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從小學上體育課開始,我們在田徑場上跑圈,都是逆時針進行的。鍛鍊時,大家也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逆時針作為「繞圈」的方向。這是為什麼呢?
跑步
從我們的身體構造上來看。人的胸腔內具有心臟和肺臟,右肺有三葉、左肺只有二葉,人體的心臟位於身體左側,供血,傳輸中心也在左側。心臟內裝的是比重較大的血液,而肺葉裡是較輕的空氣。所以,胸腔的重心是略偏向左的。相應的,人體重心偏左,左腿容易起到支撐作用。當人在做跳躍等動作時,起跳腳也大多是左腳而且向左轉彎較容易,這樣一來逆時針即貼著左側跑會比較的順應身體也就相對省力。再加上在繞操場或騎單車轉彎時,人體需要的是向心力,因此向著左邊轉會比向著右邊轉提供較好的向心力。
心臟
其次,人的大腦可以分為左半球和右半球,其對於身體的支配是交叉的,左腦支配右半邊身體的活動,而右腦則支配左半邊身體的活動。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是右撇子,用右手進行必要的生活動作,而左腦除了要支配這些外還需要進行高級的思維活動,所以相對於右腦來說,左腦的「工作量」比較大。因此人們為了維持全身的平衡,就需要加強右腦支配的左腿功能,所以多數人感覺左腿比右腿有力。跑步比賽時,多數運動員都是用左腿作為後蹬腿的。在跑彎道時,由於左腿有力 ,按逆時針方向跑,左腿就能很好地克服身體的離心力,避免向內側傾斜[1]。
大腦
從外部來看,我們考慮地球的自轉方向。生活中我們都看到過漩渦。漩渦現象是因為地球的自轉而產生的。由於地球自轉,流向排水孔各個方向的水流 加速度 攏向左側而慣性力均指向水流運動的右側,這樣便使水流向右偏轉 再加上地球對水的引力 就形成了水流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現象。運動員在環形跑道上奔跑之所以採用逆時針方向運動也就是這個道理。運動員逆時針前進就等同於在水流中沿水流方向奔跑,是順流而下而不是逆流而上。用力學的原理解釋就是,由於地球的自轉,運動員在環形跑道奔跑時受到一種名叫「科氏加速度」的作用,這個加速度的方向總是指向運動員的左側,這樣運動員逆時針跑動就較為省力,從而提高比賽成績。
地球
但是有一點必須指出,因為我們處於北半球,所以以上說的方向是指在地球的北半球而言,而在南半球這種水流方向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同理,在南半球進行跑步比賽時,運動員應順時針方向運動更省力。由於地球運動,北半球的物體向右偏轉,南半球的向左偏轉。我們在北半球,一般的操場大多是東西方向的,所以在徑直跑,沒有多大偏轉。而當我們逆時針在轉彎處跑步(特別是快速跑)的時候,再加上我們的身體左邊重(上面的第四種觀點),我們的向心力就是往左邊(操場的中心),這樣能抵消向右的地轉偏向力以及我們身體的慣性力,達到了身體的平衡。
跑步
以上種種原因共同造就了逆時針跑的自然現象。當我們跑量較大,並且經常在田徑場進行「繞圈」跑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左側發力較多的情況。因此,在訓練中為了避免身體的超負荷,也可以順時針和逆時針相結合的跑,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傷害會相對較小。快,大家走出門奔向跑道試試去吧。
[1]按逆時針方向跑步有何好處[J].田徑,1997(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