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已來,如何看造車新勢力的未來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

今年以來,整個資本市場最閃耀的星星是「新能源」板塊,而新能源裡最極致璀璨的那束光是「新能源汽車」,這個冠以工業之最的後汽車時代「寵兒」,在經歷前兩年的寒冬洗滌後以全新面貌攜驟光而來。

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板塊行業景氣度高企,連傳統車企的銷量也開始復甦,整個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轉型的趨勢越發明顯。除了當紅炸子雞特斯拉在全球各大汽車消費市場的火爆之外,中國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也是在國內掀起購買熱潮,蔚來、威馬、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的訂單量暴增,比如威馬汽車11月銷量3018輛,同比激增174.6%,已連續9個月實現環比上漲。

新能源汽車日益被消費者親睞,尤其是近期五菱宏光Mini EV的單月銷量破3萬輛,更是成為「神話」。根據部分消費者車主的反饋,目前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汽車有著諸多的科技創新,這也是年輕群體非常在意的購買點,比如以威馬為代表的中國自主造車新勢力將200萬奔馳S級上的自主泊車應用到20萬級別的A-3車型上,致力於打造20萬級別L4級無人駕駛體驗。

科技創新是造車新勢力的一大賣點,除了智慧座艙讓消費者的觀感更好外,更重要的是智能電動汽車的駕駛體驗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也有了進一步改善。舉個例子,以威馬汽車來說,為了造更好性能的汽車,一方面建立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正向研發體系,在汽車三電系統、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數字科技、電子電氣架構等方面大力投入;另一方面,還投建了工業4.0標準的數字工廠,花費巨大。當然,反映在威馬汽車的銷量上也很顯著,威馬汽車公布其11月銷量為3018輛,同比增長174.6%,加速了自動駕駛及智能座艙等硬創新硬科技量產落地。

隨著全球範圍內新能源汽車的訂單量和銷量同步暴增,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的股價也開始火箭般飆升,而其他的造車新勢力比如威馬汽車等也加速了資本市場證券化進程。其中,國內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的威馬汽車於10月證監局披露正接受科創板上市輔導,是國內首家以科創板為上市目的地的造車新勢力,從目前的進程來看,確定為科創板造車新勢力上市第一股。

據了解,威馬汽車領導人沈暉有著一定的汽車製造經驗,當年曾帶領吉利的汽車團隊完成中國汽車工業史上最大的海外併購項目,在吉利吞併「沃爾沃」的過程中做出貢獻,對於威馬汽車登陸科創板後的股價和未來發展,各路資本也期待著。

舊的汽車工業製造體系正在加速瓦解,新的汽車競爭格局也在快速形成。要想看到未來的趨勢,勢必要重新看待智能電動汽車在未來的「地位」。智能電動汽車不再是個單純駕駛用途的工具,而是賦予電動化、智能化、聯網化等多個跨賽道品種的「新物種」,代表了當下最人性化、最前沿的科技與最完整的工業技術的結合,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冰冷的行駛機器,更應該把智能電動車理解成一個前沿的科技汽車產品。可以將智能電動汽車看成是一個智能音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結合體,讓車主能夠更快了解到實時路況,實時天氣、交通信息等情況,並獲得良好的駕車、乘車體驗。如同當年的手機僅僅只有收發簡訊和接打電話功能,誰能想到如今的手機已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所有人都需要注意到,「車」正在極速進化,未來的汽車會是一個用戶身邊的另一大智能終端,如同手機如今的地位。

2020年的疫情對世界的影響將是深遠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無疑是少數可擺脫經濟危機的戰略選擇,各個國家都很重視。作為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的中國,國家戰略目標積極明顯,就是為了爭奪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高地,擺脫過去在傳統汽車領域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受制於人的場面。新能源汽車是十四五規劃中重要的國家戰略支點,無論是傳統造車商還是造車新勢力,都需要積極進取,這是一場資源戰、是一場消費戰,更是一場科技戰,匯聚全球頂尖前沿的科技技術都會濃縮進新能源電動車,而誰能率先製造出更好性能的汽車,用極佳的產品和完美的用戶體驗,來逐漸獲得用戶的親睞,就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而我國新能源車成交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充足的人口密度,疊加富裕的消費能力,讓中國市場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大的單一市場,前景廣闊。可以看到的是,在蔚來、威馬等一眾造車新勢力引領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車企地在積極地賦能汽車更多的科技創新屬性,將更多的科技成果應用於智能網聯電動汽車中,大大地改變了傳統汽車在用戶心裡的刻板形象,科技含量相較傳統汽車有著明顯的提升。

雖然暫時還是沒法超越特斯拉,但也表明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車企逐漸有著引領全球汽車變革的實力,有望複製手機領域的中國奇蹟。即使是現在,中國造車新勢力已經有了走向全球的雄心壯志,包括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和威馬汽車等「四小龍」都有了出口海外的計劃,近期威馬汽車與Uber籤署了意向性協議,威馬EX5有望出口至包括英國在內的十餘個歐洲國家,成為Uber旗下司機的可選車型。

未來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還是要看中國,中國目前已經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為完善的國家,具備從上遊原材料到中遊製造再到消費後市場等全鏈條的製造和服務能力,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強制造實力的國家。只要堅持科技創新,隨著產業鏈環節的不斷突破,成本還將有著很大的下降空間,未來以蔚來、威馬等造車新勢力將有著無限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長城汽車又一品牌將誕生?對標特斯拉、蔚來等造車新勢力
    當長城汽車傳出計劃推出全新智能電動汽車獨立品牌,內部命名為「SL項目」,該項目未來將對標蔚來、特斯拉、理想等新造車勢力的消息後,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這樣的回覆,進一步印證了該消息的準確性。
  • 造車新勢力三強被捧上資本神壇,智能汽車安全誰來護航?
    今年,造車新勢力成為資本市場眼裡的香餑餑。美東時間12月14日,特斯拉收於639.83美元,市值超過6000億美元,比年初漲了6倍。受特斯拉帶動,國內造車新勢力同樣表現亮眼,蔚來股價距離去年最低點最高暴漲近50倍,今年上市的小鵬汽車距離發行價最高漲了近5倍,理想汽車漲了4倍。資本市場的追捧也點燃了巨頭造車的熱情。
  • 小米造車是假, 電動汽車新一輪擴張是真
    更重要的是,經多年扶持後,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湧現出不少有生產能力、研發能力的企業,甚至出現了不少爆款車型,如比亞迪旗艦車型漢、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 EV等。新勢力造車三強:產能翻倍近期,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新勢力造車三強,陸續傳出擴產消息。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概念...
    威馬、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日前陸續公布了今年前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威馬銷量創下年內新高,連續兩個月站上3000臺大關。目前,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的銷量相加已超過特斯拉,行業內已形成「一超四強」格局。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負責人何勇表示,造車新勢力企業已經渡過了資金壓力最大的階段,進入到產品導入期。
  • 造車新勢力觀察:智能汽車產業鏈背後的「華工系」身影
    廣汽集團、寧德時代、小鵬汽車、威馬汽車、大洋電機……若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這些智能汽車領域大企業的董事長都來自華南理工大學,「華工系」企業已不知不覺佔領了智能汽車領域的多個關鍵環節,成為智能汽車領域具備較大影響力的校友圈。究竟智能汽車領域有哪些主要的華工系企業?影響力如何?
  • 智己汽車:解讀「什麼是國家隊的造車新勢力標準」
    顯然,作為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大汽車集團,上汽無論在消費規模還是零部件份額上都佔據著第一,所以「上汽想做國家隊的造車新勢力」,在一定情況下來看是可行的。但換個角度來看,即使目前部分頭部造車新勢力繞過了「死亡陷阱」,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已經全然安全了。那在這誕生的46天後,到底有多少人讀懂了智己汽車想要嘗試解讀「什麼是國家隊的造車新勢力標準」的初衷?
  • 造車新勢力根本不是什麼「後浪」,它們就是未來
    「大家都知道純電電動車智能化的功能要豐富得多,再加上5G時代的到來,基礎設施和智能化升級,將來使用油車這個算力沒有、那個功能沒有,更談不上車與車之間的交互,實現不了未來智能座艙的功能,就有可能會被淘汰,我們認為這是趨勢。」龔挺說,「電動車支持更快速的算力。這個是很重要的,不管怎麼樣,現在非電動、燃油車某種意義上代表著analog的時代,模擬的時代。
  • 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美國電動汽車新勢力SF MOTORS入市研判
    憑藉筆者長時間對行業的觀察可以發現,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的玩法無非幾種,第一種是收購海外成熟汽車平臺,或自身投入開發,可以說是手握製造技術及上下遊資源,但苦於沒有生產資質無法量產或直接找人代工的;第二種是有成熟的造車技術,同時也獲得了生產資質,但受制於研發投入的限制,苦苦融資的;而第三種則情況較為惡劣,在既沒技術也沒資質的情況下,通過PPT講故事,從而達到融資的目的,從中獲取利益,而說的直白一些,這些公司更像打著新能源車企的幌子只為融資
  • 為什麼智能汽車時代來的比想像中更快?
    2020 年,特斯拉累計銷售智能電動汽車 49.96 萬輛(2019 年 36.8 萬輛),當前市值已近 7000 億美元(2019 年底 757 億美元)。蔚來、理想、小鵬分別銷售 4.3 萬輛、3.3 萬輛、2.6 萬輛,三家的加總市值最高已達 1600 億美元。相對於全球每年 9000 萬輛汽車的銷售規模,智能汽車時代真的來臨了麼?
  • 不是「+網際網路」,而是「網際網路+」 造車新勢力股價創高原因!
    ● ● ● 最近一個月以來,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的股價屢創新高,讓汽車業內外人士驚嘆不已! 「造車新勢力」的股價為什麼如此之高?它們還能再漲嗎?傳統汽車上市公司如何才能進一步提升市值?
  • 電動汽車造車新勢力老總成「大嘴」,懟完馬斯克,又懟豐田老總
    有網友認為,這是何小鵬把電動汽車比作了蘋果,把那些瞧不上電動汽車、看不到電動化發展趨勢的車企比作諾基亞。從豐田章男的「解釋」看,其考慮的大多是社會層面的問題。事實上,作為一個車企的領導人,社會層面的問題本不該是豐田章男考慮的重點。
  • 造車新勢力零跑解讀,能否成功IPO將是未來發展不可忽視的一步
    作為有著豐富的軟硬體研發能力的團隊,跨界進入電動汽車行業,精神著實可嘉。畢竟未來電動汽車智能化是主要的方向,請注意是智能化而不是電子化。零跑的大股東大華股份就是一家IT企業,是全球第二大以視頻為核心的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在人工智慧、圖像識別、大數據、軟體研發等方面有著深厚的技術積澱。
  • 被資本捧上天的造車新勢力,真實現狀是?
    在經歷了大半年的低迷期,汽車行業逐漸走出了市場的「寒冬期」。寒冬退去,造車新勢力還能扛多久?據統計,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數量僅40家左右,已倒閉的超過6成。有人預估,國內90%的造車新勢力都可能會淘汰出局,最終存活下來的或許只有3、4家。
  • 造車新勢力的2020:洗牌、紮根與資本狂歡
    以長江汽車為例,其旗下有奕閣、奕勝、益眾三款電動車型及小型純電SUV逸酷。在外界看來,這樣的打法是有問題的,因為電動商用車市場比較小,且已經有了比亞迪這樣的頭部玩家,長江汽車並不佔據優勢。而命運的註腳,或許早在部分造車新勢力創立之初即已埋下。
  • 用「新思維」造車的長城歐拉,給新勢力們上了一課
    新能源車市場已到拼刺刀的關鍵階段,歐拉好貓如何出牌?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蔚來、理想、小鵬汽車11月銷量分別是5291輛、4646輛和4224輛,在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新勢力造車蔚來力壓寶馬、奧迪成功躋身全球新能源榜單。當初那些人喊著:「傳統豪華品牌進入電動車市場,就沒新勢力們什麼事了。」現在回看,是不是有些打臉?
  • 蘋果也要造車了!百度、蔚來紛紛布局,未來新能源汽車機會在哪?
    頭部的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汽車跨越了生死線,股價和市值一路飆升,賽麟、博郡等造車新勢力紛紛爆雷出局。  隨著補貼退坡、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進一步進入市場化競爭階段。地方政府不再盲目熱情、資本趨向理性,中國的新造車運動即將進入下半場。  自2014年左右興起的中國新造車運動,一直都離不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推動。
  • 從「PPT」到ES8上市,新興造車勢力的「蔚來」已來?
    產能方面,蔚來ES8將由江淮代工,雙方已籤署合作協議,18年產能為5萬輛。這意味著ES8成為由新興造車勢力向市場投放的第一款產品,它令蔚來從眾多競爭對手中率先殺出陣來,因而不管對蔚來,還是對整個汽車行業都具有重大意義。蔚來ES8 的上市,引發必將一個思考:該車型的推出,能否給予蔚來挑戰特斯拉的底氣?是否意味著新興造車勢力吹響了衝擊傳統車企的號角?
  • 對標造車新勢力,新寶駿憑藉的是什麼?
    當一輛汽車能夠聽懂車主的想法,並去執行相應的語音指令,那麼車內或許就不再需要物理按鍵了,一切的動作動動嘴就能完成,這樣的用車場景也是時下造車新勢力發展的主流方向。不同於汽油車,新造車勢力的主要優勢是方便上綠牌,其次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是它們打動和取悅消費者的最重要方向。
  • 造車新勢力曬戰報:零跑汽車銷量連續三月環比增長超13%
    來源:中國經營報造車新勢力曬戰報:零跑汽車銷量連續三月環比增長超13%佚名轉眼之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今年則是大考之年。11月剛剛過去,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迅猛。東吳證券有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領先企業銷量進入快速增長期,同比翻番以上,進入新產品周期。處於造車新勢力陣營中的零跑汽車同樣進入銷量的快速增長期。12月1日,零跑汽車公布了11月銷量數據,單月總銷量2032臺,環比增長17%。
  • 長城汽車將推全新智能電動汽車獨立品牌 價格或高於現有產品補「中...
    向造車新勢力「下戰書」12月10日,有消息稱,長城汽車計劃成立一個新的智能電動汽車獨立品牌,新品牌將包括運動型多用途車(SUV)和轎車,內部代號為「SL項目」,該品牌產品的價格將高於現有產品。據了解,「SL項目」會直接對標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嵐圖汽車等新勢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