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

2020-12-14 金羊網

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

金羊網  作者:嚴藝文 王益  2020-06-22

今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市民和動物園的動物們一起過一個「馨香」的端午節,體驗端午習俗。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嚴藝文 通訊員 王益

圖/通訊員供圖

端午節有「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的說法。今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市民和動物園的動物們一起過一個「馨香」的端午節,體驗端午習俗。

去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根據動物各自的食性,為園內動物寶寶們準備了濃情蜜「粽」:為水獺製作河鮮粽、老虎是鮮肉粽、黑熊是雜糧粽、猴子是水果粽……其中,國寶大熊貓製作的「龍舟粽」最具節日特色。

今年端午節,工作人員將和15組親子家庭一起動手幫小熊貓、金錢豹、黑熊和金絲猴這幾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進行氣味丰容。

廣州動物園工作人員製作的動物香囊雛形

你願意來為它們做一個專屬香囊嗎?做一個什麼樣的香囊呢?這些都由你來做主!

有興趣的家庭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也可關注廣州動物園微信公號,通過活動招募信息,報名參加。名額有限,報完即止!

【新聞加點料】

活動主題:中國動物中國節——「動物馨香過端午" 突顯端午節「祛病防疫、避邪驅瘟」的寓意,並送上端午節幸福安康的美好祝福!

活動時間:6月25日9:00-11:00

活動地點:廣州動物園北門

活動對象:8-12歲親子家庭15組

活動內容:

1.動物特製「香囊」:親子家庭分組為小熊貓、豹、黑猩猩、黑熊製作用於氣味丰容的香囊;

小熊貓——足球香包,用粗麻繩結個繩球,繩球縫隙塞入貓薄荷香料;

黑熊——蜂蜜香囊,木塊鑽孔用乾花草(勿忘我、繡球花、尤加利)進行裝飾,用麻繩懸掛,表面刷上蜂蜜;

金絲猴——藤球香囊,在竹製藤球中塞入切塊的大蕉、蘋果、石榴、雞蛋等氣味重的食物,穿上繩子懸掛在運動場內;

豹——玲瓏球香囊,用木天蓼棒和細麻繩捆制一個玲瓏球,木棒長10釐米,塞入切碎的赤麂海南坡鹿館苜蓿草墊材;

2.馨香禱祝過端午:

將做好的「香囊」交給保育員放進動物場館,觀察動物的反應,觀察場館丰容設置,科普講解相應的動物知識;

3.時間安排:

8:45-9:00籤到集合

9:00-9:30製作動物香囊,交給保育員放進場館

9:30-9:50帶隊到金絲猴場館觀察

9:50-10:10 帶隊到小熊貓場館觀察

10:10-10:30 帶隊到黑熊場館觀察

10:30-10:50 帶隊到豹的場館觀察

10:50-11:00 贈送小禮物,拍大合照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廣州動物園今年以來成功繁殖動物100多頭
    環尾狐猴(資料圖)廣州動物園 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8日電 (程景偉 王益)廣州動物園28日表示,今年以來,該動物園共繁殖了長頸鹿、袋鼠、環尾狐猴、金絲猴、松鼠猴、綠翅金剛鸚鵡、疣鼻天鵝等30多種100多頭動物。
  • 古法手作端午香囊,天然本草清香,安康常伴
    端午佩香囊,是傳承至今的古老民俗。 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蘺、芷、秋蘭均為香草之名,以示高潔。 現在,一條生活館聯合「紫元香事」,為今年的端午香囊發起眾籌。 只要眾籌成功,最早一批可於6月8日發貨,讓大家端午前收到這份佳禮。
  • 相約「六一」 100多頭動物寶寶等你來認識
    這裡,我們為你挑選了廣州市兒童公園和廣州動物園。在市兒童公園你可以觀看涼茶本草展,認識70種本草植物;在廣州動物園你不僅可以結識100多頭動物寶寶,還可以給才一個多月大的金絲猴寶寶挑選一個合適的名字。廣州動物園100多頭動物寶寶等你來認識今年以來,廣州動物園共繁殖了長頸鹿、袋鼠、斑馬、黃麂、黑羚羊、環尾狐猴、金絲猴、
  • 記者巡城直擊:看「紙尖上的端午」,敲響龍舟鼓,划起龍舟槳
    其中,白雲湖公園8838人次;黃花崗公園8607人次;十九路軍陵園1993人次;烈士陵園8034人次 端午節怎能缺少賽龍舟,來越秀公園看「紙尖上的端午」,也能感受原汁原味的龍舟文化和端午節的喜慶熱鬧。今日,作為非遺文化進景區系列活動「重頭」戲——紙尖上的端午在越秀公園內的廣州城市公園展覽館拉開帷幕。
  • 端午戴香囊,一整年順遂平安
    香囊,又名「香袋」,一個具有濃厚東方特色的物件。端午節佩香囊,是自古以來的端午習俗。裝入香草,取其芬芳,佩戴於身,寄願接下來的一年都平安順遂。它也是一種唯美浪漫的文化傳承。香囊千姿百態的造型和圖案,寄託著纏綿的情思,是古代男女的定情信物。意味著有歸屬,隨身攜帶以訴衷情。魏人繁欽在《定情詩》中以「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來描述愛情的美好。小小香囊,方寸之間蘊含了無限柔情,承載著濃情蜜意。
  • 金雕、食蟹猴和新出生的動物寶寶們都亮相了 五一來動物園看看小...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馮月靜)一場疫情,讓動物園裡的動物與遊客分別近兩個月,3 月 24 日石家莊動物園恢復開園了,動物們終於盼來了久違的遊客,伴隨著天氣轉暖,氣溫升高,各個場館的動物也都爭先恐後的走出獸舍透氣撒歡。
  • 結緣:道醫秘制端午中藥香囊+端午闢邪符,避邪驅瘟、香體除穢!(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作為我國傳統民俗節日,在我國各地區習俗保存較完善,在端午節要喝雄黃酒、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佩戴香囊是華夏民族的古老習俗。這裡所說的「衿纓」是編結的香囊;「容臭」是指香囊中的香物。這段文字記載說明周代年輕人在父母與舅姑處時,隨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禮儀。道醫端午節中草藥香囊究竟有何神奇的作用,為什麼要在端午節佩戴香囊呢?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
  • 易建聯遊廣州長隆動物世界,竟被熊貓寶寶嚇到
    明天,2020年的CBA全明星賽將在廣州正式開賽,易建聯作為CBA的扛把子,自然會參與這次全明星比賽,易建聯提早來到廣州參與CBA官方舉辦的活動,其中今天易建聯與趙睿方碩一起被安排到廣州長隆動物園遊玩,在參觀熊貓館的時候,沒想到易建聯這位兩米高的籃球大將竟然被一隻熊貓寶寶嚇到了。
  • 戴香囊驅「五毒」,但這些細節要注意
    我國製作和佩戴香囊的歷史已有幾千年,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端午節戴香囊也是傳統習俗,主要是驅「五毒」的用意,用來防蟲防病。到了端午節前後,天氣溼熱,「五毒盡出」,即蠍子、蜈蚣、蛇、壁虎、蟾蜍、蜘蛛等有毒的動物都活躍起來,蚊蟲滋生,各種疫毒流行。古人就用佩戴香囊的方法來驅瘟避疫,預防毒邪之害,同時表達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願望。
  • 動物園動物禦寒 「外掛」全開
    在大蜀山腳下的合肥野生動物園裡,看似威猛的河馬早早泡起了「溫泉」,雙角犀鳥已經過上了「自帶高光」的日子。而今年夏天剛出生的長頸鹿寶寶「豆苗」,更是迎來了它的「冬季初體驗」。身高兩米的長頸鹿「宅」在空調房今年六月,合肥本土明星長頸鹿「廬妹兒」的寶寶順利誕生,小傢伙自從面世以來就受到了無數市民的關注,就連「豆苗」這個有趣的名字,都是熱心市民給取的。
  • 包粽子、品美食、做香囊,南寧市民以各種形式歡度端午佳節
    製作涼粽所用原材料均來自野生植物,切開粽子,一抹殷紅橫穿於金黃透亮、黏稠有度的糯米中間,仿佛遊子那顆夢魂牽繞的思鄉之心。盛夏時節,這個寄託著濃濃鄉情的色香味俱全的涼粽便伴著一家老小歡度美麗的端午。活動精彩紛呈粽子包出花樣端午節期間,我市部分景區舉辦各種傳統節日民俗體驗,共度傳統佳節。
  • 系五彩線、DIY香囊、畫彩蛋……吉林省圖書館舉辦「『粽』情書海...
    活動共分八大板塊:相親相「艾」、濃墨「粽」彩、錦繡「粽」華、「粽」情歡笑、古韻「粽」香、「粽」意未來、「粽」古閱今、書海泛舟,諸多端午民俗體驗活動讓讀者們樂在其中。活動現場的每一個版塊,都有端午節的元素。系五彩線、DIY香囊、畫彩蛋、講故事、沾艾水、體驗雕版印刷、答題抽獎、與龍舟合影……都讓讀者感受到了濃鬱的端午元素的魅力。
  •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最萌的當屬這3種動物,最後這種別中午去看
    那裡不少地方都四季如春,冬天最多不過10攝氏度的氣溫,也就沒幾天功夫,可能就又要回到20、30度,穿起短袖來。因此,冬天的旅遊項目,除了去冰天雪地的大東北,體驗徹徹底底的冬日之外,南方也是冬天的旅遊熱門目的地。尤其年關將近,寒假到來,很多家長都會想著帶小朋友去南方度假,那麼目的地中的親子項目更是不二之選。
  • 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端午活動繽紛來襲
    又是一年端午時節,賽龍舟、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好玩好吃齊聚一堂,好不熱鬧,但是一個人的熱鬧怎麼比得上一群人的歡鬧,不管你是想吃粽子,還是想做手工,來這些地方,全給你「佩奇"!
  • 動物也過端午節,吃粽子有講究
    從今天一大早開始,市屬各公園的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傳播平臺就開始活躍起來,用互動遊戲、短視頻觀景、音頻講解等多種方式,為市民呈現豐富多彩的端午文化活動。在北京動物園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動物們的「吃播」視頻吸引了大量市民觀看。
  • 端午必備|手工製作驅蟲香包小錦囊
    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節裡要傳達的文化與習俗還有很多:忠君孝親:紀念屈原,他忠貞愛國、慷慨投江,以死明志。驅邪避毒: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應驅邪避毒;插艾草,掛菖蒲、戴香包,沐蘭湯,喝雄黃酒或硃砂酒等都源於此。
  • 立蛋、擊鼓、佩戴香囊,這些好玩的端午習俗用英文怎麼說?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快要到了,我們昨天給大家介紹了吃粽子、賽龍舟的表達。今天,我們來聊一下端午節的習俗和小遊戲吧~好玩的端午習俗Of course everyone should eat rice dumplings. But what else should we do?當然,每個人都會吃粽子。但還有什麼我們可以做的呢?
  • 做香囊編五彩繩 益陽市博物館與30組親子家庭共度「雙節」
    製作竹編香囊。射五毒。紅網時刻益陽6月22日訊(通訊員 符歡)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則是父親節,為引導市民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同時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傳統孝道,6月21日上午,由益陽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和益陽市文旅廣體局主辦,益陽市博物館承辦的「粽情端午悅享民俗——共度端午」傳統習俗體驗活動在市博物館大廳舉行,
  • 我們的節日|粽情端午節 歡樂賞民俗
    端/午/節包粽子、制香囊、洗龍水、逛夜市……端午節假期期間,我市推出端午民俗、親子狂歡、文化休閒等主題的30多項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活動和優惠措施,讓市民遊客更直觀地體驗傳統文化精粹。掛艾吃粽,感受傳統民俗6月25日,青秀山風景區舉辦端午節科普活動——「謝謝你,鼻子」,開展聞香識植物、古風香囊製作活動。同時,在景區微信公眾號推出年卡(500元普通年卡、1000元帶車年卡)限時特惠搶購活動,年卡買一送一(送同款)。
  • 石家莊動物園現稀奇動物 馬來貘等國寶「神獸」出沒
    這個中秋節、國慶節,您如果來石家莊市動物園(以下簡稱「動物園」),真可以大飽眼福了!因為這裡從北京動物園新租來了4種稀奇動物,1隻大食蟻獸、2隻馬來貘、2隻黑背胡狼、11隻南浣熊,它們長相奇特,其中大食蟻獸、黑背胡狼、南浣熊均是首次在石家莊市動物園展出。作為馬來西亞國寶的馬來貘在中國數量很稀少,也就十來只,有年長的朋友,應該在20年前的老動物園見過它們的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