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龍陵傣族女警雙語宣講走遍傣鄉村寨

2021-01-19 騰訊網

「大家剛擺脫貧困,經濟條件仍然薄弱,只有保住錢袋子,不返貧才有希望。」7月下旬以來,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勐糯鎮大寨、勐糯兩個傣族村寨數千名村民都能接收到傣漢雙語廣播宣傳。「你們娃娃不要鬧,聽聽廣播說什麼,不然騙錢的人上門了。」大寨傣族村民玉申是防詐宣傳的忠實聽眾,每天下午,端個凳子在家門口聽防詐廣播宣傳,像玉申這樣的傣族村民在大寨、勐糯兩個傣族村寨很多,他們要麼聚精會神聽廣播宣講,要麼與上門服務的派出所女警嶽發先仙拉家常諮詢防詐常識。

到艾景家開展宣傳

到傣族村民玉申家宣講

到校卜家開展宣傳

到玉瑩家進行宣傳

集中宣傳啟動後,勐糯派出所傣族女警嶽發仙將防詐宣講內容編傣族村民聽得懂的順口溜通過雙語廣播送到傣家村寨,有的傣族村民耽誤了聽廣播時間,就主動與上門宣講的嶽發仙諮詢防詐內容。

為保障傣族村寨防詐宣傳不漏一戶,每天廣播結束後,嶽發仙就帶著傳單到傣家村寨一家一戶做客宣講防詐常識。「籠弄(大媽),你家孫女葉哏過在外讀書,女娃娃了解一點防詐知識沒壞處,不要等被騙了還不知道怎麼回事?」玉瑩籠弄(大媽)70多歲了,在聽嶽發仙雙語宣講中,她讓孫女葉哏過一直坐到身邊,生怕孫女聽不全,玉瑩籠弄(大媽)還不時用手挪孫女葉哏過注意聽講。

打工傣族村民的文化程度一般不高,防詐意識也很薄弱,如何讓在外打工村民保住血汗錢成了嶽發仙雙語宣講主要對象。校卜一家就是這種情況。校卜家是建檔立卡戶,一家四口人,兩個兒子在外打工,校卜與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夫妻倆文化程度不高,每次與兒子通電話,都提醒兒子注意防騙,但如何防騙,夫妻倆也說不出個道道。

「打弄(大爹)下晚的雙語廣播,你可能聽得不全,你家情況很特殊,我還是不放心,我與同事到你家串門,主要是想問問情況,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再給你說說。」8月中旬的一個下晚,嶽發仙與幾名輔警打著手電筒來到校卜家宣講,看到嶽發仙等人摸黑而來,校卜夫婦甚是高興,夫妻倆一邊忙端茶倒水,一邊聆聽嶽發仙的現場宣講。

「假如還聽不懂,你就告訴你家兒子,凡是要求打款到指定銀行帳號;凡是莫名其妙的優惠補貼需要匯兌啟動資金都不要理會,更不要貪圖人家的小便宜。因為小便宜可能就是『魚餌』。做到這幾點,就能保住『錢袋子』了。」離開校卜家,嶽發仙反覆叮囑夫婦倆。

為傣族村民進行現場解答

嶽發仙在開展廣播防詐宣傳

走進傣族商鋪宣講

雙語宣講不但從情感上接近了傣鄉群眾,而且解決了漢語水平不高傣族群眾的理解能力。「提高傣族百姓防騙能力不但是遏制傣族村寨詐騙案件發案率,更重要的是將新時代楓橋經驗傳承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嶽發仙這樣說道。據統計,防範電信詐騙集中宣傳活動以來,嶽發仙共走進191戶傣族村民家中開展防詐知識宣講活動,開展雙語廣播宣講20餘場,散發傳單700餘份,1200名傣族村民面對面接受了嶽發仙的現場宣講,傣家村村寨寨都能聽到嶽發仙的宣講聲。

(楊漢申)

相關焦點

  • 上接天線 下接地氣,雲南這樣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宣講團的腳步走遍雲嶺大地,與此同時,許多邊境地區的基層黨組織成立了「雙語」宣講團,讓少數民族幹部宣傳、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解、以少數民族文化體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黨的政策,使全會精神在祖國西南邊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傣鄉風情|記錄傣族大鼓製作技藝
    傣鄉風情|記錄傣族大鼓製作技藝 2020-03-12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宏傣族的堆沙節,你了解多少?
    沙雕是純藝術行為,而堆沙節是傣族民眾的一種傳統習俗,體驗過後,你會有別樣的感悟,讓你感覺不一樣的風情!堆沙節是德宏傣鄉一年內「出窪」後除了「幹朵節」以外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一般以村寨或奘房為單位舉行。身處傣鄉,這是你絕對值得去體驗的一個地地道道的民族節日。
  • 「連載」雲南傣族寺院與佛塔(一)生活的中心
    【題記:傣族建築藝術既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又表現出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徵,是中國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今日起連載《雲南傣族寺院與佛塔》,對其進行簡介。】雲南傣族寺院與佛塔(《中國精緻建築100》叢書)楊昌鳴 撰文/攝影前言云南傣族大約有八十三萬餘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以及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等地區
  • 耿馬石佛洞村平安村寨 走新路 奔小康
    「要管教好娃娃,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讓他們健康茁壯成長,長大後為家鄉、為社會做貢獻……」在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四排山鄉石佛洞村,永目別組組長趙東榮正在用佤語向佤族群眾作禁毒宣講教育。這樣的宣講在村裡並不少見。
  • 巖康:用章哈唱傳文化_要聞_西雙版納_雲南網
    巖康是曼康灣村小組的村民,自幼熱愛傣族文化,鍾情於創作章哈唱詞、製作傣族樂器。為傳承、保護和弘揚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創辦了傣泐文化傳習所。由於他創作章哈技藝出色,很多州內及緬甸、泰國等國家的求學者都來拜訪他。2015年12月,由於對傣族傳統文化貢獻突出,巖康被命名為景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 鎮康:宣講進村寨進執勤卡點
    鎮康:宣講進村寨進執勤卡點鎮康:宣講進村寨進執勤卡點「作為一名國境線卡點上執勤的民兵,我一定站好每一班崗,加強巡邏,堅決守好這一段國境線,絕不讓跨境犯罪份子有機可乘。」日前,在中緬界樁121號附1樁執勤卡點,執勤民兵聆聽完鎮康縣委宣講團帶來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報告後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鎮康縣迅速行動,組建宣講小分隊,通過領導幹部帶頭講,宣講團成員深入講,基層幹部通俗講,少數民族語特色講,廣泛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在全縣上下掀起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
  • 下關的風,龍陵的雨;象達的姑娘,遮放的米,看民謠中的雲南龍陵
    「下關的風,龍陵的雨;象達的姑娘,遮放的米」看民謠中的滇西雨屏,讓我們走進中國紫皮石斛之鄉、雲藥之鄉、黃龍玉原產地——雲南龍陵。中國行政區劃共分為省、縣、鄉三級。雲南龍陵地圖龍陵縣,雲南省保山市下轄縣。古稱勐(měng)弄,宋時屬軟化府地,元屬大理,明設守御所,明改千戶所。
  • 中緬邊境上的傣族村寨,湖南衛視來這裡取景,依然遊客稀少
    但是有些地方即使環境非常好,節目組也盡心盡力的進行宣傳活動,依舊沒有看見有什麼遊客到當地旅遊,比如我國雲南邊境,與緬甸接壤的傣族村寨——西雙版納的勐景,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不溫不火,但是風景如畫的地方。
  • 跟著電影去旅行:雲南普洱糯崗古寨有長壽村之稱,保留傣族風情!
    冬季去哪裡玩,國內除了已經聲名在外的三亞外,在雲南也藏著很多小眾的景點。最近熱映的電影《一點就到家》,劉昊然將雲南邊陲小城普洱的美景呈現給大家,這裡有古樹、古寨還有保留完好的少數民族風情。電影中拍攝咖啡宣傳照的取景地就位於普洱瀾滄縣的糯崗傣族水寨,「糯崗」傣語的意思是「鹿飲水的地方」。據說,曾經有一大群鹿,經常到這裡來飲水而得名。因為這裡的樹林特別多、溪水特別清、寨子特別靜,人與自然十分和諧,寨子四面環山,在群山之中,造化出這樣一處佳境。
  • 曲靖又一村寨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12月19日國家民委公示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擬命名名單雲南有93
  • 地處雲南邊境的傣族小寨子 如何變成熱門「旅遊打卡地」
    2020年10月,那京村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典型特色村寨,還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12月11日,《鏡頭裡的故事·雲嶺小康展畫卷》大型主題系列直播走進那京自然村,看滇西邊境的小寨子,如何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打卡地」。截至目前,本場直播全網閱讀量984萬,系列直播全網閱讀量累計超過2.8億。其中,「雲嶺小康展畫卷」微博話題閱讀量累計超過2.18億。
  • 雲南13州市200家景區恢復開放,德宏18家
    雲南省內、國內疫情防控低風險地區開放據統計截至2020年3月12日雲南共有13個州市200家景區發布了恢復接待公告具體名單如下:龍陵龍山湖景區白龍潭·百花溪谷景區新寨萬畝咖啡園景區施甸怒江大峽谷·媧女神泉谷景區龍川江漂流景區清河茶文化研學景區猴橋國門新村景區
  • 保山市三個村寨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擬命名名單雲南共有93個村寨入選(保山
  • 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州(30-6)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館2017年正式開館,非遺展廳面積800餘平方米,以文字表述、圖片展示和實物展出等方式呈現西雙版納州絢麗多彩的非遺文化,文字以漢、傣雙語表述,
  • 對於傣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節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裝到佛寺賧佛,並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圍塔而坐,聆聽佛爺念經。之後,婦女們各挑一擔水為佛像「洗塵」。佛寺禮畢,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潑水祝福。接著成群結隊四處遊行,潑灑行人以示祝福。
  • 雲南民族村—傣族寨
    傣族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瀾滄江流域的河谷地帶,人口120萬左右。在傣語中「傣」是「自由」之意,說明傣族是一個崇尚自由的民族。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傣語支系。
  • 【茶鄉警事】秀美傣鄉 恬靜灣甸
    記得那天在局裡開完會,同事們都被各個派出所領導領著走了,灣甸派出所蘭州雲所長來的有些晚,一問才知道原來縣城到灣甸的道路正在修,道路不通,耽擱了。見到蘭所長的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一位帥氣精幹的中年男子,幾句寒暄之後,我們驅車趕回灣甸。
  • 德宏傣族群眾喜迎傣歷2114年新年
    勐煥傣族民間文化發展協會會長多巖相團為開幕式致辭。 開幕現場,通過祈福儀式、迎新年儀式、文藝展演以及象腳鼓、嘎伴光等群眾狂歡,以傳承民族文化,增進民族團結和交流,同時加強了民族國家認同。參與群眾揮舞著五星紅旗,洋溢著濃濃的愛國熱情,表達對偉大祖國的感恩之情。
  • 傣族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