家豬市場的龍頭和老二。僅有振靜股份上半年還是處於虧損狀態,牧原股份以107.84億元的淨利潤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 「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其實下一句才是重點
    小米創始人雷軍有一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這句話被好多人奉為金句,尤其當李佳琦大火之後,很多人難以想像,在他們看來,一個天天往自己嘴上抹口紅的男性美妝博主,仿佛一下子空降在淘寶直播一哥的位置上。
  • 龍頭豬企紛紛「挑戰極限」,動輒年銷千萬頭生豬!為了什麼?
    2021年剛剛開始,頭部豬企傲農生物就給自己立了頗有挑戰性的業績目標——要在2021年實現生豬銷售量400萬頭、淨利潤2.28億元,此外還要在2023年銷售超過1000萬頭生豬。除了傲農生物,其他頭部豬企也先後表示要「年銷千萬頭生豬」。當前,生豬供給增加、生豬價格下行趨勢明顯,頭部豬企的業績目標靠譜嗎?
  • ...豬就會對你好」成口頭禪,這家公司業績爆發!董事長回應國內豬企...
    公司營收從2006年上市之際的4.22億元,上升到今年前三季度的86.21億元;公司淨利潤也從0.38億元,上升到14.78億元。天康生物為何選擇布局養殖全產業鏈?最強豬周期下如何燙平業績波動?非洲豬瘟下養殖企業有何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