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文王嬴柱,從公元前302年到公元前250年,是秦昭襄王的次子,被封為安國君,後來成了秦國第35位國君。公元前267年,秦孝文王的哥哥悼太子去世,於公元前265年被封為太子。他的父親秦昭襄王是個長壽的國君,在位56年,公元前251年去世。秦昭襄王去世後,秦孝文王守孝一年,於公元前250年正式即位。
秦孝文王剛即位就大赦天下,把罪人都釋放了出來,還把原來的功臣重新進行了封賞等等,對秦國原來的官僚體製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調整。但即位不到三天就駕鶴西去,成了秦國歷史上最短命的國君。關於他的死眾說紛紜,史書上也沒有確切的記載。有的說是病死的,也有的說是被人害死的,還有的說是興奮過度而死的,……。總之,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我們也只能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做一下猜測。
秦孝文王即位時就已經五十二歲了,從當時來看已經算高齡,這麼大年紀得病而死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年老得病也得有個過程,即位的時候還對政局作了相應的調整,應該還不是病入膏肓的時候,怎麼會過三天就死了,這確實有點說不通。所以個人感覺病死之說有點牽強,應該不會是病死的。
有很多人認為秦孝文王是被呂不韋毒死的,也有史料曾記載過。但這種可能也不太現實,如果呂不韋想毒死秦孝文王,讓異人即位,看上去邏輯說得過去。但是,古代帝王的飲食是非常嚴格的,用膳之前一定會有人先嘗試確定沒有毒之後才會進食。秦孝文王看上去也不像是個糊塗的君王,怎麼會那麼容易就被毒死?再說,誰會這麼大膽敢去謀害一個帝王,難道不怕誅滅九族嗎?如果這麼容易就能把一個帝王給毒死的話,有哪個帝王能活得長久?所以這種可能微乎其微。
還有人說是興奮而死的,本來秦孝文王是沒有機會繼承王位的,由於他的太子哥哥太短命了,熬不過自己父王先死了,王位才落到了這個次子頭上,所以他一時興奮過度而死。這更是無稽之談,他的哥哥公元前267年就死了,而他公元前265年就被封為了太子,做了太子就能繼承王位,合情合理,怎麼會興奮?他繼承王位也是15年後的事了,要真的是興奮而死的話,應該在15年前被封為太子的時候就已經興奮而死了,繼承王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興奮肯定是有的,但不至於興奮致死。況且,秦昭襄王死的時候,他還守孝了一年後才即位的,而不是非常著急的登基。從這點也可以看出秦孝文王當時不應該是極度興奮的。
縱慾過度而死應該才是真正的死因,這是古代帝王都無法逃脫的魔咒。秦孝文王一生生育了二十幾個兒子,女兒還不算在內,這說明秦孝文王是個性慾極強的人。坐上帝王寶座之後,一夜之間整個後宮全成了他的女人,當然想多嘗嘗鮮。於是情慾過度,忘記自己已經年老體衰,經不起這樣的折騰,終於勞累過度而死。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史書上也就沒有過多的記載他的死因,實在是因為這樣的死法太過難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