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運動中的「柔韌性的訓練」

2020-12-23 Garrick聊運動

柔韌性訓練是運動員訓練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擁有良好的柔韌性或者適合專項的柔韌程度可以糾正我們的肌肉失衡、增加關節活動度、緩解關節壓力、保持肌肉正常的功能性長度。

什麼是柔韌性

人和軟組織所具備的正常延展性,能夠實現全範圍的ROM何在所有功能性動作中的最佳的神經肌肉效率。

積累性損傷循環

當我們動作系統中的某個部分紊亂的時候或者不能以最佳的方式工作時,那麼此時可以預測的功能性障礙模式就會形成並開始累積性損傷循環(「損傷」引發炎症、肌肉痙攣、粘連、神經肌肉控制改變和肌肉失衡的一個循環)。

肌肉失衡

接下來我們先了解一下肌肉失衡的原因,這個原因有很多例如姿勢壓力、恢復能力下降延遲。肌肉失衡更是一種交互抑制改變、協同肌主導、關節的功能性障礙。當然我們缺乏核心力量以及技術掌握得不夠到位也都會造成肌肉失衡。

1、交互抑制是指主動肌緊張導致其功能性拮抗肌的神經驅動降低。發力中力偶關係改變或者協同肌主導,也是導致錯誤動作模式及較差的神經肌肉控制的原因之一。

2、協同肌主導是一種神經肌肉現象,當協同肌代替薄弱肌肉發力就會出現這個現象。此時會導致錯誤動作模式,組織過載甚至降低神經肌肉效率並造成損傷。

3、關節的功能性障礙是兩個相鄰關節的生物力學功能障礙,導致本地感覺失常,同時會引起其他關節的功能性代償,此時會導致錯誤動作模式,組織過載甚至降低神經肌肉效率並造成損傷。

通過積累性損傷循環圖我們可以看出柔韌性不足的外化表現會導致肌肉失衡並且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當然限制柔韌性的生理學因素非常多,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改善柔韌性的,降低我們的肌肉失衡,維持正確的動作模式,減少組織過載提高神經肌肉效率,降低損傷風險。

請繼續關注Garrick聊運動,下一期我們將分享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會的柔韌性練習動作。

相關焦點

  • 聊聊「柔韌性訓練」的動作
    柔韌性訓練有多種類型,我們也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分析並給予針對性地練習。主要有三種:糾正訓練、主動訓練、功能柔韌性訓練。糾正柔韌性訓練是為了糾正常見的姿勢功能障礙、肌肉失衡和關節功能障礙。主要是結合了自我肌筋膜放鬆、靜態拉伸和神經肌肉拉伸法。主動柔韌性訓練是指運動交互抑制的神經生理學原理、提高軟組織在所有運動平面中的延展性。
  • 聊聊運動中的「抗阻訓練」
    長期的抗阻訓練是良好運動表現的保障,同時在增肌、減脂中抗阻訓練也都是非常好的手段之一,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抗阻訓練的邏輯。肌肉能力的增長從來不是在訓練中提高,而是在訓練後產生的適應性提高。抗阻訓練的適應性提升的過程包括穩定性、肌肉耐力、肌肉肥大、力量、爆發力。穩定性穩定性是所有動作的基礎,有良好的穩定性才有運動能力的提升。在眾多動態的運動模式中關節的穩定性以及能夠保持正確姿勢的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 健身房中,被局限的柔韌訓練
    而在柔韌性訓練之所以納入抗阻運動,在於改善原動肌和對抗肌的協調。但從運動科學來講,柔韌性的定義,以及實際應用範圍,不止於此。 人體在運動過程中,完成大幅度運動技能的能力,是《運動生理學》對柔韌性素質的定義,也有部分期刊將柔韌性定義為,關節在整個活動幅度內的運動能力,即物理治療中常見的活動度ROM。
  • 科普「筋長一寸,命長十年」柔韌性應該怎麼訓練?
    在身體強健訓練和術後康復訓練的計劃中,都應包括柔韌性訓練。影響柔韌性的因素有哪些影響柔韌性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不能通過訓練得到改善和提高,如關節結構、年齡和性別等。其他影響因素可通過訓練得到改善,包括肌肉、結締組織、體內溫度、積極進行柔韌性訓練等。一、關節結構:限制關節活動範圍的就是關節本身。不同關節的活動範圍不盡相同。像是球窩關節,如髖、肩,可在所有解剖面移動。且在所有結構中,具有最大的活動範圍。
  • 體能訓練—柔韌性
    柔韌性是指身體各個關節的活動幅度以及韌帶、肌肉等組織的伸展能力。愛運動的人往往比不愛運動的人擁有 更好的柔韌性。青少年時期是柔韌性發展的關鍵時期。柔韌性不足會引發如關節炎、駝背(脊柱向後拱起)及 腰背痛等病症。
  • 關於「硬式」壺鈴訓練,你了解多少?
    如今,壺鈴運動開始逐漸流行起來,關注動作學院的小夥伴們一定都知道,我們獨家打造了「壺鈴研修班」。
  • 柔韌性訓練方法
    今天由全民健身服務中心高級健身教練尹燕教大家   如何進行柔韌性訓練   柔韌性訓練的目的   通過柔軟性訓練,可以增強韌帶和肌肉的伸展能力,加大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強身體的柔韌性。
  • 守門員身體柔韌性有關訓練
    對於柔韌性訓練,守門員與場上球員沒有大的區別(前面章節中我們已經闡述,在耐力、力量、速度、協調性等方面,守門員與場上球員有差異)。守門員可按照制定的計劃,與場上球員一起提高柔韌性。柔韌性的重要性介於身體素質和協調性之間。柔韌性是唯一在兒童時期就達到頂峰的運動能力,如果不針對性訓練,這種能力將不斷減弱(維奈克,2005)。 柔韌性是使用最大振幅輕鬆完成動作的能力。
  • 「關鍵」胯部運動到位了,杆杆遠距不是夢!
    胯部運動是高爾夫運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想提高穩定性還是想增加距離,胯部的合理運動是關鍵!但不少球友都存在胯部運動不合理的情況,從而導致擊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今天的課程,我們跟著前職業球員、高提士高爾夫技術導師Mus Deboub(穆斯·德布)一起學習正確的胯部運動模式!檢測/練習方法:兩根指示棒分別插在腳的兩側,轉動時身體稍微離指示棒較近。
  • 剛「柔」並濟,如何訓練柔韌性?
    在運動前後所做的拉伸練習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柔韌性訓練,柔韌性是人的重要身體素質之一,運動醫學研究表明,經常進行柔韌性鍛鍊的人,不僅從外觀 上看著整體協調,而且在日常生活活動中動作靈活、身手敏捷。尤其對於經常進行柔韌性訓練的人來說,他們很少發生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肩周炎、腰腿痛等 疾病,肩、腰、膝、踝等關節的扭傷也很少發生。這說明經常進行柔韌性鍛鍊,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 你這「功」太差了...到底怎麼去定義芭蕾的「功」?全面秒懂芭蕾的...
    在舞蹈中的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受傷」。 說到這個舞蹈的「功」,就必須知道芭蕾訓練的六點要求。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不光是芭蕾的基本功定義也是舞蹈的基本功的定義! 憑什麼芭蕾的六點要求就是舞蹈的「功」?
  • 三種常見「體質」:了解自己,「健身」才能有的放矢
    「差異性」是這個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之一,我們生而不同,才讓這世界如此繽紛多彩。同樣,我們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瘦身的方式自然也無需相同,了解自己的身體,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最常見的幾種體質主要分為「肌肉型」、「纖瘦型」和「易胖型」。了解自己屬於那種體質,才能收穫更好的瘦身方式。
  • 鈴木一朗的秘密健身房,與「初動負荷理論」
    小山博士點出一般運動員訓練時最大的錯誤,在於過度強調重量訓練,忽視多面向的活動範圍,如此只會導致肌肉更僵硬、更緊繃,缺乏運動該有的柔韌性與機動性。換言之,過度重量訓練所練成的肌肉僵硬而缺乏柔韌性,將導致運動員在競爭激烈的運動比賽中,喪失必要的肢體靈活度與敏捷度。
  • 「跳」是天生的嗎?當從「波娃」這「5個點」分析後,原來天生還真的挺........
    就好比鞭子一般,當甩出去的時候那個「慣性」會讓運動幅度更大!跳也如此,如果有柔軟度那個「鞭子」摔的幅度豈不更大,那個慣性當然也更大!很多同學會說,柔韌性太難了。其實,柔韌性相對跳舞來說,是最「無腦」的訓練,只要「堅持」「照做」就好。這裡有四套不同,在家就能練的系統柔韌性課程。
  • 聊聊運動員如何進行「核心訓練」
    核心有抗屈伸的作用,他能保持主動肌和拮抗肌的之間的良好收縮張力的關係,幫助在完成動作模式中整個LPHC結構中保持有力的力偶關係。提供良好的神經肌肉效率,在動態運動中例如直線加速、變相、跳躍、對抗等保持最佳的穩定,並防止運動損傷。LPHC的神經肌肉效率就是我們常說的核心穩定性也叫做LPHC穩定性,由局部穩定系統、整體穩定性和整體靈活性組成。
  • 「有效訓練+飲食控制」完美腹肌公式
    如何鍛鍊「腹肌」核心肌肉「我們確實應該訓練我們的核心肌群來穩定身體,同時在應該增強力量。 一旦核心肌群練出足夠的力量,我們就可以提高耐力,並可以維持同一姿勢長達更久的時間。」但是,強化核心肌力不單只是一天隨便做幾個卷腹就結束了。
  • 身體柔韌性在搏擊中的作用
    柔韌性是武術運動的基礎,在散打搏擊中作用舉足輕重,拳諺說道「寧練筋長三分,不練肉厚一寸」,「筋長」在搏擊的攻防運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發展柔韌性可以增加肌腱、韌帶、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增加關節的運動的幅度,可以提高動作質量,還可以減輕或避免運動損傷。
  • 「小腿肌」六大訓練動作,男人下盤穩健很重要!
    你是否在健身房裡見過上半身非常壯碩、下肢卻瘦弱無力的「壯漢」?很明顯,他們的健身菜單忽略了腿部的訓練,健壯的小腿不僅可以平衡你的外表,讓上身不至於顯得突兀,更有助於你在從事其他運動時增加爆發力。好處還不只這樣,根據研究,練腿會刺激睪固酮的分泌,大大提升你的性能力。以下是針對「小腿肌群」健身動作,男人們練起來!
  • 聊聊「短跑一級運動員的速度訓練」
    速度是競技體育中的黃金運動素質,似乎沒有速度的項目毫無運動美學可言。在體育圈內如果你有一個運動員等級證,那麼你的體育之路將會錦上添花。小編有幸今天請到了一位國家一級短跑運動員,安徽省大運會百米第一,瀋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碩士研究生郭瑞。
  • 朱博士教柔韌性能力訓練
    【簡介】柔韌性,是指人體關節活動幅度以及關節韌帶、肌腱、肌肉、皮膚和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即關節和關節系統的活動範圍。柔韌性是身體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基本的柔韌性是保證生活質量的重要條件。柔韌性練習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拉伸的方法對發展柔韌性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請注意,柔韌性訓練需要每天進行,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注】本期主講:朱為模博士,伊利諾伊大學終身教授、美國運動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的運動人體科學專家。