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一些損傷膝蓋關節的行為,別最後練美了肌肉,卻顫抖了雙腿

2020-12-23 骨科劉剛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很多人都抱有健康的信念,誠然運動能夠幫助增強體質,改善自身的免疫力,避免了不少的疾病的發生。但是一些為了健康而進行跑步或者是遠足的朋友,往往到最後是事與願違。

原來有不少人,鍛鍊到最後,雖然身體的肌肉是強健了,但是身體內的骨頭與關節卻越來越遭不住了。一些人甚至還沒跑足一個月,膝蓋就疼得走路都成問題,往往去醫院,醫生還囑咐自己不要再進行運動了。

上述的情況就讓一些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在運動與不運動之間犯了難,其實骨骼的變脆弱可能與年紀的增長有關,也可能與日常的保護有關,還有可能與過度的運動或者錯誤的運動有關。

所以運動與否關鍵在於不要傷著關節,原來關節損傷的患者,就要節制運動,正確的運動,避免病情的進一步的加重,最後影響正常的生活。

哪些行為行為習慣會損傷關節?

冬季冷風嗖嗖,那是刺骨的寒冷。但是一些朋友仍然會選擇電動車作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因為既靈活快速,又省力省時間。往往這個時候關節就會遭受冷風的刺激,而且膝蓋部位還是處於一種彎曲的狀態,血流本來就比平時慢一些,血流的不暢再加上冷風刺激,最後血管就容易出現痙攣。

不僅如此,冬季騎電動車的時候,一些身體代謝的物質就會在關節處停留,最後越積越多,膝蓋的疼痛感就會愈發的明顯,很多人硬撐好漢,總是覺得咬一咬牙就到目的地了,這樣下去最後風溼關節炎就悄悄的降臨了,這個時候想要治癒往往就難了。

所以一些朋友要是避免不了冬季騎電動車上下班,那麼關節的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要是每天要騎電動車一兩個小時的話,最好就換一些公共的交通工具為好。

爬樓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許多熱衷運動的人就會利用爬樓梯來鍛鍊自己的腿部肌肉,讓腿部擁有更加完美的線條,這無可厚非。但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或者本來膝蓋就有問題的人,就要儘量的避免爬樓梯了。

因為爬樓梯或者爬山的時候,往往隨著運動過程,整個身體力量會壓在了膝部的關節和腰部,這時候關節的就會因此有所磨損,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關節炎的症狀。

所以年紀比較大的人,骨骼本來就老損的比較嚴重,就要避免此類運動了,特別是肥胖的人,對於膝蓋的損傷更加嚴重。但是並不是就意味著老年人不要運動了,可以用一些其他的運動來代替。普通人也要注意運動的姿勢,上樓或者上山的時候,背部頸部儘量的要挺直,避免前傾對腰椎頸椎造成損傷。

想要保護膝蓋關節,還應該儘量避免蹲著或者跪坐著,因為做這些動作的時候,往往身體的力量都在膝蓋關節點上。有些人在長蹲久跪站起來的時候,往往關節就會酸疼或者發出異常的響聲,這可能就是關節受損的徵兆。

隨著年紀的增長,骨頭裡面的鈣質也在流失,骨骼的強度就會大大的減弱,這個時候就不再時候高強度的運動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再沒節制的鍛鍊,往往會引起關節的疼痛,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綜上所述,膝蓋關節想要保持年輕態,就要避免一些損傷膝蓋的行為,日常生活裡得多加留心保護。當然隨著年紀的增長,也可以進行一些鈣質的補充,這樣關節就不會輕易的受傷。

相關焦點

  • 哪些行為行為習慣會損傷關節?
    原來有不少人,鍛鍊到最後,雖然身體的肌肉是強健了,但是身體內的骨頭與關節卻越來越遭不住了。一些人甚至還沒跑足一個月,膝蓋就疼得走路都成問題,往往去醫院,醫生還囑咐自己不要再進行運動了。所以運動與否關鍵在於不要傷著關節,原來關節損傷的患者,就要節制運動,正確的運動,避免病情的進一步的加重,最後影響正常的生活。哪些行為行為習慣會損傷關節?
  • 關節損傷,膝蓋受傷,最好在運動中恢復
    有數據統計,每年基本上有30%~60%的人在跑步時受傷,而這些損傷中的30%~50%與膝蓋相關。跑步時,每邁出一步,膝蓋便要承受體重7倍的壓力,如果一個人的體重是70公斤,那麼他膝蓋所承受的壓力就達到490公斤,如果體重更大壓力則成幾何倍數增長。膝關節是人體各種活動中負荷較大的關節之一,同時也是人體內最複雜的關節,因此受損傷的機率也較高。
  • 膝蓋損傷:「髕骨關節痛」 恢復方案
    髕骨關節痛也就是膝蓋前側的那塊骨頭出現疼痛和不適。該損傷會出現在所有年齡階段、任何體育運動中。識別方式通常為膝蓋前側出現疼痛,且可能會放射到髕骨後側,平常退打軟的情況可能比較頻繁。但明顯的腫脹比較少見。多數人的臨床感受為「壓痛」,這種「壓痛」可能會在髕骨的任何位置。且疼痛會在膝關節屈(彎腿)的動作下加劇。
  • 深蹲傷膝蓋嗎?如何避免損傷正確深蹲?
    當然這還不算,作為一個多關節參與的複合動作,在深蹲過程中同樣會消耗可觀的熱量而幫助我們減脂,因為在某一種運動過程當中,所參與的肌肉越多其燃脂效果就會越好,因此,規律的深蹲還會直接燃燒熱量而有利於減脂。從健康的角度來看,人老先老腿,隨著年齡的增長,即使是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也會有很多老年人存在著雙腿無力、疼痛等現象,而雙腿活動不變則會影響著整個生活的質量。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一些疾病因素以外,原因之一就是由於腿部肌肉流失,而導致關節失去保護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 別再這樣跑步了,對膝蓋有損傷,如何正確跑步
    很多朋友都知道長期堅持跑步會損傷膝蓋,但並不知道如何保護膝蓋,然後就仿佛找到了拒絕跑步的正當理由,但其實只要學習好如何在跑步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保護膝蓋,可以大大減小膝蓋受損的程度,畢竟任何潛在的風險都不能成為大家不運動的理由。
  • 膝蓋受傷怎麼恢復?5個動作坐著練,膝蓋不承重,安全更高效
    而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關節軟骨水分和彈性本身就會下降退化,一旦發現有損傷,幾乎是不逆的2、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軟骨韌帶這些軟組織是關節的一個保護層,關節外的肌肉是關節的另外一個保護層。①、最好選擇在膝蓋不負重的情況下進入鍛鍊,避免給膝蓋造成二次傷害。比如深蹲,大家都知道深蹲可以很好的強化臀腿肌肉力量 但是深蹲時膝蓋承受的壓力相對也大,很容易對膝蓋造成二次損傷。
  • 練習靠牆蹲,能避免膝蓋受傷嗎?
    而造成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多為:不合適的跑鞋,不正確的跑步姿勢,肌肉力量不夠,訓練不夠,跑量過多,沒有充分休息等問題有關。最廣泛的跑步膝蓋疼痛,往往是因為運動強度超負荷,引起關節的軟骨和半月板的損傷。如果出現膝蓋疼痛,逐一排除分析可能造成的原因,並針對性的做出一些改變。比如,一個人膝關節只能耐受15公裡持續奔跑的運動量,卻非要跑20公裡,這樣一來就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
  • 骨科大夫勸告:5個行為是在給膝蓋「上刑」
    有的人因為韌帶損傷導致膝關節腫痛,這時如果沒有及時就醫,就容易埋下隱患,損傷的韌帶無法得到原位修復,繼而產生一種激烈反應後果:韌帶斷裂。而悄悄發生的關節磨損加速,時間久了會讓膝關節失去了自然狀態的健康,到時問題就大發了。所以平時一定要做好膝關節防護,避免有損膝蓋的行為。
  • 為什麼練太極拳膝蓋疼?如何預防和避免?
    中華文化,絕非一朝一夕練好太極,則要申申世世申申世世,為太極注入活力!練太極拳很多人膝蓋疼痛、甚至受傷,從而談『拳』色變。那到底應該如何避免練太極拳造成的膝蓋疼痛或者損傷呢?膝關節前有一個臏骨,它在保護膝蓋的同時也增加了膝蓋的受力程度;同時膝關節面中間又有一對軟骨半月組織,既能使關節面適當活動也能產生彈力,使小腿骨和大腿骨不直接對撞,類似椎間盤的作用。
  • 最傷膝蓋的行為有哪些?可能你天天做,要提前避免
    腿部出現問題,最明顯的地方在於膝蓋,膝蓋出現問題,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些人存在損傷膝蓋行為,將會進一步弱化膝蓋功能,就行為進行分析,一些壞的習慣會加速膝蓋退化,而這樣的壞習慣可能你會天天做,希望你提前了解,並且早點避免。
  • 怎樣跑步才能避免損傷膝蓋?
    首先需要充分活動各個關節,如腰、腿、肩、腕,其次應充分地拉伸韌帶,它可以增強肌肉活力,也對跑步動作的靈活與協調有一定幫助。那麼,什麼是充分拉伸?就是上下肢各大韌帶都需要拉伸到位,關於拉伸的動作需要有專業的指導,網上也可以找到相應視頻教程。
  • 臀部肌肉薄弱,兩腿細弱無力,靠牆深蹲90度改善你的雙腿無力!
    所謂深蹲就是為了強健雙腿和提臀,卻容易引發膝關節不適的問題,但靠牆靜蹲截然相反,最大目的就是強化大腿股四頭肌保護膝關節。靠牆90度靜蹲就是利用雙腿前側股四頭肌耐力發展下肢穩定性,用腰腹核心力量緊貼牆麵塑形肌肉,增強腿部承受力及身體肌肉曲線,達到塑形護腿的目的。
  • 膝蓋疼痛怎麼辦?除了深蹲,你也可以這樣練
    一些人是由外傷導致的,一些人是由膝關節磨損導致的,那麼膝蓋疼痛我們可以怎麼辦呢?除了深蹲,你也可以這樣練。膝關節是我們人體最複雜的一個關節,因為關節內血管數量非常少,一旦發生損傷,修復起來十分困難,必要時不得不採用手術的方法。在膝關節內,軟骨、韌帶都是容易損傷的地方,而預防損傷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強周圍肌肉的力量!
  • 膝蓋疼痛怎麼辦?除了深蹲,你也可以這樣練
    一些人是由外傷導致的,一些人是由膝關節磨損導致的,那麼膝蓋疼痛我們可以怎麼辦呢?除了深蹲,你也可以這樣練。一、膝蓋疼痛會對我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無論你是喜歡從事什麼運動,還是進行什麼工作,膝蓋對於身體的作用都十分重要。
  • 膝蓋損傷是大問題,如何保護膝蓋,一定要看完!
    以上的損傷非常嚇人,不過不要太緊張,這些損傷其實都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在我們出行前,認真準備一下吧。崎嶇的、多石的路面,會讓膝蓋扭轉頻率加劇,對關節的磨損也就更大。第六,養成良好的行走習慣,掌握科學的登山技巧,也能有效的預防膝蓋損傷。膝蓋的損傷是因為衝擊,重心不穩扭傷,意外摔倒關節錯位等造成的,那麼這三種情況的根源是重心問題,重心穩是安全的重中之重。
  • 膝蓋痛,最常見的運動損傷,每天1分鐘自己就能矯正.
    上期關於下蹲引起的膝蓋痛討論十分火熱。可見膝蓋損傷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 想要鍛鍊腿部肌肉力量又不傷膝蓋?醫生:注意這三點,關節有保障
    我們可以說一下,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規運動的一些運動負荷,如果以站立為基準的一個運動負荷的話,那麼行走的時候,我們這種負荷增加到兩倍,上樓的時候增加到三倍,下樓的時候增加到4倍,慢跑和快跑分別是5~7倍,打球的時候是6倍,靜蹲訓練鍛鍊膝關節周圍肌肉訓練的一些動作可能到8倍到10倍。由此可見,鍛鍊肌肉再一方面是,在遠期可能對關節有保護作用,但是在鍛鍊的當時就會產生對關節的一些不良影響。
  • 我,練了多年瑜伽,卻因一個細節傷了膝蓋,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在瑜伽練習中有可能會導致膝蓋不適的一個小細節,是以前被我忽略的一個細節。現在的瑜伽練習者,還是普遍非常重視細節和正位,以免對身體和關節造成傷害。特別是像腰椎和膝蓋這些敏感部位。所以在練習中:膝蓋要和腳趾在同一個方向;啟動膝蓋周圍的肌肉讓肌肉保護關節;避免膝關節晃動保持穩定;以及在膝蓋下面墊東西等等,這些常見在練習中保護膝蓋的方法基本上大家都知道。
  • 自行車課堂之保護膝蓋:充分熱身 增強肌肉強度
    2.跑步時注意跑步姿勢,不要只用某隻腳的一側著地;  3.注意運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蓋受到來自腳下的直接衝擊;  4.出膝蓋不適症狀時,適當減小運動量和運動頻率,避免進行劇烈的跑、跳和負重運動;  5.平時注意膝部保暖,特別在夏天,不要貪涼;  6.運動後對腿部肌肉熱敷;  7.負重拉練時,特別是下坡時,避免膝蓋受到衝擊
  • 跳繩對膝蓋損傷大還是跑步對膝蓋損傷大?
    第一,從運動強度上看,跳繩因在不斷地跳躍,所以對膝關節的衝擊相對較大,而跑步相對較輕,應該說大多數的跑步相對緩和,當然也不包括拼命地跑,所以對膝關節的衝擊比跳繩小,所以在同樣的運動時間下,一般跳繩對膝關節的傷害要大一些。特別是跳繩,對腓股關節的損傷比跑步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