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長見識 勳猷白將軍‖讀白先勇《民國與父親》

2021-02-13 華藝軒

         

撰稿/永光

桂林是人傑地靈的山水名城,身為桂林人,對桂林歷史名人卻知之不多。近讀作家白先勇先生一書《民國與父親》,見識多多。

《民國與父親》是白崇禧將軍的兒子白先勇的又一傾心力作,揭開了廣西民國時期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提起民國時期繞不開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合稱「李、白」,並與黃紹竑合為「廣西三傑」,李宗仁曾任民國代總統,白崇禧官至民國政府國防部長,外號「小諸葛」,曾是那個時代家喻戶曉的人物。

我和白將軍可謂同鄉。白將軍是會仙山尾人,同我奶奶同村,我小時候經常去山尾舅公家訪親,白崇禧故居就在隔壁,我也多次在那老屋前的石階上玩耍過,如今的老屋雖老舊敗落,卻不失高大威嚴,難掩當年的顯赫輝煌。

白將軍重情重義,當年提攜了很多會仙籍的國民黨將領。我二十幾年前就認識一位老爺爺,他家住桂林會仙農村,也是白的同鄉,當時七八十歲了身體依舊健康,一口英語說得出神入化。後來得知原來曾經在北京讀大學,學的是外語專業,後回桂林在白將軍的部隊,在白將軍的提攜下,升至團級軍官。很多當年的戰友如今分散在世界各地,至今還珍視那份戰友之情,經常還寄美鈔回來接濟他老人家。

位於桂林會仙鎮的白崇禧故居

我小時看電影《閃閃的紅星》,印象中一切國民黨皆為反動派,當年對白崇禧我們是嗤之以鼻的。長大後逐步了解中國的歷史,才對白有了全面的認識。廣西曆來被稱為「南蠻之地」,窮鄉僻壤,鄉民愚鈍未開化,封侯拜相的人並不多,白崇禧其能脫穎而出,除了時勢造英雄,更多的是靠他自己睿智頭腦和不懈努力。白崇禧父親早逝,家道中落,家境貧衰,僅靠母親辛苦操勞扶養一家。但他從小機智過人,飽讀詩書及孫子兵法,十八歲便扛槍參加辛亥革命,經歷過北伐戰爭,龍潭一戰奠定其威名。時年35歲時升任前敵總指揮,領軍攻入北平屢獲戰功,見證了中華民國的誕生。他拜見過國父孫中山,所以他的信仰在於「三民主義」。

白崇禧和蔣介石在桂林會仙

抗日戰爭期間,他指揮過「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捷」、「武漢保衛戰」等,還出任桂林行營主任指揮「桂南會戰-崑崙關之役」、「長沙第一、二、三會戰」,值得一提的是臺兒莊大捷,讓經歷南京保衛戰失利而鬥志消沉的全國軍民為之一振,堅定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和決心。臺兒莊大捷後,白將軍被日軍尊為「戰神」。抗戰勝利後得到蔣介石的賞識,出任國民政府首屆國防部長。可以說他為中國的抗日戰爭作出過卓越貢獻。

桂林白崇禧故居內景

遺憾的是他晚年因故沒有像李宗仁、黃紹竑一樣回歸大陸,但他依然不愧為中華民族的抗日英雄。蔣介石對白崇禧一直以來都非常倚重,但始終都是倚而不親,不在心腹之列。他晚年在臺灣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國民黨特務的監視,看來梁山的山頭文化在各個時期都不免俗。白崇禧走後,蔣介石親手提筆書「軫念勳猷」道盡其一生榮哀。

延伸閱讀:

賓朋賢集丹青意   西城雅居飄墨香 

灕江山水畫社走進千年古村

相關焦點

  • 九獅勳刀:沈勝利舊藏「民國第一刀」 | 崇正2020秋拍
    」;2.雲南陸軍講武堂博物館「唐繼堯的九獅勳刀」(此原物遺失,展品是依據蔡鍔的九獅勳刀複製而成)張作霖軍裝配刀照醒獅勳刀在1920年2月29日大總統公布頒發獅刀規則令,1935年6月15日公布海陸空軍勳賞條例時納入。規定「凡陸海空軍官佐建有特殊勳績,或勳章進至最高等,而建有勳績仍需獎敘時」,頒發勳刀。勳刀分九個星級。1-3星授予校官和尉官,4-6級授予將官,7-9級授予「屢建特殊勳勞」的將官。勳刀通常在典禮活動時佩帶。
  • 張學良和張恨水的友情:民國將軍和民國文人的莫逆之交
    1912年秋,張恨水的父親病故,家道中落,他隨母親和五個兄弟姐妹返回老家安徽。輟學的苦悶,迫使張恨水不能再潛心閱讀。次年,他考入孫中山設在蘇州的「蒙藏墾殖學校」,因經費不足,學校常常被迫停課。這使他有機會寫詩填詞,藉以宣洩自己的苦悶。他還給自己取了個時尚的筆名「愁花恨水生」。
  • 民國濟陽籍北洋皖系將軍——盧永祥
    民國盧永祥將軍即其一,鄉人稱「盧大人」,民到於今稱之。 話說民國初年,司令賤如狗,將軍滿街走。今兒說一下鄉賢、北洋皖系盧永祥將軍。盧永祥,濟陽人,原名振河,字子嘉,世居回河舉人王村。幼時家貧,讀過幾年私塾。二十餘歲赴東北,入山海關武備學堂,旋被袁世凱聘為新軍軍官,在天津小站練軍,結識段祺瑞、王士珍等。轉戰國內各地,鎮壓民眾反清起義。
  • 吉星文將軍圖片文物展武漢舉行
    中新社武漢7月28日電 (連紅 曹旭峰)在盧溝橋打響全面抗戰「第一槍」的吉星文將軍圖片文物展28日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吉星文將軍1908年出生於河南。1933年長城抗戰中因功升團長。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他指揮第29軍219團在盧溝橋抗擊日軍二十餘日。中國由此進入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  展出的文獻、圖片資料,由吉星文將軍之子吉民立和臺灣文物鑑定專家董良彥提供。
  • 名動民國的小鳳仙,在蔡鍔將軍去世後,最終下場如何?
    民國時因為時局動蕩加上通信不便,造就了很多浪漫悽婉的愛情故事,而「護國將軍"蔡鍔跟民國時期的俠女小鳳仙之間的故事就感人而又美好。這一對身份懸殊的情人,是在一場意外中相識的。到1912年的時候,袁世凱就任民國大總統,就一直謀劃著排除異己方便自己稱帝,在1913年時袁世凱將蔡鍔召到北京,因為袁世凱當時還沒有暴露出自己稱帝的野心。所以蔡鍔只能聽從他的調令,結果剛到北京就受到了嚴密的監視和控制。一開始的時候蔡鍔對袁世凱還抱有幻想,但是後來一戰結束袁世凱跟日本人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 他翻譯了《紅樓夢》,父親是民國金融大亨,娶外籍女子為妻
    楊憲益,出身在民國的富貴之家,他的父親楊毓璋曾是天津中國銀行行長。楊毓璋早年間不學無術,甚至吸食鴉片,後來他浪子回頭,東渡日本留學。回國之後,楊毓璋成為民國金融界大亨,更和袁世凱成為了好友。然而讓楊毓璋頭痛的是到了而立之年時,膝下卻還沒有兒子。楊毓璋為此常常表現出遺憾的意思,畢竟這麼大的家業,以後總得需要人繼承。
  • 銀魂309集:新將軍喜喜上位,真選組被迫解散,松平與近藤勳被捕
    今天來講一下銀魂當中,像是在鋪墊後面持續傷感的大長篇: 將軍暗殺—別了真選組。作為這個大篇章的第八集,也是作為別了真選組的開端。從將軍暗殺—別了真選組篇的309集來看,從一開始將軍遭受暗殺之後,便就是一個很悲愴的BGM撕開了後面持續進行淚點的劇情。
  • 百年前民國一將軍,年少有為卻過於痴情,非要迎娶41歲「老太太」
    雖然後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佔了上風,但到民國時期,自由戀愛的風尚又流行起來了。 民國才子佳人、大師文豪、將軍土匪都多,多到彼此之間關係錯綜複雜,你是我的仇人,我是他的朋友,他是你的親戚......再加上接受過新式教育的人多了,新奇的故事,自然也多了。
  • 廣西蒼梧縣民國至今出了40位將軍(名單)!你知道嗎?
    民國至今,蒼梧將星閃爍。蒼梧、容縣、臨桂並稱民國時期廣西三大將軍縣,新桂系的將領,大多出自三大將軍縣,而李濟深是公認的新桂系的培植者,是新桂系的幕後大老闆。 微蒼梧今日整理髮布蒼梧將軍名錄(完整版),他們是蒼梧的驕傲,希望更多蒼梧人銘記歷史、感恩英雄。
  • 民國四公子
    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字馨庵,河南項城人。據有關資料介紹,他是光緒三十年進士,袁世凱的表弟,歷任長蘆鹽運使、直隸按察使等職。中華民國成立後他曾任河南都督,但因鎮壓白朗起義不利而被免職。1915年袁世凱稱帝,他作為籌劃者之一,組織更變國體全國請願聯合會,任該會副會長和登基大典籌備處副處長。張伯駒生於1898年,字叢碧。自幼天性聰慧,7歲入私塾,9歲能寫詩,享有「神童」之譽。
  • 民國第一敗家子,父親是清末首富
    民國第一敗家子,父親是清末首富,他一夜之間輸掉100多棟房子,晚年和李鴻章的孫子連公園票都買不起,最終窮困潦倒,死在自家宅子面前,沒人幫其辦理後事。每次輸完,盛恩頤就會回家拿幾件古董去當鋪還錢,第二天,他又用錢將東西贖出來,因為他的揮霍無度,老爹盛宣懷留給他的財產,很快就敗光了,將他稱為民國第一敗家子,也是名副其實。
  • 民國第一將軍縣,走出150名將軍,其中上將4名,如今此地成富裕縣
    由於近現代我國各地開放程度和經濟發展情況不同,民國時期的人才很多都集中出現在一個地方,比如說四川的講武堂和廣東的黃埔軍校,是我國赫赫有名的軍事人才集中地,而今天筆者要和你說說在我國的一個縣城裡,卻走出了150多位黨國將領,因此也被人們讚譽為民國將軍縣。
  • 西安市內藏著一座民國小別墅,樸素寧靜,還是一位將軍府邸!
    止園別墅面積小,但很安靜獨特, 只看建築物和庭院的景觀的話,10分鐘就能旋轉, 主體建築是兩層的民國別墅,建於1934年,是中西合璧雕刻柵欄的簷式大樓, 房子面積不大,小型獨特的勝利,院內青翠的樹木和奇怪的花草組合,看起來更安靜優雅,古香古色。
  • 戴安瀾之子祭拜父親 將軍一生戎馬倥傯不失儒雅
    「七七事變」紀念日 一抔熱土祭忠魂  戴安瀾將軍之子昨在蕪湖墓園內,把從緬甸帶回的泥土撒在父親靈前  「親愛的爸爸,戴安瀾將軍,回家啦!回家啦!回家啦!」捧著從緬甸帶回來的一小袋黑土,在蕪湖戴安瀾將軍之墓前,70歲的戴澄東老人顫聲呼喚。
  • 往事如煙,民國時期那些五花八門的勳章
    中國的勳賞體系始建於清末。民國初年,孫中山提議設置獎恤制度以撫慰為國捐軀的忠魂。民國時期的勳章可謂五花八門。在民國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及一些省份軍政機構即採用頒發勳章、獎章的方式,表彰、獎勵那些對民國創建作出過貢獻的各方面人士。
  • 【漣源往事】「一門兩將軍」:傳奇將軍曾震五|劉秋階
    曾震五的父親曾次蘇老先生家境殷實,亦商亦農,注重培育子女,效力社稷。老夫人肖氏仁淑賢惠,勤儉持家。膝下五子,長子席珍(堂兄弟排行第九),青年病故;次子少柏(排行十三),幼時過繼與兄為嗣;三子震五(排行十六);四子(排行十七)新熹,經商務農,中年過世,五子曾凱(排行十九)。
  • 抗日將領陳克華將軍年譜
    其先祖陳方平(號端崖),登清鹹豐辛酉拔萃科貢生,是清末潮州名儒、著名詩人;父親陳廉(字簡生、族名昌績),十八歲舉廩生(秀才分廩生、增生、附生三級);大伯父陳庚(字子經);三叔父陳廞(字淑予);四叔父陳庶(字康侯),均為清末秀才,一黌四美,蜚聲庠序。
  • 民國將軍縣之首:走出150名將軍,其中上將4名,如今此地富得流油
    除了學霸之外,將軍有時候也是扎堆出現的,比如說浙江有這樣一座縣城,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人才輩出,單說民國時期就出了150多名國民黨將軍,數量遠超於其他縣城,成為當時著名的將軍縣。這個縣城就是諸暨縣,與湖南醴陵、安徽合肥並稱為民國三大將軍縣,因為出的將軍最多,所以名列將軍縣之首。
  • 民國四公子都有誰?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民國期間被譽為民國四公子的都有誰? 與他的父親大不相同,袁克文無心於政治權位,其作派瀟灑風流,十分熱衷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年輕時的袁克文便粉墨登場,飾演京劇文丑,成為著名的票友,與梨園名家打得火熱。1915年袁世凱稱帝時, 他與其兄袁克定意見相抵,觸怒了袁世凱,於是他便遊居上海,加入青幫。後因無心爭爭鬥鬥的事情,又移居天津。「隙駒留身爭一瞬,蛩聲催夢欲三更,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 回族穆斯林的傑出代表——「戰神」白崇禧將軍簡介
    回族穆斯林的傑出代表        據白崇禧將軍家譜記載,其先祖名叫伯篤魯丁,是根正苗紅的色目回回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