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宣布臨床試驗啟動。 劉賢 攝
三家醫院將做「永仁心」人工心臟臨床試驗 患者有望降成本
中新網重慶12月8日電 (記者 劉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8日在重慶宣布,阜外醫院、武漢協和醫院、福建協和醫院將做重慶「永仁心」植入式左心室輔助人工心臟臨床試驗。若「永仁心」臨床試驗成功並通過審批上市,這個在日本上市後有超百例植入的高端醫療器械將在中國量產,降低患者使用成本。
胡盛壽在臨床試驗項目啟動會議上說,我國現有心力衰竭患者約450萬人,新發約20萬人/年。能夠獲得心臟移植的晚期患者相對患者總數來說很少。
人工心臟這種心室輔助裝置有三種用途,一是為等待心臟供體的患者提供移植前的過渡支持。二是逆轉心臟重構,提供心臟復甦支持。三是終點治療,即終生心臟輔助。
據阜外醫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張健介紹,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做人工心臟植入。目前,國際上人工心臟這套裝置的價格是80萬元到100萬元人民幣。若這套裝置實現國產,有望降低中國患者的使用成本。
「永仁心」產品2005年在日本進行臨床試驗,2010年獲得日本厚生省頒發的「製造銷售許可證」。據「永仁心」產品發明人、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教授山崎健二介紹,自「永仁心」上市到最近,植入案例超百例。
張健說,「永仁心」植入式左心室輔助人工心臟臨床試驗將在3家醫院共做17個案例。臨床試驗完成一般需半年到一年。
2013年,日本HI-LEX集團、重慶兩江新區等五方籤署合作框架協議。2014年,中日合資的重慶永仁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正式落戶重慶。目前該公司初步建成年產600臺(套)的製造工廠。此次用於臨床試驗的「永仁心」產品是重慶工廠製造的。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楊麗瓊說,重慶將全力推動「永仁心」產品在重慶產業化,儘快投入市場,使其成本更低,讓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