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這是很多人都抱有健康的信念,誠然運動能夠幫助增強體質,改善自身的免疫力,避免了不少的疾病的發生。但是一些為了健康而進行跑步或者是遠足的朋友,往往到最後是事與願違。
原來有不少人,鍛鍊到最後,雖然身體的肌肉是強健了,但是身體內的骨頭與關節卻越來越遭不住了。一些人甚至還沒跑足一個月,膝蓋就疼得走路都成問題,往往去醫院,醫生還囑咐自己不要再進行運動了。
上述的情況就讓一些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在運動與不運動之間犯了難,其實骨骼的變脆弱可能與年紀的增長有關,也可能與日常的保護有關,還有可能與過度的運動或者錯誤的運動有關。
所以運動與否關鍵在於不要傷著關節,原來關節損傷的患者,就要節制運動,正確的運動,避免病情的進一步的加重,最後影響正常的生活。
哪些行為行為習慣會損傷關節?
冬季冷風嗖嗖,那是刺骨的寒冷。但是一些朋友仍然會選擇電動車作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因為既靈活快速,又省力省時間。往往這個時候關節就會遭受冷風的刺激,而且膝蓋部位還是處於一種彎曲的狀態,血流本來就比平時慢一些,血流的不暢再加上冷風刺激,最後血管就容易出現痙攣。
不僅如此,冬季騎電動車的時候,一些身體代謝的物質就會在關節處停留,最後越積越多,膝蓋的疼痛感就會愈發的明顯,很多人硬撐好漢,總是覺得咬一咬牙就到目的地了,這樣下去最後風溼關節炎就悄悄的降臨了,這個時候想要治癒往往就難了。
所以一些朋友要是避免不了冬季騎電動車上下班,那麼關節的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要是每天要騎電動車一兩個小時的話,最好就換一些公共的交通工具為好。
爬樓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許多熱衷運動的人就會利用爬樓梯來鍛鍊自己的腿部肌肉,讓腿部擁有更加完美的線條,這無可厚非。但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或者本來膝蓋就有問題的人,就要儘量的避免爬樓梯了。
因為爬樓梯或者爬山的時候,往往隨著運動過程,整個身體力量會壓在了膝部的關節和腰部,這時候關節的就會因此有所磨損,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關節炎的症狀。
所以年紀比較大的人,骨骼本來就老損的比較嚴重,就要避免此類運動了,特別是肥胖的人,對於膝蓋的損傷更加嚴重。但是並不是就意味著老年人不要運動了,可以用一些其他的運動來代替。普通人也要注意運動的姿勢,上樓或者上山的時候,背部頸部儘量的要挺直,避免前傾對腰椎頸椎造成損傷。
想要保護膝蓋關節,還應該儘量避免蹲著或者跪坐著,因為做這些動作的時候,往往身體的力量都在膝蓋關節點上。有些人在長蹲久跪站起來的時候,往往關節就會酸疼或者發出異常的響聲,這可能就是關節受損的徵兆。
隨著年紀的增長,骨頭裡面的鈣質也在流失,骨骼的強度就會大大的減弱,這個時候就不再時候高強度的運動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再沒節制的鍛鍊,往往會引起關節的疼痛,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綜上所述,膝蓋關節想要保持年輕態,就要避免一些損傷膝蓋的行為,日常生活裡得多加留心保護。當然隨著年紀的增長,也可以進行一些鈣質的補充,這樣關節就不會輕易的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