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見到 過或是經歷過這種情況:一到運動場所,進行完熱身後就開始了主項鍛鍊,而在健身結束後也沒有進行拉伸,匆匆忙忙回去了,究其原因還是大家沒把拉伸當一回 事。在運動前後所做的拉伸練習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柔韌性訓練,柔韌性是人的重要身體素質之一,運動醫學研究表明,經常進行柔韌性鍛鍊的人,不僅從外觀 上看著整體協調,而且在日常生活活動中動作靈活、身手敏捷。尤其對於經常進行柔韌性訓練的人來說,他們很少發生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肩周炎、腰腿痛等 疾病,肩、腰、膝、踝等關節的扭傷也很少發生。這說明經常進行柔韌性鍛鍊,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柔韌性訓練的好處
1、柔韌性訓練能擴大關節的活動範圍,可以提高身體活動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特別在意外傷害事故發生時還能有效地避免和減輕對身體的傷害。
2、柔韌性訓練會降低肌肉和韌帶的緊張度,減輕肌肉的疲勞。
3、柔韌性訓練能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加快肌肉韌帶的血流速度,延緩肌肉韌帶的衰老速度。
柔韌性訓練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
1、柔韌性訓練的時間和次數
初學者進行柔韌性練習時,應從接近使自己感到疼痛的臨界點開始,每一個拉伸姿勢保持20秒左右。對身體各組肌肉的練習只需重複一次。然後,逐漸 延長每個動作的時間(直到能堅持1分鐘),增加強度(以能在自己的「可拉伸區域」內,沒有痛感地做該動作為合格)。如果你做到了這一步,就可以重複一遍該 動作(即從可以完成該動作並堅持20秒,逐漸延長時間至1分鐘)。練習中動作不能太劇烈,防止拉傷。如果要提高柔韌性,至少每周做3次伸展練習。
2、柔韌性訓練的強度
進行柔韌性訓練的人,不論其運動水平高低,都應採用緩慢、放鬆、有節制和無痛苦的練習。因為如果動作的幅度過大,隨時可能拉傷自己的肌肉。肌肉 在伸展時會有酸脹的感覺,但不應過分伸展而引起不適。拉伸的強度隨關節活動範圍的增加而改變。隨著柔韌性在鍛鍊過程中的提高,練習強度應逐漸加大,做到 「酸加、痛減、麻停」。在進行大強度的肌肉伸展練習之前必須做充分的熱身,使身體發熱、出汗,減小肌肉、韌帶的粘滯性。
3、柔韌性訓練時的外界溫度
外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到肌肉的狀態和伸展能力。外界溫度高,輕微的熱身運動後即可做拉伸練習;外界溫度低,則應做充分的熱身運動至微微冒汗後方可進行柔韌性訓練。
4、柔韌性訓練的「要」與「不要」
「要」:拉伸全身主要的肌肉群。每周拉伸2~3次。深呼吸。每個拉伸訓練動作的最後儘量深呼吸。適度拉伸。感覺到肌腱被拉伸,但是不要出現刺痛感。
「不要」:不要拉伸沒有預熱的肌肉群。你所拉伸的肌肉一定是你剛才訓練刺激過的目標肌肉,否則很容易發生意外受傷;如果你之前沒有進行過力量訓練,那拉伸前至少需要有5分鐘的低強度有氧運動熱身。拉伸不可太「暴力」,利用爆發力的拉伸動作會使目標肌肉受傷,非常危險。
常見的柔韌性的練習方法
1、頸部拉伸
坐在椅子上,雙手十指交扣,指關節抵住下巴;吸氣延展脖子前側抬頭;呼氣雙手來到後腦勺,下巴貼近鎖骨,保持20秒。右手下垂,在身體右側撐地,左手放在頭右側,拉頭向左側,延展脖子右側,保持20秒,然後換邊。
2、胸部拉伸
雙臂後伸,儘可能地向上抬起,抓住椅子扶手或椅背。吸氣不動,呼氣時身體前傾,挺胸抬頭,肩部打開,想像胸部向前延伸,肩部向後,注意沉肩。保持動作5~15秒,均勻呼吸。呼氣時身體還原。
3、背部拉伸
雙臂伸向前方,將頭部埋於兩臂間。保持背部平展同時向下壓。大家一定要看清哪個是正確動作哦!
4、腿部拉伸
站立,雙腳與肩同寬。右手扶住椅子,左腿勾起同時左手抓住左腳腳踝向臀部擠壓,我們要保持站立的姿態哦,同時感受到大腿前面有被拉扯的感覺即 可。反之,將左腿抬起放置於矮凳上,同時雙手置於左側膝關節以上,身體緩慢向前傾斜,感受到大腿後被拉伸的感覺即可。兩個動作都要保持15-20秒!
5、前臂拉伸
開始姿勢:上身保持垂直坐在墊子上,左手向前伸直,掌心向上,手指向前,右手握左手掌。拉伸方法:右手將手掌向下、後拉伸,同時手掌處給予向內旋轉的拉伸(大拇指向下)。
6、腰腹拉伸
坐在瑜伽墊上;左側下肢伸直,右側下肢跨過左側下肢放置於左側膝關節外側;右手位於身體後方,保持與地面接觸;左側肘關節用力將右側膝關節向左側推直到腰部出現繃緊的感覺。腹部拉伸則是俯臥於墊子上,雙手支撐起上半身,感受腹部張力,直到肌肉牽拉感明顯為止。(江蘇省體科所鹿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